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有的孩子会被溺死,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又没有喂养的条件。
  而有的孩子要被送掉,希望求去的人能给孩子一口饭吃。
  正常情况下,每一次的溺死或卖掉孩子,对父母的冲击都不小。
  因为婴儿在贴在母亲怀里那一刻的依恋,是人性的认可。
  金城公主看报纸,知道,就抱着,报纸上说了,养不了孩子,赶紧送到李家庄子。
  要是外面的,就丢给驿站,驿站会送到京兆府。
  更有的地方已经开始给钱了,生出来孩子,官府就给钱,报纸上写了多少,自己若是拿少了,举报,走报纸渠道。
  要不就等一等,等每个月一次陛下的人到来,把情况说明。
  地方官员贪的那点抚养费,绝对支付不起贿赂费。
  小宝宝看东西都看不清楚呢,才不管其他的事情,抱着母亲呼呼睡。
  尺带珠丹自己年岁也不算大,他伸出指头碰碰儿子的小屁股:“抱累了我抱一会儿。”
  “快吃饭,吃过了还要赶路。”金城公主不愿意让尺带珠丹抱孩子,怕给扔地上。
  女的本来就比男的早熟,她又比尺带珠丹大,加上娘家的势力强,说话的时候就跟面对小丈夫一样。
  “再有几天就到城池了吧?听说那个城池好看。”
  尺带珠丹对金城公主有种特殊的感情,边说边吃。
  他根本不知道大唐的在黄河旁边的堡垒长什么样,菱堡的结构就等着吐蕃来攻打。
  “看看船的数量够不够,如果够,咱们乘船走,正好是顺流。”
  金城公主用手拖着宝宝的屁股,避免宝宝掉下去。


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心有烦躁见菱城
  天越发的热了,长安城外路边的树叶显得无精打采。
  李家庄子的人却在忙碌,明明是初一的朔日,李隆基和宰辅们偏偏没去开大朝会。
  昨天晚上他们没休息好,早饭囫囵地吃两口便再也吃不下去。
  最近一段日子,快骑把命令传达下去,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声势最为浩大,要出兵去打突厥。
  河北道的运输队伍倒是没说什么,突厥的信息收集不到。
  河南府在向河北道送物资,以保证河北道往北送了东西后有足够的吃食。
  在鸿胪寺的突厥使臣派人跑了,他们不清楚突厥为什么突然要打奚族,只知道大唐在各地调动。
  报纸上写突厥出兵攻打大唐属地,大唐决定出兵征讨。
  京兆府百姓又纷纷要捐款,支援朝廷。
  同时快报传来,金城公主今日估计能抵达黄河流域,见到最前面的菱堡。
  然而,这些事情俱不是不开大朝会的理由。
  今天李易要给大弟子冯青黛进行手术,别看拿死囚练手很多,众人依旧紧张。
  每一个人都不同,青黛又是孩子。
  大家已经习惯了她的存在,要是没了,实在不敢想。
  冯青黛的祖父母和父母都来到庄子,等待。
  其他的族人,按照冯青黛的要求,继续留在原来的地方给百姓看病,万一大家全来,有人因此病死,她于心不安。
  “还差一个小时。”毕构在小广场上背个手转悠。
  众人都在这里,屋子中感觉太过逼仄,沉闷。
  打仗他们也没如此难受,该如何依旧如何。
  “李易说九点左右,人的身体状态最好,他昨天晚上吃了辅助排泄的药物,早上六点吃两个包子,护士们跟他一样。”
  宋璟放下所有‘恩怨’,现在胃不舒服,紧张造成的。
  “要相信刚柔的本事,过两天青黛又能活蹦乱跳了。”
  张九龄对李易有信心,不然他又没其他的办法。
  这等手段,他根本想不出来是怎么完成的。
  说是心脏哪个地方窄了,跟河流一样,需要把窄的地方给扩大。
  从大腿进去一条‘绳子’,到心的所在‘吹’个球,这个球把河道撑开,再取出来。
  河道窄倒是能挖,人的身体里面,怎么弄的?
  ‘咔吧咔吧’李隆基不出声,他在吃爆米花,高粱米用设备热膨化,制做出来米花棒。
  他吃的是空心棒子,还有实心的棒子。
  他就想吃点东西,再喝茶水。
  李旦半躺着吸氧,今天明明晴天,气压稳定,他觉得不舒服。
  怀上孩子的豆卢贵妃跟王皇后等人在不远处小声聊天,以缓解压力。
  她们面前摆着米花棒一样的东西,由稻糠、麦麸子制做而成。
  这才是米花棒机的正确用途,设备生产出来的目的是制做饲料颗粒。
  膨化颗粒饲料好处多多,李家庄子制做出来设备后在大量生产,先喂自己的牲畜。
  “这些东西瞧着人能吃。”武婕妤抓起来一把闻闻,挺香呢。
  “稻糠寻常人吃不得,麦麸子此刻大唐有的地方百姓正在吃,吃多了上厕所难受,不知制做出来的米花棒能不能行?”
  豆卢贵妃曾经躲到民间过,武则天的时候,吃过不少苦。
  “比直接吃麸子强,稻糠也有吃的,若是不好,何必专门制作。”
  永穆公主拿着一个吃,少吃点没事儿。
  她整天跟李易在一起,啥都学。
  她给小兰一个,继续说:“不同的牲畜喂不同的颗粒饲料,水稻、高粱、小麦的秆子,平时牛羊不怎么爱吃。
  添加其他的东西,一起制做成颗粒饲料,牛羊吃了后不但不会掉分量,还能增重。
  又节省饲料,成本在于饲料加工机的成本与人工成本,技术转化成生产力的具体展现。”
  “时间过得太慢。”柳婕妤看看旁边的钟,感觉说了很多的话,怎么才过去六分钟?
  “机器给百姓能用上否?如何收钱?”豆卢贵妃赶紧继续说话,别去想时间。
  “应是百姓交上来东西,用机器给加工成颗粒饲料,留下一部分东西算加工费。
  只有百姓觉得吃颗粒饲料比直接喂东西好,才愿意付出成本。
  或者把机器搬到地里,百姓就近加工。”
  王皇后抓一把仔细看,扔下去,伸手从宫女的手上拿过来一个高粱米的米花棒,这个好吃。
  咬一口她嚼嚼:“说起来神奇,直接吃高粱米不甜,做成米花棒,明明未放糖,偏就甜了。”
  “喂牲口的也甜。”永穆公主支持这个结论,她方才吃了。
  ……
  金城公主的队伍所在,天之前就亮了,距离最大的菱堡还有二十余里。
  他们抓紧时间赶路,想早早抵达,休息一番看船只数量。
  早有羽林飞骑跑到那里报信,张忠亮等人忙着调集船只,从大唐过来的船扣住,先别回去。
  他们在等待,不方便直接进吐蕃的领地,要遵守规则嘛!
  之前跑红白宫兵临城下……属于另一种情况。
  现在的路好走,比较平坦,队伍中的人不吃饭,忍着。
  只有小孩子吃个鸡蛋、婴儿吃奶。
  队伍的速度明显加快,大家着急。
  二十里路,一个多小时。
  大队人马等在前方,刚一过线,地上的一群人同时单膝点地,马上的人抱拳,齐声道:“恭迎金城公主回家、恭迎金城公主回家、恭迎金城公主回家!”
  等喊完,才又喊:“恭迎尺带珠丹姑爷陪金城公主回门……”
  尺带珠丹露出笑容,终于提到自己。
  此刻金城公主没哭,她也笑着,大家距离不远,以后可以多往来。
  她抬头看队伍后面二里处的菱堡,头一回见到这样的城,有种说不上来的感觉,似乎不好往上爬。
  “请公主和姑爷入内歇息。”张忠亮到近前,他是最高负责人。
  尺带珠丹随队伍前进,到城下,抬头使劲往长看:“攻城的时候地方小,拥挤,上面扔东西,一砸一片?”
  “姑爷说笑了,建个好看的样子,大唐与吐蕃乃舅甥之谊,不打仗。”
  张忠亮笑着说,怎么讲和平。
  上回去红白宫不叫打仗,看孩子,看完孩子怎们又回来很多人,其他的留下照看小宝宝。


第一千七百四十六章 时光悠然歌传意
  进城,路两边出现吐蕃曾经的部族人,他们站着看。
  他们不尴尬,吐蕃一直采用盟的形式来维持地位,每年要会盟。
  部族的人认为自己是自由的,不属于谁。
  路边的部族人以孩子居多,大人去干活。
  放牧、种地、修路……
  当地一天中的温差大,凌晨的时候最冷,午后最热。
  部族的人穿皮衣,孩子们穿同一个样式的皮麻拼接的衣服,细麻。
  尺带珠丹仔细看,发现皮衣比自己所住的地方很多人的衣服还好。
  皮的衣服应该是起了皮的、乌黑乌黑的、一部分蹭得发亮的。
  结果所见的衣服全是黑色,并非是蹭的,他扭头看队伍,金城公主和自己的人皮衣同样如此。
  都刷油?你们普通的人穿衣服用得着吗?
  再看脸色和手,小孩子的脸上有独特的高原红,却没有皴裂,眼睛显得格外明亮。
  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并未干粘到一起。
  至于说瘦弱,更是开玩笑,小手一只只胖乎乎的。
  他明悟,为什么周围许多部族跑来当大唐人,有好日子过啊!
  再看街道上,同样干净。
  “多谢打扫。”尺带珠丹向张忠亮道谢,自己被重视。
  “每日皆如是,一天两次,主要清扫草棍,牲畜粪便有兜子兜住,没养好的会撒尿,需用水清洗,流入旁边的明渠,再以大水冲走。”
  张忠亮见对方误会,解释解释,咱勤劳着呢。
  “哦!倒是与奴奴宫中一般。”
  尺带珠丹心下感谢‘夫人’,在金城公主宫里涨见识,到大唐可适应。
  金城公主停下,对旁边的一个孩子柔声问:“早上吃饭了吗?”
  “吃!”孩子点头,显得紧张,大唐话说得不标准,显然属于去年冬天才加入进来。
  于是金城公主换成吐蕃话:“吃的什么?”
  小孩子眼睛一亮,哇啦哇啦说:“一小碗羊奶,一个高压锅煮的鸡蛋,咸菜,两个大包子。好吃!”
  “好哇!”金城公主满意,大唐的孩子就应该吃好的。
  她转头问张孝嵩:“张将军可是把不多的面粉给孩子们吃?”
  “回公主问,后方送来很多面粉,还有大米,寻常用在早餐上,其他时候还是糌粑。
  偶尔回用青稞面与麦面混合烙油饼,制作面条,需使唤高压锅煮。
  到晌午天热时煮熟过凉水,搬酱吃,要是制作了卤儿,则为热汤打卤面。”
  张孝嵩介绍,他习惯吃糌粑了,就是用手抓总觉得不舒服。
  金城公主颔首:“糌粑很好吃,既然如此,咱们的早餐就吃……包子吧!”
  “呃!”张孝嵩被闪了一下,回答:“今天准备的是饺子,煮的饺子,三鲜馅的,还有蒸的饺子,猪肉酸菜馅。”
  “饺子也行!”金城公主满意,别是糌粑便可,她不想在吐蕃吃,到大唐还吃。
  大家先安排地方休息,然后洗手准备吃饭。
  三鲜馅的饺子是蒜苗、鸡蛋、虾仁,猪肉酸菜的酸菜用大坛子运送到这里,密封好。
  其他肉,想来金城公主不缺吃,就没做。
  虾仁并非鲜虾仁,中等大小的干虾仁,泡发好了包进去。
  太大的虾仁应该做别的菜,包饺子和包子可惜了。
  有陈醋、酱油、辣椒油,自己选择蘸哪个。
  众人吃饭的时候,李家庄子的李易手术进行时。
  之前所有的准备都为这一刻,现在就算有人攻打庄子,李易依旧不管。
  外面羽林飞骑如临大敌,郭子仪带着重机枪坐于高台上。
  李隆基等人晒太阳,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好受一些。
  十点半了,李易没出来。
  小广场上的气氛压抑,比皇后、婕妤生孩子还沉闷。
  生孩子大家都知道怎么回事儿,大不了动刀,保证能够取出来。
  没听说生孩子之前还要找一群死囚练手,李易作过许多手术,就这个最没把握。
  切阑尾,护士就能操作。
  “天热,要补充水,晌午吃馄饨吧!”豆卢贵妃又一次开口,她突然想吃馄饨。
  “正好,我与母妃一样想吃。”王皇后附和。
  “青黛作完手术应该吃什么?”李旦没食欲,却还是问问小丫头。
  “已往练手的人吃什么?需要养上半个月,当天不可下地,大腿那一条线疼。”
  李隆基不关心死囚,死活他毫不在意。
  “喝粥,不准喝奶,说是长时间空腹,吃东西难受,喝奶更容易出现胃胀的情况。”
  永穆公主回答,她了解,那么多的死囚她挨个记。
  她始终没忘记第一次见小丫头时候小丫头那精彩绝伦的表现,闻香囊的味道知道是什么。
  搭脉看是否怀孕,机灵地猜测出队伍中有人怀孕。
  “小易全能安排妥当,他的大弟子。将来指望青黛带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