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头说话的时候捏住蜈蚣的头,蜈蚣的身体自动卷起来到她的手上。
“师姐,什么东西?针灸,针是针,灸是灸,灸的艾条粉混合雄黄粉,咱们多抓几条,烤着吃,可香了。
其实毒性不算太大,饲养的,对于药材来说,一般吧,要是想提高药性,调整饲料。”
小丫头边说边用个竹签子把蜈蚣穿上,去抓下一条。
“师姐,做熟了,还能尝出来药性吗?”李抚宽一听是吃,帮忙抓。
“你吃的药全是生吃?王八壳子也是药,你咬得动吗?得焙成灰,或者磨成粉。”
小丫头举例子,振振有词。
“哦!今天品蜈蚣?吃着感觉不舒服。”李抚宽在别人面前不这么软弱。
“还有蝎子,养的,师父为了我,养很多东西,全大唐都在养。
油炸着吃可香啦!还有其他的药材,以后我都会给你做成好吃的,金汁除外,不好吃,恶心!
蛆呢,找酱缸里的,茅房里的不要。
在特殊情况下,把蛆放在感染的大伤口上,要么是蛆有病菌把你弄死,要么蛆帮你把腐肉清理干净你活。
如果没有蛆的情况下你必然死掉,那么放蛆,茅房里的也放,洗一洗。”
小丫头给师弟讲特殊情况,李家庄子用不着。
保证死掉和有一半机会能活,还用选择吗?
“师姐,抓蝎子我会,一下一个,捏尾巴,趁蝎子不注意。”
李抚宽在殷城,那里蝎子多,属于李易时的河南信阳。
李易那时的河北的蝎子和壁虎都多,小孩子们总会去抓。
在郊区,墙壁上和地面,总能看到壁虎和蝎子。
李抚宽知道蝎子是药材,小时候就抓,用很低的价钱卖掉,吃好大的亏。
“其实吧,我就是看看你的胆量,不用非得用手抓,然后穿。”
小丫头说着从包包里拿出来小扣网:“用这个捉蝎子和蜈蚣,然后直接扔油锅中,熟了捞出来。”
“唉!”李抚宽叹气。
“师弟是累了?身体累还是心累,你说出来,师姐不怪罪你。”小丫头一脸真诚。
李抚宽擦汗:“不累,我是想着还有其他我的好伙伴吃不到这么好的东西。”
他好无奈,自己的生存智慧,在师姐面前咋不好用了呢?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清闲何必累朝政
“陛下,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后皋陶以刑象施之,乃正其明。今之为象,何妄杀之?当迫和。”
大朝会上,有人站出来,发言。
“听不明白。不若卿携十骑及弓弩挂印亲往,正大唐之德、表大唐之恩、宣大唐之志。”李隆基闹心,这个人傻吧?
现在的事情跟以前的一样吗?还什么宣传,然后吓唬别人。
就是杀鸡儆猴,不过是给别人看杀人时候的惨烈,让对方害怕,这样对方就听话了。
此言出自《尚书》里面的一个《虞书·益稷》中的部分,被人拿出来,进行劝奏。
意思是不要杀太多人,吓唬别人就行。
李隆基十分反感,你在这里说别杀人,你咋不去战场上呢?
给你十匹马和你想要的弓弩,你过去告诉你的厉害,你看你的办法好不好用?
我动用三十多万人,无数钱粮军械牲畜,要打大战役,你叫我别冲动?
我战略目的不达到,我图个啥?玩儿啊?
“容臣再想想。”对方退回去,知道陛下不满意,好在陛下最近心情挺愉快的。
“臣请全面开放海贸,然,应以其礼、其德、其位而定。
子曰: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做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又有人站出来,要对边贸进行改革,认为李易做得不对,不遵其位、不守其礼、不彰其德。
这个出自《礼记》里的《中庸》。
李易属于散官,总是指手画脚的,名不正,言不顺。
“好,广州市舶司少一忠言之臣,你去。”李隆基干脆,派你过去当个官儿。
“臣只建言,实是无能为力,臣羞愧难当。”
这人赶紧退回去,他可不要到广州,气候不同,容易生病。
更可怕的是当地被李易控制着,自己在朝堂上说李易坏话,到了那里,是不是就……
“陛下,那个……从京兆府往北的一条路上,井都打好了,绿洲在建,派人去修水池蓄水吧,正好现在雨水多。”
张九龄站出来,他一通大白话,知道天热,陛下不耐烦。
前几年打的井,周围种东西形成小绿洲,他琢磨着修水泥的大池子,装水,上面加盖子和草帘子。
人不喝,等不下雨的时候弄出来浇灌,大唐如今水泥厂数量增加。
“行啊!你去安排,就这么干。”李隆基也是大白话。
宋璟上前一步:“陛下,前往海外的船队如果回来,保证带着很多种子,选个地方,种下去。”
宋璟选择同样的说话方式,他若说:远航归,携种,当择地呼应。
估计今天中午饭陛下就不带自己吃了,自己吃什么还没想好呢。
“卿且去办。”李隆基颔首。
一时间群臣不出声了,没啥可说的,大的方面说什么?小的方面何必与陛下说?
于是本应该热热闹闹、耗时很长的大朝会就在一个小时内结束。
没资格继续呆在李家庄子的人拿着庄子给的礼物高兴地离去,他们参加大朝会,有的居然就等着礼物。
可惜初一那天没开,少拿东西了。
感觉失去了一个亿,人生都从此变得坎坷了。
不过等拿到礼物,一个个又高兴起来,东西多,想是把初一的给补上了,还有很多米花棒,一袋子一袋子的。
哎呀,有烤鱼片,海鱼的,回家给父母、媳妇儿、孩子吃,自己喝酒亦能当下酒菜。
方才隐讳地指责李易的人,大家离他远远的。
他提心吊胆地取东西,发现数量与同等品级的人一样,方松口气,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水打湿了。
众臣离去,李隆基没走,他坐在龙椅上发呆。
一群有资格留下的大臣也没动,不然去哪?在李家庄子,回自己的办公室几步路而已。
“陛下,可是忧虑?”姚崇属于旁听,除非团儿里找到谁的问题,他才能开口。
“下午没有事情了?晌午诸卿喝点冰镇啤酒,什么下酒菜呢?”
李隆基说出心中所想,他发呆就是在琢磨吃什么午饭。
没有别的大事情,他显得挺无奈的。
“天热,吃凉菜。”毕构最近忙,京兆府、河南府的税、战争物资调运、江南西道的鄂州最近雨水多、蜀地的水果大丰收后希望朝廷帮忙换成钱……
他有些上火,忍着不去问李易,要依靠朝廷的力量把事情办好。
“主食吃过水面。”宋璟提议,他半个月下发处理官员的文书超过二百份。
大唐皇家巡查团四处出击,老家伙们疯了。
苏颋打哈欠,昨天晚上忙到夜里,他在清查各地的军械仓,问题多多。
得收拾人,顺便补上新的兵器。
张九龄倒是相对轻松,他兼工部,却不是工部尚书,魏知古在工部尚书,不好把其换下去。
“今年不比往常,日子轻闲。”李隆基感慨,他确实没什么事情。
大唐内部稳定,百姓用新的工具熟练,种新籼稻的地方粮食多,好吃不好吃放在次要位置上。
大唐外部的吐蕃正往天竺扩张,奚族、契丹属于自己人,渤海老实。
突厥这不正打着呢嘛!损失五千精锐,战略调动必然困难。
朝廷财政的左藏钱多得不知道咋花,右藏的宝贝扔那扔着,内藏是自己的私房钱,反正一时花不掉。
“陛下,陛下,我家东主说准备好午饭了,说天热,给大家排排毒。”宋德出现在大广场上。
大广场的地面换成了漂亮的水磨石,拼出龙图。
开朝会的时候会收拾干净,平时有孩子玩耍,不再用于晾晒谷子。
“可是过水面和凉菜?”张九龄询问。
宋德进到殿中,先鞠躬,陛下穿龙袍,代表身份,有平常不同。
“回张中书的话,今天吃昆虫宴,以毒攻毒。皆处理好,只等随吃随炸。”宋德转想张九龄鞠躬。
“宋管事无须客气。”张九龄说着把官服的大袍子给脱掉,里面是到膝盖的大裤头和体恤衫,凉快。
“可是豆虫与蜂蛹?”宋璟吃过蜂蛹,还属于贡品呢。
“有,另有其他的虫子,是青黛和抚宽专门收集、炮制。”
宋德点头又摇头,两样哪敢说昆虫宴?
“去看看。”李隆基吧嗒下嘴儿。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果然一问万事灵
李隆基等人换一身衣服到地方时,等待油炸的东西已摆放妥当。
柞蚕蛹、豆虫、知了猴、蜂蛹、蜈蚣、蝎子、蚂蚱、大蚂蚁、大马蜂、酱缸里的蛆、竹蛆。
没有蜘蛛、椿象、蜻蜓。
蜈蚣不属于昆虫,依旧当昆虫吃。
“诸位,有看着不舒服的换别的东西,旁边摆好了位置,至于说吃着过敏,你们都没有问题。”
李易收集庄子和其他总接触人的身体数据,什么过敏的,不让其接触过敏源,或者说是致敏原。
众人露出会心的笑容,在庄子中就这点好,不担心吃错东西。
等待被炸的东西能穿串儿的穿上,不能穿的用漏勺。
啤酒桶放在冰桶中镇着,杯子分好几种。
“老夫当药吃。”毕构看一堆虫子,说出句安慰自己的话。
其他人一听,果然好受许多,药嘛!
有身孕和哺乳的人不能喝酒,虫子能吃,吃两口虫子解解馋,她们吃凉拌的肉馅馄饨。
永穆公主第一次见到吃豆虫,害怕,现在什么都能吃。
食物放进油锅中炸,李易观察大家,发现毕构和苏颋的面色不怎么好。
他喝一大口啤酒解渴:“老毕,忙啊?”
“啊?啊!还行。”毕构心中有事情,听到李易的声音反应慢。
“隆择管的事情过多,就连蜀地官员都问夏季水果如何处理,另外江南西道的鄂州连续大雨,当地欲等出现涝灾动用常平仓。”
张九龄把毕构最近忙的事情说给李易听,他担心毕构累死。
“洞庭湖下游雨水增加?开啥常平仓啊,赶紧转移百姓去高处,带上东西和牲畜、家禽。
发水冲地和房子,人活下来,其他的都好说,钱财的问题。
三哥,给陛下传消息,要快,不能等,人命大于天。告诉百姓,李家庄子给担保。”
李易听了,顾不得其他。
“万一没发水,耽误了事情,该当如何?”毕构纠结,要不怎么上火呢。
“没发水还不好吗?耽误什么?钱。我给补,三哥!”李易看李隆基。
李隆基扭头看高力士,高力士转身离去。
不到三分钟回来:“陛下口谕,令中书行文,命鄂州及周围几洲动员百姓撤离,陛下内藏补贴。”
边说他边把特殊的纸铺到桌子上,他去取纸,顺便就证明见过陛下。
四个宰辅不用商议,直接写,落印,无须经过门下省,派人快马送到地方。
“蜀地水果呢?”毕构干脆把另一个麻烦扔给李易,反正都求到李易头上了。
“整个大唐如今都不缺少处理果子的手段,报纸上写有好几种方法,尤其是果脯、果干最容易。
蜀地在问销售渠道,为了支援黄河的战事,蜀地付出太多,百姓想卖掉果脯、果干补贴家用。”
李易才不相信蜀地果子全烂了,百姓自己就吃,当地又不缺盐,能够更好地给果子定型。
把很多的盐和果子放在一起腌制,这样果子里的水会脱出去,不那么软和烂。
等过上十天半个月的,再把盐给泡出去。
后续加工,看看做什么,如果不制做果脯,就阴干,成为果干。
不管什么果的果干,价钱都比鲜果低,包括枣子。
不制做成果脯的话,果干中的果糖要逐渐分解,最后跟柴火似的。
储存不好,又容易返潮腐烂。
蜀地冬天的冷不是干冷,平时潮湿,果干不易保存,自己家留吃的果干仅仅是一小部分。
“怎么办?”毕构火气大。
“买呗!朝廷买了送到黄河源头到九曲等地,给别人吃,他们那里的果子少,果干已经不错了。”
李易郁闷,你跟我要税赚钱的时候那么聪明,换成从你兜里掏钱,你反应迟钝。
“朝廷买蜀地的果干、果脯,别处的百姓难道不需要销路?”毕构挑毛病。
“别处的想让朝廷买,去给黄河的将士们送东西啊,蜀地百姓为了给将士们及时送去东西,肩挑手扛的,吃了多少苦?
一碗水端不平,故,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你不愿意出这个钱,我就拿了啊,不,陛下拿,蜀地有陛下的许多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