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不能停,停下马肉就坏了,煮飞了没事,喝汤。”石岳又吩咐烧火煮肉的事情。
肉一直在煮,煮熟后抽柴火,改小火,始终让锅里有翻腾的小水花。
伤员们就指望这个来补充营养,另外有蘸酱的野菜,吃着很苦,小根蒜不给吃。
奚族没受伤的人看押俘虏,顺便学习,看天兵军怎么救治,往后自己也能弄到药,别不会呀。
石岳的三条狗躲在阴凉的地方吃一只煮过的马脑袋,石岳怕它们在这边吃生的吃出病。
回天兵军,就有单独的生肉给它们吃,此刻煮的马脑袋里没放盐。
它们吃得很开心,全是肉哇!还有骨头咬着玩儿。
横野军中,张知运骂骂咧咧的:“快送去,他娘滴咧,打仗的好事儿不喊我,要东西倒是要得理直气壮。
军功一点没捞到,又必须为前面输送物资,要我全部的药。
我怎么弄点东西回来?兄弟们多个马匹的护手也行啊。”
第二批的横野军冲出去,第一批带着东西跑,之后营地里在熬药。
第一批更多的是酒精和纱布,后面的把药处理好,跑过去给伤员喝,天知道当地还有没有能力快速熬药。
张知运骂归骂,然,丝毫不敢耽搁,东西快速送过去,或许没有功劳,慢了,保证有罪。
至于说什么不公平,平时给的好处难道少了?
张知运懂,边关重臣又如何?造反个试试,那不会有大唐的军队来打,有人专门过来杀自己。
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饮茶作诗莫生气
天兵军,两万骑跑到位置进行阻击,张嘉贞也得到消息,五千人除了死的全降了,一个没漏掉。
刚得到情报,他以为有人说谎。
怎么可能?五千人拼命跑、分散跑,拿什么追?
报信的奚族人信誓旦旦,就差用脑袋撞柱子以死来证明自己没骗人了。
“我们提前知道他们要来打,准备好了,他们一副渡河攻击我们后方的样子,我们派人装样子,他们又变了样子,最后就是这样子。
被我们在外围给兜住,天兵军的火枪啪啪的,他们统帅挨打死,他们见跑不掉,就投降。
我要是说一句错的,就……就让我家两头牛再被人给偷走。”
奚族报信的人发重誓,听着怪吓人的,两头牛被偷。
听誓言内容,似乎被偷过?
“传令,两万人,一万直接去奚族,另一万分成百人队,扩大范围游弋。另出千人堆携辎重快速行军过去。”
张嘉贞选择相信,看看报信的一个个奚族的人,快哭了,可别耽误军情。
他再次写信,鸽子又放出去,道明此处情况,顺便要更多的鸽子。
他并晓得,后方在大规模调动,他这边属于战术,朝廷在推进战略。
……
快马奔跑与驿站之间,西南蛮和李易掌握的铁勒九姓,及大唐官方养着的另外一部分铁勒十姓的队伍在运转。
西南蛮的家人和铁勒九姓的家人不可能跟随,他们出发,要考虑自己的家。
西南蛮人生地不熟,有人带领,让干啥就干啥,涨积分。
铁勒降户有武器了,心中却不见了反叛的想法,他们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游艇一路顺流,回到李家庄子码头。
失去牛的人正好同时到,他们走陆路,拉牛和狼的车是借的马车。
同村的马车,等带回牛,就把马车还了。
三岁口的牛是正耕田的好时候,李家庄子都给训好了。
两岁口的,身体不够强壮,并且耕田的技术也不好。
再大两岁,按照平均年龄计算,会提前两年干不动活儿。
养牛的人满意,亲自给牛喂草。
牛在李家庄子并非一个人训练,总换,换来换去的,牛适应新主人的时间就短。
一个人养,养出感情,牛不愿意走。
被牵回去也要情绪低落很长一段时间,掉膘。
李易给对方一盆煮好的牛肉,没有汤,回去的路上晃荡,回家自己加水和调料再煮吧。
借邻居的马,正好回去送一份汤。
然后马不愿意走了,李家庄子喂马,全是精料,还给打了四个生鸡蛋、一根胡萝卜和几块果糖。
给养牛的抓把果糖,他才成功把有脾气的马给带走,牛拴在马着上跟随。
“他那个邻居没好好养马吧?马怎么喂两口好的就想住下?”李易说着笑起来。
“小易,小易你跟老夫来,老夫亲手泡的茶,你给品品。”
毕构出现,拉住李易就走,那大步迈的,看上去体格不错。
“老毕,我喝汤了,一肚子汤,喝不下去茶水。”李易感觉自己要被限制人身自由。
“是肉汤吧?吃多了肉需要茶水来解,听老夫的准没错。”毕构继续拽。
“那是指红茶,不是绿茶,绿茶解油腻比不得发酵茶。”李易依旧挣扎。
“好吧,说实话,老夫新作一首诗,总觉得有所欠缺,不好意思说给别人听,你帮着品评一二。”
毕构换一个理由,手上的力道更大。
“啥诗啊,我三哥他们都在,一起品评呗!这玩意儿大家谁能笑话谁呀!”
李易都不敢使劲了,怕把老毕给抻到。
几步路,进政事堂。
三个宰辅等着,感觉像四堂会审的架势。
“什么诗?李家庄子是我的,你们先考虑清楚。”李易作最后抗争。
“边塞诗!”宋璟出声。
“几言的?”李易问。
“七言!”苏颋答。
“是律诗还是绝句?”李易复问。
“刚柔,我……啊,都行。”张九龄要说抱歉,突然看到其他人的眼神,改了。
“都行?没作呢?那你们慢慢想,我回去了,我才想起来,家里的鸡还没喂呢!”
李易不想浪费时间,至于嘛你们?多大个人啦!
他说着转身要走。
“慢着,有诗!”苏颋深吸口气:“黄河突令使双单,”
旁边的张九龄给李易一个无奈的神色:“一动佯攻坝上滦。”
毕构笑笑:“万马奔腾决远地,”
宋璟跟上:“千骑辗转定边蕃。”
苏颋又说:“飞鸽展翅朝堂致,”
张九龄抱拳:“号角争鸣北塞缠。”
毕构微微侧身:“宰辅堂中无首座,”
宋璟瞪眼:“闲散官位命独抟。”
李易:“……”
他愣了,头一次在文学方面正视这群宰辅,一个个行啊。
怪不得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等一群后世流传的诗人唐朝君王无所谓。
那些诗人能干的事情,宰辅们全能干,而宰辅们干的,他们干不了。
只不过宰辅们没那么多闲心作诗玩儿,都放在天下大事上。
“诸位,坐,这事儿吧,不是我要夺权,你们看,我年岁小,就打个小旗儿,敲个边鼓。
你们这样考虑,我就是个佞臣,你们都大度,没玩清君侧,留我一命。
不过这件事情,咱们,不你们要是操作好了,名传千古啊!
是你们,让突厥继续往北跑,不灭突厥,因为你们保证知道,北面还有人。
想到了是吧?渤海国,那里土地可好了,种的粳米才叫一个香呢。
别看草原的地方种土豆好,渤海的黑土地,种土豆,水土豆少,种出来的土豆嚼着面糊糊的。”
李易赶紧安抚众人情绪,人家也不容易,如此大的军事运转,人家猜出来了。
“不是你青史留名嘛!”苏颋觉得不好意思了。
“谁下的令?陛下的旨意,中书出的令,门下行的文,与我何干?
都别难过了哦,给你们带回来牛肉,可香啦!
回来的路上,百姓打鱼还往船上扔,说是给宰辅们煲个汤,有宰辅在,大唐才安稳。”
李易知道人家受刺激了,这要是换个人,四个宰辅能以辞官来逼迫李隆基收拾。
好在是自己,宰辅们抱怨一下,将心比心吧,换成谁,谁不难受哇!
“刚柔,咱们吃完饭了,晚上吃烧烤吧。”张九龄打圆场,他不想针对李易。
其他三个人同时叹息:“唉~~~!”
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科技必出情怀寄
毕构等人无非是抱怨一下,又不能把李易如何了。
还清君侧?敢动手就被清了。
清君侧需要军队,莫说羽林飞骑听李易的。
即便所有的军队都听自己等宰辅的,李易一个人兑换武器也能把自己这些人给清了。
关键是清完了,百姓还认可,自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京兆府百姓家中只有两个牌位,一个是陛下,一个是李易,没有宰辅。
每当出行,百姓站在街道两边恭敬,恭敬的不是自己,是宰辅的位置。
换成李易出行,百姓看着身边的人,怕有人对李易出手,最前排的百姓都手拉着手。
“小易,不是老夫说你,你那个辣椒面太辣了。”毕构就着张九龄的话说。
“我往里多放点芝麻和孜然,辣椒面呢,我用水冲泡后再烘干,就不那么辣了。”
李易答应,还指望宰辅们帮忙干活。
换一批宰辅上来,用着不顺手,得阶梯培养。
从地方都督府调上来一个人当中书令,跟其说政治经济,对方听不懂,还得教,浪费多少时间?
现在四个,一般的都明白,交流起来好方便的说。
“牛尾巴还有没?”苏颋一想到吃,惦记上牛的尾巴了。
“分了,木老丈,我三哥他们分了,我家闻恬我都没给红烧。
不过有舌头,一直卤着,晚上的时候切成细细的丝,跟黄瓜丝一起拌,切黄瓜丝,不用插排插。”
李易摇头,太上皇和陛下吃尾巴,你不行。
“牛头呢?”毕构想吃牛头肉。
“庄子里有孕妇,我给压牛脸了,然后扒了给她们吃,我叫人留……”
“别,老夫就是问问,不想吃。”
毕构摆手,给孕妇留的谁敢抢?那一样青史留名。
“有羊脸,晚上吃烧烤,都压好的,成冻儿了,切出来一块块的。”
李易忍住笑,介绍另一个东西。
“金城公主回来,怎么打算?”宋璟换个话题。
皇室的事情跟他无关,金城公主的有关,涉及到外交。
“游艇到人工运河的这边一段迎接,庄子里会给安排地方。我再增加点设备,庄子能制造的,电话和电报。
电话线外面的绝缘体,我今天就安排人制做,不是非得派人去琼州等地种植的橡胶才可。
陶管连接,外部胶带固定,一样能通电话,电报……回头跟你们说,需要电报码。”
李易不开玩笑了,正经事情,关乎往后的国家战略。
斥候如果背个电报机,有中继,远远地拿望远镜看到敌人军队,敌人就废了。
敌人要通过一座座山,哪一座山有埋伏敌人是不是得提前察看,不看就挨打。
察看自然影响行军速度,每耽误一天,消耗掉的辎重是多少?消磨的士气又是几许?
赶一千里的行军路,其中一段有百里的群山。
派斥候上去察看,派多少?
派一百人,对方埋伏一千人,打斥候,斥候损失几十人汇报,那里有埋伏。
只能去打,结果人家跑了。
自己所有的队伍全上山?否则你走山下的路,还有可能被埋伏。
十天的路给你拖到半年,等你到地方,啥都结束了。
望远镜、电报机,最大的作用就是这个。
无须歼灭,拖延你行军时间即可。
要是加上炸药在山壁上部署……
……
“大家别急,匆忙赶路,会累倒,休息,吃饭了。”
金城公主的人跑到队伍前后,大家都很累,陪嫁来的人却十分亢奋,他们想要早点回去。
羽林飞骑带回来很多野味,处理好拿高压锅炖上。
大家吃着饭休息,金城公主抱着宝宝吃饭。
今天宝宝状态不怎么好,估计是受颠簸影响,吃完奶放到婴儿车里也哭,只有抱着才行。
金城公主回忆报纸上的内容,宝宝不能长时间不进行皮肤接触。
温度、湿度、氧气,解决不了宝宝的孤单问题。
抱起来,果然就没问题了。
她把婴儿带装好,孩子就是贴着她的身体,肉嘟嘟的。
跟猴子某个阶段一样,哺乳期的母猴有时候敢跟猴王争食物。
等小猴子自己能吃东西了,母猴就变了,好东西自己吃,小猴子吃剩下的,这属于阶级行。
换成大唐的人类社会,同样是哺乳期的女人吃得相对好。
等孩子能自己吃饭了,最好的食物要给家中的顶梁柱。
有一块肉,得给男人吃,男人吃了要去干活,不可以被累趴下。
赚到钱了,家人才能吃上饭。
所以有的孩子会被溺死,因为没有避孕手段,又没有喂养的条件。
而有的孩子要被送掉,希望求去的人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