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人多打破了宁静,鸟叫声和动物的声音此起彼伏。
“晚上倒是热闹。”刘幽求笑着说。
“也可以冷清,这不是让诸位走得更舒心嘛!”李易跟着笑。
所有的声音俱是羽林飞骑故意发出来,学得惟妙惟肖。
“师父,那咋还有蛤蟆的动静呢?”小丫头听一听,发现不对呀。
“林蛙,一会儿就没了,估计是有几只看错了日子。”
李易强行解释,现在的季节林蛙不在山上。
果然,他说完,再没有蛤蟆的叫声传出。
“师父,回头送它们几张报纸,印日历的那种。”小丫头配合。
“成!”李易答应。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起来,在李家庄子总是心情好。
……
睡了一个半时辰的觉,起来逛夜市的倭国南田家的人心情也不错,他们努力地记,用铅笔写在笔记本上。
凡是有点学问的倭国人,都会写大唐文字,包括一些隶书。
他们现在还未创造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文字,更多用‘上国’的。
南田家的人觉得学到了许多知识,不用看书,游览一番便有所收获。
他们没吃晚饭,下午从‘加工厂’出来,直接找个棚子休息。
天黑后饿了,被喊起来,洗洗脸,去夜市。
晚上的长安城人稍微少了一些,路灯下还有人在读书,虫子飞舞于路灯周围。
孟浩然依旧跟着,之前倭国人休息,他回庄子。
晚上带媳妇儿和孩子出来,明天早上再回蓝田县。
折腾一趟的目的只为放松,轮班的话,他可以后天回去。
“孟郎,家中来信说让回去把我入族谱的事办了,回吗?”韩襄客拉着儿子的手与孟浩然说。
“先不回,待我再升个官儿,把你的赦命提一品。”孟浩然在另一边拉儿子的手,摇头。
……
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群灯璀璨夜逾华
孟浩然与家里赌气还为赌完,别看他写诗田园风格,生活绝对不能悠然见南山。
媳妇儿有敕命在身,家中知道情况,很愿意叫韩襄客入族谱,这是第一个后代出媳妇儿敕命的存在。
至于出身歌女,不重要。
赶紧回来,把县令、县丞请到家中热闹热闹,让左邻右舍的人看看,咱们老孟家有敕命夫人。
咱老孟家的敕命夫人了不得,才貌双全,旺夫的命,不信瞧瞧咱这个孙子,这孙子……
“都是郎君本事了得。”韩襄客感谢李易。
不过说出来的话还是夸自己丈夫,歌女出身的她在此方面厉害,绝对不会伤害自己男人的自尊。
“皆赖刚柔,刚柔举荐我见陛下,同国士以期冀,吾当以国士报之。”
孟浩然雄心壮志,要好好工作、努力办事、超额完成任务。
“我家郎君本为国士,卧薪尝胆,终得吞吴之机。”韩襄客一脸甜蜜的笑容。
她说的是李易在报纸上写的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能够名震襄阳的歌女,绝对不是白给的,什么都学。
孟浩然一时间跟打了鸡血似的,他挥舞下拳头:“待为夫给你弄个诰命。”
他想升五品官,这个难度……
这个难度要看谁面对,换成李易,曾经说想当长安县或万年县的县令,李隆基都诧异。
结果几年过去,李易想要什么官就有什么官,还可以临时当个官,然后辞职。
别人都希望实职官越大越好,他偏不要。
出海归来,所有的权皆上交,只保留两个从二品的虚职,一文一武。
哦!另有一官,乃大唐书法宣传研究协同合作会长安理事。
理事晚上在走山路,理事的钱给了。
平康坊今晚灯光璀璨之下,一群人在进行选拔赛,书法绘画选拔赛。
今天属于第一场,分八处所在,平康坊为其中最热闹的一处。
副会长钟绍京亲自坐镇,他手上有李易李理事给的一千缗活动经费。
交流赛的奖品由李家庄子出,无须钟绍京操心。
他背个手走在九九张桌子旁边,不时看一眼别人写的书法或作的画,偶尔瞄瞄平康坊南曲所在,面露遗憾之色。
他选的位置好,平康坊,本打算吸引一些人来观看。
日子和时间定下,未曾想,南曲‘大家’跑去了李家庄子,今晚不归。
“重新写,这篇作废。”钟绍京走到一个人面前,瞅瞅,摇头。
“唉!”此人叹口气,朝钟绍京抱拳:“会长果然厉害,我这个字运笔的时候顿了一下。”
这人自己承认,写着呢,一下子没写好,寻常人看不出来,他自己的手腕子自己了解。
钟绍京会长扫一眼即知,果然了得。
“副会长,会长乃陛下。”钟绍京瞪对方,你欲害我?
“是,钟副会长,你乃陛下之下第一人。”写错字的赶紧弥补。
“陛下之下第一人是中书令,毕构,第二人宋璟,第三人苏颋,第四人张九龄。”钟绍京继续纠正。
说着他神色落寞,他也当过中书令。
“对,钟副会长你说得对,我是说书法。官的事情,李大夫李东主应该是陛下之下第一人。”
被训的人继续道歉,小声纠正,但凡有点智商的人,俱知谁的权力大。
“如此说来倒也不错,你……写这个衛字的时候,横折突顿,小拇指动了,你找一条宽三寸长两尺的绢把手腕缠上试试,着凉了吧?”
听到李易,钟绍京神色舒缓,从对方的身体方面找原因。
“钟副会长真乃神人也,清晨练字,窗有缝隙,冷风吹到了。”
这人被吓到了,一个停顿能看出来,并知道因为什么。
“嗯!”钟绍京应一声,背个手去下一张桌子。
他当官的时候总愿意给自己的人开门路,任人唯亲。
当副会长,他可不放松,涉及到书法绘画,他今生唯一的骄傲。
李家庄子的报纸的字、兑换券上的字,皆出自他手。
他更知道姚崇总想把他收拾下去,弄到京兆府之外,关键时刻,李易把他给挽救了。
京兆府离皇帝近,谁愿意往外跑?自己别看没了实职,虚职在,有俸禄可领。
平日里运作会里的事情,额外得到职务工资,每旬家人去李家庄子按照官职取东西,日子滋润着呢。
卖字典、辞海的钱,自己分一点,都是自己的字。
“知我者,李易也!”想着,钟绍京突然感慨一句。
“那人谁呀?他是直呼李东主的姓名了不?”
一群拿着字典刚赶过来要看别人写字的少年听到钟绍京的话,里面一人不高兴了。
整个京兆府,以前姓李取名为‘易’的人,全改名。
跟李隆基似的,别人姓李,名字中不可出现‘隆基’二字。
很多人怕被牵连,即便姓张,名字中依旧不出现‘隆基’两个字中的某一个。
在京兆府说李易,必然是灞水李家庄子的李东主。
“傻呀?你想动手?这人是钟绍京,你手上拿的字典里的文字和符号,都出自他手。”
少年中领头的人抬腿踢‘小弟’,别人称呼一下姓名,你要打人?
“是他呀?字真好看。”
少年放弃收拾钟绍京一顿的想法,借着灯光摸字典封皮上压印的字。
钟绍京加快脚步,他听到了,装作未闻,好危险。
“郎君,你若直呼李东主姓名,可要挨揍?”
韩襄客拉着儿子的手,正好看到眼前的一幕,笑问孟浩然。
“直呼别人也是不高兴,最多过来质问,我说我与刚柔相熟即可。
蕃邦之人皆呼李易,总不能天天去药铺疗伤。
钟副会长的字,确实是吾等临摹之本,尤以小楷为首。”
孟浩然发自内心夸赞钟绍京,他书法一般,比作诗他不怕别人。
“郎君说得是,仪甫今年六岁,往日我教导,现今与你学写字。
然,亲父所教,即便再好,小郎却不懂珍惜,可用它山之石攻玉法。
李东主的书法亦不错,如寒梅嶙姿,傲骨自香。
李东主的字帖以郎君之交倒是好得,小楷钟副会长的更适合仪甫。
只报纸说印,不甚清晰,与李东主言说一二,求钟副会长的字帖,郎君以为如何?”
韩襄客看儿子着急地蹦着要瞅别人写字,商量下,要字帖。
她先把孟浩然摘出去,不是你的字不好,是亲儿子不好教。
咱们找外面的,别人的是石头,咱们的是玉。
孟浩然目露温情和自责地看向妻子,眼圈微红。
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人之善用无往过
孟浩然感激妻子,他四处跑着找官的时候,妻子在妻子自己家里带孩子。
教孩子说话、走路、读书识字、识谱唱曲
等把妻子和孩子接来,儿子琴棋书画都会,就是不怎么好,年岁太小。
“那几年苦了你,走,回李家庄子,我与刚柔说,管钟副会长要小楷字帖。实在是为夫的字上不得台面,为夫可以舍去脸面。”
孟浩然说着要带妻子和孩子回去,承担起男人的责任。
“慢着。”一个声音传来。
孟浩然一家三口同时看过去,钟绍京走上前,他耳朵还挺灵呢,估计总是处静地练书法所致。
“钟副会长!”孟浩然松开儿子的时候抱拳鞠躬。
韩襄客则拉着儿子的手微微蹲身,算是行礼,她可不放手。
小孩子大眼睛看着钟绍京,随即露出笑容。
“这娃娃长得好看,清秀,带着灵动。不哭不闹,懂礼节。你们要去哪啊?”
钟绍京张嘴先夸孩子,他也没说错,小孩子确实乖巧。
“去岁冬日与刚柔相识,一同前往弘农,后被刚柔安排在蓝田县为官。故此我们要去李家庄子。”孟浩然说实话。
钟绍京神情未变,却于刹那间悟了,去年冬天陛下去弘农,你跟着了?
“这小娃儿”钟绍京继续把话题放在孟浩然儿子身上。
“小儿仪甫,今方六岁,平日顽劣。仪甫快叫人,钟副会长。”孟浩然与儿子说。
“钟爷爷好。”小孩子直接喊爷爷,童声脆脆的。
“好,好啊。让爷爷抱抱。”钟绍京蹲下身张胳膊。
韩襄客松手,小孩子倒是不怕生,也张开胳膊,被抱起来。
钟绍京今年虚岁六十,小孩子开元元年出生,今年开元六年,虚岁六岁,周岁差一个月五岁。
钟绍京身体不错,抱着小孩子没问题。
小孩子一手搭在钟绍京的肩膀上借力,钟绍京就更轻松了,抱死人和抱活人不一样。
活人在清醒状态下会配合着力点,自己调整。
死人或睡着的、喝醉的人,抱着需要付出更多的力量。
钟绍京抱着比较轻松:“仪甫可曾习字?”
“回钟副会长的话,妇所学甚少,所教不多,仪甫勉强提笔尔。”韩襄客再次行礼。
她不自称为民妇,她有敕命在身。
“老夫有几篇拙字,仪甫若愿意学”钟绍京抱着孩子就觉得亲近。
“谢谢爷爷,仪甫要学,爷爷写的字好看。易叔叔也说过,找时间给我讨来钟爷爷的字帖。”
小孩子知道钟绍京是谁,聪明着呢,赶紧接话儿。
“好,爷爷教你。看看这小手,就是为书画而生。”
钟绍京恍然,看样子这家人跟李易关系不一般啊。
自己保证得专门给写字帖,李易找来要写,不如主动写,主动写显得不那么市侩。
李易寻上门来要字帖,自己写,像李易欠自己一个人情。
不用李易过来,自己就喜欢这个孩子,叫缘分。
关系不好才欠人情呢,双方有共同的朋友,偶遇一下都认可,说明连择友的标准都一样,更亲近。
六十年钟绍京还算没白活,不用李易再来一次。
他继续抱着孩子:“吃晚饭了吗?”
孩子扭头看母亲:我吃了还是没吃?
“呵呵呵!”钟绍京笑了:“仪甫啊,你吃了是吧,还能吃下去吗?爷爷带你吃小炸串儿?”
钟绍京一眼看出来,这孩子机灵着呢。
“还不快谢谢你钟爷爷!这孩子晚上吃了多半碗的羊肉泡馍,吵着要吃,说爱吃。”韩襄客跟上一句。
“谢谢钟爷爷,我要吃炸猪肉串儿,瘦肉的,羊肉的膻。”
小孩子还懂得趁机提要求,这样显得更自然。
他在李家庄子里面没少学,一个个孩子古灵精怪的。
猪肉的瘦肉串儿便宜,他说要吃,其实要给别人省钱。
小碎肉中,羊肉的才最好吃,羊肉贵,牛肉更不用想。
钟绍京笑着颔首,抱孩子去吃东西,这边不管了。
他表示佩服,佩服李易,在李家庄子的孩子咋都聪明呢?可惜还是太小。
你母亲刚说完你爱吃羊肉,你转眼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