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怀德脸色变了变,哆嗦了一下:“是不行,我得多找人,一起组成大队伍,其中携带肥皂。”
他回忆了一下走吐蕃路线的过往,难!
有路匪、有山贼、有官府。
官府是最好办的,给钱,长期行贿。
山贼也给好处,但山贼有时会突然翻脸不认人,或者是山贼换了头领,那可是个麻烦事。
最怕的是路匪,不固定位置,上来就抢、就杀,根本不给你谈的机会。
自己带着肥皂过去卖,不用第二次,第一次卖完归途,估计就会被同样走那条线的人给出卖了。
侥幸打跑了人,回来,第二次去,绝对无法活着到地方。
“我只与余掌柜你交接,其他人来了我不认,我宁肯断了这条路,也不换人。”李易对余怀德保证。
“多谢,我去找人联合,价钱怎么算?”余怀德提出实际问题。
“五五分,你们把肥皂带过去,换成当地的货,回来卖掉钱给我一半,或者给我一半的货。
我派几个人随队,他们可以死,前提是你们都已经死了。
若他们死了,你们活着
我不听解释,我只看结果,不要告诉我突然遇到了什么情况,来不及等等的原因。”
李易把话说明白,派去的人是监督你们,死了就是你们的事。
至于自己人死了有什么后果,你们自己想。
余怀德使劲点头:“我招护卫,招更多的家在长安的好手,每次出去前,我把好手家中的情况告诉李东主。
若我死了,他们活着,相信李东主会知道怎么做。”
余怀德更狠,一环套一环,互相监督吧。
说话的时候,去拿花露水的人回来。
李易接过,叫余怀德闻。
“此物花露水,吐蕃人身上气味重,用肥皂洗完澡,在抹一点花露水,芳香无比。
这花露水还能放在木桶中泡澡的时候用,泡完身上带着香味。
待余东家组织好人手,一同拿去卖给吐蕃的人。除了我这里,天下没有第二家。”
李易说着,他要走私了。
也就是准备玩贸易战,肥皂和花露水成本低,向外输出,价钱高,保持贸易顺差。
谁掌握了技术、谁控制了需求,谁就掌握了贸易主动权。
余怀德使劲吸吸鼻子,感觉自己心情愉快,浑身舒坦。
“李东主要换什么?”余怀德决定这买卖干了,联合其他人,组成个庞大的队伍。
“牲畜、肉干、羊皮、羊毛,不要珠宝,那里应该有白叠子,就是棉花,棉花换也行。你们能把好马活着带回来,我额外给你们一成利。”
李易谈具体的交换物资,珠宝对他没用,那是矿产,就要能吃能穿的能用的。
只有基本民生物资,才能动摇对方根基。
至于棉花,他愿意出更高的价,种棉花就种不了别的东西。
余怀德想不到李易的打算,他记下李易的话,这才吃饭。
吃完,李易送余怀德,到庄子外,说道:“找联合的人时对他们说,大棚种植我教给他们。”
“回去我便做。”余怀德使劲点头,然后带着两大筐各类蔬菜一百多斤,走了。
他要晚上请一些人吃饭,就用这些蔬菜,尤其是黄瓜。
李易转过头又送杨思勖和高力士走,带上打火机和花露水,顺便给王兴十个,他自己考虑怎么处理。
“来,一人一个,没事打着玩,别把东西给烧了。”
人全送走,包括太医署的人,李易扔给桃红他们一人一个酒精打火机。
桃红他们果然很愿意听叮叮的动静,然后看火苗冒出来再给扣灭。
李易想了想,找到宋德:“六李庄在哪?给我大哥送去一些打火机,以后咱们卖酒精。”
“在长安城西,原来那里是一片荒地,后来就有人建了庄子,当时也不叫六李庄,现在也很少人知道。”
宋德了解一部分情况,从买酱油的人口中得来。
“送二百个,我写封信,叫大哥帮忙送人,用一用酒精没了,我这边给灌。”
李易说着回院子去写信。
有些粮食不好,吃了会生病,他就打算酿酒,反正又不喝,蒸馏出来酒精卖。
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后账目由你管
凛凛寒冬忽见绿,村民由相聚。言说钱财多几许,村正语,且把张村账目取。
“易弟,易弟,为兄来了,多日不见,甚是想念。”李易刚吩咐完宋德,李成器就跑来了。
“快,把东西抬下来。”李成器站到李易身边。
他带了两辆大马车,上面同样盖苫布。
“大哥是蔬菜?别掀了,冻到留不住。”李易以为大哥给送来六李庄的大棚蔬菜,连忙劝。
“不是菜,菜你庄子有,我给你送个甚。”李成器说。
车上的东西被抬下来,一阵风吹来,李易闻到大海的气息,好吧,就是腥臭。
“带壳的牡蛎,易弟你不是说这个好吃么,牡蛎不值钱,运费倒是许多。”李成器说。
“大哥你买了多少?”李易吧嗒吧嗒嘴,想吃烤牡蛎了。
这天正适合大量运输海产品,只要快采快装船,不等坏掉,就进到冷的地方,都冻了。
李成器张开巴掌,五个指头亮出来,收起三根指头。
李易问:“两万斤?”
“两船,漕运的大船,整整两船,海边的这玩意儿太多了,我手下跟我说,渔民很高兴。”
李成器巴掌晃了晃,说出数量。
李易看他,仔细看、使劲看,想要看一看他究竟是怎么调动了两艘大漕船给运输牡蛎的。
长安的漕渠连运河,都是平船,大漕船装谷子,一船能装五千多石,一石一百二十斤。
也就是说,运来的带壳牡蛎一百二十万斤,这是从哪捞的?动用了多少人?
唐会要里就记载了大船能装多少东西,那还不是漕运平船呢。
贞观十年正月,陕州运船火。烧船二百一十五只。损米一百万石。舟人死者六百人。
漕运正常的不超载的船,五千石。另外那种不正规的,还有更大的。
船都是按照重量算,不是体积,吃水跟货物体积没关系。
一斤能称多少带壳的牡蛎?要看大小。
这个没法算,李易那时的小的牡蛎一斤能称八个,大的称四个。
还有更小的和更大的,当然小的没什么肉,都是壳。
现在的斤称的更多。
“一百二十万斤,要吃到什么时候?”李易惊讶于数字。
“易弟可只长安有多少人?可知一个人能吃多少斤?”李成器笑着问。
李易摇头,不知道,有常驻人口好办,翻户籍册子,上面就写了。
流动人口,还有大户雇佣的黑户,那个上哪知道去啊。
李成器这次一副我比你懂的样子说:“易弟也说过,咱们从海边买东西的目的是让海边的人日子好过。
我若是买少了,怎能在长安城里流行起来?价钱稍微低一些,更多的人吃。
其他商人看到需求的多,才会动心大量购买。
海边的人总闹事,就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了。”
现在他说起经济之道也有模有样了。
李易抱拳:“大哥不忘初心啊。”
“正是,故此我才给易弟送来,易弟做一下我瞧瞧,回头咱们大赚一笔。”李成器说出另一个初心。
“先刷洗壳。”李易也想吃了,干的和带壳的显然感觉不一样。
李易招呼一声,庄户们跑过来把一麻袋又一麻袋的牡蛎卸下,放平板车上推进屋子里去刷洗。
屋子里有温水,才不会在外面用冷水刷呢。
先刷出来的几个李易教他们用小刀撬,旁边有人把炭火生上。
李易开始调汁和切蒜蓉。
“这个蒜蓉不用捣,捣出来的就是汁了,要切,切得碎碎的,然后姜汁三合油其实就不错。
不过怎们不能用酱油,卖不上价,就放点盐在姜汁中,烤的时候浇上去,蒜蓉也放上。”
李易边说边操作。
再补充一下:“如果觉得味道不够浓郁,自己人吃,夏天的时候牡蛎不是煮出来油了么,那个蚝油放上一点,卖就不要了,除非单独卖高价,比如天上人间。”
李成器站在旁边等着,准备吃,尝尝什么味道。
当第一个烤熟了,李易先挪到旁边晾的时候,张家村子来了一群人,村正张肖打头。
“张村正来得正好,咱们吃烤生蚝。”李易热情地招呼。
张肖上前看看,随之对李易说:“李东主,村子里商量了一番,你那个给一成利的大棚蔬菜,赚了的钱交由你来分配。”
“呃!”李易不解地看张肖:“为何叫我分钱?”
“太多了,比夏天卖蛤蟆多太多了,虽说还没卖,我等却知道那些个大棚里的菜能卖出这辈子赚不来的钱。”
张肖回身指着张家村子的地方说。
李易跟张家村子合作租地,雇佣村子的人搭理,然后给一成的利。
当初村子说不要,李易强给,现在村民们害怕了。
那一根根水嫩嫩的黄瓜,看上去就是一串串的开元通宝。
李易看看跟来的村民,对张肖说:“张村正手上不是有卖蛤蟆分完后剩下的钱么,一同放里管着。”
“不可。”张肖摇头摆手:“不敢,我哪管过那么多的钱,给我我不知道拿来做什么。”
“对,东主,你别为难村正了,村正最近几日愁坏了。”村民跟着说。
“多么?”李易嘟囔一句。
“多,太多了,吓人,李东主给你管账。”张肖听到了,再次要求。
“就不怕我从中贪墨?”李易不觉得管个账有什么困难,他这个也没谁监督。
“东主还能看上咱们那点钱?即便东主拿着花,我等也愿意。”村民又出声。
其他人纷纷附和,非要让李易负责那一成的反季节蔬菜钱。
李成器看着听着,开口劝:“易弟,既然张家村子的人信你,你不如管起来。
每隔几日给村子里说说账,到是张村正也能学,等他学好,再转到他手上。”
“对对对,我学。”张肖表态。
“既如此,我就带着管一下,明年给你们全盖二层的小楼,就照着现在的院子设计。来,吃牡蛎。”
李易决定下来,招呼众人品尝。
一人拿一个晾得不烫手的牡蛎,手扶住了,用筷子抠了往嘴里扒拉,连着姜汁和蒜蓉。
李成器吃了,吧嗒吧嗒嘴:“有股特别的味道,与干的泡开后吃的不同。易弟觉得卖多少钱一斤合适?”
“斤?”李易重复一个字:“大哥是要发卖到其他人手上?再由其他人往外卖?”
“一百二十万斤,为兄自己也卖不过来呀。”李成器强调一下重量。
“那也不能照斤卖,论个,分出大中小三等,最大的一种单独选出来,特等。比照所有成本,加价三倍、四倍、五倍,小的加价低,大的加价高。”
李易给出一个批发价格。
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页一封泰山重
李成器听了李易给出的价钱,琢磨下,没明白。
“易弟,怎会差价如此之高?”他又拿起一个烤牡蛎。
“小的还能长,价不同,其他欲从海边购买者,自然愿顺应长安行情,故弃小而收大。”
李易说着继续拿新打开的牡蛎放上去烤。
李成器颔首:“善,不可涸泽而渔、杀鸡取卵。”
“大哥该运作昆布、海白菜、牡蛎养殖之事了,江南东道杭州,齐民要术中有云: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
李易觉得小的牡蛎吃了可惜,不如多养两年,人工养殖最适合。
李成器决定回去把齐民要术好好看看。
“是要叫人多采紫菜?”他吃过紫菜,比昆布好吃。
“易弟,紫菜可是杭州土贡?”李成器回忆着紫菜的口感与味道,问。
李易手上动作不停,眼睛却没看牡蛎,似乎在走神。
过了二十来息,才说道:“杭州余杭郡,乃上郡,土贡白编绫、绯绫、藤纸、木瓜、橘、蜜姜、干姜、芑、牛膝。没有紫菜。”
李成器听着里面的东西,确实没有。
随即他猛然而惊,扭头瞪大眼睛看自己的这个易弟,心思百转。
通俗翻译便是:卧槽,我问的是啥?我问一个地方的土贡?易弟居然能知道,他咋记的?
他略带考校地再问:“易弟可知当地有几个县?”
“八个,钱塘、盐官、余杭、富阳、于潜、临安、新城、唐山。”此次李易回答速度快。
刚刚慢是因为他在查资料,锁定到资料所在,便好办了。
“易弟你这你这唉!”李成器所有的话化作一声叹息。
这是何等的博闻强识,吓死个人咧!
李易不管大哥怎样作想,他道:“那方既然野生紫菜多,人工养殖更易。稍后我把昆布、紫菜、海白菜、牡蛎、扇贝养殖之技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