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永穆公主不具备野心,她只想着嫁给李易,从此过上没羞没臊的日子,不,是幸福美满的生活。
“那是卖卤味儿的?哎~~~有猪耳朵和猪尾巴吗?”
李易看到一个推车的人从下面过,太高,看不清楚,他喊。
“有,四个耳朵,三个尾巴。”下面的人听到,仰头回喊。
“买了,全买了,卤猪蹄有多少?”
李易吃惯了庄子上的卤味儿,想看看别人的。
“九个。”下面再次回喊。
“要!哪位兄弟在下面,我扔钱下去,你帮付一下。”李易说着翻兜,顿住,没揣钱。
永穆公主把自己的小包包拉开,从中拿出一张一百钱的兑换券,再拿两个筷子对着缠,扔下去。
按照当下的物价,一百钱能买两份,猪蹄子、猪耳朵肉少、油少,猪尾巴还凑合。
最不值钱的其实就是猪蹄子,一吃全是骨头。
“四十二钱,我找你五十八钱。”
下面的人拿到钱,把东西拿荷叶包上交给刚才看马的李成器的侍卫,仰头说价钱。
“不要了,有冻儿没?你卤这些东西应该有皮冻儿吧?有就切一块。”李易朝下喊。
猪蹄肉少,但猪蹄可以烀出来皮冻儿,猪皮一起烀更好。
然后猪皮留下,就是皮冻儿,把猪皮拿出去,叫清冻儿。
“有,都给你了,那也多,我找你二十钱吧。”卖东西的不好意思。
“不用,赶紧把东西给他,送上来。”李易吆喝。
“好!给了!你是谁呀?你太有钱了。”卖东西的人交接完,又搭了一大块猪头肉。
“我李易,你明天到李家庄子看看眼睛,我都能看清楚你,你近视我送你一副眼镜。”李易觉得对方近视。
他没好意思认定对方智商不足,这个房子是谁的有几个不知道?
“李易啊,好姓名,耳熟哇,跟那个……卧槽,李东主你在上面呢?看不真切,我不要钱了,不要了,哎你回来,你别跑,我把钱给你……”
下面的人拿着钱要追,速度不够快,又被其他人拦下,谁都不收他的钱。
“你什么时候有时间就去庄子,我给你配镜子,今天晚上也行。”李易朝他喊。
“李东主,不能给钱呀!你吃我的东西,是给我脸。”卖东西的人急了。
“我不是我给的,是闻恬兰香阁的女主人给的,我将来的夫人,你要送我夫人东西?”李易想到了个办法。
“没有的事儿,李东主你别误会,我去卖货了,明天我到李家庄子。”
卖卤味儿人吓坏了,赶紧推车跑,没办法,刚才阻拦的侍卫拔刀了。
“李郎,吃虾仁。”永穆公主开心,给李易喂虾仁。
“好!我看看那个猪蹄行不行,给你啃,切一半。”李易嚼着虾仁说。
“小易,给老夫把猪耳朵切一下。”毕构非常不识时务地在旁边出声。
李易拿过刀,有人送上砧板,他咔嚓咔嚓切:“卖的猪蹄肉不少,我以为他们养殖的猪蹄瘦呢。”
“猪耳朵也厚,横着来一刀。”毕构等着吃,眼巴巴瞅。
“猪的生长周期长,品种、饲料的问题,饲料中添加激素,长得就快,却不健康。
调整资料营养结构的话,需要更多的粮食,以粮食换猪肉,感觉还是粮食重要,不换。”
李易横着片猪耳朵,嘟囔。
他担心猪养着养着死了,粮食能够长时间保存。
现在大部分分散养猪的人在割猪草喂,节省饲料,宁肯晚半个月给合作商提供猪,也要把粮食省下。
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朝廷之务游艇游
在别人看来属于茫然的东西,李易眼中就是数据,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多长时间出栏。
需要协调,看是吃肉省粮,还是吃粮管饱。
“小易,你说百姓在想什么?”
毕构在那里切黄瓜,有两根完整的黄瓜,蘸酱吃的。
毕构自己要吃细的猪耳朵,他不服老,亲自操刀切黄瓜丝。
“老毕,猪耳朵不用非要拌别的东西,你这黄瓜切心儿啊?都是水了,黄瓜丝不是这么切的。”
李易过去帮忙,别浪费黄瓜,即便现在黄瓜不值钱了。
“百姓所虑多为物质方面的事情,有足够的粮食、能吃到肉、住结实的房子、穿舒适的衣服、娶媳妇儿、多生娃儿、不生病。”
李易知道目前大唐百姓还没考虑能整天出去旅游玩耍的事情。
“如此,我等多为朝廷赚钱,满足百姓需求即可。”毕构看李易干活,自己抿一口酒。
李易诧异地看向毕构,又瞅瞅酒盅。
‘嗯哼!’宋璟咳嗽一声:“关键在于推动新的生产技术研发,并转化为生产力。”
苏颋跟上:“继续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开民智,至少能够看懂朝廷的官方公告,提高学习能力。”
张九龄放下筷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物资运输量,社会资源调度。”
三人说完,一同看毕构,意思是你赶紧换个说法,你这又该惹李易生气了。
毕构吧嗒下嘴儿:“对对对,要合理利用财政资金,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李易黄瓜不但切好,连着猪耳朵一同给办好,露出笑容,对嘛!这才是大唐宰辅应该说的话。
啥就为朝廷赚钱?没有东西,钱多,那不通货膨胀了嘛!
……
“他们跑到东市找小易了,小易会去南方种东西?”李旦跟一群儿子吃饭。
天热,李旦没什么胃口,餐盘中放十几样菜,量少,主食高粱米水饭。
与座的四个儿子有一个非亲生,李守礼,李旦是他的叔叔,六王庄的六王有他一份。
他们挂一堆虚名,平时帮李成器弄六李庄、工盟、衣盟、海边的事情。
他们都搬来住,包括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双胞胎哥哥王守一,这两个人住在皇庄。
一个个怕死啊,有个头疼脑热的立即找护士帮忙看。
李守礼接受按摩,还有缓和旧伤的药物治疗。
他能预测天气,下雨之前挨打的地方疼,等天晴的时候则舒服。
武则天把他们姓李的给折磨惨了,各种杀、各种打。
李隆基不嫌热,吃大米饭、热菜:“应是派人种,琼州之地,明年种的大量胡椒可结果。”
他没忘胡椒种植的事情,琼州和雷州那边,琼州生长得好,天热,雷州等地冬天还是冷。
李隆基他哥申王李成义胃口也不错,吃了好几块红烧肉了。
他咕嘟咕嘟喝一大口汤:“如今夷商贩卖胡椒,所获颇丰。陆州那里也运胡椒到长安,才使长安有所供应。
待琼州胡椒下来,可使劲压低夷商胡椒之价,不叫其轻易拿走我大唐好货。鸭架汤鲜啊。”
他最近情况不错,夫人怀孕了,他的问题。
男性病,吃的药。
历史上他没孩子,过继李成器的儿子。
李易出海,他到李家庄子,经过检查,有药,吃吃看看,果然好用。
如此他更不能离开了,要等孩子成功出生,再长大。
不然中间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孩子又没了咋办?
“鸭架和上面的肉哪去了?”薛王李业知道自己喝的是鸭架汤,一不见鸭架,而不见肉。
“在这呢,爆炒的鸭肉,还有鸭血。”
李旦用筷子点点自己的餐盘,告诉儿子鸭肉的所在。
李隆基跟着指指桥头的位置:“架在外面,庄子里先炖一遍汤,捞出来,一大堆扔到免费汤的地方继续炖,把骨头炖酥,别人喝的时候还能嚼。”
庄子里许多骨头都这般处理,庄子保证有汤,先炖,再给别人。
不然骨头只能扔掉,或者当成饲料。
拿到棚子的鸭架上还有肉呢,猪大骨的骨髓没有,全锯开取出给孩子和老人们吃了。
即便如此,李家庄子免费汤所在,也是最好的供应点儿。
大家看过去,看到棚子群,更看到停泊在那里的游艇。
“小易回来后说调整原油蒸馏技术,要用在游艇上,改一点就行,不能脱硫太多,多了对游艇设备伤害大,坏了修不了。”
李旦想要乘游艇出去玩儿,不走远,在周围转转,总比别的船强。
又知道燃料李易拿寿命兑换,他便等庄子上改进下蒸馏技术,李易说的话他很上心。
他记得李易说的时候说脱硫过程中把什么润滑的也给弄出去了。
“三哥,不如上游艇看看?”岐王李范这两天始终盘算,李易的东西,他不好直接说。
恰巧话题说到这,游艇上有羽林飞骑看守。
“去。”李隆基没犹豫,下来的六个官员说游艇好。
一行人出发,饭菜由太监宫女带着。
八个跟着李易出去的太监宫女,他们负责讲解游艇里面的情况。
他们回来后,把本本交上去,还有分开说情况。
游艇靠着庄子的一边停,搭上跳板就上去。
对岸始终有人在观瞧,包括外蕃的使臣。
京兆府的百姓,有钱的人,会主动跑来瞅瞅,跟普通的百姓聊上几句,不端架子。
有种自豪感,自己大唐的大船,叫巡洋舰,可厉害了,李东主的驾乘。
使臣们各怀心思,倭国人比较实在,他们琢磨这船回自己的日本是不是特别安稳。
之前他们把水泥的生产技术给送回去,又从国内带到这边不少白银。
今年他们准备让想回去的道慈带上新的资料,道慈是个人名,俗家称呼为额田,师傅是智藏,属于沙门。
这个道慈不是李易时代的道慈,两者差不少呢。
伯讹等吐蕃人看着游艇,总担忧李易哪天高兴,开着游艇去黄河源头转,再跑到长江源头,天知道李易会干什么坏事儿。
李隆基等人先不忙着参观,吃饭重要,一会儿凉了。
刚在甲板上坐好,一群快马从前面跑过来。
“报!河西节度使急报……”马上的人大喊着,其他人纷纷让路。
(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苏禄欲和放自由
“苏禄言及他愿意在那边继续为大唐阻挡外敌,说他的突骑施依旧有足够的兵力护卫大唐疆土。”
验过信,李隆基看过,与父亲和兄弟们说。
“把另一封原信给小易送去。”李旦不想管朝廷的事情,操心多了会累。
李隆基颔首,羽林飞骑带着另一封同样的信跑了。
报信的一队人被放到平板车上推进庄子,准备泡澡、按摩、睡觉。
跑短途冲刺的马享受着冷水冲洗、鸡蛋和胡椒粒的待遇,不时地喷一下气儿,表示高兴。
游艇上的人心思转向西北,随即又转回到游艇和吃饭中,再操心也要等李易回信。
“此船比我等出去时所坐的船舒服。”李成义感受下船的晃动与甲板的情况,给出评价。
他没说错,游艇的甲板当然比他之前的船甲板好。
不但甲板好,看看周围的东西,哪样都不是其他船能比的。
“此船比马还快,可惜抬不上去。”
李范想去黄河源头转转,他还不愿意乘别的船,害怕出事儿。
走壶口瀑布,游艇太大,往上拽还得重新制作索道坡。
李隆基脑海中出现壶口瀑布的模样,说道:“李家庄子在制作钢丝绳,再加上铁轨和混凝土固定支柱,应该能把更大的船拽上去。”
“现在正于黄河上游人工运河的位置造船,可不过壶口瀑布,到瀑布时,走铁轨马运,运河同样能帮着运。”
李旦说着不愿意想更多的朝廷事情,偏偏不小心就记住,随后自然琢磨。
李守礼接过话:“物资流通起来,黄河上面段的百姓方能过上好日子。
他们多到仍掉的的东西,正是其他地方所需之物。
好比夏季的瓜果,凡黄河段,采摘后装船顺流而下,解京兆府瓜果昂贵之忧。
京兆府的铁器等工具,再装船送过去。
还有草原上的蘑菇,今年采的春蘑,也是陆上行舟,却很容易。”
包括李守礼在内,一群王都在努力学习,包括他们家中的子嗣。
知识没学到的,不准参与大唐朝天下基金的运作。
不白参与,赚钱。
朝廷给宗室子弟钱,按照官职给,钱并不少,架不住他们花大。
举办个酒会、带一群人文去游、府中下人的月例、女人的胭脂……
花多了就看别人潇洒,除非李隆基高兴,赏赐一些,要么家中的女人见王皇后,王皇后给。
在基金里面任职,有工资,做好了的话,工资比俸禄还高。
要求不准外行指挥内行,更不得贪墨,包括找其他人成立一个商行,与基金合作,进行利益输送。
基金运作,没有漏洞,至少他们找不到,李易给出的全套方案。
除非出现窝案,如大唐朝天下基金的琼州分部,从上到下,全联合起来,造假!
包括母基金的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