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脉看是否怀孕,机灵地猜测出队伍中有人怀孕。
“小易全能安排妥当,他的大弟子。将来指望青黛带出来更多的好女医,看,老天爷都怕,给的晴天。”
毕构说着变成玄学,其实今天动手术,李易专门定的,如果突然风云变幻,他就不作手术了。
“唉!”苏颋起身,有人站在远出被晒着,站好一会儿了,兵部的人。
他心思乱,不想管,有侍郎和郎中,非找自己作甚。
他走过去:“何事?”
“前方或许需要子弹,应提前准备,李家庄子……”
“滚!给我滚!看不出火候是不是?你去找宋德呀!你找我有什么用?我还能去找李易?他能杀了我。”
苏颋怒了,抬腿就踹。
对方挨一脚,专门跑掉。
“气死我了,回头我问问,是谁让他来的?是试探?大族的人?”
苏颋呼哧几下,琢磨背后的事情,阴谋论占据上风。
他低头走过来,继续盘算,究竟是谁?
“廷硕?”宋璟问苏颋。
“要子弹。”苏颋说出三个字。
“这个时候过来?”宋璟有同样的心思。
“查!”李隆基阴沉着脸。
“小丫头的病是解决了,想来小易缺人练其他的手艺,不可妄杀!”
李旦看上去平和,说完他又拿起氧气接口塞鼻子里。
时间的流逝从来没有这么慢过,大家煎熬着。
一直到午时,整个庄子的音响同时发出声音:“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成了,小易唱歌突然发现特别好听?”毕构从椅子上跳起来,使劲挥舞下拳头。
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突然欢乐有个梦
恍惚间,整个李家庄子似乎活了。
李旦拿下氧气接口,大口喘气:“此等日子晒太阳最为舒畅,中午吃火锅也行?”
他看向豆卢贵妃,方才豆卢贵妃要吃馄饨。
“吃火锅,涮羊肉,多来点蔬菜,对孩子好。”豆卢贵妃突然不想吃馄饨了。
“杀鸡,不,叫王兴送,多送鸡架给京兆府的免费汤棚子,多留肉。”
李隆基站起来,仰头眯眼睛看天上的一朵白云,怎么看怎么喜欢。
之前他看这朵云彩一动不动的,感到愤怒。
“哦~~东主成功啦!”“太好了!”“青黛姐姐没事啦。”
还差十分钟才下课,讲课的学子听到歌声,说一句‘东主手术成功,下课。’
孩子们跑出来,今天属于旬日,正常不上课,不过说好了的,到下一个旬日,放假两天。
如果手术成功,今天只上半天课,下午自由时间。
李易是怕孩子们放假跑来跑去,有人突然遇到危险,自己正作手术,怎么救?
干脆让孩子们上课,到中午,不遇到特殊情况,手术怎么都作完了。
主要是准备的时间长,真正作的时候速度快。
庄子上危险的工作其实一起停,大家心不在焉,怕出问题。
五分钟之后,小丫头完美醒来,李易看着问:“你……”
“师父,我清醒着呢,不要出题了,我现在不动,躺到明天早上,三个小时后进食,我吃啥?喝粥?”
小丫头眼睛笑眯,她参与过每一次的练手手术,对流程全懂。
“八宝粥,给你用镇痛药,挂静脉点滴里。吃半碗粥,比较浓稠,过上两个小时再吃。”
李易有种虚脱感,笑容满面,之后简单,每天看情况。
手术过程属于创伤性的,需要恢复。
“师父你出去吃饭,我睡一会儿,麻烦大家帮着看看我的身体数据,尤其是呼吸。”
小丫头不动,她懂,现在就躺着,一会儿吃饭得小口被人喂,不起身、不侧身。
麻醉过后,还是会困,她睡觉怕呼吸道出问题。
“好,你睡吧,睡着了为师就去吃饭。”李易看各个显示屏上的情况。
“嗯!”小丫头答应着闭上眼睛,李易把点滴挂起来。
过了一会儿,屏幕上的数据反馈,小丫头睡着。
“让人把饭送进来,过水的高粱米饭,蒜茄子、咸黄瓜,你们要什么小菜?”
李易没打算出去吃,他得守着大弟子。
主食确定下来,过水的高粱米饭。
“盐水豆子,多放葱花捂的那种。”一个男护士提要求。
“加个卤的鸡大腿,早上我就想吃了。”女护士馋肉。
“有虾仁没?抓一把我嚼。”另一个男护士吧嗒下嘴儿。
“臭豆腐不行是吧?腐乳……吃过水饭吃腐乳容易胃酸,煎两个鸡蛋,放辣酱。”
“一小碟东主榨菜条,半厘米宽厚五厘米长的,不要太细,别放葱丝。”
“半个猪耳朵就行,要薄的那部分,同样别切太细。”
“西瓜皮,咸口的,放芝麻。”
护士们纷纷提要求,心情好,手术成功,要不是必须守在此地,出去吃得更好。
李易被他们给说馋了,他点头:“一样多送来些,再加个肉皮烀的豇豆萝卜条咸菜。”
“好哒!”小机器人跑出去。
大家开始收拾东西,李易不动,由护士们完成。
怕出问题,小丫头睡觉在手术室里,比在重症监护室里更安全。
一旦有需要,立即转移到旁边的手术室中,这个手术室要吃东西。
外面的李隆基等人先去洗个澡,冲淋浴即可,换身衣服再凑到一起吃火锅。
“今年是个好年景,风调雨顺,尤其在京兆府,丝毫不旱。”柳婕妤笑着开口。
大家都承认,确实不旱,水网在啊。
水网如果没有水,说明干旱严重,只能压井水浇灌。
当下京兆府百姓喝水,一律喝井水,井水一般情况下可以不烧开。
夏天喝井水清凉,除非年岁大的,或者是太小的孩子,烧开了晾到温时喝。
倒是水网旁边的棚子,取沟渠河中的水烧开,看路人的状态。
状态好的给喝热茶水或热汤,状态不好的喝晾凉的加了盐的绿豆水。
不然很热的时候给喝热茶,会加速中暑。
“青黛姐姐什么时候能够跟我们玩儿?”小家伙在旁边的桌子吃饭,由宫女照看。
逊儿谦儿两个孩子没回家,从蓝田县回来一直呆在庄子,一同学习和玩耍。
他们的家人昨天才走,三天来一次看看。
主要是想,孩子在李家庄子,徐家的人依旧担心吃不好、睡不好。
一大家子人就指望两个孩子传宗接代呢,或者是儿媳妇再生几个。
“一旬,一旬之后,带你们玩儿。”宫女回应,帮忙涮菜。
“十天啊,唉!不能生病啊!”小家伙感慨,生病太耽误事情了。
“豆腐好了,先吃豆腐,吃完不生病。”
宫女给捞豆腐,没冻,正常的豆腐放进去烫热。
“吃。”小家伙对逊儿谦儿说。
豆腐他们爱吃,好嚼,茼蒿不喜欢吃,嚼着费劲。
所以他们现在吃的豆腐就是掺了茼蒿泥制做的,绿色的。
李易这里,吃完饭守着,数据开始出现变化。
小丫头睁开眼睛:“师父我做了个梦?”
“简单不?”李易小心地问,上回大弟子做梦,自己可是在整个大唐安排种植养殖药材。
希望这回的能够轻松,别梦到冲出地球,自己还没本事发射飞船。
“还行,我梦到很多孩子在吃米花棒,他们自己拿来东西,一斤的东西换十四两的米花棒,吃得可开心了,那么多。”
小丫头眨眨眼睛说,她控制着自己不使劲,点头都不想点。
“你是饿了吧?时间差不多,给你吃,回头报纸上写,换米花棒,一斤换十六两,最好是邻居们一起换,十四两的米花棒一大包,吸潮,不脆了。”
李易判断出来大弟子肚子空想吃东西,顺便答应大弟子,八分之一的加工费,可以!
就像换豆腐一样,周围的百姓愿意换,一斤豆子到李家庄子换二斤豆腐。
李家庄子好好做,能出二斤三两左右的豆腐,赚三两豆腐钱,还有豆渣。
要是不好好做,一斤豆子出四斤豆腐很正常,那就不能给人家换二斤豆腐。
“八宝粥里加糖。”小丫头又眨眨眼睛。
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圆梦试机故事送
‘嗡嗡嗡嗡嗡……’船上用的蒸汽机同时带动几十台膨化机,烧煤。
一个机器旁边一个在灞水对面卖菜的妇人。
她们按照时间来计算工钱,一个小时四钱,只准干两个小时,即一个时辰。
属于钟点工,机器旁边太热,时间长了,会被烤迷糊。
一人一把米尺,洗干净后比着米花棒来掐,一米一个棒子。
其实用一个棒子比也行,但比多了,总有疏忽的时候,就不够准确。
同一个棒子一直拿在手里,容易碎掉,换一个,精度保证差。
米尺木头的,这个准,操作的过程中误差小。
庄户们不干这个活儿,张家村子的都不干,浪费时间。
一小时四钱,二十四小时九十六钱?张家村子的妇人工作也不是这个价钱。
卖菜的高兴,干一个时辰就是八钱,还是在李家庄子干。
有的里面放小米,有的放高粱,小麦的、大米的、麸子的……
根据客户的需要去换,八比一的加工费,先称好米花棒的重量,有的时候并不准。
没关系,麸子的米花棒额外赠送,十根其他的米花棒送一根。
即便一斤高粱换到的米花棒差一钱十四两,多拿几根麸子的棒子,百姓也不觉得亏。
“小易,成本能回来?”毕构吃完饭,看到李易满足大弟子的梦,对产出投入比很敏感。
这都是职业病,看到什么东西,首先考虑成本、利润、是否收税、收哪个比例的税、别人不交税怎么办?
“新做出来的蒸汽机,比之前的更好,马力大,我得试验机器,持续运转。”
李易没回答成本,这成本怎么计算?机器成本不是成本?多长时间回本?
只算雇佣人的人力成本和兑换的利润综合,就是个本钱,因为还有运输成本。
李家庄子在这个事情上没赚到钱,试机器,还能干活,这就是额外利润。
“具体说一下。”毕构好学,他总怕被别人骗,还是小易够意思。
“比如说我这个蒸汽机就是为了制造米花棒的,你想收我的税,要扣除设备生产成本、技术成本。
然后我现在属于试运行,这个时候产生的利润,你不应该计算在收税里。
它是我成本中的一部分,投料成本也是成本,额外扣除。
但在我计算利润的时候,这部分的利润保证是我自己的,盈利的过程中我又承担着试运行失败的风险。”
李易为毕构及周围的人讲解,这些操作他都熟悉。
将来大唐税收体系逐渐完善,需要用,谁想在他面前偷税漏税玩假账,那得是他那时的专业会计。
即便是那样,也无非是钻一下漏洞,不存在无法可依的情况。
“所有的漏洞都能补上,补上之后保证有新的漏洞,咱们不要去纠结这个问题。
其实我可以不雇佣她们,加一个小的零件组合,自动就切断米花棒了。
天热,大家不怎么爱出来,她们卖东西卖不动,我又不好直接给钱。”
李易说着在地上用指头画出来个简单的齿轮轴承组,把这个放到设备上,多长时间转一圈。
距离可以控制,正好出一米长的米花棒,小切片转一圈,无须拿尺子量和手揪。
米花棒出来的时候是软的、热的,一碰就断。
众人看到李易画的图,再听他说的话之后……无动于衷。
很正常嘛!你李易做好事儿属于常规操作,否则百姓凭什么给你点蚊香?
“那你交税不?”毕构拨开所有的迷雾。
“交,我把设备卖给朝廷,朝廷给我钱之后,我把税交了。”李易答应。
“就是说朝廷赔了呗?朝廷买你的东西,收完你的税,你还有利润。”苏颋算笔账。
“看书!”李易懒得解释,书上已经写了,你们写诗不是很厉害嘛!一人一句的。
朝廷买去难道是放着?哦,这种情况倒是有。
比如说国企,买一堆没用的设备,就扔那扔着了,反正一群人从中捞到好处了。
实际上朝廷买东西,有经营、有利润。
即便给百姓免费加工米花棒,那也算福利。
福利绝非单独存在,会推动社会发展,不直接计算利润,要把社会稳定和百姓主观能动性考虑进去。
“不卖朝廷呢?”宋璟不赞成朝廷买,他看书,他知道情况,但为什么要朝廷来负担,反正有你李易。
“看,老宋就比较聪明,把国家责任推到私企身上,变成企业责任,国家在少付出的情况下,又能拿到更多的好处。
无朝廷财政补贴,同时还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