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牙如果取下不影响说话,不吃饭的时候就不用戴,戴也行,就铜那点刺激,对于咱们的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的。”
李易认真起来,大唐的百姓需要会制做假牙的工匠,还要配合简单的医学知识,至少的杀菌、消毒吧。
假牙就用牛骨头和铜丝制做,坏了就换新的。
拔牙怕疼的话,喝点麻醉的药,根管治疗看情况,一般不打麻药也行,拔牙也是。
他小时候拔牙,肿着呢,打麻药其实没啥效果,硬拿钳子给揪下去的,大牙。
后来另一边的大牙就坏了,要戴个帽子,抽神经,用针抠,他有重要的事情,不能麻醉,硬生生一点点抠出去了。
“找我兄长,工盟,酒精得供应上,学医的人要是愿意学就更好了,这个赚钱。
像什么象牙了、羚羊角了、犀牛角了等东西也能做成牙,象牙比较贵,别的能便宜点。
朝廷可以补贴一部分材料,牛骨头就行,以后收集收集,别磨骨粉喂鸡鸭了。”
李易开始说具体操作,牙缺一颗两颗的不影响吃饭说话,除非是门齿。
大唐有修牙的技术,不是太好,之前李家庄子就宣传过一些手段。
“小易,这棒子时间长了会边软,你看我咬的地方,这里就软了。”
毕构知道涉及具体问题,自己插不上手,没话找话说。
“是口水,时间长了,空气中的水进去,受潮吃着也不脆,要是粮食能够晾晒,就跟……”
李易说着顿住,想到了别的事情,挺重要的。
“回头发免费的澡票,让雇佣人的地方发,不是我发,然后税收有减免,就比如……”
“小易你等一下,与税收何干?洗澡不是很贵,夏天浴池基本就停了,只是有的人愿意泡泡才开一点。”
毕构瞬间变得精神起来,什么就减免?
“雇主买澡票,咱们少收一部分税。比如我雇十个人,交了五十钱的税,一旬需要让十个人洗一次澡,包月包票,得有二十钱吧。
朝廷就退给我二十钱,我拿来买澡票给雇工洗澡,朝廷要求的嘛!没办法。”
李易举例子,摊手。
“朝廷没要求,凭什么给你二十钱?我上哪知道你究竟有多少个雇工?你要是虚报我得额外安排人查,我累不累?人工费用不是钱?”
毕构摆手加摇头,不行,打死老夫老夫都不同意,你愿意给你给。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 经济关联卫生功
周围的人都不出声,李易要从户部抠钱?会叫毕构丢命的。
“小易!”李旦觉得毕构不错,把毕构给逼死,再找一个不容易。
“唉!”李易叹气。
“木老丈放心。”李易先对李旦说。
再转过头与歪个脑袋赌气的毕构言语:“老毕,各坊的浴池你怎么收的税?”
“三十税一,烧开水也不容易。”毕构瞬间又态度缓和,他刚才作样子给李易看。
“有一种方式叫诱导式消费,我的根本目的是消除虱子虮子。
勤洗澡,尤其是洗头,再把被褥拿出来晾晒,趁天晴的时候,把那些小东西晒死。
但很多时候,事情并非你想如何便如何,下棋还有弃子争先呢,你……”
‘咔吧’毕构把手上的米花棒给掰下来一大段,递过去:“小易,你吃东西,这里掰断的,老夫没咬。”
“谢谢哦!”李易接到手里。
“不客气,你具体说说,钱都是小事儿,咱们什么地位?谈钱,俗了,要雅!”
毕构说话的时候十分自然,聊家常一般,不复方才的那种状态。
“好,这钱,不,这个经济行为吧……有联动性。
户部卖面条,最怕的是什么?停工对吧?那么多人指着卖面条吃饭,
浴池需要司炉、卖票、送水、卖茶水点心、按摩修脚、理发掏耳、美须绞脸、头油涂粉……”
“小易,说正事儿。”毕构听了听,不对,跑题了。
“浴池运转,带动一大批人赚钱,就业岗位,夏天大家都不去浴池洗澡了。
洗澡才几个钱儿?真正赚钱的是辅助行业。
烧开水赚钱少,用烧的开水泡茶卖,赚钱才多。
用抵税的方法卖给雇主洗澡的票,税抵扣一部分。
票在手里,雇主没有那么多的员工,或者他不想给员工福利,他只能卖票。
不卖出去,退税的福利他没拿到手,又不是直接退的钱。
他给员工还好一些,要是不给,往外卖,那么多的雇主都在卖,按照市场经济行为……”
“供大于求必然降价,然后呢?”毕构拿着一段米花棒忘了吃,仔细听和思考。
周围其他人亦他这般,等李易继续说,学习。
“然后这个澡票有时间限制,冬天之前用才行,有票的人努力去消费,便宜呀!
光洗澡,不进行任何其他的服务,能够维持浴池的基本运转。
你洗澡你不买肥皂?别的服务你可以拒绝,不用肥皂怎么洗?
你买肥皂,肥皂交税。另一有部分人增加额外服务,工作岗位稳固,服务的人赚到钱要消费,消费就有税。
你发票的时候,得跟浴池买,再发一些其他额外服务的票。
收税是一定数额的税,因为不好统计。
有票了,按照票额外计税,哪怕付出百分之一的成本,避免有人逃税,额外增加百分之三的税收,还有百分之二的差存在。”
李易简单地介绍一下,确实简单。
这里面还没包含广告位收费呢,在浴池里面可以打广告,顺便把自己的产品放到浴池中卖。
‘咔嚓咔嚓’李易说完吃米花棒。
他不愿意说这样一下子落到最基础层面的主意,感觉太市侩了。
赚不到多少钱,他就是卖肥皂、头油、牙膏赚点钱。
“然后虱子虮子就少了?”卢怀慎对此其实很了解,他被‘坑’过,一直坑到现在。
当初为了吃顿醉蟹,抄两句话,结果一切都变了。
“勤洗头、勤晾晒被褥就是最好的方式,看我就没有。”李易指指自己的脑袋。
大家看一眼,随即转头,没有任何参考意义,百姓的情况跟你有关系吗?你还能飞呢,百姓难道也得飞?
“小易,你的目的是消除虱子?”
李日知听明白了,绕一大圈,什么经济和就业岗位的,都是为消灭虱子服务。
“跟蚊子苍蝇一样,属于传染的媒介,干掉它们,生病的人就少,尤其是天热的时候。
北方还有冬天,过了江南再往南,冬天一样有虱子,有的病通过它们来传播。”
李易觉得李日知这人比较好,聪明。
他就是如此打算的,干掉媒介。
像他那时,出现疫情,大家开始戴口罩。
然后发现个问题,去医院就医的人少了,不是害怕去看医生,而是因为流感去看病的少了。
大家都戴口罩啊,流感牛逼还是那什么厉害?那啥都能给挡住,何况感冒等呼吸性传染病了。
有的人就说,一到冬天保证感冒,然后有疫情的时候,一冬天过去,没事儿!好神奇!
这就是全民防御的结果,历史上很多疾病都是如此。
虱子、虮子这样的东西,卫生做好了就没问题。
即便牲畜和家禽身上也有,大不了喷喷石灰水或草木灰的水,然后再用清水冲冲。
李易始终觉得,虱子在大范围内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肥皂。
当民众使用肥皂洗脸洗手,同时又洗衣服的时候,虱子繁殖的环境遭受破坏。
肥皂洗过的床单、枕巾等东西,虱子显然不适应。
京兆府要先尝试,看看效果。
如果达到要求,便开始推广,以金钱换百姓健康,而且真正销售的时候,不一定是赔钱。
百姓也愿意用一点钱财换健康,生病会死人的。
“小易你不爱吃,给老夫吧!”毕构以为仅仅是钱的事情,结果钱根本不在李易眼中。
他伸手去拿刚才给李易的米花棒,李易快速地用舌头从头到尾舔一下,看向毕构。
毕构的手顿住,眼睛变大了,用不可思议的目光看李易。
他似乎不甘心,看看自己手里的那一截,呸!吐下唾沫:“小易!老夫不想吃了,给你!”
毕构要找回场子,战斗到底。
李易看看,呸!也吐一口:“我也不吃。”
毕构:“……”
“哈哈哈哈~~~”李旦没忍住,大笑起来。
“隆择,不可浪费食物。”姚崇突然补一刀,他发现自己又有了快乐。
毕构深呼吸,这个米花棒绝对不能吃了:“小易,老夫有一问。”
李易伸手拿过毕构的米花棒,递向小兰:“拿去喂小鸡,小鸡们爱吃。”
“我要喂鹦鹉,再多拿点。”小兰跑了,找鹦鹉去玩儿。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退税换票官私分
如大棉花团一般的浓积云在天上慢悠悠飘着,沟渠中的水清澈见底。
一群群不到一寸上的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旬日放假的孩子们光着小脚双手合拢兜鱼。
长安东市专门批发零售干蚕豆的赵迂坐在门口晒太阳,顺便看自己的孙子孙女跟其他孩子玩耍。
“碰了水的手别放到嘴里,脏,会肚子疼。”
赵迂重复着提醒,哪家的孩子要咬指头他必然说一声。
天气好,店里的伙计分批次把蚕豆扛到后面的小院里铺开晾晒,避免烂掉。
由于交税,赵迂的两个儿子去年考科举,明算科丙第。
如今正在万年县衙门中当小吏帮忙算账,主要负责税的方面。
他非常自豪,算账从小教儿子,本不能科举,交税后,给名额。
等过上两年,第三个儿子也考,考进士科试试。
他喝着茶水,感觉这就是福气。
“哎呀!”“哈哈哈~~”一个小孩子脚下滑,扑倒在水里,周围传出其他孩子的笑声。
赵迂放下茶杯冲过去,拎起孩子,对瘪着嘴要哭的孩子说:“不怕,不怕,有米花棒吃。”
“呃!”孩子听到有好吃的,瞬间变脸,眼睛看着赵迂。
“站好,衣服脱了晾,裤头穿着,别露。都过来洗手,吃米花棒。”
赵迂招呼着,进去端水盆。
孩子们围在一起洗手,等着吃。
赵迂又进屋取出七个米花棒,一个孩子一根。
他家中略有薄财,换许多米花棒,但凡带孩子有一同来买蚕豆的都给孩子一根。
卖是不敢卖的,李家庄子限制,被人举报,怕影响儿子仕途。
“爹、大伯。”正吃着米花棒,赵迂的孙子和孙女向一个方向喊。
那边来了一群人,不时有人进到旁边的店中。
到这里的是赵迂的二儿子赵子和,赵迂一愣,今日二子怎么提前回来?
“豆子,你怎么不在衙中做事?”赵迂问儿子赵子和,豆子是赵子和的乳名。
“赵掌柜的,我们是户部税务部门的人,你的店可是从年初到上月末交了五缗四百一十钱的税?有四个雇工?”
赵迂的儿子对赵迂说话。
“豆子啊,家里有什么你还不清楚?你管我叫什么?”赵迂有一点点茫然。
“赵掌柜的,是这样,朝廷感念行商缴税者之苦,故以员工数为准,退不超过总税额百分之三十的税。
就是做买卖不容易,雇了伙计,按照人来把交的税再还回来一部分,不能高过交那些钱的三成。”
赵子和挤挤眼睛,按照官方的要求来说,对带百姓要亲切。
“给了的钱还能拿回来一些?拿多少?朝廷居然会往外吐钱,不容易呀!”赵迂这回听懂了。
同时明白儿子代表官方,不好跟自己太过亲近。
哎呀!儿子当上官,说话都不一样了。
“爹,给你吃米花棒。”赵子和的女儿掰下来一截垫脚举手给父亲。
“大伯,还有我的。”小男孩也送。
“好好好!不过本官有公务在身,不得接受百姓馈赠,尤其是孩子的。自己吃,给,拿回去,中午再吃。”
赵子和高兴,顺边从衣服兜里掏出个荷叶包的东西。
小男孩儿把棒子交给姐姐,接过东西,小手那个快呀,直接打开,里面是一个大的卤鸡腿。
“鸡腿哪来的?”赵迂担心,儿子别犯错误。
“挨家给退税,晌午回不去衙门吃饭,衙门让带出来,午后回去还有得吃。”
赵子和笑着说,告诉父亲没有问题。
“你给了孩子你吃什么?”赵迂不担心犯错误的问题,关心儿子。
“早上吃得多,午后就回去,饿不着。”赵子和笑笑。
“这就快到晌午了,家里做过水饭,快进来,都进来,一人一碗过水饭,吃完再走,快,扒拉两下就到肚子里了,不耽搁。”
赵迂要拉着几个人进去,儿子的同僚。
“子和,我等去前面了,这几个相邻的店你管。”
旁边的人跟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