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宰辅,我是仓曹司仓参军事黄礼,字纲常。”
  被带过来的负责人举手发言。
  说着话,他四下里踅摸。
  “你找什么?”毕构纳闷地跟着朝周围扫一扫。
  “宋宰辅和张宰辅不在?”黄礼要找宋璟和张九龄。
  宋璟在广州都督府当过大官,还有给他立碑,他没答应。
  张九龄在广州市舶司当市舶使,都熟悉。
  “老夫户部尚书,寻他们作甚?你老夫与李家庄子的李易熟,你在广州可识得李家庄子的人?”
  毕构瞬间明白了,人家想见熟人。
  “熟,没有更熟的了。既如此,我与毕宰辅说。
  之后要有五批漕船,俱是六十艘。
  我们走陆路运到长江,再从长江转漕船,人手不足,一批批来。
  属于今年广州府交的山民租子,山民入籍,感念朝廷恩泽,以物易物,换取稻米,运往长安。”
  黄礼介绍情况,他们从广州走张九龄修的陆路,吭哧吭哧一路损耗运到长江边,找船到这里。
  运费什么的都是他们出,他们估计找关系弄漕船又额外掏钱。
  毕构动容了,钱他不在乎,六批,不过三万缗。
  他想不通山民新入了籍贯哪来的钱买粮食给送,山民这么好吗?
  刚加入大唐的官方大家庭,便想到给家里拿东西、尽义务。
  如此的话,当地官员啊!对,李家庄子的人过去了。
  李家庄子派去一个团队,接手整个广州都督府的具体工作。
  他看看黄礼,声音放柔和:“当地的日子可还好过?粮食送来,百姓家中吃用够吗?”
  黄礼往后躲躲,不怎么适应。
  “问你话呢。”旁边的人提醒。
  “哦,够,粮有得是,吃不完,可便宜了,山民一张兔子皮,换二十石,养一只鸡,换十石。”
  黄礼打保票,怎么不会挨饿,有米有肉,放心吧,咱们温饱了,再努努力就小康。
  “十石粮能养多少鸡?”毕构吃惊着嘟囔,一只鸡能换好几麻袋大米?
  “鸡吃的粮少,咱们养走山鸡,放养,不容易生病,就是总被野兽给偷走,咱们再打野兽。”
  黄礼以为问他,他给出答案。
  毕构眼睛一眯:“你是不是以为你作为地方官,功劳甚大?”
  “还行吧,原来当地没有这般好日子。”黄礼轻轻点下头。
  “如此的话,以前你们怎么没把山民给入籍,并送来大量租子?”
  毕构不想给当地官员功劳,认为与他们无关。
  黄礼愣神,随即又有些愤怒,小声说:“以前朝廷户部哪来许多钱财?以前还用绢帛和铜钱当货币,更多的地方以物易物呢。”
  毕构:“”
  十几息后他深呼吸、再深呼吸,这口气儿差点没上来,被怼得太难受了。
  仔细一琢磨,没毛病,提以前作甚?
  “赶紧休息,交接的事情不急。”毕构选择原谅对方,大家都不容易。
  “我们去李家庄子住,不在朝廷安排的地方。我们要吃李家庄子的食堂,都说好的了。”
  黄礼拒绝被安排,自己带队过来,给另外三个仓曹司仓参军事好处了,不然咋抢的位置?
  “就是为你们安排到李家庄子。”
  毕构累呀,区区一个仓曹司仓参军事,竟然敢与宰辅硬顶?
  信不信老夫一怒,撤了你这个正七品下的官儿?
  “多谢毕宰辅。”黄礼满意,不愤怒了。
  他回头招呼自己的人,把计数的工作交接,不用等数量,多了少了能怎样?
  咱们赶紧去李家庄子,传说中的地方啊。


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九年储粮算尤重
  一群人在天没黑的时候又聚集在李家庄子,带了几麻袋的稻子,叫人脱壳。
  黄礼一行三百多官吏,其实用不着太多人,他们想过来体验下。
  说是官吏,实际上里面有家族子弟,挂个名。
  到长安涨见识,顺便进李家庄子观察与学习。
  也不都是黄氏的人,另外的大家族,跟着派人,之后的五批全有此类情况。
  还有山民的头领、副头领,到长安后他们跟鹌鹑似的,不敢吱声。
  李隆基在他们震撼的状态下接见了他们,给予他的勉励。
  一个个好激动,陛下自己居然能见到,而且陛下住李家庄子。
  还了解到事情多的时候,群臣在兴庆宫办公,不去皇城,除非大朝会。
  事情少,宰相们也在李家庄子办公,通过索道来回送信。
  无怪乎李家庄子的人那么厉害,整天跟陛下和宰相们相处、学习呀。
  李隆基勉励完所有人,单独招黄礼觐见。
  大臣们陪同,喝茶水,晚上时间未到。
  何况李易没出来,今天的时间长了,不晓得手术室里面出了什么问题。
  “钱和粮食怎么来的?”毕构上来直接问,其他人盯着黄礼。
  黄礼感觉像三堂会审,有点骄傲,正常他的品级,不配御史台、刑部、大理寺联合审他。
  眼下的阵容比三堂会审还厉害,大唐最顶尖的存在,陛下亲召。
  “夷商自己愿意换的,交换量很大,一船船的粮食像白送一样运过来,还有以前贸易的商品。”
  黄礼把根源推到夷商的身上,说好了的。
  话音落,他看看周围,见大家不出声,他再次说:“他们带东西多,还带粮食,咱们为啥不换?对不?”
  群臣:“”
  “呵呵呵!”李隆基笑,忍不住。
  他不信黄礼不知道大家要问什么,黄礼居然瞪眼睛装傻。
  “你以为你不说我们便不知晓?你罪大了。”宋璟瞪眼。
  “宋都督,我有何罪?贸易量大,难道不好?”黄礼坚持着,不能说。
  “我们派人去查了。”苏颋在旁边出声。
  “哦,查好,正好证明我们清白。”
  黄礼不怕这个,查的人他看到了,李家庄子的人负责招待。
  然后有黄门也去了,还是李家庄子的人招待。
  说着他看李隆基,这个才最可怕。
  李隆基摇摇头:“谣言而已,说只允许五家商行合作,谁贸易量大、粮食运来得多,谁就加分。”
  他知道情况,李易出海,广州府的李家庄子人得到消息。
  朝廷派人查,他们给收买,高力士派的人,他们说实话。
  李家庄子的人怕朝廷有人趁东主不在,背后搞事情。
  群臣果然被蒙在鼓里,有点难过,更多的是想了解具体操作。
  这个太厉害啦!要钱有钱、要粮得粮。
  “陛下能否详说?”宋璟无奈,向李隆基讨教。
  “此事吧”
  “三哥,我来说。”李隆基话没说话,李易出现在门口,一脸疲惫之色。
  “易弟手术处理妥当?”李隆基心疼,易弟累。
  “差点死了,人和人的身体结构不一样,得养两个月,半年内不能干重活。”
  李易伸手搓搓脸,练习的过程并不顺利。
  说是死囚签了协议死去无妨,他还是想要让对方活着。
  “赶紧坐下。”李隆基要起身搬椅子,高力士唰地蹿过去,把椅子放在李隆基身边。
  黄礼听着、看着,终于彻底领悟,李东主跟陛下是这等关系?
  群臣居然无动于衷,你李易怎么成了易弟?你属于外姓你也姓李哈!
  那你跟陛下是一个哦,可以是一个李。
  原来如此,就是你厉害呗!咋说都行的那种。
  “易弟喝茶,歇歇,不急,你医术提高,大家皆受益。”李隆基把自己面前的茶碗推过去。
  群臣点头,对,小易你重要,你好好练,偶们都支持你。
  “多谢三哥。”李易仰头喝掉,再喘喘。
  “诸位,此事乃我安排。咱大唐粮食储备过少,莫说九年粮,今年半个大唐遭灾,常平仓全开,不够。”
  李易先说现实,咱们粮食少啊。
  大家还生气呢,不出声。
  李易自己说:“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这里的蓄诸位可懂?”
  “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以三十年之通,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然后天子食,日举以乐。”
  群臣一同说,那叫一个整齐呀。
  黄礼跟着说两句又停住,忘了,礼记里面的内容。
  “诸位既然知道蓄以粮食论,咱大唐三年粮可有?我不得想点办法弄粮食?
  关于具体操作,是先出消息,用经营牌照来胁迫”
  李易把那套理论说出来,夷商就是这样疯狂卖东西,因为大唐厉害,别人只能如此。
  “小易,通过运作手段,买粮的成本有多高?”
  毕构听懂,他在琢磨长期购买,短时间内感觉大唐占便宜,将来呢?
  “所有的成本都归属在利润中,没有利润,何来成本,即便是负利润,它也是在成本基础上得出。
  夷商愿意提供多少粮食,在乎他们从大唐的贸易中获得多少利润。
  规则中,大唐处在有利的卖方市场地位,只要大唐给出的利润足够多,夷商什么都能干。”
  李易坐端正,属于问政,自己必须规矩。
  宋璟看到李易的态度,跟着问:“利润多少你能知道?”
  “正在收集数据,我有模型,数据量越大,我得到的结论准确性越高。
  里面涉及到的变量很多,不但包含产出与运输风险费用,还包括各地区的种植粮食人口的社会地位。
  自耕户,寻求的利润更高,保证自己的生活水平。
  奴隶则无法保障自己的其他利益,活着就是目标。
  加上其他的距离关系、灾害影响、武力掠夺等等。
  每一个变量都要计算,数学模型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会体现出来。”
  李易认真回答,把数学推到前面,明算科以后要加重了。
  进士科今年科举就加了一点算学,很简单的。
  以后将增加,想考进士科,必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然后时务策。


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轮番问政地位奉
  “李大夫,夷地粮食出产有限,收粮怎能长久?”张九龄对李易发问。
  “产业结构在某些程度上服务于供需关系,如大唐给出长期收购粮食的保证,别处的人可以开垦新的土地用来种植。”
  李易向张九龄解释。
  “夷地产业结构调整速度,能否及时为大唐供应所需商品?”苏颋跟着出声。
  “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在于政治、技术、商品利润。
  技术越简单,调整速度越快,夷商的政治服务于资本,只要资本方影响力足够强,政治不是问题。
  商品利润包含直接利润与间接利润,前者为买粮,后者为购买其他商品资格等因素。”
  李易继续回答,丝毫不保留,更不说废话。
  “如果大唐加大对外贸易量,货币是否在其中有属于自己的地位?”毕构眼睛眯起来。
  “任何对方可接受的东西都可以称作货币,包含数字记录。
  兑换券的地位不取决于夷商给予的地位,在大唐百姓和官方认可的地位。
  卖方市场的大唐所认可的货币,就是买方必须承认的货币。反之亦然。”
  李易向毕构点点头,兑换券强着呢。
  “所谓的谣言提及准入许可证,真有还是假有?”
  当了宰相又跟着姚崇一起被罢宰相,现在当京兆府尹的源乾曜也不甘人后。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所谓准入许可,当用之为国。兵无常势而水无常形。”
  李易给出个模棱两可的回答,实际就是非常灵活,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若夷商因准入许可,互相联合当如何?”刘幽求说出自己的疑惑。
  “凡联合者,以力破之,众夷商无法联合,归属不同,一旦联合,证明一家势大,海军出手。”
  “有新夷商初至大唐,遭受排挤当怎般?”李日知从另一个方面考虑。
  “送与其部分情报即可。”
  “大唐将来以本土商队出航”
  一个个人问着,李易一次次回答着。
  黄礼懵了,我咋许多话听不懂?什么产业结构的、啥货币地位的?
  怪不得自己只能当个正七品下的小官儿,实在是差距太大。
  李东主怎么忙过来的?一个人答一堆问题,随口问就顺嘴答,自己如果被这样问,一头撞死算了。
  “小易,天黑了,吃饭不?”
  众人问得差不多了,毕构揉揉肚子,饿了,中午他没吃主食,喝酒来着。
  “吃呗!”李易同样饿。
  “吃什么?”毕构追问。
  “是呀,吃什么?宋德,有牛吗?”李易朝外面喊。
  “东主有啊,两头老死的牛,耕地不让耕了,四头牛看别的牛耕,非往前挤,看着看着就有两头倒下。”宋德的声音传来。
  “有筋头巴脑吗?”李易复问。
  “有。”
  “诸位,吃筋头巴脑锅行不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