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8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易抬起双手搓搓自己的脸:“习惯成自然,跟鸡下蛋什么的没啥去别,一摸就知道鸡有没有蛋。”
  “啊?”包括小兰在内,及周围的女子都惊诧地看李易,她们生活好,还有从小在宫中,哪懂得百姓家中家禽的情况啊。
  “不知道?百姓家里养鸭子和鹅,通常都知道是否丢了蛋。”李易继续科普。
  “能摸出来,蛋没下出来前是软的,却能摸出来,鼓一块,蛋壳就出现了,软的,慢慢变硬,要是钙补充少,下来的便是软壳蛋。
  鸡鸭鹅放出去之前,都要摸一摸,知道哪一只要下蛋了。
  鸡一般会在鸡窝里下蛋,偶尔也会在外面的干草堆下,憋不住了。
  鸭子与鹅,散养保证是在外面,等回来后,再摸,蛋没了,去捡蛋,数量不足,就是丢蛋。”
  李易说完看众人一副学到了的表情,无奈地摇摇头。
  自己那时都是城里人了,不清楚这些事情可以理解,咱古代人也不懂?
  “李东主,听闻有瞎子去河边捡鸭子和鹅的蛋,一捡就能捡到,比不瞎的人还厉害,是怎么回事儿?”
  终于有女子忍不住了,她就想弄清楚一些事情。
  “鸭和鹅产蛋要选择地方,湿度、温度、地面软硬程度,眼盲者从小开始熟悉,这是生与死的距离,必须掌握。
  实际上盲人比不得正常人,只是盲人做了一些正常人才能做到的事情时,别人高抬了盲人。”
  李易说着又愣住,看外面的水泥地面。
  “记一下,画盲道,回头先在长安城周边进行,告诉盲人如何分辨,教他们踩盲道。
  凡盲道所处,不可有杂物堆积。但有盲人行,其他人车皆让。
  关键交叉路口,盲人过,有轨马车也得让。”
  李易很内疚与自责,大唐的盲人数量多,各种原因造成的,尤其是三十多岁后视力就出问题。
  小孩子因为生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也看不到东西了。
  自己只想着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忘了还有一部分特殊群体,身为医者,不应该啊。
  李易对医的理解有着自己的想法,很多医生其实在文学方面不行,属于理科。
  医这个字啊,本身包含了很多东西。
  醫,分解它,就是匚、矢、殳、酉。
  单独看,匚好几种解释,但其实就是咒禁,一种仪式。
  矢是针啊,针灸的针。
  殳,乃有棱无刃,干啥用的?刮痧呀!有刃的不能刮?有刃的叫褪毛,要不要用刮胡刀的刀片刮痧?
  酉为汤水也,熬的汤药。
  一个醫字,包含了治疗疾病的手段。
  而不是所谓的医解释的把东西放到一个器皿中,什么战争取出来箭矢仍到某个罐子里,能翻译成这样的人……呵呵!
  这么说吧,但凡能看懂古乐减字谱的人,都不会把‘醫’给理解出别的意思。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修路小钱曹操到
  别人不懂得李易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她们却明白李易确实为百姓考虑,哪怕是个瞎子。
  为瞎子专门修出来一条好辨识的路,她们不觉得花了冤枉钱,反而自豪,因为这里是长安。
  数遍天下,何处怀此志?
  洛阳地面上的天枢倒了,大唐百姓心中的天枢却起来了。
  真正的信念从不以外物而显,只在心田。
  “小易,上这边吃饭啊,我们过不去。”大家琢磨着事情的时候,斜对面的楼上,有人在喊喊。
  “是毕宰辅啊!”永穆公主看到了。
  毕构所在的位置其实是这边羽林飞骑的器械库,闻恬兰香阁放东西的地方,挨着运动中心。
  “走,跟他们一起吃吧,他们……”李易好无奈,一群老头,他能如何?
  大家移步,端东西,给他们带盒饭,他们保证不会自己带饭。
  一大群人在楼顶上隔栏杆看下面,还有人临时给搭起棚子,桌椅摆妥当,就等饭菜。
  “我跟我家闻恬吃顿饭,诸位居然都知道?”李易找个位置坐下。
  “你在天上飞,长安城估计已经传遍,起居注呢?”毕构看侍女,要东西。
  “起居注是皇帝才有的,不得随意称呼,欲陷某于死地乎?我都没有人身自由了。”
  李易示意侍女把记的纸给毕构,看吧,自己光明磊落。
  毕构摆摆手:“轮不到老夫看,老夫能饮酒否?”
  他看到李易拿着啤酒,馋了。
  “下午不办公?”李易示意毕构伸胳膊,他要把脉。
  毕构一撸袖子:“可以不办公。”
  其他人纷纷撸袖子,正好一起。
  “我刚才想到个事情,朝廷出钱,放松,小钱,别紧张,瞬间心率就上来了。”
  李易摇摇头,一提钱咋就状态改变呢?
  “小钱是多少?”毕构紧盯李易,李易一谈钱,同样以万缗为单位。
  “长安城中,加上周围一圈,大概有个一千缗足矣!”
  李易估算下,找工匠,没多少费用。
  “千缗你还叫朝廷出?你随手便拿了。”毕构长出口气,千缗算钱吗?
  “便民工程,增加百姓对朝廷的拥护感。我出钱,百姓拥护我。
  你葡萄酒吧,喝三两,边喝边吃菜,主食不用吃。
  叫人回庄子大棚挖水萝卜过来,蘸酱,再切黄瓜条,你还是喝白酒吧,五十度的,二两。”
  李易抬起走,旁边侍女递来湿毛巾擦,他再去别人的桌子。
  “行,就喝白酒。百姓拥护你与拥护朝廷没啥区别,一千缗朝廷出,干什么用?”
  毕构看酱油泡的葱,吧嗒下嘴儿,批了。
  “盲道,给盲人走的路,盲人不用使用盲杖点,一样能够找准方向。”
  李易说着从怀里掏出听诊器,给宋璟听。
  宋璟紧张了,怎么到自己这里诊下脉,又上别的设备?
  “宋宰辅喝啤酒,加冰块。”李易听完,推荐啤酒。
  “好!”宋璟放下心。
  等李易把所有人给看一遍,水萝卜等蘸酱菜被拿来,但是没有葱,老头们中午不适合吃葱。
  “小易说说盲道如何施工?”毕构夹起一条水萝卜,眼睛看下面百姓。
  “现有的路上拿水泥修出来条状和点状,条代表执行,点代表路口、转弯。”
  李易按照他那时的通用标准,不然弄成三角的、菱形的?
  毕构终于明白为什么钱少,因为简单。水泥、人工费,还有木头条。
  先用木头条打好架子,水泥搅拌完倒进去、抹平、盖草帘、浇水,差不多的时候把架子拿下来。
  水泥条和圆点比周围的高出一点点即可,踩上就知道。
  “盲道遇到马车道交叉怎么解决?”柳冲看到有轨马车的路,提出个问题。
  “圆点调整,告诉盲人前面存在轨道,盲人慢慢挪过去。”
  李易按照铁路的方式来说,马路上可以在人行横道上留盲道。
  铁轨只能让盲人走过去,告诉他们前方有铁轨。
  “要是正好来车……”苏颋也想找个可能出事儿的地方。
  “有铃铛,而且盲人过的时候,旁边没有人?帮一下不就解决了?”李易认为这根本不是问题。
  别说大唐,他那时盲人要过马路,旁边有人,基本上都会过去帮忙,盲人也不拒绝。
  ‘叮铃、叮铃……’正好一辆马车公交过来。
  苏颋:“……”
  永穆公主慢慢吃着她的爱心午餐,不说话,目光放到下面的百姓身上。
  晌午吃饭的人多,一些人家原来家中无灶,有火炕后才修,却不做饭,只烧热水。
  以前都喝凉水,夏天总生病,冬天还是生病。
  等别人各自找人谈论,永穆公主小声跟李易聊天:“东市见不到黑面包,果然有钱人多。”
  “应该有,自己带饭,随着天热,不好保存,会馊。黑面包如今一钱一个,有利润。”
  李易想起来补贴百姓赔钱的黑面包,一钱一个那么长,足够吃一天,饭量小的吃两天。
  “咋还会赚钱?”永穆公主从未专门看报告。
  “钱值钱了,生产力提高,物价降低。
  原来卖十个黑面包搭进去一钱,眼下卖十个黑面包赚一钱。
  对,长孙昕在蓝田县卖黑面包估计会很高兴,他什么都要跟庄子学。”
  李易想起个人,应该被打死的外戚。
  长孙昕顶着官职做买卖,赚到钱,舍得往外扔。
  修桥补路了、捐军资了、给生活不方便的百姓提供帮助了、安排就业岗位了……
  在蓝田县深得民心,再想杀他可难喽!
  “李易,李易,你在哪呢?”李易刚提到长孙昕,长孙昕的声音就传来,耳熟。
  他在下面朝闻恬兰香阁的楼上喊,带了四个幕僚,人家幕僚都当官了,依旧帮着他。
  “请上来。”李易不知道长孙昕过来作甚,专门找自己,难道又有新的好东西了?
  侍女下楼,另有侍女赶紧走楼上的通道去取餐具,这个不用吩咐。
  若是傻傻地等李易或永穆公主说:你们谁去拿下餐具。
  这些侍女也不可能处在此时的位置上,在宫中活不下去。
  长孙昕小跑着上来,证明他身体不错。
  他先抱拳行一圈礼,众人回应他,非是因他的官职,实乃他在蓝田县确实没少做好事儿。
  “李易,你绝对想不到,我有一个好的办法,能够提供就业岗位,而且管理上还方便。”
  长孙昕估计是憋不住了,一见面就先叫嚣。


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 限制要求提前告
  长孙昕说完还跟给端水洗手的侍女道声谢,一脸自信地瞅着李易。
  众大官先是眼睛一亮,随即又纷纷摇头。
  尤其是姚崇,他不看好长孙昕,他曾经一样雄心壮志,最终把工匠送到李家庄子。
  那李易若是本事差一丝,能有今天的地位?
  永穆公主诧异,难道这个舅舅卖黑面包赚钱后,开始飘了?
  居然敢和李郎叫嚣,你真有那本事,我向父皇推荐你当宰辅。
  “喝啤酒加冰不?”李易见对方的状态,先缓缓,就业岗位的事情不差这一会儿。
  “加,一路赶过来,渴了。”长孙昕落座在左边的桌子旁。
  侍女送上喝酒的小菜和啤酒、冰块,退到一旁。
  长孙昕端起扎啤杯,咕嘟咕嘟灌一大口,呃!打个嗝:“李易,我的法子扔出来,陛下都要吃惊。呃~~!爽!”
  “黑面包现在开始有利润了?”李易点点头,问刚才与永穆公主说的话。
  “你怎知道的?哦!李家庄子也卖黑面包,和我那一样。”长孙昕先一愣,随即想通。
  毕构听长孙昕说的话,想找太医来,瞧瞧病。
  什么叫李家庄子也卖?李家庄子最先推出来的好不好?
  再一琢磨,小易在,无须太医。
  李易端杯,示意一下,喝一大口:“说说就业岗位的事情,大唐百姓需要更多的活计。”
  “好!今天我教教你,哎呀!我想这个……简直绝了,我发现我怎么如此厉害,在别人……”
  “你还能不能说了?”姚崇瞪眼,我们还有事情找李易,你突然跑过来。
  “说,这就说,诸位,说让许多百姓搬家,到另一个地方,百姓是不是不愿意?”长孙昕提出问题。
  众人:“……”
  没人附和,你自己说吧。
  “我有办法,比如说我知道哪里有矿,或者是我要在什么地方建一个很大的作坊。
  我就让百姓去那里,有工作啊,能赚钱啊,稍微多给点钱,百姓就搬家。
  我说的是没有土地的百姓,他们本身就依靠那个叫……哦,手工业赚钱。
  等他们过去,大家安排好,一起管理,朝廷省事儿喽!如何?”
  长孙昕也不在乎冷场,他把自己的思路阐述出来。
  一大群人正视了,好主意呀,确实是。
  “长孙巡察使,此妙计乃你所想?”姚崇跟长孙昕说话却看向李易。
  “自然……自然还有幕僚帮衬。”长孙昕没居独功,四个罗氏兄弟陪他同来。
  “可引山民出来是吧?”
  张九龄知道广州那里的山民问题,李易给解决很多,山民大部分还是在自己的地方呆着,并不出来。
  “自然!”长孙昕点头。
  “凡有逃户,能引去集中管理?”宋璟上心了。
  “自然!”长孙昕颔首。
  “长孙家果然还是有能人的。”
  “着实不错,解决了一些问题。”
  “能找到好的幕僚,也是本事。”
  “看看哪里合适,照着去做。”
  “当让长孙巡察使先搞个试点,其他人学学。”
  众人称赞起来,长孙昕脸被夸红了。
  永穆公主嘟下嘴儿,她不喜欢有人压李郎一头。
  她夹块红烧牛肉,一手虚托着送到李易嘴前:“李郎,吃肉,你做的菜最好吃啦!”
  小兰赶紧给李易倒满啤酒,使劲点头。
  两个人表示我们一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