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弟,正一品的官先当着吧,天策上将也当着。”李隆基知道远距离通信意味着什么。
他想给更多的奖励,皇位易弟不要,嫌累,不好玩儿。
美女……自己把女儿嫁了,多了想来没用。
金钱……钱这个东西,易弟自己赚,赚多了就扔出来。
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应该杀掉,但显然不行。
“不,晚上辞掉。铁路上用电话线,只能先做出来一对一的电话线,载波通信要等一等。
电话线用铁丝,外面包裹漆布,里面采用纸浆绝缘。
等琼州的橡胶种好了,或者是庄子里石油冶炼技术提高,才能有新的材料。”
李易谈技术,最简单的电话线,少走弯路。
包括干电池和蓄电池,这个技术不外传,只庄子能生产。
“好,易弟你看着安排。”李隆基根本没听懂。
其他人更不用说,反正他知道能够远距离快速通信便可。
李旦看着火车卸货,又看着另外的车厢装货。
他出声:“多造几个,放在大唐的各个州府,遇到事情,电报联系,电话线能铺过去不?”
“电话线可以铺,户部出钱。”李易点头。
“你出钱!老夫只管战场上的费用。”毕构条件反射性地拒绝。
“说好了我出钱?我出钱可就归我管!”李易要确认一番。
“说好……了?谁说的?小易,你透个底儿,是否有利润?”毕构又一次条件反射性地后悔。
“往州府官方铺,当然赚不到钱。商人如果愿意用,本地什么货缺少、本地哪种东西数量多,就可以收取电话费。
另外在长安和各地当官的人,每年奖赏给他们一定的通话时间,好叫他们与家人联系。
电报亦如此,发报收费,等大家习惯后,建设的费用会逐渐收回。”
李易没想插手电信行业的盈利,给朝廷,有人想贪污,归其他部门负责。
“之前老夫便说过,户部出钱。”毕构强调下。
说着他看另外有四节车厢要挂到第一辆火车头上,问:“装的什么东西?去哪?”
“尝试跑个远点的地方,之后再加车厢,不能一次加太多,需要磨合。”
李易介绍为什么挂四个车厢,得跑一跑。
“我问装什么东西。”毕构把话题定住。
“可以是石头,也可以是水,其他的啥玩意儿的都没问题。”
“具体是啥?”
“李家庄子往洛阳运的物资,不是有个额外的温泉嘛!另外一部分送到海州,等火车回来,兄长!”
李易说出情况,扭头看李成器。
“大唐朝天下基金的货。”李成器担了,怎么滴?你要收我税?
“好,就该运有用的东西,运什么石头啊!好!不错!”毕构不跟李成器争。
大唐朝天下基金总往外扔钱,帮朝廷补上不足的地方。
比如各地的官学,为夫子多加俸禄,给孩子们提供更好的饭菜和衣服,笔墨纸更多。
孩子学习好,额外给予奖学金。
贫苦人家的孩子入学无须为老师带腊肉啥的,上学能赚钱,女孩子都学。
等这些孩子长大后再有孩子,他们自己都能教。
哪个世家和地方大族能垄断?不服的话,可以造反试试。
“等今年过去,咱们有温泉泡,不跟百姓抢热水。”
宋璟附和,他其实不想和百姓用一个水。
河南府那里,有一条温泉河。
一到冬天百姓们就过去洗澡,比京兆府的百姓好,京兆府只能去浴池。
“近段时日,先一辆火车跑单线来回,电话线架起来,会用了,再把另一个车头安排上。”
李易有打算,外面的电话线用铁,到接线员的终端使用铜。
李家庄子铜多,卖给朝廷。
太阳到正中,百姓们散去,找地方吃饭。
李家庄子的人带着机制面和炊具到此煮面,众人坐在看台上吃饭。
赵常奴站着吃饭,裤子也不提上去,为了好得快嘛!
李易做的臊子卤儿不咸,为了让大家多吃点里面的菜。
一个桌子上放个盆,盆里是卤儿,个人自己加。
煮好的面用井水过,过了一遍又一遍。
尺带珠丹在金城公主宫中吃过打卤面和臊子面,每次吃都觉得味道好。
今天再吃李易炒的臊子,他吧嗒吧嗒嘴儿:“奴奴,比你宫中的香。”
“我宫中是按照报纸上写的做,李家庄子印的报纸。
等明年回去,我问问看能否把电报带着,有什么事情好跟家里人说。”
金城公主对于李易制做的臊子卤儿同样给予肯定,重点在于通信。
“对,吐蕃需要。”尺带珠丹看过对讲机,这玩意儿太厉害了。
“是我宫里跟大唐联系,与吐蕃无关。”
金城公主明确拒绝,莫说眼下在娘家,即便回吐蕃,面对大伦乞力徐,她依旧能理直气壮地拒绝。
你们敢抢我东西?大唐的刀不利乎?大唐的窜天猴飞得不远乎?大唐的炸药包轰隆轰隆炸不死人乎?
“吐蕃去天竺,路途遥远,若有此物,也好及时通信。”
尺带珠丹不死心,他搬出来吐蕃要向天竺发展的实情。
“等我问问。”金城公主一时拿不定主意。
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 心怀大唐居高德
“有电话线之后,李家庄子的学子可以往外派,到各地收集信息,打电话回来,我帮忙想办法。”
李易在剥大蒜,大唐流行吃大蒜,吃什么都要吃个大蒜,生吃。
吃面的话,吃蒜李易能吃几瓣,平时不怎么吃生蒜。
眼下京兆府的百姓日子跟其他地方不属于同一个层次,周围的地区,随着距离变远,享受到的福利逐渐下降。
李易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除非他亲自到一个个县去看。
等有电话,交流起来方便,想办法叫各地的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一点。
李易知道大唐的百姓有多勤劳和节俭,哪怕一天给一户百姓多赚一钱,对于贫困的地方百姓来讲,可能是一个人一倍的收入。
他们一人一天或许就赚一钱,一家五个劳动力,赚五钱,多一钱相当于百分之二十。
“小易说得对。”毕构此时没敢说你打电话收你电话费的话。
他对现在的面比较感兴趣,好吃,天热,站台有棚子,铁路上空旷,热空气缓慢流动,有棚子一样热。
吃一口过了井水的面,再嚼嚼臊子,咬五分之一瓣大蒜,幸福就在此刻。
李隆基夹起碟子中放的酱黄瓜,又叫酱瓜子,把黄瓜放在酱缸里腌制。
其他的豇豆也能腌制,腌制好后由于大酱中存在谷氨酸,吃着香。
缺点在于大酱腌制完这些东西后,自己的味道变差,一般用来做大酱汤,反正做肉酱鸡蛋酱是不行了。
“易弟,山区百姓的穷是受地形限制,想叫他们增加收入,难度颇大。”
李隆基喝一口没倒干净的面碗里的井水,言及民生艰难之处。
“干旱地区是此类情况,改变难,需要打井和建蓄水池。
今年给关内道修蓄水池,井打过去了,一直穿过沙漠,顺便还有更多的坎井在修。
尤其在安西节度使的位置,坎井管用,咱们提供工具,百姓自己抽空儿就会挖一挖。
关内的位置,更应该采取水泥修建的池子蓄水的方式,上面搭木头架子,盖草帘子。”
李易思维发散,突然想到他那时的甘肃等地应该有蓄水池。
“采用竹筒连接的滴灌技术?”李隆基跟着说。
蓝田县很多长孙昕免费承包的土地,已经采取了此措施。
把竹子剖两半,圆的地方放在地上,下面扎小孔儿,高的地方在小孔儿里塞一根草棍。
水流过去的时候通过草棍给作物就浸上水了,需要水量大一点时,把草棍拔出来。
以前没人想过这样的浇灌方式,用竹子引水的倒是有,引山泉水,一个接一个。
李易为了大唐,真的拼了,好多技术简化一下往外扔。
像扣地膜来保温、保水,李易没有地膜,他就让人在上面盖草帘子,缝隙稍微大一点,一样保温、保水,光合作用差。
说完这个事情,李易把话题又转回去:“在非干旱情况下,山区能增加收入,主要在于种植和养殖业。
百姓需要一个启动资金,还有技术指导,这两样我全能提供。
给予小额无息贷款,等有了收入,再开始慢慢还款。”
李易结合他那时的一些办法,用在大唐百姓身上。
说完他低头吃面,不能再聊了,饿。
“老夫不如也!”姚崇小声嘟囔一句,舀臊子。
他终于承认,一百个宰辅加起来都比不上李易一个人。
不然人家凭什么想当啥官就当啥官,想辞当天晚上天上就辞?
谁有同样的本事,陛下就同样跟谁称兄道弟,君臣是不存在的,关系远了,少情分。
柳婕妤起身过来,舀勺子卤儿倒进李易碗中:“小易多吃肉。”
“好!我多吃。”李易双手捧碗,丈母娘表示关爱。
永穆公主看看自己的碗,又看母亲,意思是我呢?
于是柳婕妤把勺子递给永穆公主:“帮着盛,别只顾着自己吃。”
说完她又回去,留下拿着勺子的永穆公主独自神伤。
“我给你舀。”李易接到手,帮永穆公主舀一勺子,他怀疑丈母娘在离间,多亏自己反应快。
“方才围观的百姓去哪里吃饭了?”豆卢贵妃满意李易跟永穆公主秀恩爱,却转移话题。
小家伙正好咽下嘴里的食物:“今天卖馒头、包子、盒饭的算是赔了,天热。”
“对!”李旦赞赏,看自己这个孙子多聪明。
实际上跟小家伙说的根本不同,干力气活的人,照样吃馒头和米饭,还有热菜。
冷面、炸酱面、凉的米粉、面皮、过水饭,吃着不顶饱。
吃面条吃到撑,干活一会儿又饿,关键不敢吃撑,耽误工作。
想省钱的百姓照样吃黑面包片就免费汤,吃出来一身汗,感觉凉爽许多。
怕中暑,大不了在棚子里歇一歇,再喝绿豆水。
制作馒头、包子、盒饭的人已经在减少此类食物的数量,加进其他的冷食。
大家不缺心眼,比如现在便找不到卖糖葫芦的。
另外还有专门为孩子提供冷面汤加豆腐皮的,不是干豆腐、千张、腐竹,就是豆皮。
放上黄瓜丝,一大把豆皮三毛钱,孩子们主要喝汤和吃黄瓜丝。
每卖出去六份到七份,能够赚到一份的钱。
实际上他们可以达到卖一份赚一份的程度,成本低。
卖这玩意儿的百姓不敢,那样他们一天的收入要超过二百钱,喜欢吃这个的孩子太多了。
不过有竞争,其他人都在卖。
只要过了红线,李家庄子保证放出大量的同类商品冲击市场。
不守规矩叫你一分钱都赚不到,改行吧,不然拼成本你能拼得过我李家庄子。
“东主,馨研‘大家’来了,带了许多东西,说是祝贺大唐火车通行。”
宋德从别处跑过来,站在李易身后大声说,他不能耳语。
“带什么了?”李易想不通,南曲的人专门中午跑过来道贺?
“有绫罗绸缎,还有画,说是孩子们所作,画我看了,是演出的时候有水幕的情况。”宋德简单介绍。
“准备一下,拆一套随时借给她们,另外制做压力喷雾管道,天热,观众们需要凉爽。请过来吧!”
李易略微思忖,与宋德吩咐。
(
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铁路经济必联合
一片兰花的淡香扑面而来,南曲的‘大家’们抵达。
若非人多,单独一个人,不靠近了根本闻不到香水的味道。
“感谢诸位前来道贺,心意领了,俗物拿回去。吃了吗?”
李易起身迎接,不要东西。
南曲的‘大家’可不是庸脂俗粉,叫人看着变赏心悦目。
今天热,她们穿的衣服素雅,一个个落落大方。
“没呢,找东主寻吃食。”馨研笑着说。
“正好有臊子面,过水的凉面,都能吃。”李易交代一下,有月事的也没问题。
一群人找地方落座,不往前凑,一大群小孩子也跟来。
馨研单独留下,坐在小兰的侧手位:“李东主,想来你知道了,孩子们又排练了新的节目。”
“嗯!已安派,借你们个水幕用,另外平康坊很多空地,当建成水磨石的,顺便把喷水池修上,以畜力带动,上下俱有水雾。”
李易不绕圈子,先给馨研等人吃个定心丸。
他无所求,换成有的男人,会在这个时候拿捏一下,然后一亲芳泽。
他想一亲芳泽无须那么干,那种男人属于本事还不够强。
如凡有水井处,皆能歌柳词的柳永,他需要吗?
“谢李东主,最近给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