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9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端托盘去小房间,还没进去,先听到声音。
  “地区产品销售,定位取决于什么?”小兰的声音。
  “细分的话,有市场、价格、消费者、商品种类。
  绝对因素在于区域经济,地方经济好,以上四者不是问题。
  经济好的地方,不需要刻意去寻找,商品放出去,市场给予定位。”
  永穆公主回答,紧跟着她问:“如当地经济不好,商品销售规则是什么?”
  “针对性销售,以卖出商品为主,只要社会经济活动存在,必然有利润在其中。
  宣传性销售,不以在经济薄弱地区销售为主,以当地为跳板,辐射周边。
  扶植性销售,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消费观念,边产边销。”
  声音又换成小兰的,她回答后,同样问:“以上三种销售规则,哪一种最好?”
  “没有最好,看地方政策,看投入产出比,看回报周期。如地方政策不好,还要求你强行介入,你怎么办?”
  “行贿呗!有钱大家一起赚。”
  “什么就行贿?”李易听不下去了,之前问答多好啊,咋突然变了?
  他用脚踢门进去,刚要说小兰,看到桌子上放的食物都没动,他把自己的托盘放下。
  “小兰,那不叫行贿,改变地方政策,在于改变官员想法,那叫公关,行贿只是公关的一种。凉了还能吃吗?换热的。”
  桌子上放的东西都不冒热气了,估计二人等了很长时间。
  “李郎,咱们喝羊汤吧,看外面下去,当午饭吃,多吃一会儿。”
  永穆公主也不想吃了,盛的时候想,现在又发现不爱吃。
  “行!来两个人,把咱们三个一口没碰的东西拿出去,换羊汤锅,给我烫二两白酒,我看看早上能喝醉不?”
  李易对外面招呼一声,宫女太监进来,端着出去,给别人吃。
  一口小铜锅端进来,里面是有很多羊杂的汤,三个汤碗。
  外加蒜黄瓜、泡菜、甜蒜、咸的香菜根,各一碟。
  主食没上,应该是小花卷。
  “不要白酒,换成啤酒吧,我觉得空肚子喝白酒胃难受。”李易又喊。
  白酒正好没倒呢,赶紧换。
  “我捞点羊杂吃,喝羊汤喝啤酒,都是水啊。”李易再次为难。
  厨房的人反应迅速,给送来羊肝和葱爆羊肉。
  “小兰我给你讲,改变官员,不一定要给钱,升官发财,你帮他们升官不是更好?
  一个能够帮助别人升官的商人,是所有官员都喜欢的。
  商人的目的为攫取利润,商人的社会责任是帮助地方发展。
  官员行政的主要目的就是发展地方经济,不能控制商人单纯攫取利润行为的官员全是不合格的。”
  李易对小兰说,太监宫女在记,说白了是说给别人听的。
  他以前就知道,不止他知道,所有那些差不多或更厉害的商人全知道。
  知道他也不去做,社会地位和想法不同,他觉得自己能力有限,改变不了什么,自己捞钱吧。
  换到大唐,他地位发生变化,考虑问题时的角度自然随行就市。
  开元初期的大唐官员,许多还愿意努力做事,上层政治越稳固,基层官员越认真。
  他们受道德约束比较重,县令被收拾,回不回自己的故乡?家乡的百姓知道他贪污受贿,直接宣判他一家社会性死亡。
  “李郎,要不再招一些学子进来?招一千人。”永穆公主自己舀汤。
  舀两下,她笑了:“不用吃花卷,汤里有小饺子,还有肉,这也不是羊杂汤,是全羊汤。”
  “早上看出来要下雨,厨房刻意准备。”青松四号这句话没记,介绍情况。
  “看到没,这就是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放权,只在监管方面有要求,具体运行方面不插手,各终端部门会给你惊喜。”
  李易满意,这才是李家庄子,每个人都会自己想办法。
  庄子里不担心有人从中公饱私囊,换成大唐官员,有个词叫容错率。
  容错率并非单独体现在产品生产方面,行政依旧有,包括官员的一些问题。
  像自己都知道的事情,上面的人会不清楚?只要你官员做出了成绩,问题小的不追究你。
  问题太大,不知道收敛,抓你。
  问题大,又没有成绩,你不挨收拾谁挨收拾?
  将领呢,大唐的所有将领,估计都会捞一点,不一定是为自己捞。
  捞完了,分配给重要的子将或朝堂官员。
  一般在打胜仗的时候捞,抄家,留出一部分,其他的再上报。
  朝廷给战死的将士抚恤,当将领的把扣下来的部分换成钱,再给死去的兄弟家里一些。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为了将领拼死的战士?
  “我是不是应该给张嘉贞他们好处,额外的,让他们留下做事情?”李易酒没喝呢,已经说醉话了。


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急报往来人心争
  “报~~!我军前出一千六百里,遇后突厥三十人斥候队,已全歼。”
  “报~~!横野军前出一千六百里,东转,灭后突厥三支斥候,共二百一十人。”
  “报~~!奚族军队在赤河一带与思结部余部相遇,思结余部说愿意一起归来,保证他们不被杀。”
  “报~~!契丹军队三万,进入奚族又继续北上。”
  “报~~!河北道急报,前期辎重将于十三日后抵达横野军部。”
  “报~~……”
  天兵军中,张嘉贞忙懵了,千人一队,两个军在动,另外奚族跟契丹也往上冲。
  河北道带着东西朝这边来,长安那里没有消息,想来到地方的就是辎重。
  “我家中的一千匹马明天保证到。”王翰在旁边呆着,帮忙当书记。
  书记就是书记,书写、记录,不是另一种。
  王翰家有钱,按照李易的猜测,他家参与了走私活动,只是没人能掌握证据。
  王翰不是官宦世家,跟王维家庭背景差别很大。
  他还能考科举,显然不是明面上的商人家族,更厉害的是太原四房王氏中没有他家。
  又是有钱,又是没有家族官方背景,还不是大家族的人,他家咋那么牛逼?没被收拾?
  历史上张嘉贞和张说都在这边当官,全对王翰欣赏和礼遇,凭什么?
  现在就明白了,一千匹马,必须是军马,能养得起,家中有钱粮,更有人手。
  这些人手能养马,想来骑马冲杀也不是问题。
  王翰总喜欢找人喝酒,又瞧不起年岁相差不大的同辈文人。
  那他请谁喝酒?他身上充满了江湖气。
  他写过那么多的诗,后来的朝代都不愿意记录,只留下很少的一些。
  最经典的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细分析,此诗中有浓浓的江湖儿女的气息。
  如此说来,他应该瞧不起同年段的那些个学子。
  他可以考进士,又能打仗,还会做走私买卖。
  但现在他没心思瞧不起人,太乱了,一支支部队各种运动,遇敌的、剿灭的、战斗的、后勤的。
  他有种恐惧感,大唐军队运转,几十万人齐动,从东向西、由南往北。
  背后因一人在策动,那人说要打,便成如今的样子。
  “嘉贞兄,李易考不考科举?”
  好不容易得个空闲的时间,没有人来报,王翰放下笔,揉着手腕与张嘉贞说话。
  “他考科举的话谁敢当考官?考题出什么?
  帖一大经?他过目不忘啊!
  考他时务策?比如眼下面对后突厥的时候,大唐应如何运作?他不就运作着呢嘛!
  问他大唐财政怎么增加收入,他一直在帮着增加收入。
  考他明法科的内容,还是背的东西,明经也是。
  考明算,他庄子里的记账跟别处都不同,现在大唐全学着他家的那种,包括我的军中。
  再加一个,考他医博士的内容,他是神医呀!
  他字写得好看,不管哪一种都能写,并且绘画也没问题。”
  张嘉贞怎会不知王翰的傲气,不服别人行,那李易怎可当人来看?
  王翰听着,每当张嘉贞说出来一项,他的嘴就瘪一下,好难过。
  他使劲想了想:“让他考武举呢?”
  “子羽,你知道他杀过多少人吗?平日里,他总跟郭子仪郭长史对练,他亲自教导出的羽林飞骑。
  指挥方面,他不可能出问题,对战,即便徒手,我估计你遇到他,能被他活活打死。我不是激你,你千万莫试。”
  张嘉贞语重心长地跟王翰说。
  “我也没那个资格,我就算能打过他,我敢打吗?算了算了,过些日子我去找他,看看他究竟有什么本事。”
  王翰从善如流,不想去跟李易单挑,因为输赢都是死。
  心中还是有点小别扭的他嘟囔:“别处来的战报,京兆府一丝消息也无,都说李家庄子有灞水军团,后勤无双,他……”
  “报~~!灞水军团铁勒部族带后勤物资抵达。”
  “报~~!灞水军团西南蛮队伍带军需物资抵达。”
  “报~~!灞水军团庄户后勤驱车队抵达。”
  汇报的声音又起,王翰想回到前几十秒,保证不嘟囔。
  “子羽,你写个赋,回头等战事明朗,我一同用鸽子送回去。啊!”
  张嘉贞整个人变得阳光,挥舞下拳头。
  他想大笑,李家庄子的后勤果然如传说中的那般,才几天啊,东西送到,没有前面的报信队伍。
  因为报信队伍跑这么远的距离,按照路程,只能提前一天而已。
  “走,子羽,岁为兄同去。”张嘉贞拉着王翰出去。
  远处烟尘浩荡,天上热气球在飘荡,看上去要降落。
  显然是之前升空,观察情况,正好顺风。
  “快,派兄弟追上去,带回来。”张嘉贞瞅着热气球向后飘,赶紧吩咐。
  天兵军也有热气球,一看便知道情况。
  李家庄子带队的人在最前面,带鸽子笼,一只只鸽子在里面咕咕叫。
  后面的车上的遮挡掀开,露出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木头箱子。
  其中几个箱子被撬开,是窜天猴、炸药包、子弹。
  “太快了吧?你放鸽子回去说要这些东西,才几天就给送来了。”受到刺激的王翰果然智商不在线了。
  “是之前就想到了,然后运送,鸽子过去,根本来不及。
  灞水军团是,你想要的,保证到,你想不到的,也给你送到。
  灞水军队运输辎重,从来不怕别敌人拦截辎重,在大唐内部输送,羽林飞骑未出动。”
  张嘉贞深有感触,李家庄子的灞水军团,向来以最强的兵干最弱的兵的活儿。
  内部辎重运输出动的都是铁勒九姓和西南蛮战斗队伍,到外面一律羽林飞骑。
  想截李家庄子的后勤,需要承受灞水军团猛烈的攻击。
  周围天兵军的人见到箱子,一个个露出笑容,武器比其他的东西重要。
  只不过他们看铁勒九姓的人,似乎并不高兴,怎么回事儿?
  铁勒九姓的人确实郁闷,同时出发,一个在同州、华州,一个在李家庄子。
  结果是一起抵达,为什么?西南蛮的运输速度比自己快!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谁比谁差呀?


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敌我士气怎平衡
  双方交接物资,鸽子被专门的人带走,好生饲养,不能放出来,放出来就回家了。
  本地不缺水,大家先洗澡,那边做着炖菜,给送东西的兄弟们准备。
  铁勒九姓的人闷闷不乐,丢人啦!
  同时下命令,快骑到同州和华州。
  理论上辎重从李家庄子过来,得两天时间对不对?快骑不到一天,半天多就先传命令。
  有个时间差,结果走着走着,眼看到目的地,西南蛮的人追上来了,大家一起抵达。
  铁勒九姓瞧不起西南蛮,未开化的地方,你们会说大唐官话吗?你们那里有很多人都不穿衣服,穿树叶子。
  西南蛮的人却兴高采烈,给东主争脸喽!咱们自从投降被卖过来,始终觉得低人一等。
  看看吧,咱们很厉害,回去与东主说,东主会给奖赏。
  事情瞒不住,看着一箱箱武器和罐头等东西的张嘉贞知晓情况。
  确实,铁勒九姓半天不到得到命令,然后出发。
  那时西南蛮出发半日了,等赶到铁勒九姓所在的位置,晚一天半。
  这一天半怎么追的?有山。
  好多山,铁勒九姓玩命赶路,但他们原来在草原生活,走山路不适应。
  西南蛮那里全是山,遇到山的时候,他们帮忙扛着东西走,以前他们就这么干。
  每一次遇到山,西南蛮和铁勒九姓的距离便拉近一点。
  等所有的山皆走过,西南蛮正好追上。
  由于铁勒九姓的马匹始终高负重,西南蛮的马有时候承重被西南蛮扛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