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不说洛阳宫殿和皇庄操作问题,提到幸洛阳。
  “哦,倒是不错。”李隆基无可无不可,只要李易跟着,去洛阳就去洛阳呗!
  后面站着的高力士和杨思勖互相看一眼,微微点头。
  他俩准备收拾人,洛阳宫和皇庄,保证有问题,不用想,距离长安远。
  陛下过去,见到不开心的事情收拾人,不如先动手,给陛下看到一个温馨和谐的洛阳宫。
  陛下到地方再收拾,会牵连许多人,像旁边的小监事,王兴如叫他做什么事情,他做就是错,不做,死!
  自己二人处理好,只针对一小部分人,同时是个揽权的机会。
  各自的权力范围不同,眼神交流,别碰对方的利益。
  李东主是好人啊,不忍伤害更多的人。
  “张说在河南府当府尹?”李隆基想起个人,自己曾经的宰相。
  “官场没问题,李家庄子有人在洛阳西边的山上经营,官场动静随时汇报。”
  李易放心张说,张说总惦记回朝堂,出问题可回不来。
  “哦~~~”李隆基长长哦一声,回头看高力士、杨思勖。
  两个人一脸什么事情都木有,非常正常的表情。
  “吃串儿。”李隆基懂,洛阳官场没问题,洛阳宫有情况。
  李易的手不能往洛阳宫里伸,没有直接利益关系,双方不统属。
  李易能够弹劾官员,却无法弹劾太监和宫女。
  半个小时,大家吃了几口,重新赶路,不打扰皇庄的庄户们娱乐,有人在,他们受拘束。
  永穆公主安排小兰找人,与皇庄合作卖花。
  小兰吩咐好了,追上永穆公主:“能赚一大笔钱,皇庄的花,哪怕是多路边寻常的杂草,也要值钱。”
  她有经济头脑,啥花无所谓,只要出自皇庄,买去,不,叫请去,之后会觉得神清气爽,养在花盆中供起来。
  “打皇庄名义,是否有人会弹劾?”永穆公主考虑政治事件。
  “不会,御史台的人每月从庄子里拿东西,明知道弹劾无效果,谁愿意给自己家断了财路?”
  小兰相信绝对没有人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来青史留名。
  (


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相遇一场送别至
  一觉醒来,宰辅们喝杯凉开水,去浴池冲温水淋浴,收拾一番,到食堂吃饭。
  在李家庄子办公的优势就是近,洗澡、吃饭都方便。
  昨天来表演的小孩子跟庄子里的孩子一同洗漱,他们来学节目,没开始的话就先学习。
  他们可不是学了乐器、演唱、舞蹈后别的不学。
  书法、算术、‘语文’都要学,还得学蕃邦的语言。
  有时跳蕃舞、唱蕃邦的曲子,不会绝对不行。
  平康坊中曲、南曲的人得与人谈诗论赋、说经言道,并且察言观色、活跃气氛。
  被南曲‘大家’挑选出来的孩子全要学,课业比学堂还多。
  进食堂,孩子们见到大人会问好,再自己端小托盘盛菜。
  不爱吃煮鸡蛋的有煎蛋,糖或盐自己选择。
  孩子们一律选择放糖的,爱吃甜的。
  其实大米饭拌糖和大米饭拌酱油,他们都能吃。
  庄子里的孩子介绍哪个菜是啥味道的,又说今天的羊奶膻,估计青草吃多了,喝一口之后不要马上喘气。
  表演的孩子问不喝行不行,得到肯定的答案,不行,除非生病,但生病喝药,还不如喝奶。
  食堂的人听着小娃娃们像大人一样点评饭菜,还皱着眉头的样子,便开心不已。
  孩子们除了必须吃的东西有所抗拒,其他的饭菜倒无所谓,自己选。
  唯一要求是不能都选荤菜,一样荤菜得搭配一样素菜,量相等。
  李易刻意和几个人到孩子们吃饭的地方瞧瞧,每当他见到孩子整齐地坐在那里吃饭,就有种成就感。
  “太好了,居然有剩的蒜薹炒肉丝。”李易盛菜的时候发现昨天晚上制作的蒜薹没吃完,早上重新回锅热。
  他就爱吃这样的蒜薹,现炒的觉得口感不好,有的人跟他相反。
  像蒜苗和韭菜,他不喜欢吃回锅的,蔫没了都。
  永穆公主和小兰盛红烧肉,红烧肉焖的油豆腐泡,她俩把豆泡给扒拉掉。
  食堂的人知道她俩的喜好,但从不专门准备红烧肉,准备完了,她们还是来盛这个,继续扒拉豆泡。
  就跟单独做的肉不吃,专门挑菜里那点肉吃的人一样。
  小丫头找淡的菜,她有心血管疾病,没动手术之前,她可惜命了。
  盛好多种青菜,里面有瘦肉的,最后选择吃一大碗鸡蛋羹,不放酱油,打豆腐脑的卤儿,这个咸点。
  选两个煮鸡蛋,她手上拿小镊子,结果一敲鸡蛋,皮直接掉,没有一丝‘护皮’的。
  “吃完饭,拿生鸡蛋练。或者去鸡窝看看有没有新蛋,蒸个十分钟,你再剥。”
  李易出主意,大弟子要练手,拿葡萄和豆腐练缝合,剥生鸡蛋壳,板筋上面穿针引线对接。
  “好的师父,我天赋差,只能多努力。”小丫头一脸认真的模样说,她用李易来对比。
  她根本不考虑自己这个师父以前是干什么的,练了多长时间,现在又是有什么辅助。
  她硬比,要追上师父。
  “小易,你平日里多教教你的徒弟,不要总出口伤人。老夫年岁大了,还想多活几年,更不准备把自己家的孩子给打死。”
  毕构端托盘过来,正好听到小丫头说的话。
  李易看一眼餐盘上的东西:“胃不舒服了?吃上葱油饼,胃酸?”
  “看到你师父没?”毕构对小丫头说。
  小丫头愣一愣,跑到毕构身边,倒扣一个碟子,把毕构的手腕放上去搭脉。
  过片刻,她端起毕构的餐盘离开,一会儿回来。
  “毕爷爷吃这个,喝豆汁、吃油炸面包圈,不能吃葱油饼,吃完还难受,昨天晚上你油炸的小串儿吃多啦!”
  小丫头放下东西说着回座,小问题。
  “哦~胃酸吃这个?”毕构认为学到了。
  “可不是哦,是今天,因果关系,万一是别的方面胃酸,你吃这个更酸。”
  小丫头赶紧摇头,开不得玩笑。
  “回家我就打孩子。”毕构笑着说,说完端餐盘离去,找自己的队伍一同吃饭。
  他过来只有一个目的,让李易看看他吃的是什么饭,然后帮忙。
  帮完忙了,赶紧走。
  “这样的患者最讨厌,有事儿说事儿,医生又不是等着考试的学生。”
  李易对毕构的行为鄙夷,你难道不会过来说胃酸?还端一盘葱油饼,关键是只有葱油饼。
  吃过饭,李易先写谱,扔给馨研,让她组织孩子练习。
  他带大弟子转身去手术室,继续找死囚练手。
  永穆公主跟小兰去忙卖花的事情,过些日子还要举办活动。
  ……
  不管倭国南田家族的人对大唐的长安有多少留恋,离别的时刻终究到来。
  开元六年的四月末,大量的物资在装船。
  其中粮食居多,另有一些糖果和定量包裹的药材,上面写着治疗什么病,如何吃。
  一部分相当于牛黄解毒丸那种类型,另一部分还需要回去自己煎。
  从他们到来始终未曾露面的李易终于出现,他带着庄子里的孩子、张家村子的孩子、小兰庄子的邻居孩子、南曲的孩子,一同送别。
  近千人的倭国使臣也到这里送行,同时带上东西。
  他们在大唐学习、当官,还抽时间工作,把攒下来的钱买东西。
  有的给自己的家人,有的赠挚友。
  其他蕃邦的使臣们被隔离开,不放心他们,尤其是吐蕃的。
  大唐和吐蕃双方都知道,吐蕃想要弄死李易,哪怕牺牲掉所有使臣,而李易绝对不给他们机会。
  李易不怕倭国的使臣,倭国如今仰慕大唐,啥都跟大唐学。
  一场一边倒屠杀式的海战,大唐已把倭国给打跪下。
  倭国人善于学习,见打不过人家,马上换一个态度,讨好,学。
  哗~~在南田家的人等着上船时,岸边水幕升起,由于不是夜晚,看着显得模糊。
  水幕中李易和永穆公主小兰打头,坐在平板车上,身后一群孩子列队而行。
  唆~~咪唆哆~~西啦~哆来唆~~唆~来咪发~西~哆~~~
  李易坐在车上用大提琴拉前奏,紧跟着洞箫声音主旋响起。
  同时还有孩子们的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第一千六百四十章 送君一程水长流
  流水清风旭日升,泪眸不意战时艟。何许归时多情盛,心动,今朝离去万波倾。
  前乐突出弦百应。如梦,孩童稚子附和声。愁绪几多别样幸,相送,扬帆渐远忆来听。
  一个个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按照大小个排列,身着华丽的衣服,头戴花环。
  码头处的人纷纷停下手上的工作,愣愣地看着图像模糊的水幕,聆听着天籁一般的童音。
  蓝宝抓着南田和子的手被南田和子紧紧攥着,很使劲的那种。
  她带着族人享受到了许多优待,却无法进庄子。
  给人的感觉是李易并不是特别在乎南田家,面都不露一个。
  没想要将要离开的时候李易出现了,还带着如此庞大的阵容。
  李家庄子孩童表演节目,只有过一次,上元节的时候在朱雀大街皇城下。
  那一场演出至今被人津津乐道,硬挺王皇后,同时为之后的蝗灾应对埋下根由。
  从那之后,再没有过李家庄子孩子为谁表演节目的时刻。
  还有人敢说李易不重视自己的吗?还有人敢提李易不在乎南田家吗?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天之涯、地之角”
  哗水幕落尽,李易带着孩子从刚才水幕的后面出现。
  “李东主!”倭国使团的阿倍仲麻吕忍不住长揖到地。
  “李东主!”其他使团的人跟着阿倍仲麻吕学,声音浩荡。
  队伍前面一个小四五岁的小家伙走着呢,似乎是被声音一吓,左脚绊右脚,身体向前扑。
  他后面的孩子一把抓住他,两个孩子同时踉跄,再后面的孩子继续抓,这回才稳住。
  前面的小孩子站好,调整脚步,扭头看看,似乎在说:我没事儿,谢谢!
  然后他又一个磕绊,就不应该回头。
  “哈哈哈哈”刚刚还感动的众人,一瞬间忍不住大笑起来。
  “宝郎,那不是小瞌睡么?他平时玩的时候就总容易摔,怎么今天还是没躲过?”
  南田和子快速地用袖子蹭下眼睛,认出那个孩子。
  “东主说他身体跟不上思维,现在还小,多锻炼再补充营养,将来不简单。”
  蓝宝眼圈同样红了,东主给站场子。
  至于小瞌睡,别人会嘲笑,东主则分析原因、寻找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李易这边队伍到河岸,小孩子们开始快速地重新站位。
  按照声部和乐器部来站,李易转身,从袖子里拿出来一个一寸长的指挥棒,一甩,指挥棒变长。
  小孩子们看向他,随着他的手一动,西洋与民族乐器同时出声。
  “喜爱春天的人儿是,心地纯洁的人喜爱夏天的人儿是,意志坚强的人”
  倭国以后的四季歌出现,这是李易教给孩子们的曲子。
  他没选北国之春,倭国的北海道现在不归平城京管。
  而且倭国的酒也不怎么好,目前清酒未出世。
  倭国目前大部分的酒属于果酒,另外是蒸熟的米用嘴嚼,嚼完一部分,跟其他的放在一起发酵。
  利用唾液中的酶来进行糖化反应,出来的酒是浊酒。
  李易始终认为什么高粱的,往大酒缸里撒尿,最后出的酒味道好,是因为撒尿那个人有糖尿病。
  四季歌属于小调,其中的倾角和变宫用了不少,听着却非常顺耳。
  这个四季歌应属于e羽调式,小调,同时没有徴音。
  岸边与船上的人听得如痴如醉,小孩子唱歌就是如此空灵。
  一曲结束,孩子们同时喊:“祝愿倭国南田家船队一路顺风!”
  旁边的人赶紧打开鸽子笼,鸽子蹿出来,扑腾着翅膀盘旋而上,在空中转圈。
  没有大火炬,吃不到烤信鸽。
  鸽子们日常飞翔,这里是家,明明早上起来就应该飞,被关进笼子,谁干的?
  南田家的人眼泪吧嗒吧嗒掉,阵容太过豪华,自己如此被重视。
  李易又一次挥动指挥棒,恢弘的前奏响起。
  紧跟着孩子唱:“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请把我的歌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啊将是遍野春花”
  四声部轮唱,孩子们随音乐轻轻摇摆,双手拿着花舞动。
  一群孩子跑到前面跳舞,姿态舒展、动作轻盈。
  岸边的人懵了,曲子欢快又热情,送别的时候偏带着伤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