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唐越来越厉害,其他部族自己对他们送来的女人态度怎样,不影响自己的地位。
  待明年回去,奴奴的队伍中定然准备许多武器,哪个敢夺自己的权,自己就带着奴奴杀过去。
  ‘嘀嘀嘀……’婴儿车传出报警声。
  金城公主开始处理,用最快的速度换新的尿布,再擦干净,她抱着儿子自己坐到婴儿上,有人推,还有人瞬间扯出幕帐挡周围。
  小宝宝还没来得及哭,嘴就被堵上,眼睛微微睁着喝奶。
  幔帐与车同时移动,无人打扰。
  尺带珠丹这才抽出时间问帮忙教授吐蕃语或看马、羊的人:“在长安日子艰难吗?”
  被问的人露出犹豫的神色,咬咬牙回道:“比在吐蕃好。”
  “啊?哦!可曾有过委屈?”尺带珠丹被这个回答惊到。
  “大唐人看所有人皆一样,你帮助他们,他们会感谢你,你有需要的时候,他们搭把手。”
  吐蕃人未说谎,大唐容得下其他地方的人。
  大唐人厌恶的是奸猾、懒惰,而非相貌、肤色。
  “赚的钱够吃饭?”尺带珠丹想给钱,前两年给过,全被李易给坑了。
  “李东主,嗯,李易帮忙安排的活儿,赚钱多。
  给一些大唐人讲学,教我们吐蕃话,一堂课能赚最少十缗。
  有人讲得好,上课的人多,讲一节课,可赚五十缗。”
  吐蕃人边说边伸手进衣服的内怀,掏出一把兑换券,递给尺带珠丹。
  尺带珠丹认真数数,大面值的在下面,小面值的包里面。
  一共六百七十缗,不见‘钱’为单位的兑换券。
  他疑惑,大家赚钱都是按照缗来赚?
  似乎看出来情况,此人又从另一边掏出一把。
  这回是钱的,还有角和分。
  “好,钱够好啊!”尺带珠丹往回递。
  “赞普你留着,我等已商量好,过后把攒的钱给赞普带回去,要么买东西,带东西走,直接找货商,大量购买价钱低。”
  此人不接,只把自己另一把钱揣回去。
  “不能拿你们辛苦赚的钱,你们远在他乡不容易。”尺带珠丹抿了抿嘴,又要给。
  “李东主,哦,李易在报纸上说,国于外,国强则民安;国在内,国稳方民欢。”
  吐蕃人用热切的目光看着尺带珠丹,一手激动得攥成拳头。
  尺带珠丹眼睛闭上:“晚了!”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赞普,李东……李易为攻打黄河源头的大唐军士送辎重,遥遥万里,从未停歇。
  报纸上写,路虽长,奋力移送终入囊,物虽寡,连绵不绝必成庞。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李……易说,即便打出来添油战局,也要让一滴滴的油浮盖黄河源头。
  赞普,你没在长安不晓得,当时仗是这样打滴……”
  吐蕃人给尺带珠丹讲起李易如何做的。
  当战争出现的一刻,先是从蜀地送东西,接着造船,好多人在造船。
  每造好一艘船,就装上东西给前线送去。
  看着有如杯水车薪,却从未停止,之后越来越多,之前的船回来再取东西。
  时至今日,黄河上有无数的船在往来,那时谁能想到会有此际?
  李易说过,我们难,吐蕃更难,后勤必须源源不断。
  每一碗饭,就可能让一个战士更有力气,每一个有力气的战士,就可能多杀掉一个劲敌。
  战争不会一天结束,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谁的意志挺不住,谁就丧师亡国。
  尺带珠丹听傻了,自己这个使臣出来的时候只是个寻常的存在。
  在长安呆了一段时间,各种典故咋不要钱地往外扔?
  看报看的?大唐多少百姓在看报?
  “李易把这些事情写在报纸上,京兆府百姓纷纷捐钱。我们也愿意捐,拿回去,赞普,拿回吐蕃。”
  吐蕃人一副恳求的样子对尺带珠丹说。
  他并不是求尺带珠丹拿钱,是求赞普振作起来。
  尺带珠丹抓着钱的手把钱给攥的变形,他刚要奋起一下,旁边的永穆公主出声。
  “是呀!姑爷那里日子不好过,我闻恬兰香阁虽说赚得钱不多,却愿意拿出来二十万缗换取东西,帮助姑爷带领吐蕃百姓吃两顿饱饭。”
  永穆公主的一句话,犹如一大缸冰水混合物从头到脚把尺带珠丹泼了个透,让尺带珠丹差点没喘上来气儿给憋死。
  激励赞普的吐蕃人扭头看永穆公主,眼神中带着惊惧。
  “哦!多谢圆圆。”尺带珠丹果然又回到了之前的状态,手上抓的一摞兑换券不那么凹陷。
  二十万缗,说拿就拿,告诉他大唐有多少钱,他媳妇儿那里还有差不多一千万缗呢。
  怎么滴?有其他想法?刘禅要回蜀地?
  尺带珠丹也想说一句:此间乐,不思蜀。
  周围的人在看永穆公主,郭子仪露出欣慰的笑容,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仔细打量自己这个爱吃红烧肉的侄女。
  她俩想问问,你究竟跟李易学了多少东西?这时间点卡的,这话说的,分明是三军夺帅又夺志。
  “桂花糕,卖桂花糕了啊,刚出花骨朵的桂花糕哦,又软又香的桂花糕卖了啊~~~”
  女子清脆的叫卖声传来,大家从各种状态中清醒。
  伴随着声音,前面一顿骚动。
  一个女子双目无神地走在西市的盲道上,胳膊上挎个篮子,她走得不快,迈一步就要使劲踩踩。
  “这不是糕点罗小娘么?前天看着还好,怎么今天眼睛坏了?”
  “假的吧?都这样了赶快去看太医啊。”
  “看眼睛,跟平常不一样。”
  周围有声音传来,似乎认识这个女子。
  “去看看,其他人后退。”永穆公主往后躲,躲到郭子仪身后,她担心有人要对付她,从而以她为质要求李郎付出代价。
  听别人说的,之前眼睛还好,突然就看不到东西,还卖桂花糕,正巧出现在此。
  别的人都不傻,找人躲,羽林飞骑顶前面去。
  队伍里的护士挎工具箱出去,过一会儿回来,汇报:“突发眼疾,她就要去找太医,想着怎么都是走,就一路卖东西。”
  “找人,送李家庄子,快!记得程序。”永穆公主相信护士的话。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多事知晓有所限
  姓罗的女子被永穆公主的女子特别行动队的人用车送走,桂花糕自然就给李家庄子带回去。
  永穆公主拿出对讲机把情况与李易说一声,那个女子突然眼睛就看不到东西了。
  “卧槽,停课,你们先学学,我去手术室,不会是中央阻塞吧?希望时间够短来得及,他娘滴咧!”
  永穆公主的对讲机里传来李易说的脏话和其他的声音,她赶紧结束,李郎温文尔雅。
  “这就知道是什么病了?”金仙公主倒不觉得李易这个话是骂人,着急而已。
  她想知道是不是李易通过几句话就判断出来姓罗的女子得了什么病。
  “不知道哦!反正家里的医疗设备最好,要是李郎没有办法,整个天下都没有办法,不管其他的神医有多神。”
  永穆公主坚信自己的李郎在医学上最厉害,那么多的医书都他写的,许多错误的地方也是他改的。
  “打虫子的药还有没?最近有一些从外面来的僧人,给他们吃。”
  金仙公主没时间去看医书找哪种方子打什么虫子,她直接要。
  “有。好几种,都吃吧。”
  永穆公主更厉害,不考虑别人究竟有没有虫子和什么虫子,反正采集制做的药物是现成的。
  “圆圆,听闻在黄河那里有一家人姓关,有种药物帮助大唐军队打了胜仗,又一直在那里坚持为人看病,收徒弟。”
  金城公主听到神医,想起个事情,吐蕃归顺到大唐的人总说神医,消息都传到红白宫了。
  “关霖?有的,李郎给送去许多书,他们说等再稳定稳定,徒弟教差不多后回来。
  许多药材也送过去了,还有简单的医疗器具,谁得阑尾炎,就是肠痈这样的小病,让关霖他家给做,反正死了也没办法。”
  永穆公主知道这个情况,人家身在蕃营心向唐,关键时刻把好多人弄上瘾了。
  居然没被抓走,地道套地道,一挖好几年。
  还有见血封喉的毒药,不过李郎说了,在他面前,那个毒不超过十分钟,他有把握救回来。
  用在战场上,基本无解,量少的话也有后遗症。
  现在得知关霖一家人展开简单的外科手术,肠痈,动手术可能死,不动必然死。
  难度在于肠痈的程度,感染最难处理,另外动手术后需要等放屁,不然不能吃东西,又没有营养液,渴死了怎么办?
  好在后来又送东西,静脉点滴注射用的,玻璃瓶子,管子,针,都需要重复使用。
  生理盐水用高压锅配,盐单独给的,当地没条件提纯。
  按李郎的话说,换另一个地方,敢这么敢,医者被凌迟都不冤枉,在大唐,凑合着来吧。
  那另一个地方应该是仙宫?反正李郎没提起过具体的。
  遇到眼疾的人,之前的事情大家选择性遗忘,继续溜达、转悠。
  比起东市的店铺多,西市的摊位数量翻好几倍。
  但即便在马市,气味也不是很大,地面有水泥,牲畜的粪便和尿,有专门的人清理。
  整个马市地面在逐渐行一个地方凹陷,走路的时候感觉不明显。
  等一直走到凹陷的地方才突然发觉,这里比别处低两寸。
  有人就在这里拿工具把用水冲过来的东西装到大桶中,驱车离开,一车车的,不晓得运往何处。
  奶完孩子的金城公主在远处看看,问永穆公主:“圆圆,送哪去了?”
  “司农寺的发酵池,那里有沼气设备,其他的地方不好用就没用。
  池子有很多,每天有送进去的,每天有少了沼气掏出来的。
  司农寺记账,收多少粪便,怎样用的,报给户部。
  户部给在马市的清洁人员发工钱,从司农寺的总账拨款上扣除。
  扣除的是肥料费,不然给肥料费,东西则不能送到司农寺,账目清晰。”
  永穆公主知道情况,包括怎般运转的。
  金城公主羡慕不已:“圆圆你学会这么多本事?”
  “没刻意学,我总跟李郎在一起,李郎一说,我听到就记住了。
  别官员在家中不愿意说朝堂上的事情,怕家人嘴不严泄露,惹出麻烦。
  我家李郎只有散官,不参与朝堂事,说什么情况没人追究。”
  永穆公主很认真地说,好像确实如此。
  金城公主:“……”
  她使劲看自己这个堂妹,你确定你是认真的?
  你的李易不参与朝堂事?散官?你那李郎的散官可厉害了。
  我也看史书,咋就没找到一个这样的散官?对不上号!
  永穆公主被看的怪不好意思的,只得小声说:“我看书,遇到不懂的会问李郎,李郎写的书,讲出来的东西总超出书中所写。”
  “比如呢?”金城公主好奇。
  “比如金银铺子,之前的金银铺子你把钱放进去,每个月要给金银铺子钱,金银铺子又用钱放贷。
  李郎说他要是搞金融,能把别的金银铺子全弄破产。
  金融一旦运转起来,会产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金额进出。
  单独的放贷都是小手段,一对一的,风险高,除非动用行政命令,坑害百姓。
  到李郎手里,他可以把一缗钱当成一百缗来用。
  比如公廨钱,现在没有了,前几年还有,商人负担,五万钱为数,月结四千钱。
  一年下来五万钱能够赚利息四万八千钱,别人是这样看的。
  实际上,月结,结出来的四千钱,只要凑够十二点五个地方,就又是五万钱,可以继续放。”
  永穆公主给金城公主讲当初的公廨钱,大唐没玩那么溜,公廨钱每年有定额。
  不是一个月就抽出来十二点五个地方的钱再一次放贷,因为这个钱就赶紧给地方官员开工资了。
  “知道啊!”金城公主表示明白。
  此事从隋朝开始,大唐的财政收入只能支付朝堂上的大部分地方,地方上的依靠公廨钱来维持。
  “李郎说,换成他操作,是另一种方式,这五万钱,他能当成五十万钱来用。
  说是叫什么准备金率和账户指定,资金监管审批,这样可以倍率使用现有资金。”
  永穆公主复述一下,具体的她也不清楚。
  “只是李郎说,他不会那么做,除非大唐百姓日子都过得差不多了,需要金融产品出现,他才负责运作,他必须守住最后一个关口。”
  永穆公主又补充一句,感觉这事很大,李郎在限制。


第一千八百二十四章 大医欢快心所属
  众人一路走着,午时过了一些,抵达城南。
  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