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宰辅们其实送上来时已经列出来可选的人,李隆基有额外的想法,其中两个位置用了其他的人。
  宰辅若不同意,得过来说,州府的刺史人选。
  “力士,你还能记得朕初登大典的时候现在的时节下雨是什么样子吗?”
  李隆基闲的无聊,问站在旁边的高力士。


第一千六百一十二章 新种不售只作换
  “陛下,大雨落下,即便再晚出的榆树钱也没了,方才我看到有庄户从别处采了回来,晌午吃榆树钱饭?”
  高力士不回答当年是什么样子,他提午饭吃啥。
  李隆基颔首:“正青稞吃,青黄不接的时候,榆树钱和榆树皮救过不少人啊。”
  “桑葚出来了,现在有的还青,紫的酸甜可口。”高力士又提一个吃食。
  这个好,当水果吃,长安两市已经有人在卖。
  “找易弟去。”李隆基大白天的不能去找女人,又不想看书。
  宰辅们忙,他不能过去闲聊。
  找李易行,李易今天没事儿做,课都不上了。
  李隆基见到李易的时候,青黛的家人刚把青黛接走,回家睡觉。
  他们一大家子人在李家庄子住,其他人继续在各县里给人看病。
  轮换着到李家庄子学习,太医多,方便交流。
  主要交流书中的内容,书李易抄了一大堆,自己一个人看,有不理解,或者其他理解的时候,只能忍着。
  一大群人互相间能够沟通,把不同的见解说出来。
  长安城中,他们会去坐诊。
  一到这样的天气他们就担心,等小丫头说困了,派人去找他们的时候,他们看孩子面色不差,才放心。
  “易弟,眼下桑葚出来,你要酿酒不?”李隆基自己打着伞进来。
  李易起身泡菊花茶,放里几个冰糖。
  “桑葚酿的醋好喝,老人孩子们能喝,做醋吧,明天的报纸上写庄子收桑葚。”
  李易猜出李隆基的来意,叫自己给百姓额外增加收入。
  京兆府许多人家种桑树,收吧。
  收来制作成果醋当饮料喝,对身体还有好处。
  李隆基看着玻璃杯中的菊花沉浮:“易弟,夏天的果子多,既然你说制作醋好,是不是”
  李易给自己泡了苦丁茶,就放一点,蜀地来的,长安没有。
  眼看着杯里的水变颜色,他开口:“不能由我来提,楚王好细腰哇!”
  “叫兄长他们负责。”李隆基懂,李易一说,凡是能够酿醋的水果全涨价,别人吃不起了。
  水果那么多种,李易又不能一一给定价。
  桑葚说多少钱收,就收了。
  比市场零售的价钱便宜一点,大量卖不出去的送李家庄子,能卖还是会卖。
  上树把桑葚当水果吃的小孩子会少吃几口,采下来换钱。
  “司农寺说今年京兆府的冬小麦收成好,他们自己弄的杂交品种也不错。
  到明年,杂交的可以种植更大的面积,然后卖百姓种子。
  你猜小麦增收了多少?要怎么定价?”
  李隆基说话的时候,有两根指头伸出来。
  李易看一眼李隆基的手指头:“能增收四成,去年种的时候一律深耕,同时使用农家肥和矿物化肥。
  种子提前处理过,年景又好,没什么病虫害,抢收急时,我还教他们做了挂网挂鸟。”
  “诶?”李隆基看看自己的指头,我都暗示了,你怎不按照我的来?
  “三哥你伸几跟指头都没用,数据估算是件很严肃的事情。”李易才不上当呢。
  “四成啊,没错,一样的种子,按照你的办法,增加的量,已经够一家人吃了。”
  李隆基攥下拳头,杂交品种还没放出去呢。
  通过一系列操作,原来的种子增产四成。
  可惜没有人喊祥瑞,现在的大臣都不在乎,他们在等玉米和土豆。
  “价钱呢?”李隆基又问一下。
  “按照去年来,多出来的粮食属于农人自己付出所得,把粮价降低,他们吃亏太大。”
  李易给出定价,维持在去年的程度上。
  百姓能吃得起,不愿意吃小麦,河南府等地不是有籼稻嘛,口感差一点,便宜。
  自己在华州和同州也种了许多,堆着卖,到现在还没卖完,铁勒降户们吃腻味后换面食吃。
  “好!”李隆基认同,李易不会骗他。
  转而他还有问题:“明年杂交种子卖多少钱?”
  “不管是水稻、高粱、小麦等作物,司农寺的种子只能换,不准卖。
  一比一换种田百姓手里的种子,百姓拿去种。
  各地官府司农官员,等百姓再收获的时候,收上来一批,继续换。
  将来每隔上两三年,邻县之间,一比一换,总在一个地方种,作物产量会越来越低,植株退化。”
  李易不支持卖,又不是开种子公司,司农寺为国家行政部门。
  如果卖,保证有人私下出售,甚至以次充好。
  个人偷卖所赚的钱不多,百姓上当,对朝廷的信任降得可就多了。
  换种子,中间没有利润可图,想伸手也伸不了,总不能换煮熟的种子给百姓吧?
  李隆基依旧同意,对,换。
  “易弟,中午吃青稞榆钱饭?有人看到庄户在下雨前带回来很多榆树钱,下完雨该是没有了。”
  李隆基没忘榆树钱的事情。
  李易:“”
  青稞和榆树钱,现在不是喂牲口的么?
  “吃饼子吧,青稞先蒸好了,放榆树钱烙饼。”李易想到了能吃的方式。
  他还想到有个电影,说老佛爷想知道下民间疾苦,都吃玉米面窝头,老佛爷要吃。
  于是御厨们只好把苞米面磨得更细,混合白面和蜂蜜蒸。
  蒸好后,老佛爷吃,边吃边说:百姓不易呀,整天只能吃这个,我也多吃几个。
  她果然吃了好几个,以示她与民一同受苦了。
  “好!”李隆基还真不明白,反正有得吃就行。
  李易拽绳子,庄户跑过来。
  “问问宋德,谁拿回来榆树钱了?留一部分,晌午吃青稞榆钱饭。”
  “啊?”庄户跟李易刚才同样的表情。
  “把青稞去吧。”李易说一遍操作方法。
  “啊!”庄户悟了,跑出去。
  十二点,辛苦了一上午的官员们来到食堂。
  他们不聚集在一起坐,故意与正好此时来吃饭的庄户们穿插着坐。
  庄户有干力气活儿的,能吃。
  他们看庄户吃得香,自己也有食欲。
  至于说跟庄户一起吃饭有份?不存在的。
  庄户的命比他们金贵,庄户掌握的秘密多。
  何况庄户同样读书识字、能写会算。
  小丫头早上吃得不多,睡一觉,半个小时前醒了,休息下,自己穿雨衣过来。
  “师父我做了个梦,梦哎?榆钱饭?这个榆钱饭寻常百姓可不会如此吃。”
  小丫头要说梦,发现盘子中的煎青稞榆钱饼。


第一千六百一十三章 技术欲刊梦成真
  小丫头所在的县,可没京兆府这般富裕。
  李易要不是跟李隆基他们过去一趟,专门针对当地及周围的地方给出好办法,那里还有人需要依靠一点野菜。
  榆钱饭什么时候变成了两面煎得焦黄的小饼了?闻着有香喷喷的味道。
  “是别人要吃,我不喜欢吃,榆树钱应该当零嘴,庄户们采来就是这个吃法。”
  李易跟大弟子解释一番,别误会啊徒弟,你师父不是那种装样子的人。
  “啊!”小丫头恍然,乖乖坐下。
  “尝一个吧,味道应该还不错。”李易给大弟子夹个饼。
  “嗯!油放这么多,当然好吃了。”小丫头知道油多么不容易获得。
  大豆可以榨油,在山上河边找块地种大豆的人,收了豆子舍不得自己榨油吃。
  李隆基坐在不远处,怪不好意思的,他要吃。
  做出来不好吃,他吃还是不吃?现在这个能吃,而且不是一大碗,小饼子吃一个不行就不吃第二个。
  “拿白面做其实就行。”卢怀慎吃过,他工资总是养族人,有时家里没有吃的了,媳妇儿去摘榆树钱。
  曾经他请其他朝廷到家中吃饭,居然没有一个荤菜。
  他住的房子还是租别人家的,现在归他,地方还大呢。
  “明年有榆树钱的时候拿白面,今年吃不到了,最后一顿。”
  李隆基知道自己犯了个大错误,非提什么青稞呢?
  “小易,还能吃到不?”毕构想尝尝白面的榆钱饭。
  李易愕然地看着毕构,又使个眼色。
  “哦,吃不到啊。”毕构清醒了,陛下刚说吃不到了,李易要是说能,算不算冲撞
  今天反驳陛下的话,明天指鹿为马?
  毕构比较遗憾,万一下完雨,还能找到一些呢。
  “我算一算啊,有了,陛下隆恩,怕百姓副食不够,遂许榆钱多上几日,在更北之地。”
  李易也想吃,他装模作样指头摆弄几下,给出这么个回答。
  李隆基:“”
  他随即笑了:“对,更北之地有,越北越冷,花开得都晚,派人取来吧。”
  “还是三哥聪慧。”李易帮李隆基夹一个小饼。
  李隆基夹起来咬一口:“青稞口感不好,要不是先蒸熟了再煎,难以下咽。”
  他就准备吃这一个,不吃第二个了,确实不好吃。
  大臣们一人夹一个,夹完发现,正好没了。
  他们看向李易,再次表示佩服,都想到了是吧?
  “师父,榆树叶上有小包,包坏了里面有很多小虫,有时我想吃个榆树叶都不敢吃。”
  小丫头说起她的见闻,榆树钱、榆树叶、榆树皮都能吃。
  “你说的叫榆四脉棉蚜,只是其中的一种害虫,还有很多,包括树木本身的病。
  咱们需要榆粉,用来当黏合剂,我回头写在报纸上。
  病的情况还好一些,采取物理手段处理。
  各种虫子,物理光诱能消灭一部分,另外的得打药。
  咱现在能用的药就是石灰水、草木灰水、蒿子水,效果不是很好,然,它们有天敌。”
  李易可以制作出来各种杀虫剂,实验室制取,无法工业化。
  “原来是蚜虫啊,都是路边的,专门种榆树的人,他们搭理得还不错,有时我也需要买来药用。”
  小丫头学到了,等着师父写出来印在报纸上,看一遍就行。
  几个小碟子被送上来,上面放着桑葚。
  姚崇看到桑葚,突然对小丫头说:“青黛,考考你,此为何物?又有几多功效?”
  能当宰相的人,都看过一些医书,故此才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
  小丫头扭头看师父,李易颔首:“只准答,不准反问。”
  “知道啦师父。”小丫头懂得怎样应对了。
  “姚爷爷,是这样的。此为桑葚子。本朝本草有云:利五脏、关节痛、安魂、镇神
  神农本草经疏记:桑椹者,桑之精华所结也。其味甘、其气寒
  雷公炮制药性解载:桑椹,开关窍、利血脉、安神魂、黑须发、明耳目。
  本经逢原书:桑椹,手、足少阴、太阴血分药。
  得配本草有写:甘,凉。入足少阴经血分”
  小丫头哇啦哇啦,一气儿说出来三十多本书关于桑葚的对应症、炮制和用药方式。
  说完,她低头,露难过状:“应该还有,师父写进医书中,我太愚笨,有负师恩。”
  一大桌子人,除了李易、永穆公主、小兰之外,皆是目瞪口呆。
  这可不是背书背哪一段,是问一个东西,从不同的书里找出来这个东西的描述。
  好几个人都号称有过目不忘之能的,听到小丫头说的话,他们觉得自己差一截。
  “很好!吃饭吃饭。”李易摸摸大弟子的脑袋,给夹红烧带鱼。
  带鱼冻得时间久了,不适合清蒸。
  “谢师父!”小丫头又高兴起来,她喜欢吃带鱼。
  关键她觉得师父没怪罪自己记性差,有几个似乎有印象,说不出来,吃完饭回去找来看,这次多看两遍。
  姚崇给李易一个感激眼神,谢谢哦!多亏你强调不准反问。
  李易微微颔首,神情间有着一丝骄傲,我这徒弟没啥太出色的地方,就是心地善良、博闻强识、实际操作天赋高点,主要是年岁太小,比不得那些个老头们的经验丰富。
  过了年才九岁,不堪大用啊,哎呀,想起来就愁!
  姚崇居然看懂了,深呼吸,再深呼吸,不生气,吃饭,吃饭不给钱,吃穷李家庄子。
  “师父,师父我说我做梦啦!我梦到师父写出来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药材或养殖药材的动物昆虫。
  然后咱们有钱,专门派人去处理,过了一些年,大唐有许多的药呢。”
  小丫头咽下一口带鱼肉,仰头看李易。
  “好,为师写,为师有钱,成立一个基金,专门负责各地区药材种植养殖适宜。
  基金的名字为师已经想好,就叫大唐青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