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着他把手上的那一捐资白绢一抛,嘭!绢布展开。
  他看都不看,直接说:“臣承天恩,长安教民。寒冬酷暑,事必怀真。今有万众,上表以陈。
  念尧舜兮无可活众生,忆禹汤哉难抗天威横。今冬寒苦无颜色,雪落却使缤纷呈。人有生计魂有落,只赖陛下与天争。
  长安百姓,言所万幸。恩德宫城,皇出九鼎。命之有所,生之有定。不循往昔,朝纲为领”
  裴耀卿哇啦哇啦开始背他自己写的万民表,把李隆基一顿夸,什么尧舜禹汤的,一律不好使,比不了。
  一群人听傻了,突然想起,这个长安令是考童子试干上来的,十岁以前就很牛逼了。
  别人不到十岁的时候在玩泥巴,人家裴耀卿考科举了。
  问问那些三四十岁考不上的人,心中是啥滋味?
  钟绍京冒汗了,他很想问问裴耀卿,敢不敢比书法?你逞口舌之能算什么?
  三个宰相互相看一眼,悟了,李易给出的主意是上万民表,这个狠啊。
  万民表一呈,钱跟长安衙门就无关了,是陛下的,你户部想要,是欲争陛下对百姓之恩德?
  陛下不可能去拿那个钱,陛下又不缺这点钱。
  户部盯着,盯谁呢?
  其他之前伸手被顶回来的人怕了,我草,你裴耀卿还带这么玩的?
  谢谢哦,多亏你没把钱分我一点,不然我就麻烦了。
  “呵呵呵哈哈哈哈”李隆基没等听完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他才不在乎什么万民表呢,长安百姓日子过什么他专门叫人看,早知道了。
  他是觉得李易有意思,出个主意这么坑人,这个易弟呀,是多么不待见钟绍京啊。
  李隆基能想出来,若自己不知道主意是易弟出的。
  现在看到一个什么都没做的尚书要抢钱,一个做了许多事情的长安令愿意把钱和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
  那么这个尚书就应该收拾了,人家县令想的是百姓,想的是告诉百姓这些都是皇上的恩德。
  你户部尚书在作甚?钱给你,你能给朕换个万民表回来不?
  万民表是要记在史书中的,百姓不给你,你皇帝作假,后世会写出来。
  开元二年冬,长安万民表。
  天哪!想想就觉得兴奋。
  李隆基的笑声让裴耀卿停下来,其他臣子也懵。
  “焕之你继续背。”李隆基笑过,让裴耀卿别停。
  “堂皇耀耀,我心浓浓。身处盛世,万载以隆”裴耀卿接起来没有丝毫障碍。
  李隆基坐在那里听,好长时间没有听到过裴耀卿的行文了,这文采好,听着叫人舒坦。
  等裴耀卿背完,李隆基点点头,说道:“下一个。”
  这事看上去就结束了,没收拾谁。
  “姚相一会儿跟去?”张说问,他的意思是他想去。
  “道济你也不能去。”姚崇轻轻摇下头。
  “这么好玩儿的事情,竟然不能去看看,唉!”张说叹气。


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言而出定人途
  “三哥、嫂嫂。”庄子中,李易安排人在冰场周围搭小棚子、摆椅子、放碳炉,看到马车抵达下来两个人,挥手打招呼。
  “听说易弟明日冰场营业?”李隆基笑着看,没说上去玩。
  王皇后喜欢玩,若是李隆基上去,王皇后看着干着急,她不能去。
  “旅游产业初尝试,若可行,到夏天,整个灞水边的地方会很热闹。”
  李易指着庄子邻近灞水的地方说,今年秋天移栽了不少花,到春天夏天会陆续开放。
  现在都追了肥,然后主杆用麻绳缠住保温。
  葡萄园的葡萄藤都埋起来了,怕被冻死。
  李隆基看着,旅游他懂,长安城内的许多建筑,月旬或外来人多的时候会去玩,然后做买卖的人赚钱。
  城外的庄子开展此项活动,算是第一次。
  他想看看是否赚钱,不是用酱油、腐乳、臭豆腐那样的方法赚。
  “叔叔,其他地方能照着学?”王皇后眼睛盯着冰场,判断自己如果不穿冰刀,而是用冰车是不是可以?
  “每一个地方要有自己的特色,如石头多的地方,可以用石头制作出假山群。”李易介绍。
  旅游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不会搞旅游的领导不是好领导。
  当然,在大唐想依靠自然风光吸引人是不可能的。
  大唐遍地自然风光,要多自然就有多自然。
  桃红和翠柳一左一右扶着王皇后,褐岩站在王皇后的身后。
  几个人站着看李易指挥。
  在冰面上放小旗,下面是个木头基座。
  “这是为何?”李隆基看着旗问。
  “平面平滑,若是孩子跪在冰车上滑动,加速越来越快,转不过弯来,会发生危险。”
  李易介绍,坐着滑速度提不起来,跪着能使上力气。
  冰面上是庄子里的娃娃们唰唰唰滑着,就是跪在冰车上。
  遇到小旗转弯,来回转,咯咯咯笑,呛一肚子凉风。
  李易不管,中午吃饭的时候让孩子们喝热汤。
  又安排了片刻,李易带两个人回食堂。
  按照他给的饮食方法,早上吃一点,现在应该饿了,再吃一点,中午吃一点。
  一天下来能吃六七顿饭,半夜的一顿要看会不会醒。
  醒了吃几个干果,喝一杯热果汁,加上一小块点心。
  “易弟你出了主意,长安城中今年冬天不见一个冻饿而死的人,你当居首功。”
  李隆基看王皇后在那里吃牙签肉,随意般地与李易说。
  “三哥且莫这样说,真正能执行下去的是长安令裴耀卿,主意再好,执行不行,不如不作。”
  李易可不敢居功,历史上一次次失败的变法,都是下面的人执行不力。
  “是呢,裴耀卿这人不错,牙签肉的肉是牛肉哇!”王皇后尝出来了。
  “十里外的村子一头牛被蛇咬了一口,蛇在牛圈角落冬眠,主人家把牛粪推到那个角落,连着草。
  结果温度上来,冬眠的蛇醒了,咬一口,牛疯了,村里人拦,结果牛慌不择路,一头撞到了大树上。”
  李易介绍牛的来历,村子死一头牛自己舍不得吃。
  很自然地想到了李家庄子,送过来卖。
  “有毒吗?”王皇后不敢吃了。
  “没有,我给了活牛整牛的钱。”李易摇头。
  “叔叔就是好说话,小心被人欺负。”王皇后觉得给多了。
  “我还给了药,那家男人胃病,我做胃镜,胃溃疡。若是少给钱,又不给治,冬天上火,很可能病重熬不过去。”
  李易实话实说,他用钱和药保一人一条命。
  “易弟心善,不像那个什么户部尚书啊,听是想要拿长安衙门的钱,叫”李隆基一副想不起来名字的样子。
  “钟绍京,写一手好楷书,我这手小楷比不了,也就是瘦金体欺负旁人不熟。”
  李易接过话,他承认,那人的楷书写出来给人的感觉是活的。
  比如写个走字,看到那字,就像一个人在那走,这就是象形文字的魅力。
  “那人好不好啊叔叔?”王皇后帮忙问。
  决定钟绍京生死的时刻到了。
  呆在宫里户部生闷气的钟绍京绝对想不到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了一个少年东主手上。
  “嫂嫂,人没有什么好坏,出发点不一样。”李易笑着说。
  接着道:“钟绍京这个人吧,他最大的功劳是帮助现在的陛下诛韦后。
  他最开始是以楷书成名而升官,后来没接触过朝堂政事。
  只在宫里担任一个没有什么实权的位置,说是总监事,实则活都是别人做。
  立下大功后,一下子就被提到高位,后来不行,才贬谪出去。
  当今陛下登基正位,把他召回来是为了给别人看。
  把一个没有能力的人放在需要能力的位置上,本身便是害人啊。”
  李易随意地说,他没有因为钟绍京任人唯亲、肆意行事而攻讦。
  他只是说钟绍京能力不足以支撑其位。
  “应该再贬谪出去?”李隆基听着李易客观评价,不知该怎么做。
  “写那么好的字,贬出去到地方难道他就能当好官?留在长安写字,崇文馆那里就不错。
  我这边要出报纸,一直以来都是雕版印刷。太费劲,我打算搞活字印刷,字基需要好看。”
  李易想到了人家的字比自己好,瘦金体写着傲骨嶙峋,却不适合当印刷字体。
  有一个写字好的,给他弄出去干啥呀?留下来啊。
  李隆基懂了,笑着说:“易弟想要这个人?”
  “我要他的字,三哥想想办法,楷书是正体,换成我是我有能力管他,就办一个书法协会。
  叫他当会长,教别人写字,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扔在户部尚书的位置上,害了他,也害了别人。”
  李易对楷书最推崇,最好写的是楷书,最难写的是楷书,最死板的是楷书,最灵动的是楷书。
  它是万字之基,又是万字之首。
  “叔叔,书法协会是甚?”王皇后又吃掉一个牙签肉。
  “管着书法的一个半官方机构,还可以有棋类协会的会长、歌舞协会的、骑马协会的、弓箭协会的。”
  李易举例子,协会挺有意思,有经费有时确实腐败,不过很多事情又能做出来。
  李隆基认真听,旁边的两个太监唰唰写。
  没有起居舍人跟着,青松与褐岩要记,然后补进起居注。
  顺便就把有用的话记下来,留给陛下看。
  “好,易弟说得这个好,为兄想办法传进去。”
  李隆基觉得行,关键是解决了钟绍京的问题。
  姚崇总是要收拾钟绍京,他已经想动手了。
  可是又觉得姚崇权柄太重,有人制衡,便没下决心。
  此时又出事,百官看着。
  贬,当初何必召回来?不贬,难道任凭无能之人捣乱?
  正好易弟给出了主意,从尚书的位置上挪走,写字去吧。


第一百七十章 外交事重不可疏
  “好啦,我不吃了,一会儿吃晌午饭。”
  吃了七个牙签肉的王皇后控制住自己的食欲。
  “嫂嫂想吃什么?”李易征求。
  “西瓜皮做的凉拌菜好吃,可否做汤?”王皇后想到一个东西。
  “做汤。”李易对翠柳说。
  翠柳起身去安排。
  “能吃醉蟹么?”王皇后又提要求。
  “不能。”李易果断拒绝,开什么玩笑,你要吃出问题,我还得抢救。
  “易弟的醉蟹何时拿出来卖?”李隆基想起来,还有很多螃蟹放在庄子里做成了醉蟹。
  眼下宫中不准吃螃蟹,用蜜腌制的也不行,因为皇后不能吃,看到了谗。
  “等他们用别的方法保存的螃蟹吃差不多时,再卖。”李易不急。
  他不怎么爱吃醉蟹,他喜欢吃蒸的大个螃蟹,最好是海蟹,肉多。
  海蟹吃肉,河蟹吃味。各有不同。
  “三郎今晚住下吧,下午我再叫叔叔看看孩子。”王皇后手放在肚子上。
  “住。”李隆基答应,反正今年没什么事。
  他刚说完,一个人跑进来,递给他一张纸,说道:“朝中有消息传出。”
  李隆基眼睛一眯,挥下手,来人又跑着走了。
  李隆基展开纸看,看了看,又看李易。
  李易:“”
  朝中的事情与我有关系吗?我又没入朝。
  “沙陀金山来了。”李隆基对李易说。
  “谁呀?”李易很自然地问。
  “沙陀族的金山。”李隆基解释一句。
  李易愣神,过了十几息,出声:“朱邪金山还是朱邪辅国?多大岁数,七十来岁的就是朱邪金山,二十来岁的是朱邪辅国。”
  “二者皆至。”李隆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自己提个名字,稍微一说,易弟那里直接给出两个名字。
  “都来了,不对,三哥,赶紧把朱邪金山弄我这来,他快不行了,到我这里,我还能叫他多活几年。”
  李易刚才一顿看资料,然后估计朱邪金山死在这个冬天。
  按照资料推算,朱邪辅国是复任金满州都督,也就是又当上了金满州都督。
  前年过来,就是担任金满州都督,但是朱邪金山还活着,当儿子的显然名不正、言不顺。
  这次又来,那么给他朱邪金山的儿子朱邪辅国重新确定一下位置,说明朱邪金山没了。
  这可是外交,吐蕃和突厥的威胁在,沙陀族很关键,它就卡在那个位置上。
  救哇,只要还没死,就能想办法让其多活两年。
  现在弄不好,沙陀金山就病着呢,过几天便挂。
  “三哥你快叫你的人问问,沙陀金山现在身体如何。”李易着急。
  李隆基刚想吩咐宫女和太监,猛然想起不对,只好自己起身出去。
  等回来,不待落座便说:“若生病,易弟当尽心。”
  “谁生病我都会努力医治,我是医。”李易强调身份。
  “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