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在任上,一个早早回家,还能上任,说明身子骨可以,弄点好吃的喂喂,多活一年是一年。”
李易可没有闲心谁都管,这个八十多的,他都不清楚行不行。
李隆基叹口气,又死一个,魏国公啊,这个……得派人去一趟。
活着的要照顾,易弟提前安排,说明有用。
在李家庄子办公的四个宰辅同一时间得到消息,准备行文书,人家好歹是个魏国公。
“年岁一大,活一天便享一天的福啊,知古!”宋璟对过来说工部事情的魏知古说。
“我是生病,突然生病,不是寿禄,隆择也要多保养。”
魏知古今年七十二岁,毕构比他小三岁。
“小易给我镶了牙,吃饭香。”毕构实在不愿意提年岁这个事情。
“尹知章和马怀素之前被安排去带孩子,不编书了,倒是李易给出来一堆书。”苏颋谈另外两个人。
凡是被李易重点安排的,他们都盯着,想看看情况。
被安排的人自己心中有数,赶紧保持愉快的心情,吃营养餐。
他们不觉得不舒服,没有被李易重点关照的人才害怕。
每年都死好几个,李易那边没有任何动静,是不知道?还是不愿意救?
大臣们都迷信了,认为只要李易想救,保证可以把人从阎王那里要出来。
他们知道水幕送孩子给徐家的事情,觉得李易故意以水幕为掩饰。
没有水幕的话,怕别人看出来真相,真相就是他确实把阎王给打了。
“要老夫说,在李家庄子办公最好,倒在皇城中,被送到庄子,时间未必够。”
姚崇从门口走进来,他也得到消息。
“照此说来老夫要搬家,离东门近一点,知古呢?”
毕构想着自己住得远,不如姚崇近,对魏知古说。
“租房子住?不如住张家村子,或者前面的楼房,总不能住李家庄子吧?”魏知古家在皇城西,远。
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营业途中重谨慎
“杨温还是在我那时辞的官啊。”院子中,李旦得知情况,满是感怀。
他知道杨元琰的性格,谨慎,懂得进退。
正如他一样,当皇帝,退下来,再当皇帝,再退下来,该退就退呗,保命要紧。
他难过,他被李易给护住,杨元琰李易提都没提。
“解琬那里依旧是每日一盅鹿茸血酒,一旬吃一次永兴县的人参乌鸡煲,半个月吃炖王八喝王八血?”
李旦想到另一个人,八十三岁了。
解琬吃的东西乃李易安排人送,同州那里有李易买的大量山地,养着降户。
李易让解琬轻闲一些,能把解琬放在同州当刺史,说明朝廷始终在担心突厥、奚族、契丹。
解琬都辞职过不止一次,非要把他弄到同州。
同州在黄河的西边,意思是,如果突厥进攻,前面的大唐军队都不行了,解琬还能拉起一道稳固防线。
有人对他的评价是:总兵朔野,料敌如神!
他当过北庭都护、西域安抚使、朔方行军大总管、朔方军大总管。
把他放在同州,长安无忧。
李易尽最大的努力,其他的交给天命。
“还有青菜。”豆卢贵妃知道一些情况:“吃鸡蛋、豆制品定量、羊肉定量、牛羊奶定量、水果定量、晒太阳、吃鱼、干果。
氧气瓶那里有,遇到天气不好时给吸吸氧。平日里散步、做简单的健身操动作。”
豆卢贵妃说着露出笑容,现在他们一样被‘管着’,她和蓝宝的嫂嫂黄氏正吃药,准备尝试要个孩子。
“外面的日头好啊,就是雨后天冷。”李旦想出去转转,又担心生病。
“明天能热,吃过早饭,略微休息片刻再溜达。”豆卢贵妃说着去锻炼身体,压腿。
她要把身体调养好了,等生孩子的时候不费劲,看看王皇后即知。
在庄子中住的人心情好,在别处的富贵人家女人开始着急。
长安城的中午饭就没吃好,报纸上写了,明日闻恬兰香阁营业。
报纸上有专门一块地方,很小,上面之前一直写:闻恬兰香阁暂停营业。
今天终于出现不同的字了,准备吧,去买东西。
倒是旁边的那个按摩、美容、健美的楼一直有人负责,就是不能去买好东西。
她们其实已经知道闻恬兰香阁的闻恬是谁了,却不能说,说了容易招灭门之祸。
她们中有的有钱,有的属于高官夫人,还有的世家大族女子。
永穆公主的情况,自然有人了解,告诉自己家的女子,过去了千万别得罪呀。
你得罪的可不仅仅是李易的女人,还是皇帝的女儿。
以前李隆基在王府的时候,自己过生日吃碗长寿面都得王皇后的父亲把皮衣当了给做。
永穆公主跟着过日子,吃不好、穿不好,还整日里提心吊胆。
现在李隆基当皇帝了,谁惹他女儿,他会不会想你们难道还要像以前一样欺负我们一家?那我这个皇帝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消息总是封锁不住,别的女子相互关系好,聊着聊着有人说漏嘴,于是……
永穆公主开店,李家庄子背后给提供技术,在闻恬兰香阁买的仅仅是商品?
……
翌日,李易吃过饭,休息半个时辰,继续带护士们练手。
永穆公主等人去上班,十六卫与羽林飞骑各派人手。
“哎呀,小兰,忘与李郎问晌午回来吃,还是庄子派人送饭。”
永穆公主看着窗外的景色突然发愁。
“公主,咱楼上能做饭,给人提供餐饮。”小兰提醒,以前都是这般操作。
“没有家的味道,虽说也是李家庄子的师傅们做。”永穆公主朝窗户外面挥挥手。
外面的百姓让开路,站在路边微微鞠躬,她乘着李易的救护车出行,安全,还有设备。
百姓不知道车中是谁,但无所谓,即便是个陌生人,能乘上李东主的车,说明被李东主认可了。
等看到车中有个女子挥手,百姓们知道是谁了,闻恬兰香阁的主人、李易的女人。
“小兰,你说我这算不算妻以夫为荣?”
永穆公主从未想过当武则天,她的曾祖母建立大周朝的时候,可不是以男人为荣。
小兰想想,压低声音:“公主,皇后是母以子贵。”
“找打!”永穆公主瞪下眼。
“嗯嗯!”小兰偷笑。
“出门回来,不晓得那个楼赚了多少钱,看看边关的将士们需要什么,还有其他折冲府的人。
别处折冲府的人没出征,却守着位置,提高军人的福利和地位,才有更多的人愿意为大唐拼杀。”
永穆公主攥下小拳头,她不需要钱,她愿意把赚富人的钱给将士及其家人。
公主出嫁需要嫁妆,通常高过男方的彩礼,男方找公主叫尚公主,驸马地位低。
永穆公主知道自己家给不出来高过男方彩礼的嫁妆,因为男方给的是大唐天下。
整个皇权帮忙护着,大唐百姓皆受益。
至于具体钱财方面……那个……男方家印钱。
等女方家里的抵押品数量够了,还会帮女方家一起印钱。
她就不用自己攒嫁妆了,父皇也无须考虑。
“停车。”永穆公主想着,突然喊停。
队伍停下,永穆公主隔玻璃看外面,外面路边有个伞,伞下是擦鞋的孩子。
孩子的右小腿肿得大了两圈,他在用手挤伤口。
不用永穆公主再出声,羽林飞骑过去四个,三个抽出刀,一个蹲在孩子面前。
其他的人快速散开,警惕地看向任何一个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同时阻止路人靠近。
永穆公主不下车,就隔窗户看。
车顶突然咚的一声,熟悉声音响起:“我在!”
郭子仪端枪上去了,同一时间,持大盾牌的人背靠向车子。
蹲下的羽林飞骑从别人手上接过医药箱,开始为孩子处理伤口,又拿出来针剂为孩子试敏。
被阻拦的百姓非常配合,不向前凑,站在原地伸脖子观瞧。
“腿肿得太厉害了,发烧,送庄子,来人,告诉东主,打完试敏。”
羽林飞骑负责处置孩子伤情的人摇摇头,表示他不行。
有几个人拿来担架,把孩子抬上去,一边告诉孩子别担心赚钱,一边架着担架往李家庄子跑。
人群中有几个人看到了,互相瞅瞅,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无奈。
“不可能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达到袭击的目的,寻常一个孩子,都如此警惕。”伊辛巴嘟囔。
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相思红豆泪无恨
“现在女人也变聪明了?”
伯讹带着几个人到角落处,看着队伍离开,脸上显露疲惫之色。
孩子受伤就是受伤,与他们无关。
他们看到的是想用有人生病来骗人下车,根本不可能。
“何时女人不聪明了?”伊辛巴反问。
实际上他认为永穆公主会下车,结果人家隔着窗户看。
保护的队伍瞬间分散,防备有人设伏。
那辆车据说根本没有人能打坏,床弩打不穿,投石车的大石头砸不瘪。
即便如此,盾牌兵还是先组成三道盾墙。
丝毫机会都不给,想刺杀?做梦吧!
队伍离开,一个羽林飞骑在那里收拾东西,孩子一段时间不可能出摊擦鞋了。
百姓们凑上前帮忙,大唐的百姓都淳朴。
有人倒了,都愿意尽其所能帮一把,从未想过被讹诈的问题,因为没有。
道教、佛教、儒教等信仰,在这方面还很惯用。
而且讹诈别人被识破,绝对不是道个歉就可以的。
大唐律法有反坐,一旦讹诈他人不成,被识破后,承受的就是被讹之人应该受到的惩罚。
东西收拾好,羽林飞骑带着回李家庄子。
这套东西按照理论上来讲,孩子恢复后,会换成新的,包括暖水瓶。
里面有字典、报纸、学堂用的书籍,孩子显然一直在学习,这样东西,显然属于免费获得。
帮忙收拾好,百姓们又高高兴兴地干自己的事情,他们不担心孩子,羽林飞骑接手,送李家庄子。
永穆公主的队伍一路招摇,顺利抵达东市。
有女子在外面坐着,一见到救护车到,立即跑进那个楼里喊。
一大群人匆匆跑出来,准备进这个楼买东西。
红珊瑚的饰品从别的车上卸下,贵妇与未出阁的少女立即上楼。
血珊瑚,李易回来的时候就刻意让人看到,游艇停着,当天李东主搂着永穆公主在天上飞。
血珊瑚属于土贡,即便从沿海送过来,也没有几个人把那小小的枝杈制作成首饰。
永穆公主知道难度,都是找好了位置,然后戴着氧气瓶潜水下去固定和打捞。
不然用网拖,只能拖出来很小的枝杈,小到一个杈粗不过一厘米,长不过十厘米。
即便这样的,都是值很多钱,还得看色泽。
大唐没有那么好的沉底网技术和网,只有偶尔近海被人潜水下去找到,才能成株。
若专门为无氧气瓶潜水几十米捞珊瑚,血珊瑚,确实是血珊瑚,每一个枝杈都带着血。
李易那时的捕捞技术先进,一对儿红珊瑚的耳坠,正品活的珊瑚,按照李易捞的产地,一万元以上。
不好的还有一千多的,主要是手工费,材料成本不足百元。
跟银子的饰品一样,银子两元多一克,贵的时候三元多。
二十克的银镯子,六十多元钱成本,材料成本。
还有人工成本,人工成本其实也不高,产业化制造的镯子了什么的。
但是还有做旧成本,一般卖银镯子的,上面都有包浆,看着古朴,不是东周的,也不是西周的,而是上周的。
那么这一个二十克的镯子就能卖出一千六七百元钱,居然有人买。
李易捞的红珊瑚是好东西,一个他推出来的首饰的戒指的戒面,一克重,三千钱起步。
“今天的红珊瑚,咱们看样品,然后订制,在这个小耳坠,或者是胸坠、手链、戒面上,可以有微雕。
不要微雕的两千钱起,要微雕的,五千钱起,扑卖,看看,这个就是微雕。”
永穆公主不会介绍商品,她要保持尊贵的身份。
小兰现在也不说话了,由侍女开口。
侍女把自己的耳坠摘下来,夹耳垂上的那种。
再拿来放大镜,五倍的,对着看,隐约能见上面的字:一樽难能醉,双烛易了燃。人生须得意,今宵欲梦颜。
旁边另一个侍女跟着说“它形如血泪,又若红豆。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故此这对儿耳坠又叫相思泪。”
旁边的小提琴声音响起,还有琵琶弹奏。
再有侍女轻唱:人说相思苦,离人心上苦缠绵一点愁,感慨万千,红豆应无言,应无言
这都不算完,还有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