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一次上不去很多人,两个人负责窜瓦,一抹抹的泥和的细,不留丝毫空儿,属于工夫活儿。
糊弄简单,一个人半天给你窜上。
两个人在上面,两个人在下面传灰递瓦,干了足足两天。
陈墨说着向外走,小吏跟上:“你干啥去?”
“找草帘子苫上,真漏了怎么办?”陈墨没好气地嘟囔着加快脚步。
等他找到草帘子到地方,房子上面已经有东西了,比草帘子,油毡纸。
“长孙巡察使你在?”陈墨看到人就知道情况,长孙昕站在院外仰头看房子。
“旁边的碎石地透水透得太厉害,我弄些油毡纸过去挖坑铺了蓄水。
准备回去,听这个房子刚窜了瓦,有剩的油毡纸。
下完雨收好了,我还要呢,不准当柴火烧。”
长孙昕简单地说一番,他跟李易合作,整天忙着看地。
到哪里遇到情况,他会想办法帮忙解决,做善事上瘾。
叫他进政事堂他都不去,没意思,即便当上宰辅,自己说话算数吗?
远不如在蓝田县呆着,有钱赚、有百姓的笑脸,关键还有了后,夫人肚子渐大。
是个男娃儿,妾再生,是个女娃儿,继续跟夫人生。
这都是积德呀,不积德哪来的孩子?没有孩子的官员多了,李易管么?
像申王他便没孩子,看李易他他管。
不提他,换一个。
长孙昕如是想着,又强调一句给我收起来带队伍离开。
“长孙巡察使,我给你立长生牌位,放在陛下和李东主牌位下面一点。”老头感激,在后面喊。
“别,你让我多活两年吧。”长孙昕吓的回身抱拳。
“我在心里记着。”老头答应。
“谢谢哦!”长孙昕抹一把汗,赶紧走。
刚出村,有人跑过来:“来了,李东主来了,羽林飞骑提前到,李东主乘巡洋舰在水里走。”
“快,快回去,回早了能到船上看看。”长孙昕找马,不溜达了。
等他赶到地方,游艇还没到,雨到了。
雨点子伴随着风斜飞,码头的棚子里挤满了人。
还有的棚子非官方搭建,被吹得东摇西晃,大家又跑出来帮忙找木头支撑。
官方的结实,说是棚子,实际乃房子,砖瓦房,赚了钱,就开始修,原来的棚子不拆,多一个。
拴马的马厩,把马的绳子解开,马自己往没有雨吹的地方跑。
河中的所有小船全部靠按,套上绳子打结,人不在船里呆着,即便是窝棚船。
“好一派烟雨蒙胧,长空骤雨描,浓淡墨勾寥。亭静舟船动,波推送远遥。”
坐在车中也等李易到来的王维闲得无聊,即兴一首诗。
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众志成城万事平
孤苦伶仃一个人在外漂泊的王维刚说完,他所乘坐的大车中那些他带着的侍女便给按照五绝的曲唱出来。
“摩诘开门,我长孙昕,没处躲雨。”长孙昕跑过来,他看到车,逾制的车。
又宽又长,六匹马拉,不叫车厢,长孙昕对此最有发言权,千工拔步床下面装轮子。
王维家有钱,李易帮他想个办法,床是整体,下面的架子可以分开。
相当于两个架子六匹马,三匹拉一辆车,没人再说什么。
“快,长孙兄上来。”王维推开门,双方很熟,都在一个锅里搅马勺。
“紧赶慢赶的还是下了。”长孙昕身上湿不少,钻进来坐下透过窗户看外面。
窗户就是窗户,与玻璃窗无关,李易不可能给王维装玻璃。
“长孙兄你车呢?”王维诧异,你在蓝田县势力庞大,咋被淋雨的?
“骑马赶路,十多辆车拉油毡纸去两坡村后面的地方干活,我以为铺上就回来,结果遇到一家人刚窜了瓦,多看了会儿,耽误了。”
长孙昕说着向递过来干爽衣服的侍女点点头,脱衣服换,丝毫不避讳。
“两坡村瘸子家的?”王维一听立即想起来,看过日程。
“对,就他家,其实就两块瓦坏掉,结果把下面的泥都冲走了,他家以前上完梁搭了竹板,坑人啊。”
长孙昕摇摇头,十分无奈。
有竹板在下面,上面的泥都冲跑了,又没有人总看房檐滴水。
不铺那层板子,上面一漏,保证知道,立即修,速度快。
结果只能重新上瓦,一大片。
王维点头,表示明白:“重新加了两片瓦,干好几天?那时间长孙兄给苫上油毡纸?”
“看见就搭把手,跟他们说好,日头出来,纸给我卷成筒安放妥当。”
长孙昕没啥可隐瞒,更不炫耀,善事儿做多了,做的时候高兴一下,转身归于平淡。
“你的日子过得舒服,刚柔还未到,指望上船走一走。”王维把心中所想说出来。
他上去过游艇,停在那里的比不得动的,停着就在甲板上站一站,再进房间瞅瞅,很多功能没开,费油。
估计庄子把能用的油给搞出来,不担心李易耗寿命。
“太上皇来了,沰儿跟随。”长孙昕怕王维不清楚情况,提醒一句。
“多谢长孙兄。”王维知道。
身边人不能带,一个最老的,一个最小的,最小的是宝贝,要是出事儿,灞水能被染红了。
“蓝田县其他地方可安稳?大雨若下一天,地面水涨。”
长孙昕一路过来想自己的产业,认为没问题,他担忧其他地方。
蓝田县有旱灾又有涝灾,冬天还可能遇到雪灾。
王维想想:“沟渠已疏通好,水大了没办法,救呗!正好有羽林飞骑帮忙,总归不叫死人即可。”
“真有房子受不住冲,倒了我出一部分钱,盖新的。钱多了没什么用,看别人哭,不如一起笑。”
长孙昕提前说好会捐款,他把蓝田县当成自己的地方。
正如李易把大唐当成自己的地方一样,不指望天下百姓皆感恩,至少活得不那么悲愤。
“好,朝廷再出一些,县衙门出,加上其他采矿业的商人。”王维放下心,做最坏的打算。
他认为没问题,蓝田县修过房子和沟渠,需要多大的水再给冲一回?
外面有百姓戴斗笠、穿蓑衣,用钩耙在水渠中捞草棍,捞出来装车推走。
还有人光膀子只垫块布,套绳子推独轮车,车上装沙袋。
拿铁锹的、扛镐头的衙门里的人纷纷出发,确保每一个地方不因人不尽力而缺漏。
燕子在雨中穿梭找吃的,豆虫早早爬到豆叶的背面,随风雨飘摇。
小孩子呆在学堂不准出来,学堂厨房提前做饭。
临街房子挂在房檐下的草鞋被收进去,屋子里放上沙袋,米袋子、面袋子找高的地方堆。
一家家的拿出来雨具和工具,准备随时去帮助别人或自救。
衙门里负责灯火的人调试煤油灯,怕晚上哪里出事儿。
村子中没有煤油灯,小灯笼外面重新糊油纸,把蜡烛扎牢固。
面对可能出现的天灾,每一个人都在尽力,雨能早早停,最好了。
不止蓝田县,整个京兆府在动着,所有官员在轮班,其他的抓紧时间休息。
每次遇到此类天气皆如是,大家习惯,却从不懈怠。
“钦天监说不知道,一个早霞,竟变得如此。”
李隆基的嫡皇子去玩儿,他给包儿换尿布,小宝宝没有因为下雨而身体不适。
武婕妤守在旁边,一脸幸福之色,自己的儿子也是儿子。
李易没下手,包儿长得粉嫩粉嫩的,小胳膊小腿儿胖得一段一段的,跟莲藕般。
大人胖成这样说是可能出现问题,婴儿叫正常。
包儿睁眼睛看,嘴里发出叫寻常人听不懂的动静。
护士们在仔细听,婴儿的声音最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
去体会婴儿发声的感觉,以判断婴儿的需求和反馈。
咯嘿诶呃嗯包儿现在就在吧嗒着嘴儿出声。
“陛下,包儿左大腿根的地方你给挠挠,轻点。”一个护士观察、倾听。
李隆基伸手去挠挠,包儿表情舒展,身体一涌一涌的,眼珠子转。
“陛下,再往旁边挠挠。”护士又出声。
“嗯嗯嗯”包儿努力要配合着动,痒痒,挠着舒服。
李隆基明白,挨个地方试,有时试着试着宝宝就咯咯笑。
不长时间,包儿闭上眼睛睡觉了。
“医之一道,博大精深,涵盖天下,难解其邃。”
李隆基和有成就感,给儿子挠一挠,居然挠睡了。
李家庄子的孩子从来不长时间哭闹,总能找到孩子难受的地方。
大的孩子哭闹是另一种情况,额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种哭闹,通常会被打。
都是玩具,而且一样,别的孩子拿着,这个孩子非要抢。
打几次就知道自己的地位了,你是为了玩具?不,你是想压制别人。
不用使劲打,大人反馈给孩子一个规则,这等事情不能妥协,妥协一次,孩子就会变本加厉。
李隆基对此都懂,以前不明白。
“争皇权有时亦如是啊。”李隆基突然感慨一句。
“陛下,包儿不争。”武婕妤赶紧帮儿子表态。
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习惯长存志永照
“挡上,挡上,昨晚挑灯画的,未干透,莫叫雨水冲了。”
“这些鞋,都擦,中午我跟你吃火锅好不好?”
“便宜卖了啊,便宜卖,给两钱,一条肉全拿走,骨头不行,骨头我捐了,熬免费汤。”
“把饭菜装上,昨天给的钱,别说下雨,下刀子顶盾也给我送去。”
长安城里热闹着,书法绘画大赛,被选上进行下一轮的人,允许在墙上绘画、作诗。
画需要在纸上先画出来,别人家的墙,画得不好,人家不同意,诗更是如此。
画完,下雨的时候给遮挡,油漆所画,怕不干。
擦鞋的孩子被其他孩子邀请回家里擦,家里的很多皮鞋都擦过包好,又翻出来再擦,其实蹭一蹭,主要为了聊天。
卖菜的人喊着打折优惠,降价处理,要不然也降价,昨天晚上没卖掉的,放在冰上面镇,一早价钱低,不够新鲜。
如果还卖不出去,就得送到熟食铺子,一般送李家庄子的,做成熏肉、香肠,还能多卖两天。
青菜保存不到明天,看样子雨短时间内停不了,贱了卖。
实在卖不动,还是送到李家庄子的铺子,铺子拿回去给庄户、西南蛮俘虏吃。
餐馆等地方,有昨天晚上订餐的,有早上来的,钱交了,必须送。
有轨马车上搭棚子,赶车的人继续跑,马其实不怕雨,怕热。
只要料给足了,马匹顶着雨跑无所谓。
换成艳阳天,马跑一趟必须休息,用水冲刷降温,再跑久,只能放血。
像李易所在的时候,夏天让马不停地载人拉车,马倒了,根本不懂得放血。
因炎热和疲劳倒地的马,及时放血能活。
可惜用马赚钱的人,一不懂得心疼马,二不知晓紧急情况处理,让他放血他会放吗?
跑有轨车的车夫,他们懂,时刻观察马的状态,一看情况不对,卸车放一边,拉着马进行处置。
擦身体,用刷子按摩,喂青菜、熟豆饼……
收拾利索,牵马到干草堆的马厩,马会侧躺着休息。
再给几个生鸡蛋和一把胡椒粒就更好了,马会用脑袋蹭车夫。
……
“李郎,要不要增加棚子数量?”灞水之上,游艇缓缓前进。
羽林飞骑光膀子站在甲板上向停靠在岸边的渔船扔东西,发射器扔,李易兑换的。
多少重量、什么密度、体积几许、风速风向,有计算。
扔的东西是熏鸡,一只只熏鸡早准备妥当,就为了路上给别人。
李东主出行一次,凡沿途所见百姓,皆应受惠。
孵化出来的鸡,小公鸡,养半年就吃,制作熏鸡最合适。
一只只油纸包的鸡扔到岸上,停船的人知道啥意思。
过去捡起来,能吃了,雨幕中寒冷,吃东西补充热量,心更温暖。
永穆公主在最上层,透过窗户看岸边的棚子,发现人多拥挤,有人只能在棚子外面穿雨具蹲着喝热汤。
“今天特殊情况,游艇速度慢,他们提前知道消息过来看,棚子建大点倒是可以,但并非因此。”
李易追寻本质,平时没有这么多人,全是看游艇的。
喝口热汤,不会出现人体热量流失而死亡的情况。
汤里有油水、有盐,即便冬天这么喝,想被冻死也难。
小兰在旁配合着问:“因为啥呢?”
“因为需求增加、运输增加、临时仓储。”
李易看其他地方,那个人蹲着喝汤,看这里。
李易不同情对方,对方手上除了汤,还有卤羊蹄,你是穷?看热闹就看吧!
“前面,前面是运粮队不?也停着。车上罩苫布,看苫布凹凸的样子,是麻袋,没绷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