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刚才领头的人反应迅速,一群人又跟着道谢。
给什么不重要,给块石头回家也供起来。
“如此大的一块闻着腥臭的东西便是往常宫中用的龙涎香?宫中偶尔也才能得。”
李隆基围着一大块的龙涎香看,现在的味道确实不好。
“臭到极至便为香,此乃阳极阴生也。”毕构一群人过来,他们听到消息,想见识见识。
“见过毕宰辅、宋宰辅……”
羽林飞骑继续领头,主要是介绍,不然他们不给别人行礼。
宰辅与他们没有统属关系,他们只为陛下负责。
羽林飞骑一群双膝跪宰辅,跪哪个宰辅,哪个宰辅就得自杀,自我了断,省得被抄家灭族。
他们跪李隆基都是单膝点地,非军情的日常中不跪。
百姓也不跪,鞠躬就算可以了,但同样兴奋,今天是遇到了传说中的朝会?
“油能炼炼,肉还能吃么?”
卢怀慎围着肉山转,拿来一部分的肉,量依旧很大。
“能吧?全是盐。自从放来晒盐技术,沿海地区的咸鱼没少往长安送,不知是怎么个晒法。”
姚崇忍着难闻的气味,转到肉的位置。
“我知道。”张九龄‘举手’发言,他在广州的时候已经使用此技术了。
沿海当初煮海为盐的百姓,不但没因为技术提高而失业或减少收入,反而多赚钱了。
晒盐一样辛苦,总比煮盐强啊,若盐价变低十倍,那么产量可以提高一百倍。
“我也知道,我家就晒盐。一格一格浪压滩,额外加卤苦中咸。一条绳子打花绽,逐梯放水可推盐。”
领头的百姓又一次接话,他懂,他家就干这个的,累,却好过煮。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大家没吃饭吧?吃煎饼果子,我带人来给你们做,喝西瓜片的瓜片汤,就放了点葱花。”
李易蹬着滑板车又回来,后面是平板车队。
有人给盆里打水洗手,有人盛汤,还有的现场制作煎饼果子,都在上风头。
还有一辆平板车上放着检测仪器,李易得看看肉能不能吃。
他把人带去食堂,是他知道百姓想听他说话,在现场说,显得更亲民。
等百姓吃完了,会被安排洗澡、睡觉,呆几天,走的时候带礼物。
人家满车来的,不能叫人家空车回吧?
邻居送一盘饺子来,难道空盘子洗都不洗还回去?
即便没钱,采些野菜,挑嫩芽洗干净了装盘子给人家,叫人家明白你知礼数。
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翻来覆去勤讲解
百姓们不知道李易这种亲民的手段,他们站到一个个制作煎饼果子人车旁边,说着自己想要什么。
有蒜蓉辣酱,这个不管要不要都给抹,还有正反两面各一个鸡蛋。
这批回来的羽林飞骑撤了,他们才不吃煎饼果子呢,先去洗个澡,然后到食堂吃饭。
“这个就是龙涎香,有的时候鲸鱼会一大块吐出来,还有的那个……拉出来,闻着很臭。
以后大家在海边发现了,赶紧捞起来,直接放在太阳下晒,晒干了就会变香。
给我送来,我高价收购,这个是药,别看皇家需要,我不给。
龙涎香皇家用错了都,就是闻个味道,我有别的方法让陛下安神……”
李易现场讲解,有庄户开始锯龙涎香,剧成一片片的方便晾晒、保存。
他不要成块的保留,除非他想保值去卖。
百姓们认真地听,他们在海边居住、生活。
他们相信李易,说高价就是高价,别人给不出来。
真有人给更高的价格,那个人就有问题了,坚决不卖,甚至不能叫别人知晓。
“这个油呢,其实吧,即便是海里的其他海鱼,把油脂在锅里熬出来,用来点灯也不错……”
李易继续讲,他不是这方面的商人,不指望从中赚钱。
给百姓更多的知识储备,百姓生活能更好一点,避免被骗。
“这个肉呢……我通过检测,谢谢!大家放了很多盐,所以还能吃,而且时间正好。
不过太咸了,我打算绞成肉馅,制作香肠,熏烤一下之后,尝不出是鲸鱼肉。
反正比牛肉香肠好吃,比马肉的也好吃,最好是多放淀粉。
因为猪的肥肉用不着跟它混合制作香肠,大家自己就知道怎么吃。
以后再遇到,就切肉回家涮火锅吃,说实话比牛肉嫩,新鲜的,时间长的就放一点点盐喂猪。”
李易随意挑选二十多个位置检测,得出结论能吃。
盐放得太多了,当腊肉吃?
他准备灌香肠,打碎了使劲放淀粉,还有葱姜,如果是蒜味的就多放蒜。
正常来讲,李易不喜欢吃蒜味的香肠。
大蒜杀菌作用强,一个香肠要制作成蒜味的,说明肉不是很好。
蒜味的香肠通常都很便宜,放了那么多大蒜,吃的时候坏肚子的可能性便减少了。
“我先不说话了,大家吃饭。”李易说着发现一群人全看着他。
“东主,海边养猪行不行?鸭子呢?”一个人提出自己的问题。
“你是说让猪自己去找吃的?还是你喂猪吃的?放养,还是鸭子比较合适。
这里面涉及到鸭蛋收集的技术问题,鸭子会把蛋下在正常你们给准备的圈里。
同时聚温性越强的地方,鸭子越喜欢,有利于鸭蛋孵化。
另外有一些鸭子在海边吃的时候就忍不住把蛋下了,人得去捡。
指望鸭子在海里吃东西不够,需要人额外喂食物,谷物类的什么便宜喂什么,糠啊也掺进去。”
李易立即给出解答,关键的问题不可以糊弄。
“去把圆圆喊来。”李隆基对旁边的人说。
他心情那个好啊,易弟果然还是易弟,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叔叔你找我?”李隆基身后突然传来永穆公主的声音。
她称呼李隆基为叔叔,李易在不远处,她比较敬业。
“你何时来的?”李隆基吓一‘拘灵’。
“早来啦!听李郎给大家讲课。”永穆公主甜甜笑着。
“我就是让人叫你过来看你的李郎。”李隆基松口气。
“多谢叔叔,李郎一直就是这样呢,当初蚂蚁和蜜蜂什么的事情,我泡温泉就觉得有意思。”
永穆公主回忆起她第一次见李易时的情形,雾气蒙蒙的,祖父把自己带去。
第二次见面就是看大熊猫了,李郎当时像变了个人一样。
现在才发现,李郎就是这个样子。
“以前没有养过的,一次不要养太多,十来只,先看看产蛋量……”
李易继续讲,大唐海边的百姓知识获取渠道少,大字不识一个的情况属于正常。
每天打渔,网泡久了晒网,坏了修补上,要是有两套网轮换着出还用,说明日子好过了。
再嫁人或娶媳妇儿,生孩子,孩子长大继续重复。
要说梦想,他们有,只是不知道该怎么改变。
现在有棉麻混纺的渔网,更结实,帮着羽林飞骑干活,额外赚到钱。
再听羽林飞骑介绍许多情况,看报纸努力跟羽林飞骑学认字。
他们便决定要从哪个方面开始突破,正好过来送东西。
李易明白,沿海地方的人全去晒盐不现实,养殖业不错。
“有能力的人还是要养……羊,另外今年冬天起大棚,蔬菜必须保证一年四季常有。因为将来……”
李易说未来的发展,铁轨修过去,海州属于港口。
夷商或大唐出海的商人乘船到海州装卸货更方便,他们需要食宿,并且带上青菜等东西再出海。
海州的百姓在第一产业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更多地参与到第三产业当中。
如果码头等地需要商品再加工,则是手工业跟着起来,第二产业需求增加。
李易要说清楚:“咱们的好日子要来了,需求、供给、物流,就是买东西的、卖东西的和运东西的,属于完整的一个圈……”
李易告诉百姓,你们得准备了,打渔要用大船。
凑钱造船,或者李家庄子、朝廷给贷款,利息低,甚至不收利息。
不要因为生产工具的原因而浪费劳动力,不要怕借钱,还不上的话,会进行评估,确实跟你们主观意图无关,那么就减免。
李易翻来覆去地说,把一件事情从各个角度都说一遍,不然百姓有听不懂的。
毕构等人就听烦了,你李易碎碎叨叨的,用语简洁一些不行吗?
“所以现在咱们回去跟家里人商量,是养鸭子,还是盖大棚,或者是养羊,尽量不要管别人借钱,李家庄子钱多。”
李易强调借贷的事情,担心百姓借了别人的高利贷,最后把家产给弄没了。
和李家庄子借钱,还不上,李家庄子派人过去看情况,是故意的,还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前者要收拾,后者想办法再借一笔,教他,等赚了钱慢慢还。
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霸王花开新法写
“已经命人写下来,通俗易懂,等大家回去的时候带上,有识字的还看不明白,问当地官员。”
李隆基看着周围刷刷记的宫女太监,跟百姓说,亦和李易说。
他发现自己这个易弟女婿确实爱民如子,往常宰辅问策,哪有重复第二遍的时候?
前面说完将来的码头多么重要,后面开始说具体的工作岗位,转回头再强调这些岗位对码头多么重要……
即便如此,还有百姓挠头,李易恨不能过去掰着对方的指头一个个数。
李易确实着急,他又不是寻常的海州官员,他需要把百姓教好了赚寿命。
即便没有寿命加成,以他现在的地位,依旧有带领大唐傲视天下的心思。
百姓笨点无妨,慢慢教,手把手教。
张九龄跑过去,跟着百姓小声说,他对民众好。
“吃东西,不急,多呆两天。”李易说累了,去盛碗汤,主要是心累。
“李东主,给我们也盛点汤。”熟悉的声音传来。
郭子仪一群羽林飞骑领着一群脸蛋漂亮、身材迷人的泳装女子过来。
一个个女子神色疲惫,戴着泳帽,脚下挪着走。
其他人没反应,百姓有的却低下头,大白腿长又长,咋这么穿衣服呢?
“要吸氧?”李易点点头,示意给盛汤。
这群女子严格选拔出来的,将来保护永穆公主和其他重要女人的女子特别行动队成员。
五大三粗的那种太显眼,容易被人针对。
现在选的漂亮,到时候打扮一番,给人柔弱的感觉,有欺骗性。
“不用,缓一缓便好。”郭子仪摆手,还未到那个程度。
女子们接过汤碗,半碗汤,手在颤抖,脸对着碗吹气,呼吸那个热气儿。
她们不想吃东西,想吐,可惜肚子里没有食物,刚才上岸后吐水,胃酸烧得嗓子疼。
她们有的是罪官的女儿,在掖庭宫生活,一辈子就这样了,地位低下。
给她们一次机会,一旦通过考核被留下,不但自己逃出来,家人的罪跟着减,母亲就不用继续在那里呆着。
若有被徒刑和流放的父亲,马上也给个改过的机会。
另外一部分属于犯过错的宫女,总被欺负、干最累的活儿。
现在算得了什么?哪怕累死,也比回去强。
一旦熬下来,往后就跟在永穆公主身边,天壤之别呀!
李易放下碗,从大兜里掏出听诊器,挨个给听。
有百姓悄悄咽口水,却没觉得李易哪里不对。
听一圈,李易收起听诊器:“喝完汤,含一块润喉糖,胃酸烧嗓子,不处理,嗓子会哑,你们要保持声音柔和甜美。”
“谢东主。”“多谢东主。”女子们纷纷道谢。
八个五大三粗的女子面无表情地站在永穆公主周围,她们不认为自己会被换走。
她们身材高大,而且有力气,平时扔石锁玩儿、抡陌刀。
李易看八个人一眼,微微点头,意思是放心,你们重要。
他承认,这些看着柔弱的女子训练完,依旧打不过这八个人,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不过没人规定杀人必须用拳脚,有武器。
比如扇子柄中藏匕首、绢帕夹层包石灰、腕链拉出钢丝线、裤裆里面塞手雷,哦,最后这个没有,删了。
大块的鲸鱼肉被运走,回去做香肠,庄户们还没吃过鲸鱼肉呢。
鱼油需要拿大锅熬油,油渣喂牲口,盐放的少,人吃了不健康,又不缺这点油渣。
换成吃不到油水的时候,也就吃了,眼下明知道会吃坏肚子,给谁吃?悲田坊都不要。
从来没吃过蒜蓉辣酱的海州百姓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个煎饼果子,好吃。
还有汤,居然用西瓜皮里面的青瓤,上面有一点红瓤,这边的西瓜熟得真早。
等回到家,家里那边的西瓜该熟了,也用里面的皮熬汤试试。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