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实际上讨厌鸿儒,鸿儒能做的事情他可以轻松做到。
他喜欢工匠,工匠能做的他很多做不了。
“山民要是也能这样,哦,叫新入籍贯的新民,他们人人如此该多好啊。”
黄礼再次感受到李家庄子的强大,娃娃们的玩耍,大人们暗中无声的照顾,自己的广州黄氏一族,没有一家能做到。
天色黑了,一群小家伙在那里玩儿,大人不但不拎着回家,反而躲起来等待。
怕宝宝们看不清楚,把灯缓缓调亮。
哎?灯怎么调的?什么灯?
“李东主,灯怎么回事儿?”黄礼不懂就问,现在可不是矜持的时候。
“一组铁线和齿轮,煤油灯中有打火石,还有调节阀与弹簧。
挂着灯的地方连着几条铁丝,能打火、能调供油,无供油自然熄灭。
一下如果没打着火,松一下,弹簧归位,再打一次,如多次打不着,得修。”
李易又讲解技术,那个灯可不是二级发光管,就是普通的煤油灯,里面设计稍微复杂一点点。
这个跟他无关,他没说过,工匠们自己琢磨出来的。
包括庄子中很多的‘自动化’设备,一律由工匠摸索和尝试来完成。
耗费多少材料无所谓,工匠自由发挥,研发成本就这样。
别地方的工匠,再有想法,必须考虑材料供给,没钱买,也无人投入,只能干瞪眼。
自己真拼了拿钱填,家中的生活都不好了,填完,别人随便就仿制。
因此工匠全愿意加入工盟,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工盟出钱,等出了成果,工盟给奖励。
李家庄子无须提研究费用,自己就找材料加工,找别人帮忙。
庄子的工匠不在乎奖励,他们就想让庄子变得更好。
如果自己研究出的技术有利于大唐,将是无上荣耀,做梦能笑醒的那种。
“乃李东主所制?”黄礼头一次知道,同样的煤油灯,李家庄子跟自己那里不一样。
“工匠师傅们琢磨的,谁研究出来哪个细节的零件,此零件就以谁来命名。”李易摇头。
“奖励钱财否?”黄礼认为李易不应该把名字让给工匠。
“奖励,给他们钱没啥用,一律记账,家中孩子成亲,庄子给安排,不用他们自己出钱。
他们要去外面买东西,先跟管事们说。
管事们问问有多少人想买同样的东西,到时候一起采购,便宜。”
李易不隐瞒庄子的操作模式,庄户其实不自由。
真跑出去自由,就死了,朝廷不会放过的。
关键跑出去没有自由,即便大唐朝廷不出手,别人依旧要抓走。
被抓走一样跑不掉,被吐蕃使臣抓了,赶紧转移。
大唐直接向吐蕃要人,必须活的,送回来,不送就打,死了更打。
黄礼不清楚李家庄子的庄户被固定住,他想到其他方面。
“李东主,广州也有许多工匠,他们做出来好东西,我们能不能给奖励?”黄礼发现工匠作用大。
“上报,我们核实。里面有两个问题。其一,虚报技术,本来不是新技术,非说成新技术,换取奖励。
第二个呢,抢占别人的功劳申报,隐瞒实情。
宣传必须跟上,告诉工匠和其他能够研究出新工具、作物、牲畜养殖技术、家禽养殖技术的人。
公道在地方最重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这个说法在于治政广大,落实上并不完全正确,但表达出一种社会现象。
在寡和贫的方面,咱们不能轻慢和懈怠。
因为有恒产者有恒心,解决了寡和贫的问题,廉和公就好办了。”
李易很有耐心,给黄礼说,更是给广州黄氏说。
“闻恬啊,把纲常兄与我等交流的事情写出来,刊印在报纸上,可以分期,选择性写,别泄露秘密。
除了一些论政方面的,主要宣传广州地方的经济发展策略和成果。
广州可以,陆州亦可以,还有泉州、海州。
凡沿海州府,若有其心,何不成其志?”
李易此刻变身朝堂重臣,与地方官言谈,行事滴水不漏。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李家庄子藏底蕴
李易等人回去歇息,明日还要练手。
毕构姚崇一群人睡得很踏实,他们已经习惯让自己不激动,即便有时忍不住。
当发现难以入眠、胡思乱想后,他们通常进行自我催眠:啥都不管,有小易在。
黄礼却更精神了,他根本无法休息,他去找其他跟来的人。
三百余人与黄礼一般,兴奋。
在广州时他们只知道李家庄子厉害、有钱、能调动羽林飞骑。
李家庄子具体长啥样,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他们有家族,能够想到的是家族主家的情况。
族中有回廊、凉亭,有游鱼戏水,还有大片的土地、圈起来的湖。
族中的奴隶和下人有规矩,举办一次宴会,能花掉几百缗。
想来李家庄子地方更大一点,多几个楼台。
等到地方,终于知道李家庄子长啥样了。
成片的西南蛮俘虏和家人的居住的地方、城南十几里,三分之一的地方全归李家庄子经营。
过霸桥,北面是皇庄,东边的山啊什么的也是李家庄子所有。
庄子里看不出谁是奴婢,倒是有很多宫女太监蹿来蹿去。
专门供人游玩的地方存在,而且一步一景的感觉。
其他地方走过去是允许观看的工坊,另外许多地方不准进。
更吓的人是看电影的水幕,晚上庄户和桥头的百姓一起看里面的各种介绍。
有工匠教简单的家庭小工具制作,方便又实用。
还有人教怎样给种子育苗,
据说每隔一段时间会放一次,不少人看。
里面还有广告,商家打一次广告也不晓得多少钱。
庄中应该有买来的奴隶吧?怎么看不出来谁是?
庄子中的路修得真好,旁边还有小花小草。
似乎从庄子这边走到另一边,比从长安城西走到城东还远。
这里是长安,灞水旁边,有钱人可以有钱到如此地步?
许多五品以上的官员还住在城南朝廷提供的房子中,根本买不起房,城外的也买不起。
更可怕的是庄子中按照布局,有一个个朝堂各部办公的地方。
确定这里是庄子,而不是皇城?兴庆宫?
停在河边码头的是船?
庄户们有的要骑三个轮子的自行车,装东西,也有骑两个轮的跑来跑去。
热气球在天上飘,一队队的羽林飞骑巡逻。
吃饭的时候有食堂,几十道菜随便选、随便吃。
小娃娃们一个个干净清爽,脸上总是带着笑容。
整个庄子里,见不到丝毫愁绪。
庄户见到官员根本不鞠躬和让路,大家各自走一边,靠右侧通行。
反倒是官员想进来,侍郎以下的必须报备、检查,否则桥都过不了。
今天教给大家制作简单的取锅中盘碗的夹具,竹子制作,结构简单,却非常实用
水幕在讲竹子制作的盘子和碗的放烫夹子,百姓生活水平提高,锅多,尤其是长安城外的百姓,家里烧灶。
以前用手端,或者垫抹布。
黄礼找到众人的时候,大家正看呢,水幕对于他们来说太神奇了。
水向上喷,然后就有图,还是带颜色的图。
图里的人能动、能说话。
一共三个水幕,一个挪到长安东门,一个在皇庄北门。
另一个就是灞水桥头,从庄子能看到,外面百姓聚集,边吃喝边学习。
摆摊卖吃食的人高兴,人多,买卖好做。
水幕上的人动作很慢,一点点教细节,教一遍后重复,制作出来的夹子形状略微不同。
庄户们不看,倒是有人借着光亮看书,说练习在有动静的地方静心。
三百多人坐在马扎上,聚精会神。
黄礼看看众人,刚要说话,制作的节目结束,新的出现。
好高好高的山,山上有积雪,一个人站在那里。
声音响起在天下之巅。
画面一转,骑兵冲锋。
在国之边关。
波涛汹涌,狂风呼啸,船头有人望向远方。
在东海之畔。
马头琴声里,一群牧羊犬配合着主人在驱赶羊群。
在苍莽草原。
唰,四个画面分屏同时出现,每一个人手上拿个罐子,伸筷子从中夹东西抿嘴里,露出笑容。
家的味道从来都未曾改变,田婆子臭豆腐就在你的身边,浓郁不散,久久相伴。
黄礼看傻眼了,当画面重新成了介绍孵化小鸡怎样喂水的时候,他才清醒。
“这个什么臭豆腐得卖多少才能赚回来广告费?臭豆腐还能有人跟李家庄子比?”
黄礼嘟囔,他觉得不能卖这个什么臭豆腐,不划算,贵,贵在广告费。
“黄参军事,跟李东主说完了?”
有个人发现自己身有影子,一抬头,瞅见黄礼,打招呼。
旁边的庄户给黄礼一个马扎,黄礼道声谢坐下:“知道李家庄子的厉害了吧?”
“嗯!大,地方太大了,那些山全归李家庄子,听说别处的山也有,同州、华州、蒲州。”打招呼的人回应。
“还有吗?”黄礼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庄户们穿的衣服好,住的楼更好,孩子们跑跑闹闹的看着不守礼节,偏偏懂事,知道大人干活的时候让路,还想办法帮忙。”
此人想想,给出另一个方面的看法。
“还有吗?”黄礼依旧不在意。
“庄户好像都识字,这个厉害!”
“还有吗?”
“水幕,怎么弄出来的?咱们黄氏如果有一个,必然成为望族。”
“还有吗?”
“食堂好,我们发现他们十二个时辰总有人干活,随时能吃到饭菜。”
“还有吗?”
“难道这些不够?”
“你猜这庄子里都有谁?陛下你看到了,知道住在哪不?”黄礼问。
“不会是住在庄子里吧?还有皇后?”
“太上皇、豆卢贵妃、皇后、婕妤、皇长子、皇嫡子、五王。
我说事情的时候,毕宰辅要问,李东主接过去,说不交税,没有一个人反对。”
黄礼说着拍拍胸口,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陛下不说什么?”
“陛下一口一个易弟叫着,李东主跟群臣问答,有如整个大唐的事情围绕在他转。
你所见的皆为皮毛,李家庄子的厉害在于李东主的位置。”
黄礼说完长出口气,把压力分享一下,感觉舒服多了。
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深不可探使臣明
一群广州来的人被黄礼叫走,别看了,咱们要在此住上几日。
漕船花钱雇来的,不能白跑,得买东西带回去。
这不是不用交税了嘛!税钱揣着呢。
原本就带了钱,准备买点啥。
如今可以买更多,先拿税钱买,回去谁要,再把税钱补回,进行地方建设。
李东主告诉怎样操作,虽然听他说话的时候感觉云山雾罩的。
然,毕宰辅给翻译了,特别具体。
大家凑到一起商量,需要重新定位在广州都督府的李家庄子庄户的地位。
人家的庄子就是朝堂,人家的东主说句话,上到陛下、下到宰辅,没有一个驳斥的。
对,下到宰辅,侍郎没资格听,倒是有一个尚书,工部尚书,曾经也当过宰辅。
再看其他跟着的团儿里的人,最差的一个是柳冲,专门研究世家大族。
柳冲出身河东柳氏,当过太子宾客、宋王师、昭馆学士。
太子宾客容易理解,有官职。
昭馆学士同样简单,查资料能查到直学士等等下面的品级。
宋王师是什么?只查这三个字,累死也查不出来具体干啥的。
它其实是指正一品的太子太师。
宋王是李成器,他是让太子。
与太子宾客一同解读,融会大唐此时期的情况,便知晓宋王师乃宋王李成器的太子太师。
正一品的虚职,虚职归虚职,却拿实际的俸禄。
另一个没当过宰辅的尹思贞就是各种当尚书,只差一点点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团儿里的人都是这等存在,侍郎和郎中,甭想当面问李东主政事。
没有这个底蕴,钱多、地多有何用?
什么人多?手底下十来万人?那直接收拾你,不然等你造反?
“故此,李东主现在现在哎呀!”
黄礼介绍完情况,想要总结一番,偏偏给不出个具体定位。
三百多跟来的人在懵圈状态下,怎么弄的?李东主没有实际官职,他咋
“反正具体的事情我记下,回去照办,各家不得有丁点贪墨和懈怠。”
黄礼不说李易怎么样,目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