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不了到时候有人欲害李易,自己先拦一道。
  若那人不知好歹,自己拦都拦不住,那便是求死之道,下一个碰到的可就不是宰相了。
  吃完午饭,学子们各有事做,李易进书房呆了一会儿,出来带上宫女太监去张家村子。
  人家把账本交过来,自己就得承担起责任。
  “东主。”“东主。”“东主来啦。”
  到村子口,凡是见到李易的人纷纷打招呼,还有人转身向里面跑,大声喊。
  张肖急匆匆赶过来:“李东主来了,快入内。”
  李易跟着进去,进嗣堂,大厅里有位置。
  村民们有资格进去的人跟着进去,没资格的人站在外面等。
  “张村正,后日我那庄子会找富贵人家的过来玩,只有零嘴吃,没有饭菜。
  我把他们引到村子吃饭,一些饭菜你们总去庄子食堂吃,也知道味道,相信有人心思灵巧看过怎么做。”
  李易直接说。
  张肖脸红,确实,有人偷学,但只是在村子里做,可不敢传出去。
  李易继续说:“你们看着,叫他们进大棚亲自摘菜,摘什么就给他们做什么,告诉他们价钱。”
  他递给张肖几张纸:“都写下来了,照着做,赚了钱财,扣除其他费用,剩下的村子拿一成。”
  张肖接过去直接看,看了几眼,问:“要放在村子新建的学堂旁边?”
  “对,给孩子们穿上漂亮的衣服,一天三顿饭在那吃,这个钱算在其他费用里,不额外拿出来。”
  李易的意思是,孩子的钱,他承担九成,村子承担一成。
  张肖点点头,继续看:“还要请工匠建新的屋子给他们休息和住?去哪找工匠?”
  “我庄子上有,本来可以不要钱,但既然是不同的账,必须给工钱,给我。我给你提供的建筑材料也要钱,就是个本钱,账好对。”
  李易把情况分开,以前照顾,现在村子里有自己的钱,再照顾说不过去。
  不过他没打算赚村子的钱,就以本钱来提供材料,人工算进了还是本钱。
  “那房子什么时候能建好?”张肖严肃起来,涉及到村子利益了。
  “先建着,用其他房子来代替,用的碗筷一定要好,缺口的碗不准上,回头我再写一个,你先照着这个安排一下。”
  李易提了一句服务的事情,现在他做的可就是村官的工作内容了。


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朝再言明朝事
  嗣堂中的其他人听着,不知具体情况,眼中倒是充满了期待。
  张肖在看,有的能直接理解,还有的不能马上理解,不过没关系,照着作即可。
  “蔬菜不向长安城里卖?”张肖发现没有采摘了后送出去卖的方法,问一下。
  “会有许多人过来,他们吃完觉得好,回去时可以卖给他们,到时回有机灵的人专门过来买。”
  李易对此有思路。
  叫张家村子的人到东市卖,容易受到刁难。
  有专门管东西两市的部门,人家拿你几根黄瓜,村民敢说什么?
  换成自己倒是无所谓,拿三根黄瓜,给你五根,不就是索贿么,给。
  村民朴实,一想到这东西是自己的,别人要抢,凭啥?
  一边卖一边生气,再得了病,还得找自己这里治。
  既如此,就在村子中卖,谁敢进来找麻烦?打死都白死。
  官员跑村子里来抢,是要官逼民反吗?
  信不信打死你,抬着着你的尸体,一村子的人去宫面前跪着。
  然后自己再给作个赋,写个歌行,在长安城中传扬。看谁比谁狠。
  张肖一时间未想到那许多,问:“能卖出去?”
  “怎就问起来没完?东主说行,自然是行。”村里的族老生气了,指责张肖。
  “一切便听李东主吩咐。”张肖赶紧认可。
  李易喝口茶,放下,起身。
  走到门口:“大棚里卖相不好看的菜,村里自己摘了吃,留着好看的让客人来选。”
  然后李易在一片恭敬的目光注释下离去。
  “快,给东主的牌位上个香,磕几个头。”有族老提议。
  “不行,东主不让上香磕头,也不准三鞠躬。”
  “东主说什么不好看的菜?”
  “东主是让我们自己摘菜吃,只要是被咱们吃掉的,就是卖相不好的。”
  “东主好人。”
  “我要吃黄瓜和西瓜。”
  村民们开心了,可以吃大棚里的菜。
  李易同样感慨,多好的村民啊,这边的大棚就是让村子的人照看。
  除了泥土里带着的其他草的种子长出来的叶子被村民给吃了,其他人任何一种菜,村民都不动。
  其实吃也就吃了,只要不是逮着一只羊薅不对,是别逮着一根黄瓜秧子揪黄瓜,便算给面子。
  结果没人说,村民自动守着东西。
  越是这样,李易越愿意提供帮助,心情好,有钱难买我乐意。
  从政事堂早退的卢怀慎和张说此时的心情也不错。
  二人一起来到天上人间,露宛招待,要求一人出一个卡钱,十文。
  然后告诉二人,要往这卡里充钱,消费用。
  但是,没有留下任何凭证,卡和寻常的卡长得也不一样。
  两个人拿着卡去买菜,宋王安排卖菜的人一看到卡,立即选最好的给装上,没称分量。
  说是记账了,钱从卡里扣,却未让二人签字或按手印。
  “卢相,你说若是咱俩回过头,专门找李易的麻烦,会怎样?”
  张说和卢怀慎坐在同一辆四轮马车中,二人家离得不远,就坐在张说的车上了。
  卢怀慎的车跟在后面,他家近,到地方他先下车。
  卢怀慎看着放在车厢中属于自己的黄瓜、小白菜、茼蒿、西瓜。
  说道:“老夫有些怕,从今往后,拿着这张卡,老夫可以在任何一个李易那边关联的买卖随意取东西。”
  “是啊。”张说摆弄着手上的会员卡,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即便没有陛下,别人欲寻李易麻烦,我也得先跟李易知会一声。”
  “正是,除非把花掉的钱一起给李易还回去,不然朝中难以立足。”
  卢怀慎摇了下头,感觉到压力。
  他懂,若是自己对李易出手,朝中的同僚看着。
  啊,李易对你那么好,你竟然
  换成我等呢?是不是要时刻防着你?对你好也没用,你这人品行不够端正,缺德。
  “是哈?”张说学着李易的口头常用词说道。
  “不过大棚的东西确实不错,待明年,长安城中冬日里可多些绿意。”
  卢怀慎看着菜,想着回家时候家人高兴的样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少。
  往年是陛下赏赐,很少,今年能买。
  明年许是更多的人可以吃上。
  有蔬菜吃和没蔬菜是绝对不同,一到了冬季,生病的人便多。
  宫里的菜也少得可怜,政事堂的饭菜,一些干菜变多,萝卜和白菜总吃会吃腻味。
  张说拿起一个香瓜闻了闻:“一家只要有个半亩地用来种大棚,一冬赚的钱,可赶上半年。长安城的人多。”
  “拿不出那些竹条和绢帛吧。”卢怀慎想到百姓明明知道有赚钱的方法,却建不起大棚,不免难过。
  “不怕,待明年,问李易。你我错愁之事,在李易那里,估计随口而决。
  不然陛下为何跟宝贝似的护着,我等欲叫李易进朝堂,陛下显怒,只得作罢。
  否则就在政事堂里给李易一个位置,遇有不决事,便询东主言。呵呵!”
  张说说着笑起来,他觉得李易挺可怜呢,一有事就去问,问完了也没什么好处给。
  并且谁去了都在吃喝,听闻昨天姚崇居然住进了住院楼,李易和衣守了一晚上,哈哈哈
  卢怀慎同样知道,宋王李成器今天过来问大家想吃什么蔬菜,明天给送,大嘴巴,什么都说。
  当然就是跟去过李易庄子知道情况的人说。
  “道济,不若哪天你我二人过去看看,有何新东西被李易琢磨出来。”
  卢怀慎对张说说。
  张说懂了,过去不是问什么新东西,而是朝政,两个人都不想下去,还准备弄点权。
  以前感觉很乱,收拾下去太平公主,大唐的事情繁多,找不到头绪。
  如今不同,有一个少年东主在灞水河畔,似乎对天下格局非常明了。
  他可以跟你闲聊家长里短,亦能商谈突厥蕃邦。
  他愿意亲自下厨,再随口诗词歌赋。
  他可出百工之技,又可下民生之棋。
  跟他在一起特别如意,哪怕突然生病倒下去,他也马上给你医。
  像卢怀慎这等年岁大的人,恨不能把李易带回家,当个义子、义孙。
  可惜,被陛下预定了,谁都不准拿走,过去都受到监督。
  宋王只要去一次,必然要跟陛下说一回。
  其他的王爷早想过去看看,一直不被允许。
  换通俗说法便是:你们过去干啥?想找朕的易弟帮你谋天下?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万民所表录史情
  翌日常朝,好多人都在。
  裴耀卿换了一身干净的官府,新做的,有钱了,不用朝廷给,自己做一套。
  主要是里面加了棉花,暖和,外面看着一样。
  不然朝廷给发的衣服,冬天里面还得套别的,可不舒服了。
  好在脚下不凉,宫里铺了好多条暖道。
  看宫女和太监平时站的位置,就知道暖道在哪。
  大家都站好,裴耀卿微微低个头,谁都不看,他感受到了好多目光。
  没办法,长安令如今有钱啊。
  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长安令四处找人化缘,办个乡饮酒礼弄到一笔钱。
  转头就给百姓施粥,悲田坊运作起来,很厉害!去年都未如此。
  然后现在不施粥了,给干饭和肉汤,帮忙找活干,小娃娃一人一天一个鸡蛋。
  这得多有钱?你不焦点谁焦点?
  户部尚书钟绍京同样在,他就盯着裴耀卿瞅。
  去年的时候裴耀卿刚当上长安令,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尤其是户部没少跑,要钱。
  到了今年冬天,裴耀卿依旧各处跑。
  找将作监、少府监、崇文馆,不要钱,花钱,让人给制作东西、校对稿子印刷。
  然后进腊月,往户部交的租、庸还是那些,一点没变多。
  查账查不出问题。
  但没有问题才是问题,不然你那些钱为什么不交上来?
  那边李隆基来了,看上去面色红润,精神不错。
  往那一坐,向后靠靠,舒服,这是易弟给出的什么人体工程学图纸新做的龙椅。
  高力士扬声道:“陛下问政,众卿辛劳。有奏直上,有言直道。”
  “臣有奏。”高力士话音刚落,钟绍京站出来了。
  “钟卿请言。”李隆基没用高力士喊户部尚书有奏的话,他直接说。
  钟绍京上前一步,转身面对李隆基:“今岁边关烦扰,楚歌四处成声。战事频频,旧账积陈。粮草多出,所余不足。长安县中,钱堆帛重。户部难以为继,不可空置金聚。
  臣请调长安县多出之财,填充户部不足。并以户部辖长安县各库,细致盘查,以作国用。”
  钟绍京把话说出来,递上奏折。
  抢钱开始了,谁让你长安令有办法弄到那么多钱呢,就抢你。
  其他人看着裴耀卿,有人幸灾乐祸,有人为其难过。
  幸灾乐祸的都是派手下过去管裴耀卿要钱,裴耀卿没给的。
  难过的人是也想要给百姓做些事情,看裴耀卿做得很好。
  裴耀卿知道都是什么人,管自己要钱的,自己其实可以坑对方一把,装着承受不住压力的样子给钱。
  陛下盯着呢,你觉得这钱是我的?你拿了,陛下收拾不死你。
  只是不行,自己必须硬顶回去。
  逼陛下出手,说明自己立场不够坚定,坑完人也把自己给坑了。
  此时只有几个人看钟绍京跟看死人一样。
  三个宰相,一个工部尚书魏知古,一个高力士、一个杨思勖。
  三个宰相在等,他们猜不出来李易给裴耀卿出的是什么主意,等着裴耀卿反击。
  这是隔空较量,一个庄子东主李易,一个户部尚书钟绍京。
  一个知己知彼,一个傻乐吧唧。
  李隆基让人接过奏折,放在案子上,问:“长安令可在?”
  “臣在。”裴耀卿上前,然后开始解衣服口子,翻啊翻的,掏出来一个那么厚的布卷子。
  这一刻,他是骄傲的。
  你钟绍京楷书写得确实漂亮,我承认,但我是童子试进身。
  论写字,我不如你,论文采,你给我靠边去,谁比谁差呀?
  李隆基知道裴耀卿跑去找李易了,就想看看李易给出了什么主意,遂道:“你有何话说。”
  “臣请万民表。”裴耀卿底气那个足哇!
  说着他把手上的那一捐资白绢一抛,嘭!绢布展开。
  他看都不看,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