《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难道不是因为水不足?”高力士再问。
  “水?水够,那船上装的水才多呢,不信高将军你问他俩,他俩……你俩说话呀!”
  柳庭光说着发现情况似乎不怎么对,扭头看同伴,两个人都在用一种特殊的眼神看自己。
  “难道……难道你们已经先说……出去了?”柳庭光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柳庭光将军,可会使用航海测算仪器?”高力士不理会旁的。
  “会,我熟练着呢。我算术好,努力学习过。”
  柳庭光使劲点头,终于熬过刚才的问题了。
  “那你算算你的船能装多少东西?运回来多少东西?按照比例计算清楚,告诉陛下你的船上还能放多少水。”
  高力士沉着脸问,语气越来越重。
  “啊?”柳庭光傻眼,话题咋又回来了?怎么算?
  唉呦!自己的船队的情况是因为装的货物被发现的?兄弟没出卖自己,误会啦!
  “这个怎么算?东西不一样,大小和形状全不同。”柳庭光居然想学,忘了回答问题。
  “体积和密度。”庄户在旁边说:“船的排水量是固定的,算出来东西的重量,就是排水量的问题,曹冲城像。”
  “每样东西的密度怎么可能……”柳庭光想反驳,突然想起了什么,抬头看李易。
  东西的密度,李东主应该知道,而且更有手段测出来。
  “臣有罪,都是臣一个人的主意,臣愿领罚。”柳庭光干脆认罪。
  “旁人无劝阻,同罪。”高力士冷着脸说。
  “是臣一个人,不牵连旁人。”柳庭光争辩。
  “同罪。”高力士重复。
  “不,是……”
  “嗯哼!”阮津咳嗽,随即说道:“为了多带东西回来,大家都有份,不过船队中的头领说的话别人不可以反驳,故此,臣承担最大的责任,受最重的罚。”
  他明白,一起罚,下次谁再想着耍小心思便连累全部的人。
  罚就罚呗,反正死不了,挨打而已。
  “罚所有人一年军饷,待大朝会上公布。”高力士按照研究好的说。
  柳庭光又傻眼,一年的粮饷?自己等人出去拼命,还要被扣钱,怎么买东西回家?
  他看同伴,两个人面色平静。
  高力士接着说:“诸卿劳苦功高,加勋一等,另赏赐钱千缗、镜子一面。”
  “诶?”柳庭光再愣。
  “谢陛下。”他的同伴齐声说。
  “对,谢陛下,罚吧,罚一年粮饷,三年都行。”柳庭光认罚,俸禄才几个钱儿啊。
  “另按船上不同工种,额外赏赐。”
  高力士补充,一千缗属于所有人都给,再按照技术的难易程度,给每个人不同的奖励。
  能够看懂航海图和熟练操作测算仪器的,必然高过操帆的。
  船长有额外的职务赏赐,干力气活的得到的则少。
  “嘿嘿,这下兄弟们有足够的钱买东西回家了。”
  柳庭光不管周围都是什么人,在那里傻傻地笑出声。
  他的性格升官费劲,上面的人厌烦,不晓事理。
  李易喜欢这样的人,开口:“东西不用买,李家庄子还有额外福利,已经送回去月饼、葡萄等。
  等询问好,家中有老人、妻子、孩子、没成亲的兄弟姐妹的,单独给,未成亲的将士,也有。”
  先把好处说出来,以便叫将士们安心,不然只说罚,万一在气死几个怎么办?
  接下来问队伍跟土著接触的情况,其实有船长日记,会抄录下来存档。
  这回李恩长和阮津抢着说话,不似方才一般沉默。
  两个人哇啦哇啦你一句我一句的,柳庭光几次想说,嘴皮子没同伴利索,急得满头大汗。
  等两个人不说时,柳庭光刚要自己说点别的,午饭时间到,汇报工作停止,大家一起去吃饭。
  出去的时候,柳庭光显得失魂落魄的,不时用别样的目光看自己的同伴,张张嘴想说点什么,又发现无从开口。
  “柳都督不错,是个踏实的人。”李易从头看到尾,几次想笑。
  他故意的,他给庄户和阮津暗示,看看柳庭光的人怎么样,将来好委以重任。
  “吃饭的时候叫上他,说说话。”
  李隆基认可,给对方一个机会,刚才都急坏了。
  想是他有额外的想法要说,抢不过别人。


第一千八百五十五章 海路不让群岛固
  午饭的是火锅,土豆、西红柿什么的,海军在外面吃过。
  羊肉、猪肉、蔬菜等东西,回海州也吃过。
  麻辣的火锅正合适,他们在外面能吃到辣椒,却吃不到麻椒。
  他们检查结果出来,有人确实生病了,却不耽误吃一顿麻辣火锅。
  有人居然有寄生虫,不晓得在外面什么地方染上的。
  另外有的人转氨酶高,估计跟长时间海上作业有关,包括睡眠、身体疲劳程度……
  柳庭光被安排到李隆基的这桌,每人自己一个小火锅,下面烧酒精。
  今天十点后天上开始多云,看云层的形状,估计下午有雨,能清凉一下,再过几天,早晚凉得厉害。
  棚子支起来,人多,不敢用炭火锅。
  李易涮片羊肉吃下去,向涮着冻豆腐的柳庭光问:“回来路上各处岛上的人可还好?”
  柳庭光左右看看,没有同伴,点头:“行!你们留下的房子他们帮着打扫,还储备很多水和鱼干、粮食。
  我们到地方,他们带我们看,说水不能放时间太长,他们一边攒一边喝。
  说你给他们的木桶,帮他们修的沉淀雨水的沙底蓄水池好。
  还有送的器皿,他们会在接到雨水后烧开,再倒进桶里保存……”
  柳庭光讲从他的角度看到的情况,各岛子上的土著对他们十分热情。
  李易帮忙制造的工具,土著们拿来打渔、伐木、盖房子、蓄水、生火、煮盐。
  学会了喝开水,除了果子,一律吃熟食,生病的人少了。
  “说明他们接受了教化,对咱们大唐的认同感更强,有利于将来继续过去,甚至把他们变成大唐人。”
  柳庭光分析,这是他考虑的角度,他始终在惦记领土。
  说完他低头吃,冻豆腐再涮一会儿就碎了。
  一口吃下去,辣椒油多,汗眼见着冒出来,他的眼睛却亮亮的,吐吐舌头:“好吃,麻辣得过瘾。”
  “算福利的一部分,回去的时候带上,都是好的麻椒,辣椒面也给你们。
  辣椒种子你们没留,那就不要有,往后每隔一段时间送你们一批。
  辣椒和麻椒混合在一起吃,才最香,许多能吃辣椒的人吃到麻椒混合的辣椒后,一时也承受不住。”
  李易知道他们在海外没少吃,当地的辣椒品种还多,现在都种着呢。
  以后还要继续杂交,弄出来更多的种类,供百姓选择。
  出海的人要是没见过辣椒,说辣椒珍贵还行,人家知道当地产量有多高,只是不允许自己私藏。
  “小易,若海路上的岛屿都建设好了,其他的夷商发现秘密,他们顺着过去,会不会派兵占领?”
  姚崇吃着麻辣的火锅也出汗,他依旧坚持着吃,反正李易没反对,证明自己身体能承受。
  他担心外面的人发现,占了岛子,自己的人过去怎么办?跟他们在海外不停地战斗?
  “夷商的船只能在距离陆地不算太远的地方航行,去远洋,除非运气逆天,不然翻海里。”
  李易了解现在夷商的船只情况,抗风浪能力不适合出远门。
  上百艘船联合起来,一同寻找,或许有的船能活着抵达某个有人的岛子。
  然后找下一个岛子?没有航海图,没有测量的仪器。
  “我们跟土著们说好了,不拿着我们旗帜的人都是敌人,叫他们小心。”
  柳庭光吸了几下气儿,忍着舌头上的麻辣感说。
  众人:“……”
  上午的时候,没人提过此事,原来还有没问出来的情况。
  夷商被宣传成敌人,夷商真去找,好不容易找到地方,估计活下来的可能性非常低。
  李隆基缓缓开口:“下次去,给土著好武器,再帮他们训练下。”
  “三哥所言极是,哪怕夷商能够战胜某个人少的岛子,咱们知道后,在海战方面可以轻松碾压夷商。”
  李易面对资源就不客气了,别人不准过去。
  等变成了大唐的领土后,会安排人手在各个岛子,带电报机。
  夷商若能找到,算是与大唐接触,交换东西啥的,收关税,在岛子上休整,要钱。
  没钱的话帮着干活,然后给补给,让他们离开。
  下次再去的时候,记得先带上大唐的兑换券,硬通货。
  “臣愿回家陪家人呆上半个月,再次出海,把海路继续趟出来。”
  柳庭光一听要建设岛子,想着回家呆一呆就走。
  “不急,造船呢。你们回家就在那里捕捞海产品,从别的地方找海员,由你们负责培训。
  等再出去,就不是四十艘船。而且不去之前的地方,找新航路。
  跟着我一起,找到另外的地方,保证会战斗。”
  李易拒绝,海员不能那样拼,有家的人,尤其是有媳妇儿孩子的。
  羽林飞骑都有休假的时候呢,就让海军在家附近捞海鲜,说是休息,其实还干活。
  可以换班,一班出去捞上几天,下一班再去。
  “看看兄弟们没成亲的,趁此机会赶紧说亲,然后生娃儿。”
  张九龄考虑大唐人口增加的问题,海员们有钱了,没成亲的选相中的人家。
  光是基础奖励便有一千缗,足足一百万钱。
  额外的赏赐加上李家庄子的福利,多少大户人家都愿意把闺女送上门。
  海员要求高,能写会算,与普通的兵不同。
  “成!回去给他们安排。”柳庭光高兴,看着兄弟们成家,他也算了一份心思。
  即便出海没回来,至少留个后。
  媳妇儿可以改嫁,孩子丢给一群邻居们养,都是海员。
  很多现在的海员就是以前水军战死的军士的后代,只要不缺吃喝,总能活着长大。
  这边说着话,其他的海员们也高兴地聊着,他们知道了罚军饷,罚一年,还没等伤心一下,奖励又告诉他们。
  包括不用买东西,李家庄子给的事情,他们恨不能现在就回家,不参加大朝会了。
  乘船走黄河回去,离家近,坐火车只能到海州。
  但他们必须去海州,他们的船在海州停着呢,从海州绕过山东半岛,到自己家。
  眼下着急,跟别人说话,分散注意力。


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 月圆围剿正当时
  八月十四的月亮即便比不得十五的圆,却也在半夜的时候差不多处在正当空。
  ‘嘀嘀哒哒’的声音在夜晚显得格外清晰,一条接一条的情报通过电报被接收,一道又一道的命令以电报的方式发送出去。
  张嘉贞、张知运在半醒半睡的状态,坐在那里脑袋不时往下点,再猛然清醒,重新坐好。
  从不到晚饭的时候,他们开始调动队伍。
  外面的队伍以千人为一大队,四处寻找后突厥主力与斥候。
  看到敌人主力,远远躲开,寻机围杀斥候。
  敌人只要超过二百人,千人队便不会去碰,除非遇到自己的其他队伍,想办法联合,才能动手。
  千人队与千人队互相之间联系起来并不容易,更多的时候是几个队的斥候回到天兵军。
  天兵军知道情况,再派斥候回去,这样方能尝试着合作。
  羽林飞骑带着电报机出去,前往一个个千人队,今天最后一次斥候抵达天兵军。
  大部分电报机已就位,正好遇到了一支同样千人的后突厥队伍。
  后突厥的千人队根本没见到天兵军的人,有超过四十支天兵军却在集结。
  天兵军的队伍相互之间发电报,又给总部发电报。
  张嘉贞和张知运接到一条信息就分析一番,对照着地图看。
  一支支队伍被安排妥当,分成三个包围圈。
  把四十六支千人队调动起来,只为了干掉一千人的后突厥队伍。
  四十六比一,要求零伤亡。
  一直布置到现在,更远的地方的信息在传递,主要盯住后突厥主力。
  已经布局完的队伍,二人不管,只等着好消息传来。
  距离太远,把战斗的具体指挥交到各支队伍的将领手上。
  等待是最痛苦的,又困又不能睡。
  关瑜锦在旁边,他之前负责收发,睡了一个半时辰,精神头比较足。
  他用茶壶冲了一壶茶水,摆上三个茶碗:“张都督、张刺史,喝茶,无须担忧,四十六个打一个还打不过?”
  张嘉贞两个人闻到茶的味道,深吸口气,端起来吹,让热气扑在脸上,再吸气,这样觉得呼吸舒服。
  “给我来一碗,过了八月十五,天渐凉,然后就下霜,到年底,热闹一番,一年又过去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