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仙公主纳闷,她发现李家庄子有种神秘感。
  “去问问小兰,侧面打听,不好质问。”玉真公主拉着妹妹找小兰。
  小兰吃零嘴,那也饿,为了不变太胖,她见到李易后,自己去挑水,锻炼身体。
  小兰在吃饭,红烧肉,海鲜她目前看不上,这红烧肉可是李易亲自做的,跑大灶那里烧柴火。
  两个公主找到小兰时,小兰吃掉一小碗红烧肉和半碗米饭,开始剥虾,不吃主食了。
  “小兰在吃大虾呢?正好,我们一起吃。”金仙公主坐下,伸手抓虾。
  玉真公主仔细打量小兰,想看出点什么。
  小兰咽下口中的食物:“二位公主,是问皇庄花圃除草的事情?李郎去一会儿,然后……”
  小兰猜出来,自己说,摆在明面上,对,就是收拾你们的人了,是陛下允许的。


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若有富贵在其院
  金仙公主扒虾的动作顿住,玉真公主深吸口气,缓缓吐出。
  “兄长真是为我们费尽了心思,往后不能这样叫兄长操心。”金仙公主眼圈红了。
  手下不好管,知道的秘密太多,用着又顺手,换一批,天晓得会出什么问题。
  自己的事情,兄长叫小兰和李易帮忙。
  怪不得手下那么乖巧,当有人告诉你,你所有的依仗都消失的时候,你还能如何?
  你去传扬,金仙公主跟哪个男人干啥了,与道士如何了,晚上僧人一同怎样了。
  说,使劲说,没用,说完除了让自己去死,一切的一切都未改变。
  太阳依旧升起,浮云仍然流转。
  “小兰,看哪个绝对不对,你就……无须跟我再提,我当从来没那个人。”玉真公主许下承诺。
  你把我的人杀了,说都不用说,我送给你多少人我自己不知道,反正回来多少就应该是多少。
  “我会不杀人……的,等过些日子,我带他们玩耍好了,他们又能像最初一样。”
  小兰也承诺,我不杀他们,我有耐心和手段。
  “小兰,你总在这边,你跟我说说,举荐人现在具体要求是什么?”玉真公主求教小兰。
  她着急,那个面首她还挺喜欢的,在修山路。
  换到五年前,同样的能力遇到自己的皇兄,至少能给个七品官。
  现在能力要求不是一般的高,宰辅和团儿里的人,整天在努力看书学习。
  小兰犹豫一下,小声说:“李家庄子的学子们在各地,把需要被举荐的人变成刀笔吏,放到某个学子身边。”
  小兰看在永穆公主的面子上才说,陛下的亲妹妹,找个好面首不容易。
  “如此作践?”玉真公主为难,刀笔吏算哪个官?
  “他们都是科举进士科甲第,他们之前跑到村子里辅助村正干活,在庄子时打扫牛棚、马厩、猪舍、鸡窝。
  如有的人确实有本事,凭公主的面子,即便籍贯上有问题,或者出身有问题,依旧能给个科举名额。
  明年科举,叫他们考,考出来甲第,哪个敢说闲话?”
  小兰给出另一个办法,有人无法直接获得科举考试资格,你玉真公主,给发资格。
  “科举越来越难了,明年要专门靠算术和医学,谁敢保证能考上?”玉真公主发愁。
  “李家庄子的管事宋德,他明年参加,考上甲第,了却一份心。
  李郎不想考,考的话没人出题,那不叫考试,叫问政。
  需要背的东西,李郎一个比划都不会写错,而且写出来的字还得很好看。
  考算术,李郎始终在用算术进行模型建设,寻常的计算他根本不管。
  考医学,拿李郎写的书中内容考李郎?
  剩下的就是诗赋与时务策,诗赋这个没啥用,李郎有闲心才会写。时务策……”
  小兰说着李易,突然骄傲了。
  看看我家的李郎,考科举不好考哇!谁敢给他判考卷?
  面试的时候,郎中有资格吗?侍郎见到李郎都得跪。
  宰辅免试?这不天天问呢嘛!吃个饭还得问来问去的,李郎若是得了胃病,就怪他们。
  ……
  “小易,麦饭石矿,分布太广的话,不圈起来,必然有百姓采挖,如何……阿嚏!阿嚏阿嚏!”
  被……》》
  小兰提到的毕构确实在问李易事情,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嘟囔着说有人嘀咕他了。
  李易在剥白灼大虾,需要蘸浆汁吃,而盐水大虾不用蘸。
  他两只手灵活地动着,把虾肉剥出来,虾壳往桌子上一放,看着就是只完整的大虾。
  剥完一只,他放到旁边永穆公主的碟子里:“盗采属于监管问题,价格属于调控问题,销售环节属于税收问题。”
  李易说完张嘴,永穆公主吃一半的虾肉,另一半喂给李易。
  “好!”毕构听懂,加强盗采监管、麦饭石价格控制、加入额外矿产税收机制。
  以前他不会如此考虑,不懂一系列操作,总学习就会了,目前在培养侍郎、郎中等人。
  自己哪天需要进团儿,有人顶替自己的位置,必须比自己在位的时候干得更好。
  “有的人家就在麦饭石的地上生活,住宅里都是麦饭石,怎么监管?”宋璟出声。
  “命好,自己挖着卖,记得交税。”李易给出答案。
  他知道宋璟的意思,不想让百姓突然获得大量的钱财。
  想用弱民之策来维护朝廷的强大,弱民就是商君书。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商君书从整体形态上来阐述,没毛病,对。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百姓没事儿就造反,反对派跟执政党一顿打,国家就完了。
  然!跟百姓有钱有何关系?
  民弱不代表民应该贫穷,赚很多钱,该弱还是弱,家族弱不弱?看羽林飞骑。
  百姓听话不听话,在于武力压迫和政治宣传。
  这叫民弱国强。
  另一种民强则国强,指宣传到位了,百姓有钱有思想并认可自己的国家。
  眼下已经达到民弱的程度,百姓无法造反,听话。
  下一步是民强国强,百姓日子好过,拥护朝廷政策。
  弱指对政权武力上的弱,强指经济上和爱国意志的强,不冲突。
  自己以前也算是有点钱吧,这叫民强,因为自己爱国。
  自己没有培养武装势力对抗国家,因为根本不敢,必须守法,即便打擦边球,这叫民弱。
  人家百姓正好就把家修在麦饭石的矿上,随便挖了可以赚很多钱,这难道叫民强?他赚钱又不是造反。
  “百姓有易得之财,难以守家。”宋璟换个说法。
  “我还能管得了家族衰落?限制别人合法赚钱有啥用?如大唐军队,难不能应该弱枝强干?”
  李易一直对宋璟这方面不满意,总想限制。
  宋朝不就限制武将么,因为那个谁就是陈桥兵变干上来的。哦,叫赵匡胤。
  他害怕,就玩杯酒释兵权,其实跟李世民差不多。
  要是杯酒释兵权没玩好,那就炮打司令部,之后发现还不行,就只能趁别人坐飞机的时候干下来。
  这是玩政治的人,李易也会玩儿,但对大形势上的运作方面,宋璟再这样干就拖后腿了。
  “那些钱……”宋璟其实是心疼钱,给百姓了。
  “主要在于麦饭石的应用,如果能够提高牲畜家禽的……那个……品质,对,品质,影响后代,值得。
  钱最终还要流通出来,有的人家麦饭石就在院子里,难道他们不花钱?”
  苏颋支持李易一次,他觉得宋璟狭隘了。


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民之富贵国同强
  “当富贵。”宋璟反思,发现自己确实狭隘了。
  自己只想着某一些百姓家里正好有麦饭石,忘记自己是大唐宰辅,百姓谁家有了好东西就过好日子呗!
  李易不出声了,低头吃饭,吃个饭咋还要操这么多的心?那自己不如当皇帝了。
  不玩儿了,没意思,你们说吧。
  他明白宋璟在发现麦饭石值钱的时候,一时间没调整过来。
  就跟他那时的一些县中的官员,别人挖出来阴沉木,值好多钱。
  眼红啦!过去抢啊,给人家一个挖掘费,木头抢走,说是需要调查和保护。
  后来最上面的人换了,一些情况就换了。
  被抢了阴沉木的人要自己的木头,调查完没啊?保护的话,让我看看呗!咋保护的,看一眼就行。
  结果……保护保护着就给保护没了,哪去了?
  没有下文,东西哪去了其实大家都知道,国强民弱啊!
  “凡产矿之地,地方官府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据他人开采之物。
  一旦查实,以欺君、盗为论,轻则绞,重则斩。
  知情不报、同流合污者,同罪论;监管不严者,同罪论。次等,徒。”
  李易不想让自己那时的一些事情在大唐重演,他给出底线。
  不管大唐的官员腐败成什么样,他都有能力扭转乾坤,自己培养官员。
  而且大唐皇帝李隆基自己护着,别人动不了,大军在握。
  哪个州的刺史觉得自己可以造反,今天造反,明天就给你灭了。
  这又不是选举制,在足够的利益推动下,无数人愿意簇拥在自己,不,是陛下身边,自己就站在陛下身边。
  “李郎!”永穆公主夹一块蒸的鱼肉喂到李易嘴边。
  “要说鲜鱼呀,就是蒸着好吃,不管河鱼还是海鱼。大的海鱼就做成这样的鱼排,炸,裹面包渣。”
  李易看到一群比自己现在年岁大的重臣有些尴尬,立即换个话题。
  “刚柔,下次让火车运带壳的东西,我爱吃带壳的。”张九龄凑个趣。
  “行!叫他们送瓜子,这个带壳。”李易开玩笑。
  张九龄果然笑了:“呵呵!其实榛子和松子带壳也可以。你派的人去那边,有多少打算?”
  “国家大事,不可疏忽,当层层推进。河北道被部重地,必须掌握在大唐手中。
  我在等出海的船队回来,然后重心转移,一部分向东南地区,一部分向东北地区。
  五千人,他们责任重大,李家庄子的人带领,保证不出大的问题。
  待他们在冬季之前与我等于洛阳汇合,我会给予他们更高的待遇。
  为大唐努力做事者,保证有好处。正好在铁勒九姓与西南蛮俘虏中进行宣传。”
  李易回答,这即是问政,时务策算个屁,那里能考现在的事情?
  此桌子和旁边桌子上的众人低头吃饭,想着李易说的话。
  眼下电话线还未拉过去,在火车试运行前,李易针对后突厥的战争中,后勤辎重就已经考虑到另外的事情了。
  包括人员选择和武器装备,如下棋,一步动则布局出。
  李易真正出手的时候就两次,一次夺黄河源头,一次要把后突厥给打到更北面。
  他动起来就是排山倒海,一浪逐一浪,不达目的,无休无止。
  最差的人看每回的战术,厉害一点的看战略,换成他,他不看天下大势,他本身就是大势。
  就这样一个人,方才在火灶那里凑柴火做红烧肉。
  尺带珠丹吃着饭,没有味道,至少他已经感受不到。
  他把李易跟自己的大伦乞力徐比,发现差距太大了。
  自己的母亲在大唐景云三年去世,然后乞力徐摄政。
  两年后,开元二年,李易才到李家庄子。
  大伦摄政的时候李易还未出现,等李易出现,短短五年间,大唐财力翻了至少五倍。
  大唐的军队武器,更新换代。
  大伦平时总说怎么跟大唐斗争,稳定内部其他部族。
  李易已经不去考虑简单的斗争问题,他在布局天下。
  五年的时间,大唐占据黄河源头,逼和自己的吐蕃。
  五年,苏禄率领的突骑施损失惨重,白衣大食无力东侵。
  五年,后突厥一个小失误被抓到,大唐从东到西全线推进,要在冬季之前把后突厥赶到更北的地方。
  后突厥的事情还未结束,开始盘算奚族、契丹、渤海,以及夷商所处。
  这个五年会过去,下一个五年,大唐会变什么样子?
  乞力徐老了啊,提前两年摄政,如今被步步压制。
  “得李易者得天下吗?”尺带珠丹想着,居然把这句话给说出来。
  大家一愣,随即低头,继续吃饭,没听到。
  李易笑了:“姑爷,天下是大唐的天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天下更是大唐百姓的天下。天下就在那里,与我有何干系?
  有今日京兆府繁华,皆赖陛下德恩深厚,又有忠臣能士辅助,并百姓一心。
  若陛下无道,岂不闻民为水,君为舟乎?”
  “易弟苦了你了,若三哥有闺女,定然要嫁与你,若闺女不听话,你送回来,三哥帮你教好了再送回去。”
  李隆基高兴,这易弟、女婿,关键时刻连说话都不让步。
  “三哥说笑了,三哥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