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现在也解决不了,倒是碰运气用中医理论可以阐述,却没有数据支撑。
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上火只为磷矿石
“我现在是一点饭都吃不下去,胃酸,我内分泌失调了,因为什么呀?热乎的小米粥,带点酱瓜子,要大块的,我自己咬。”
李易躺在游泳池中吩咐,其他的护士也在游泳池里泡着。
今天好紧张,这个不是死囚。
李易不想吃饭,但还是选择吃小米粥,这样身体恢复速度快。
护士们与李易吃同样的东西,今天他们又接触到一种手术,眼睛部位的,满满的成就感。
“医学,就是拿人练手,先拿其他的东西练,之后变成人。
每一个人练的程度不同,我能作的手术,你们作起来比不上,有患者去你们那里治疗,出问题,谁的责任?”
李易享受着水中的清凉,提问。
“医者的责任,没有练好。”一个女护士把责任推到医者身上。
“医者没办法,很努力了,除非是故意不认真作,这个不好判断,要看医者以前治疗同样病症的病人情况,进行对比。”
“可以先写出来契约,病人同意,再给手术。”
“要看收钱多还是收钱少,多收钱没给医治好,退钱。”
护士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等没人有新的说法,大家看李易。
“都对,故此是国家的责任,没有完善的机制来保护患者与医者,健全机制,患者和医者都不应该承担责任。
除非患者不停医嘱,那么患者自己的事情。也除非医者确实疏忽,比如饮酒之后去医治。
要细分,把责任列出来,保护双方。
另外我大唐的医者要多去帮助别人,像契丹、奚族、夷商,免费给人家治疗。”
李易说着话题突然转换,讲奉献,对外奉献。
“东主,先可着咱们的人啊!”女护士反对。
“东主的意思是拿别人练手?”另一个女护士比较聪明。
“没有的事,我真的关爱别人。”
李易坚决不承认,他换个说法:“大唐医者的医术再差,总比别的地方强。”
众人认同,对,其他地方比不上咱们,咱们书多,不少人正在努力背书。
先背目录,遇到什么病情查目录,找出来很多相差不大的,再具体治疗。
小米粥送来,上面放一大截的酱黄瓜。
李易咬一口,刚刚还不想吃饭的反应随着味蕾被刺激,顿时变了,再喝口粥,胃里舒服。
等慢悠悠地喝完粥,宋德赶过来,在李易旁边蹲下:“东主,打听出来了,罗家娘子家中遇到事情”
宋德开始介绍,罗家娘子的丈夫罗万里帮人推车运货,独轮车。
有人说送来很多磷矿石,需要去搬运,不过家中出了急事,来不及卖,想用正常磷矿石一半的价钱卖掉。
找这些运货的人,问他们想不想接手,一般的价钱买到,再卖给别人,赚一倍的钱。
地点不在这里的码头,稍微远一些,是一处岸边。
不少跟着去看,到地方的时候有其他人在看,都说这个磷矿石好,要回家拿钱,哪怕借钱也要买下来。
带罗万里等人过来的人催促着众人赶紧走,别人的速度慢,没他们的脚力好,一次能让钱翻一倍。
要是借钱,别人的钱即便给利息才能给多少?
大家动心,跑着回去,罗万里跟媳妇儿一说,见到有钱赚,大家借钱。
借到钱加上自己的积蓄,跑过去买,一堆儿一堆儿地分好了。
卖的人带着钱离去,拉脚的人去联系别的商人,要卖磷矿石。
专门干这个的商人到地方看看,说这个不是磷矿石,没用,普通的石头。
说好的磷矿石砸在手中,准备变富的人变负了。
罗小娘子显然因此着急上火,才突然发病。
“什么石头?普通的石头大家都认识,比如铺路用的砂岩,不可能上当。
派人去找,卖假货,罪很大,在岸边显然是用船送来。
上游不可能有,下游,装着石头逆水行船,找纤夫时必须说清楚,不然怎么安排纤夫数量?
问纤夫,最近都水拉过运石头的船,把石头给我拿来一些,我分析分析产地,就不信他们会从浙江运过来。
告诉被骗的人,石头李家庄子买,正好修路,按照他们购买的价格买,不过他们得免费给我运过来。”
李易不急,人保证能抓到,拉脚人的损失,他可以先给补上,别都生病,万一哪个想不开再寻了短见。
“东主,我已经安排购买了。”宋德提一句,钱少,加起来不到五百缗,他做主。
“好!”李易颔首,满意。
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下决定,一万缗之下的,管事应该承担起来。
宋德拿出对讲机:“去河道查,问问纤夫。”
对面回应,他结束通话。
“去医院住院部,告诉罗家娘子一声。”李易吩咐。
这次宋德没用对讲机,自己跑了。
他懂得分寸,抓人要紧,所以当东主的面使用对讲机。
医院的事情,几步路,再用对讲机显得不好。
“东主,为什么有人胆大包天?卖假货被查到,会被绞。”
有护士想不通,那点钱比命还重要?
“被抓到才会被绞,总有人以为自己聪明。
换成我,卖同样的假石头,我会考虑很多内容。
船不能是自己的,去租别人的船,跑至少百里之外租。
回来装石头,船舷的舷号我给改成别的,装完普通石头,再到上面放渔网,装一层正的磷矿石。
给自己化装,脸上画出个伤疤,在明显位置,要会其他地方的口音。
跟纤夫交流的时候不暴露原来的自己,再粘个大胡子就更好了。
甚至在卖东西的时候写契,按手印,按的时候在手上指头上涂蜂蜜。”
李易耐心地讲解如何坑人,护士们听着不寒而栗。
“东主,这样做,是不是抓不到人?”一个护士问。
“费劲而已,能抓,这么多的石头需要开采,凿子不能缺。
石头上有印记,我可以分析出来凿子的金属成分。
再分析石头,哪些地方产这样的石头,到当地看,发现开采的,再取样,跟石头上金属成分相同,就是地点。
一个村子或一个镇子,没有不透风的墙,进去搜凿子,难道凿子你也扔?
要是石头上有指纹和血迹,更能锁定目标。”
李易有办法找人,使劲绕,逮到你就往死里收拾。
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盛世繁华需求大
“城南热闹,街道宽敞,店铺少,摊子多,遇到下雨如何卖东西?棚子当不住雨。”
尺带珠丹在城南李家庄子控制的地方,他看到遮阳篷,一个连一个,下面是架起来的摊位。
卖肉的人脚不停地踩东西,上面有布条转,把苍蝇赶走。
“赞普,下小雨不耽误,下大雨也没人买东西。”伯讹提醒。
“卖不出去,肉怎么办?放时间长会坏。”
尺带珠丹的吐蕃有风干人,猪肉油太多,怎么风干?
“瘦的多做卤肉,肥的多做成红烧肉。”永穆公主说着咽一下口水。
“卤肉和红烧肉第二天还卖不完呢?”尺带珠丹并非抬杠,他只想了解。
“红烧肉怎么可能放到地二天,我就能吃很多。”永穆公主又咽口水。
她想好了,一会儿吃红烧肉。
“别人家的呢?别人……哦!卖给熟食店。”尺带珠丹自问自答。
他想起来李易陪着溜达时候挑担子卖菜人的情况,可以卖给酒楼或咸菜铺子。
“能做罐头,每天杀掉的猪和家禽,数量差不多,大家早熟悉情况。
遇到特殊天气,李家庄子帮忙收了,价格低市场两成,别人想要,高过李家庄子即可。”
金仙公主解答,她知道许多事情。
“若没有李家庄子呢?”尺带珠丹想弄清楚大唐的长安究竟怎么办。
“没有李家庄子何来这许多的肉?猪少,家禽也不多,早早就卖光了。
曾经的长安,大部分百姓吃不起肉,赚的钱少,肉更少。
李易功高……呃!又劳苦,对,劳苦功高。”
玉真公主想说功高盖主,怕自己被关起来,及时换。
没人敢挑拨,李易都说不当皇帝了,要逍遥自在,娶个公主即可。
此时过了饭点,吃饭饭的人去做事,哪怕天很热。
众人在有流水的地方坐下,身后的人推着推车,上面摆放着各自选好的食物。
永穆公主果然盛了很多红烧肉,主食是白米饭,还有炒的白菜,没拿醋熘,咸口的。
加上木耳、胡萝卜、蘑菇的杂炒,摆一叠蜀地泡菜,盛一小碗蛋花汤,准备开吃。
周围的羽林飞骑三分之一坐下来吃饭,他们盛的多,肉多、菜也多,还有馒头加米饭。
“一桌送个果盘。”永穆公主看到有零星的百姓在吃饭,估计一直干活到现在,下午就不干了。
她赠送东西,不怕别人吃不完,吃不完打包带回家。
“多谢李家小娘。”
“谢永穆公主赐。”
“闻恬兰香阁东家仗义。”
百姓纷纷道谢,什么称呼都有,乱七八糟的。
“小兰晌午想来吃过饭,不知吃没吃红烧肉?”永穆公主发现身边少东西,少个人。
小时候小兰帮她处理很多事情,好吃的让给她吃。
如今大了,有钱了,她才发现,她爱吃的饭菜小兰都爱吃。
好在年岁并不大,一起享福吧!
吐蕃的人盛猪肉的菜,牛肉没有,羊肉吃腻了。
炒的蔬菜他们喜欢吃,吐蕃红白宫本来没学明白炒菜。
他们种菜费劲,金城公主宫才有大棚,其他人想修大棚修不起。
花那么多的钱,就为了种点菜?
李易那时的红白宫一大片城市才种了八万亩蔬菜,即五十多平方公里。
五公里乘十公里的面积,无法与蔬菜大省比,差太多,自己倒是够吃,还能卖给游客。
此时的红白宫一片地方,本就不习惯种菜的人,怎么可能把大量的精力用在种菜上?
到长安,先吃过瘾再说。
“长安,繁华之地。”尺带珠丹说不羡慕那是假的,他从未见过如此大的城。
“赞普,几年前比不得眼下。”伯讹不想说,却不得不提一句。
“李易!”尺带珠丹懂,一人之威,国士无双。
伊辛巴突然压低声音:“赞普,待回吐蕃之日,多要胡萝卜种子,另外李易从海外带回来多种种子,问他能否给一些,适合在咱们那里种的。”
“奴奴,要胡萝卜种子,还有新的海外种子。”
尺带珠丹直接跟金城公主说,把伊辛巴给卖了。
“好,我问问。”金城公主倒是没说其他的话。
她也想吃,大棚归大棚,能够不用大棚种的菜,越多越好。
“马爱吃胡萝卜,还有胡椒、鸡蛋。”伊辛巴说出个‘秘密’。
“嗯!报纸上有写。”尺带珠丹印象中有。
报纸上什么都写,张数越来越多,价钱反而不提高。
十来张的报纸,自己看到的时候只卖两钱,单面印刷,背后练字,还能糊墙和糊棚。
若不糊东西,攒多了卖给李家庄子,两钱买的报纸差不多能卖一钱。
觉得有用的内容自己剪裁下来,广告看着也挺有意思,有的广告写成顺口溜。
报纸正是依靠广告赚钱,不印广告赔钱。
“奴奴,问李易,吐蕃可否自己印报纸?”
尺带珠丹想学,李易太聪明了,李家庄子赚钱、百姓拿到报纸也不赔,商家更是有利润。
一听到报纸,伯讹便低头,他在报纸刚出来的时候花很多钱购买,要冲击李家庄子。
最后把自己坑了,李家庄子赚大了,报纸收回去,发往各地。
曾经自己对李易不够了解,换成现在,能够回去的话,坚决不碰报纸。
不,不是不碰报纸,自己要做更多的事情,改变局势、扭转乾坤。
可惜,回不到过去。
“好!”金城公主继续答应,反正她只负责传话,行不行的要看李易。
九曲之地,自己出嫁的时候,有将领受了贿赂,帮忙要来当嫁妆,结果成为吐蕃攻打大唐的地方。
李易不会被贿赂,他发现对大唐不利的情况,必然阻止。
凡是他同意的,必然是经过算计的。
“应该能赠送给你们印刷的工具,然后卖你们墨,黑墨。墨的配方不能给,印兑换券的。”
永穆公主把红烧肉里的汤倒进米饭碗中,说出她认为的结果。
她觉得李郎会给大唐字的铅合金活字,吐蕃要印刷,只能用大唐文字。
然后从大唐买纸买墨,纸的制做需要煮,高温,吐蕃的气压低,煮的效果差。
总不能拿高压锅煮纸浆,高压锅不够用。
至于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