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莲目光狐疑的看了眼瑞金,然后就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仔细的感知着手中的两件传承之物。
  但很快,红莲就猛然睁开了眼睛,立即有两道如同实质般的精芒从她眼中闪射而出,目光中已经被一片浓浓的惊骇以及难以置信给取代。
  “本源,这竟然是本源的力量,这怎么可能,我神凤一族的传承至宝怎么会有本源力量的存在。”红莲难以自控的发出惊呼声,内心中的震惊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虽然她一直生长在圣器空间内,但她脑中的传承记忆却记载着很多秘闻,她心中非常清楚本源究竟是什么力量,这是让圣帝强者都垂涎不已,唯有超越了圣帝才可掌握的一股绝强力量。
  “瑞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烈焰神凤一族的传承至宝怎会有本源力量的存在,这和我传承记忆中的记载完全不一样,还有这两件传承至宝,你又是从何处得来。”红莲一脸迫切的盯着瑞金,现在她急切的想要知道答案。
  瑞金没有急于回答,他缓缓的转过身看着天空中那好似被火烧了似地的红云,神色间一片竟然,缓声道“红莲,我见到了天翼神虎。”
  “天翼神虎?是那只年幼的天翼神虎?”红莲好奇的问道。
  “不是。”瑞金摇了摇头,道“是上古年间那只实力超越了圣帝的天翼神虎。”
  听了这话,红莲的目光一呆“这怎么可能,时间都过去这么长了,难道上古神兽天翼神虎还没有死去?”
  “他有没有死去我不知道,不过我见到的却是他多年前留下的一缕元神,而你烈焰神凤一族的传承至宝九炼神火羽翼和烈焰神火天簪就是天翼神虎交给我的,并让我转交给你。”瑞金说道。
  “我烈焰神凤一族的传承至宝由历代族长所用,从不离身,为何会出现在天翼神虎的手中。”红莲一脸不解的问道。
  瑞金转过身一脸严肃的盯着红莲,旋即一股强盛的金色光芒从他体内迸射而出,只见龙族的传承至宝圣龙铠和圣龙枪已经浮现而出。
  “不仅仅是你烈焰神凤一组的传承至宝,就连我龙族的传承至宝也是得子天翼神虎,并且圣龙铠和圣龙枪内还多了一些本源的力量,使得它们威力大增,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我传承记忆中对它们的描述。”
  “另外,黑鱼也有一套相应的铠甲和兵器,同样蕴含本源力量,威力和我们两族的传承至宝不相上下,也是天翼神虎所赐。”
  红莲明显呆了一下,问道“天翼神虎为何要给我们这些东西,曾经他似乎是和我们两族之人一同消失的,他又为何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参与的龙族和凤族的人存在。”
  “天翼神虎不仅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龙族和凤族的参与人员,而且还知道更加详细,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我甚至都怀疑天翼神虎没有死,而是躲藏在某处默默的观察着天元大陆。”瑞金沉声说道。
  “你说什么!”红莲神色一惊,瑞金的这番话,实在是太骇人听闻了。
  “红莲,还有一件事情我要告诉你,我们的族人并没有消失,他们或许去了另一个世界,我们还有寻到族人的希望。”瑞金的语气不再平静,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
  “你…你说的是真的吗?”红莲脸上的神色也变得激动了起来。
  瑞金点了点头,道“当初天翼神虎交给我们这些东西的时候,曾告诉过我,我们要想寻到自己的族人,必须要有一个关键人物,而这个人物就是被圣器认主的那个人族晚辈——剑尘!”
  “天翼神虎说,我们要想寻到自己的族人,就必须要保护剑尘的安全,剑尘一旦死亡,那我们将永远都没有和族人再见之日了。”
  “剑尘,居然是他,他的年纪并不大,天翼神虎又是如何知道天元大陆有这个人物,难道,天翼神虎真的没有死去,真的躲藏在某处默默的观察这个世界的一切……”红莲低声喃喃,心中极不平静。!125 。阅址


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勤奋学习犁缓出
  “鸽子?今天叫你瞧瞧李东主做出来的新东西,我先汇报。”
  陈然故作神秘地笑笑,支起发报机,翻对照表,把想发的内容写下,写数字,照着数字打。
  “这是……”
  “嘘~!”柳庭光要问,阮津阻止,他猜到了,用眼前的东西能够跟长安那里传消息。
  嘀哒的声音响起,带着特殊的韵律与节奏感。
  陈然边发报边嘟囔:“已至海州,俱安,于阮津前发报。”
  “好了,告诉长安了,那边用不上多久会传过来消息。怎么样?傻了吧?”
  陈然说着伸手在目瞪口呆的阮津眼前晃啊晃,看上去十分开心。
  “我……卧槽,东主逆天啦!”阮津深呼吸后冒出来一句话。
  旁边的柳庭光则是满头大汗,彻底被吓到。
  当阮津说完,他结巴地出声:“李,李东,主,神,仙,仙手段,啊千,啊里传,传音。”
  “能,能传,传,哎呀,能传多远?”阮津被传染了。
  “不一定,看天气情况,还有白天晚上各不同,晚上就远。
  需要中间有人接听,再发到下一个地方,一直传到长安。
  东主说了,给他点时间,他琢磨琢磨,进行改进。
  以后再去能弄到橡胶的地方,一路上和到地方,皆能与长安保持通信。”
  陈然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着平静,实际他始终激动着。
  而旁边首次见到电报机的人则像得了颤抖传染症似的,都在那里哆嗦,有的脸色变得苍白或红润,后者不明显,海上风吹日晒的结果。
  他们太需要一个能够时刻与长安传消息的手段了,有什么需要决策的事情,可以随时问。
  像眼下,自己家那里有一个,不就能告诉家人自己平安了么。
  “老天爷呀!李东主的功劳大到没边了,他……现在是什么官?”
  柳庭光不无担忧地问,他想到功高盖主的情况。
  “东主连续当了两次临时正一品的官,当天当一下,晚上辞掉,中书与门下不行文。在含元殿上……”
  陈然开始讲李易的事情,开大朝会的时候真正霸道了一把,可谓是明目张胆,比指鹿为马还厉害。
  “还,还可,可以这,这样?”柳庭光又结巴上了。
  “不然呢?”陈然摊手,历朝历代没有此类事情,大唐的开元年间算出了先例。
  陛下与李东主,说啥都不当君臣,双方把关系摆明,到了肆无忌惮的地步,群臣反而认可。
  什么不守礼法、主辅难明的话,没有人提。
  “呀!长安回信,我听听。”陈然发现有信息,一手拿着笔,在纸上写数字。
  等写完,再对照表格查字,念:“众卿安然,朕心甚慰,长安遥待,把酒言欢。”
  “我算个什么卿啊,陛下,陛下恩重啊!”柳庭光这回没结巴,居然哭了。
  阮津没哭,他又不是见不到李隆基。
  回庄子,愿意见的话,天天站在陛下的院落外面,要么等着看陛下去哪,自己跟着走。
  至于把酒言欢,需要自己没班的时候,大家在外面吃饭,自己坐在角落喝酒,插不上话而已,听别人言欢。
  他低头看本子,上面一排数字,下面对应着字:“陈然,背下来岂不是更方便?”
  “对呀!我背着呢。我可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一页页记,一遍遍重复,又总觉得自己背的哪个字错了。”
  陈然苦恼地说道,一脸沮丧。
  “是辛苦,可惜无法为你分担。”阮津幸灾乐祸。
  “谢谢!不用分担,咱们会同甘共苦,羽林飞骑全得背。”
  陈然咧嘴笑无声地笑,之后放声大笑;“哈哈哈哈……”
  “怎会这般?我刚出海归来,需要休息,太残忍了。”
  阮津嘟囔,瞬间蔫了,发现羽林飞骑好难当,高俸禄背后代表着高要求。
  骑马、射箭、火枪、刀盾、徒手搏击、攀岩、武装泅渡、野外生存、滑翔翼、热气球、战地医疗、指挥、好几种语言、绘图、计算、看海图、用六分仪……
  现在还得背对照表、发电报,电报的节奏要练。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大的潜力,浪费喽!应该从小好好学习,考科举。
  不,考科举都没现在难。
  唉!少壮不努力,老大当羽林飞骑。
  “是不是很开心?高兴傻了?哈哈哈哈……”陈然继续说了大笑。
  “是,高兴、开心。那个……陈然你没出过海是吧?”
  阮津难过一番,突然想起件事情。
  “呃!”陈然的笑声戛然而止,眼睛瞪大大的,瞳孔间充满了惊恐。
  他发现自己也得学别的,老天啊,你怎能如此不公?
  “走吧,装货,照此速度,后天应该能回去。”
  柳庭光招呼一声,他不知该羡慕还是应轻松。
  他不用学羽林飞骑的那些,心中又有所向往。
  ……
  “小蒸汽机的车和拖拉机好用,适合关中平原地区。
  春耕的时候最难,土化冻后还有点硬。
  车后面带的那个属于什么犁?一带一排,后面还有加平地的,当耙用。”
  苏颋从站台回来后,李易做好演示的视频,他看过就魂不守舍的。
  跟其他人一样,晌午饭都没舒服,满脑子拖拉机耕地时的情形。
  晚上李易提前半个小时开饭,吃鸳鸯锅,为大家调理一番。
  “已经在种的地,用的是五铧犁,看机器的劲有多大,大的话多挂,小呢就减少。
  没耕种的荒地,地面硬,还有石头什么的,用的是圆盘犁,犁完后还要修整。
  圆盘的犁,在灭茬方面好用,尤其是熟地上的麦茬。”
  李易一面说一面下肉,锅里放了不少大枣、枸杞,熟了后这两个东西捞出来吃。
  他给众人看的五铧犁,实际上带不动,小型蒸汽机带单独的犁就行,两面犁。
  双面犁用小型蒸汽机带,适合直线距离长的地,跑到头,再调过来,继续跑到头。
  转向此数越多,耗费时间便越多,不划算。
  “几时能做出来?”宋璟发现新东西好用,着急。
  “关中地区在使用之前,先解决就业岗位,一些人被雇佣着在地里干活。我看看使用蒸汽机能不能增加位置。”
  李易捞肉,往大臣们的碟子里放。


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保密为先工匠补
  骨头汤的香味混合了辣椒油的芬芳,充盈在人的鼻尖,闻起来确实有食欲,即便外面的天很热。
  退休返聘的和当下在岗的大臣们低头吃肉,他们最喜欢的事情即有大量的就业岗位给百姓提供。
  最怕的事情则为叫他们想办法提供岗位,那简直是灾难。
  “新的东西好,出来又要冲击产业结构,明明具备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偏得照顾农业从业人员工作岗位,唉!”
  苏颋说出几年前他绝对不会说的话,这不看书看多了,新名词不要钱地往外甩。
  宋璟跟着说:“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是大唐经济发展的基础。
  当新事物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只能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入手。”
  “解放劳动力不等于消灭劳动人员,第一产业从不应禁锢劳动力。
  眼下要着手大力推动第二产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而第三产业中的服务行业,暂时不着急,金融方面更是须审慎。”
  毕构顺着话说,阐述自己的观点。
  张九龄挨个看看,对李易说:“刚柔,先造出来,用在哪里,之后再说。”
  他就不想说废话,说来说去,最后还是要李易解决。
  他之前读书根本没学过,当官哪有为百姓找工作的?
  符合要求的百姓给地,百姓种地。
  商人做买卖不管,但要把公廨钱的利息安排给商人。
  木匠、铁匠什么的,他们自己不就有事情做么。
  《晏子》中倒是有记载,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赈民。
  但这个属于没有常平仓,还要花钱修办公场所,找百姓干活给钱给东西。
  正常情况下,哪个官员会问:本县有几许无业之民,待本官寻事而作?
  自己还在长安当左拾遗的时候,那时李易刚跟陛下接触上,便开始给百姓找工作。
  别处的百姓明明与他无关,他非热心肠,似乎不帮百姓找活干,他就活不下去一般。
  到如今,自己等人看书是学会了,京兆府的工作却更难安排了。
  “能参与制作的工匠,俱在制造大车头,抽不出人手。待两个车头造好,便叫他们造小蒸汽机。”
  李易表示技术人员不足,难以支撑。
  工盟有工匠,李家庄子不需要保密的工件已分包过去。
  如制造火枪的枪托、枪筒、螺旋桨船除轴承之外的部件、螺旋桨的倒模……
  “李大夫,我手上有工匠。”
  金城公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