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蓝宝说一连串儿的不花钱,长安就这样。
  “车钱怎么办?”南田稻康果然想到了成本。
  “朝廷补贴,李家庄子会在城南补贴,学子晚上能够吃一碗面。”蓝宝说着露出别样的笑容。


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举荐艰难见宋王
  让蓝宝自己用一个词汇来形容他的感受,他形容不出来,他学习的时间短,又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他就觉得自己的大唐好,跟多京兆府的人与他一样。
  此时长安的天色比倭国晚,城南的灯光最为明亮。
  一些铺子关了,就把灯拿到没关的地方,给学子们用。
  包括里面放蜡烛的玻璃灯,煤油、汽油、柴油有别的用途,石蜡属于副产品。
  大部分的石蜡被商人买走,到其他地方点油灯便宜许多。
  学子们乘车过来的少,住城里需要很多钱,客栈的价格高。
  过灞桥后的聚居区,不让进,以前还允许呢。
  他们要么在其他的县里住,便宜,交流起来不方便。
  更多的在长安住城南地区,拿着证明,单独的小屋子,没有厕所和厨房,住一天才一钱。
  他们自己准备夜桶,白天的时候拎着到固定的地点倒掉,叫倒夜香,顺便清洗。
  跟李易时候的老上海一样,一早上有收集的车,倒进去之后,再到集中的地方用水刷洗,得排队呢。
  要是哪个学子说自己不能忍受这等腌臜之事,嫌脏,拒绝。
  那么就不用考科举了,考不上,全答对了也不行。
  李易都能跳进沼气池出料口里掏东西,别人验便也得处理,你学子不行?你咋那么娇贵?
  学子们行,李家庄子之前的四十二个和二百二十个学子,都得帮忙处理牲口棚子、鸡圈。
  然后人家科举一律甲第,说明干脏活、累活考科举的时候有额外增加的状态。
  “丰硕兄,你白天又去掏粪坑了?闻闻,身上没有味道啊。”
  几个学子在城南灯光下看书,有人与旁边的同窗说话。
  被称呼为丰硕的人姓史,名永秋。
  他干的活儿赚钱多,主要是他细心,掏的时候旁边洒得少,路上一点都不洒。
  粪坑周围他掏之前会先铺上一层沙子,洒了之后,他连沙子一起装进车载的大桶里。
  更厉害的是他准备了紫苏叶泡的水,唧筒喷喷,掩盖气味。
  一天下来他能赚五十多钱,免费洗澡,还有一顿午饭供给。
  早上的一顿饭,要看他去哪个坊,进去后,坊长也愿意给他一餐。
  晚上他不吃饭,到这边学习,学完了吃一碗面条,背诵着学到的内容走过去。
  “洗了,干这活儿埋汰,洗澡用香皂。”史永秋自己也闻闻,确定没有不好的味道。
  “明天去哪个坊?”又一个人随意问。
  “明日……明日薛王长子生辰,我……”史永秋说着停住,意思表达出来了。
  “丰硕兄,你拿到请帖了?”之前问的人惊讶,同时还有点心里酸酸的。
  “是钟副会长举荐,我书画比赛成绩还凑合。”史永秋给出答案,他走了钟绍京的门路。
  钟绍京得到李家庄子的资助举办比赛,挑好的带去为薛王李业长子庆生。
  “丰硕兄,如此说来,将要平步青云了。”另有人同样嫉妒,却不能嘲讽。
  “哪里有平步青云?诸位又不是不知道,想走干谒举荐之路,必然要过李大夫那一关。
  能考上甲第的人,不考科举时被举荐,结果李大夫不同意,后来考科举考上了。
  名次在后,而被李大夫通过的人,考科举名次必然在前。”
  史永秋轻轻摇头,走举荐之路太难啦!
  不管你会多少东西,李易保证能把你最擅长的那方面问到底。
  李易写了多少本书的注释?大家学的就是他所写的。
  什么《尚书》厉害、《大学》厉害、《中庸》厉害,还不是看李易写的注释?
  关键这些已经有的书,全答对了仅仅证明你努力背了,随后的时务策难到让人怀疑人生。
  关键举荐那里李易的没通过,自己考科举进甲第,也无法扬眉吐气,说你李易没看上我,我一样凭本事上来。
  没用,人家李家庄子最不缺的便是甲第。
  你能考上甲第,过不了李大夫那一关,难道不正常?
  过了关,直接就授官,然后再考科举,名次皆在前面。
  自己考完,等着被安排官儿,未必是实权。
  明明是为了走后门干谒,结果经历的考核跟秀才科一样。
  非要直接安排官,行,京兆府外面州府的县里主簿、县尉、县丞,走某个王的门路。
  然后一群人盯着,不但不能犯错,还要出政绩,举荐你的王承受压力。
  得什么关系和才华,才能叫某个王为你如此?
  知道你不出政绩,那个王要承受多大的损失不?
  当然,另一种干谒不同,有才学,没有科举资格,要求便降低,给个吏官先做着,走流外官选拔途径。
  众学子心情又好了,对,你史永秋想被举荐,难度大,估计不行。
  ……
  “易弟,有好酒没,为兄给你带来一个人,你知道可大的楷书好,为兄今日让你看看绘画的。”
  李易在外面烤串儿,李成器都追来了,还带着一个年约四十许的人。
  “吃烤串没带葡萄酒和白酒,晚上喝白酒不好,只有啤酒,黄酒用来刷串儿了。”
  李易先给宫女一大把烤串儿,让送与其他人吃,他自己留下一些放到托盘里走过来。
  放下托盘,他朝那个人抱拳:“仁兄请了,天热,喝点冰镇啤酒何如?”
  “善!”对方也抱拳。
  李易倒三大扎啤杯的酒,先喝一口。
  结果那个人直接仰头咕嘟咕嘟给干了,两升的杯呀!
  换成李易那时歌厅的小啤酒一瓶三百多毫升的,两升的能装六杯。
  五百毫升大听的啤酒就是四听,别说喝酒,喝水这么灌……
  李易深吸口气,又一次把杯放到嘴前面,咕嘟咕嘟,咱不能输阵。
  “这个怎么比以前喝的劲儿大?有点晕!呃!”干掉一大杯酒的人这时打个酒嗝。
  李易:“……”
  他转身离开,到没人的地方,哇~~全吐了,涨肚,还没吃串儿,一直给别人烤,喝这么多啤酒还能吃下去了吗?
  回去的时候他绕个路,取了毛豆。
  “方才我……凉了是吧?”李易刚要说他去拿东西,结果看到咕嘟咕嘟喝啤酒的人在那对着桶吐。
  “来时他刚吃过饭,没喝酒,肚子里东西太多。”李成器帮忙解释。
  “好,吐了好,咱们慢慢喝。”
  李易庆幸,多亏自己一直空肚子,这吃了东西吐,好难受的。


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欲使肉串换作画
  旁边的宫女帮着喂水,然后继续吐。
  胃里的吐干净了,还有小肠里的会泛出来。
  吐完,此人显得轻松许多,向李易笑笑:“晚上吃得太饱,浪费粮食了。”
  “无妨,不差这一点。”李易表示理解,人家明明吃过饭了,又被李成器给带过来‘赴宴’。
  这要是还能吃下去才怪了,胃的容量有限,吃多吃死人的事情又不是没发生过。
  “阿嚏!阿嚏!”此人吐完了呆了十几秒,连着打喷嚏。
  “道玄可是伤风了?”李成器关切地询问,转头看李易。
  “胃酸刺激到口腔上颚,鼻黏膜不适,一会儿就好,喝口热水,现在吃什么都难受。”
  李易没有这个反应,他肚子是空的,胃酸少。
  但他还是去看了看泔水桶里的呕吐物,确认一下,有时候小肠受到刺激,会出现组胺反应。
  这个时候也就是过敏,同样打喷嚏,还会身上起红点,随即肿胀,越挠越痒痒,再严重就是哮喘。
  还有胃酸刺激食道与嗓子,一样引起过敏。
  反正呕吐就可能出现哮喘,连带的。
  两口温水喝到肚子里,这个人打了嗝儿:“没事儿,喝啤酒就好。”
  “是当药用吗?”这人显然知道李易神医的身份。
  “当麻醉药用,喝多了就感觉不出来了。”李易笑着说。
  这人微微一愣,随即也笑:“李大夫果然风趣,报纸上的彩图,那些个颜色瞧着便很好。”
  “挺费劲呢,需要套版,彩图和彩字的成本高。”李易介绍怎么印刷。
  他的印刷作坊可无法电脑自动调色喷墨,想印图,需要先画,再雕刻。
  “值!每一份报纸我都有收藏,哦,不是吐蕃使臣那等。”这人跟着说句笑话。
  吐蕃使臣为了坑李易,结果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旧报纸对于京兆府的人来说旧,对整个大唐则新,里面的内容珍贵。
  李易拿起来一串儿熟烤的鸡头,使劲喷醋,三人一人分一个。
  顺便问李成器:“兄长吃了吗?”
  “不曾,过来找你,指望着在你这里吃。”李成器摆下手,接过鸡头,用手抓着吃。
  熟烤就是先卤,都熟了,烤的时候加个热,放点调料。
  生烤就是生的,必须切开,不然半天烤不熟。
  想烤好生鸡头,得用小火慢慢焖,多占地方啊。
  除非二十元钱一个,一串儿烤四个,八十元,不然卖烧烤的要赔死。
  被李成器带来的人学着拿手抓,慢慢吃,鸡头的肉少,骨头多,得不停地拆骨头。
  吃几下后喝口啤酒,他眼看着李易又忙着烤大肉串儿:“李大夫,拿过来两个。”
  “先吃完鸡头的,吃仔细,别浪费。”李易拒绝。
  “这等小气?不如我给你画一幅画。”这人挤对李易一句。
  “你刚吐完,吃什么都不合适,胃肠道恢复不过来,吃鸡头慢慢吃,唾液多,又给胃肠道一个缓解的时间。”
  李易不想要画,自己难道不会画?
  此人又一愣,随即感慨:“倒是我误会李大夫了,李大夫果然圣手仁心。”
  一个鸡头吃完,大半杯啤酒下肚,纯酿的啤酒度数不小,比普通的葡萄酒劲大。
  “我作幅画,笔墨侍候。”这人用手巾擦擦手。
  宫女赶紧让太监抬来一张桌子,不是她们抬不动,她们是女的,力气活应该让男的干。
  这人蘸了蘸墨,拿起扎啤杯,咕嘟咕嘟,剩下的酒灌进肚,提笔开画。
  李易站在旁边看,顺便烤串儿,准备到时候违心地喊两句好,或者临时作首诗夸赞,给人家面子。
  看着看着……李易手上烤串的动作停下,任凭串儿在那被烤煳。
  又过片刻,串儿的竹签子烧断,他被惊醒:“吴带当风?吴道子?”
  “易弟看出来是道玄了?”李成器在旁微笑。
  “对啊!道玄就是吴道子,方才我怎么没想起来?”
  李易猛地醒悟,李成器提到过吴道子的名。
  “兄长,你把吴道子叫来,回去我还的找人跟陛下说,陛下有言,非有诏,不得画。”
  李易觉得满足,吴道子果然比自己画这个强,虽说自己能够模仿出来吴带当风,可遇到李逵,李鬼不好使。
  李易知道为什么吴道子跟兄长在一起,历史上吴道子有个官名叫宁王友。
  跟小丫头的皇后宫中行走一样,属于额外的官。
  不过眼下兄长还是宋王,并未因三哥的母亲的谥号昭成中有成字而改,同时也不是宁王。
  宁王是个更高的地位,开国授命。
  李隆基坐稳皇位,就舍得把宁王给让出太子位的长兄。
  跟李易出海时候封的天策上将一样,唐朝此位属于李世民。
  如今用不着给什么宁王,宋王又如何?照样控制着大唐朝天下基金,海边那么多事情全归李成器管。
  “是呀!你找三哥说说,不然陛下一生气,褫去你的官。”
  李成器凑热闹,你愿意装,我陪同。
  “照此说来,公孙大娘、季真、若虚、伯高都在?”李易又说出四个人。
  他看到吴道子,想起来,就是公孙大娘、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其实王之涣也在,不过王之涣太狂了,比自己还狂,总决定天下无人,什么精研文章、啥穷经典之奥的。
  医书算文章不?来,把医书都背一遍。
  自己都不敢放荡不羁,老老实实地帮助大唐百姓过好日子。
  现在快愁死了,好多年了,发展太慢,一个五年规划已经没了。
  “在,易弟想见?”李成器不认为李易要见谁会见不到,除非对方没了。
  “暂时不必,太忙,见了面不知说什么。随缘吧!”
  李易对大唐的这些个人,其实就是有点……怀念?回忆?求知欲?
  实际上他不在乎,王维与孟浩然属于自己寻上门,孟浩然跑得多累呀!为了当个官,不闲弃官小。
  面前的吴道子,跟别人学书法,给个官就去当,距离很远,后来干不下去,辞职,跑洛阳。
  贺知章科举上来的,起步就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