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不知好歹了。”毕构倒不是在乎李易花多少钱,他觉得人怎么可以这样?
  “邻居,邻居干活来不了,求人给带东西回去。”
  李易知道情况,百姓不可能带一堆碗,自己家人吃,带口缸不是更方便?
  “师父,我喝羊杂汤,还是羊肉汤?”李抚宽闻着羊汤的味道馋了。
  “你吃过水饭。”小丫头纠正师弟的错误想法,还敢喝羊汤?
  “我吃蒸的拌茄子,多放蒜沫!我爱吃。”李抚宽退而求其次。
  “你不能吃生蒜,酱油泡从更甭指望。”小丫头再次纠正。
  “那我究竟能吃什么?”李抚宽一副委屈的样子,眼睛却清澈。
  他在记,以后遇到别人同样的情况好提醒。
  “给你摘了车前草、蒲公英叶子,洗干净你蘸酱吃,盐水豆子你别吃,吃多了肚子不舒服,放屁多。”
  小丫头负责照看师弟,全安排好了。
  “小易,李家庄子的玻璃卖了不少吧?税钱抵扣完没?”毕构敲敲玻璃窗。
  “年底报税不行吗?不能一天一算税,京兆府与河南府的税也是一月一报。
  我这属于大买卖,天天给你报,耽误人力,要不我先给你一些钱,等年底看看多少,多退少补?”
  李易嘟嘟囔囔地说。
  “行啊!”毕构一听先拿前,立即同意。
  “提前给的钱需要计算利息,按照大唐现在正常的利息计。”
  李易白毕构一眼,还想要提前收钱,做梦呢?
  他以前就从来不预交电费、水费、煤气费、话费等费用,因为这些公司不给算利息。
  他都是等着对方下了催缴单,过时间得计滞纳金,才把钱给了,这样额外多出来的时间,他的钱就有利息可赚。
  遇到插卡用电的,他就觉得电力公司耍流氓。
  在大唐还有人敢如此算计自己?开~玩~笑!
  “年底行,户部不差你那点钱。”毕构一听带利息的,顿时不干。
  要是小易交一千万缗,最后的税只有十几万缗,一千万缗的利息是不是比税还多?
  想坑老夫?哼哼!没门儿。
  “今年确实有不少玻璃的税,之前给边关将领的钱,抵扣完,最少四百万缗的税。
  河南府、蜀地、杭州、扬州、苏州、契丹、渤海,商人购买大量的窗用玻璃。
  终身保换,就算生气自己砸了,李家庄子依旧给换新的,把坏的玻璃带回来。”
  李易报出个数字,他卖窗户玻璃卖出一千五百多万缗。
  商人买,运到各地,契丹、渤海那里另算。
  坏了给免费换新,把玻璃拿回来,拼一拼看能拼上不?拼不上没关系,称重。
  远的地方坏一块玻璃,等商队带着坏的到李家庄子,再带回去。
  长安城的坏了,等吧,一般一个月会给装新的玻璃,你愿意砸,你就等一个月。
  “总砸,李家庄子损失也不小吧?”苏颋算成本。
  “现在一块一尺见方五毫厚的玻璃比如一百缗,等过些年一百钱,再过些年,五钱。
  砸一块玻璃最少耽误一个月,一个月里面少块玻璃,就为了五钱?
  我把这一百缗用最低的利息放贷出去,到玻璃值五钱的时候,我赚回来多少钱?
  李家庄子制造玻璃的工艺始终在改进,成本越来越低。”
  李易为苏颋算比经济账,自己不亏,随便砸。
  “买玻璃的人亏大了。”宋璟想得比较简单。
  “买玻璃的人享受到了,如果他们用玻璃拼起来种大棚,获得的利润足够抵消玻璃贬值的损失。
  尤其是契丹和渤海,冬天比咱们这里还冷,有玻璃大棚蔬菜,价值几何?”
  李易再算一笔账,算完用质疑、质问的眼神看宋璟,你是不是又把经济学的书给扔了?
  “不曾想如此具体。”宋璟赶紧解释一下,不想进团儿。
  别的事情他可以怼李易,甚至故意找点麻烦,李易默默忍受,放到大事上李易要动手的。
  “许多商品,不在于成本价值,而在于使用价值和附加价值。
  买自行车的人享受到周围羡慕的目光,他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是自行车的附加价值。
  他骑着节省时间和方便运货,就是使用价值。
  他用自行车吸引到商人谈合作,赚取更多的钱,也是附加价值。
  李家庄子的价值在于品牌价值,别人可以能用李家庄子的商品品牌为自己获得价值增值。”
  李易就此又讲解一番,挺不高兴的,这等事情理论上不需要自己单独介绍。
  “汤来了,喝汤。”在大家尴尬的时候,服务员送上羊汤,张九龄最小,他出声。
  “小易,李家庄子以塑造品牌为目的?”毕构不急着喝汤,他想多问问。
  “李家庄子的目的是让大唐繁荣,具体控制手段是定价权和行业规则制订权。
  品牌算得了什么?整个京兆府的物价,之所以如此稳定,就是李家庄子在控制。”
  李易笑了,你们还得学,我那时的国家吃过多少次亏?这都是血的教训,刻骨铭心。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内部稳定戏报传
  羊汤很膻,夏天大家舍不得喂粮食,总给羊吃青草。
  李易使劲往碗里舀胡椒粉,再倒上醋压制膻味儿。
  他不在乎胡椒粉的价格,他要是连这个都舍不得,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呼哈吸溜吸溜呼噜呼噜”小丫头守着师弟喝羊汤,声音不小。
  李抚宽看看自己面前的过水饭:“”
  “看你的可怜样儿,给你一个卤猪蹄,啃吧。”小丫头不开玩笑了,拿过来一个猪蹄。
  养了一年半的猪,蹄子大,比李易那时六个月出栏的猪肉多出一倍还多。
  李易那时的猪尽量往瘦肉方面养,大唐的猪朝着肥养,越肥越好,百姓需求。
  “多谢师姐。”李抚宽高兴。
  找师父之前他还有点小小的骄傲,自己厉害。
  直到见到师父,发现师父有多么博学多才,确定自己还有许多本事要学。
  接着是师姐,自己学的那点东西师姐咋全会?年岁就大一点是吧?一个多月。
  背诵的东西自己会、师姐保证会,其他的东西,师姐会,自己不会。
  背的东西自己看过了即可,把脉怎么学?
  “好好养伤,最多一旬,给你吃麻辣火锅,可香了。包扎时的纱布位置动没?”
  小摇头按一按四个切口的位置,那里多垫块小纱布,按完放下心,师父的手艺果然没问题。
  “师姐,我想学医。”李抚宽突然说了一句。
  “你想学别跟我说,师父教导,劝人学医,天打雷劈;劝人养猪,其心可诛;劝人炒股,阎王地府;劝人码字,霉运十世。”
  小丫头不敢答应,这事情太大。
  “啥叫炒股和码字?”李抚宽对两个名词不懂。
  “不晓得哦,师父那天喝多了顺嘴儿说的。都哭了,感觉四样他都占了,哭得可悲伤了,你别说出去啊!”
  小丫头说完,警惕地看向李易所在,见师父跟人聊天,拍拍胸脯,一阵后怕!
  “师姐你为什么要跟我说?我刚入门墙,又没得罪你。”
  李抚宽想哭,我无妄之灾啊,以后谁传出去了,自己要被怀疑。
  “吃菜,话那么多”小丫头夹蒲公英叶子和苦丁菜叶子蘸蘸酱,塞师弟嘴里,吃吧。
  “苦!”李抚宽声音模糊地说。
  “有药汤苦吗?不吃回去我给你熬药。”小丫头瞪眼。
  “甜了。”李抚宽粥着眉头咽下去,给师姐一个笑脸。
  “赶紧吃,想学医,尝药比这难受多了,像什么鸡屎白了、金汁儿了,哎呀不说了,学医不好,只有看到病人好了的时候才能开心一下。”
  小丫头说完喝羊汤,这次倒没发出什么声音,很安静。
  “师姐,那些玩意儿你也尝过?”李抚宽知道,书上有写。
  “你还吃不吃饭啦?”小丫头瞪过去。
  “吃,吃着不觉得苦了。”李抚宽明白,这个小师姐都经历过。
  野菜他一样吃,吃不死人饿了去山上啥不能吃啊。
  “他们盛羊汤的不舀底儿,上面也撇着盛。”李隆基看下面的情况,感慨。
  百姓过来用大碗装汤,真的就是装汤,下货和羊肉不盛,羊油也不碰。
  “这样能多煮一会儿,后面来的人还能盛,会煮到晚上,即便是羊肠都给煮碎。
  蓝田县的百姓最穷的都可以随时杀一只羊请吃全羊宴,他们过来凑热闹。
  终有一天,我大唐的所有百姓皆能如此,前提是养羊的技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几倍。”
  李易不可怜蓝田县的百姓,当地百姓拿着汤回去,会往里加肉再煮一煮。
  像盛一大碗过水饭的,家里人多,晚上就一碗过水饭,然后其他的菜一堆,晚上吃太多主食不好。
  “对!”李隆基反应过来,蓝田县有钱,比长安很多百姓都有钱,易弟在这里采矿。
  “易弟,你说如果陛下在蓝田县说你的坏话,百姓当如何?”李隆基突然问。
  毕构等人的动作停顿,被定格了。
  “会哭,大唐好不容易安稳了,是谁挑拨离间?实在不行就清君侧吧。”李易看被定格的宰辅们。
  “小易,你不是说好还要给我看牙的吗?”毕构活了。
  “哈哈哈哈”李隆基又笑了,这个回答完美。
  “易弟,你思维真敏捷。”李隆基揉揉李易的脑袋。
  “三哥,所有牢固的关隘都是因内部所破,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李易看向李隆基。
  “易弟,为兄错了。”李隆基严肃地抱拳。
  他知道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这句话的意思,三人成虎,终究成虎。
  自己不是那等昏聩之君,易弟更非无能之婿。
  太子生气,庞葱无奈。
  或许并非三人成虎,而是借此而疏远知晓自己当质子之时窘迫的庞葱,怕一些事情被庞葱传扬。
  这个人是魏襄王,魏惠王的儿子,去当质子,后来请就并不小。
  可庞葱不是易弟,庞葱被冷落翻不起浪花,易弟要是发现大唐百姓日子不好过了,他
  魏惠王重庞涓而轻孙膑,易弟不是庞涓,更非孙膑。
  自己怎么闲这一句呢?天哪!
  “三哥是想知道陛下在百姓中的威望吧?别处的百姓我不清楚,京兆府的百姓,其实就希望现在这个样子保持下去。
  上层越稳固,中层越坚实,下层越拥护,宣传最重要,比如报纸。”
  李易跟李隆基说话,实则说给大臣听,有的线不能过。
  “易弟所言甚是。”李隆基挠头。
  “报飞鸽传书,河南府洛阳辖下非山县小洛南村山洪积蓄溃崩,民房俱毁,农田皆没,牲畜漂流,沙石堆草”
  羽林飞骑跑上来,边跑边喊,从李家庄子来的。
  鸽子得飞到李家庄子,不可能飞游艇这里,鸽子是回家,不是中途报信。
  哗啦声中,大家全站起来了,这边是下雨了,洛阳也下了,那边的雨没停?
  “死了多少人?失踪多少人?”李易和李隆基同时问。
  “沙石堆草,百姓先移,无有命陨,老幼俱存,军团出动,半日至村,府尹令尊,官吏汇辰,山石乃动,温泉出尘”
  报信的羽林飞骑照着念,李家庄子的管理人员李贵恒写的,用词用句乱七八糟。
  没那个本事还非要写成骈四之句,李易挠头了:“拿过来,回头还得教他们,关键时刻还有闲心写这玩意儿,关键是你好好写呀!”
  李隆基等人重新坐下,不急了。
  一个李家庄子的庄户都敢玩字,说明当地情况很稳妥。
  哪个庄户过去了啊?挺可爱的哈!


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温汤设计分两意
  “洛阳偏西南的位置,有个非山县,当地一个村子叫小洛南村,下完雨之后,山上的水汇聚,就冲了村子。
  李家庄子的人过去了,张府尹速度很快,得到消息队伍便出发。
  然后当地呢,百姓一个没死,也没受伤,挺好的,回头我安排一下,吃饭。”
  李易看完,把信收起来,塞兜里了,跟众人介绍下。
  “小易,温泉出尘作何解?”毕构可不管四骈好不好,他抓住了关键词。
  “结合上下,府尹令尊,官吏汇辰,山石乃动,温泉出尘,啥意思呢?
  就是张说张道济带着官员在星辰的伴随下到地方,这个行为呀,即便铁石心肠的人都为之感动,像寒冷的冬季泡着热水一般温暖。
  这叫啥?这叫爱民如子,故才能夤夜兼程,河南府的官员拼命喽!
  大家想想,以前哪个地方受灾,当地的官府有这个速度?
  你们先吃,我去安排下,不可叫小洛南村的百姓受苦。”
  李易说着起身要走,手很自然地垂在身边,不去碰放信的兜。
  “小易你别走,把信拿过来,我们看看后面的,这话没说完吧?”毕构总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