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报!郭刺史说当地天渐暖,要农具与种子。”
  军士打开油纸包,从中掏出来一封火漆封着的信。
  高力士接到手,查验火漆,抽出小刀打开信封,把信呈与李隆基。
  “当地天气如何?地面可有没化的雪?”李隆基不急着看信。
  “天还是冷,春风一吹,手和脸跟刀子割一样,还好有李东主送去的护肤品。
  雪也有,山下见不到,山上越高越多,雪莲没有开花,当地人说快了。
  草长出来,大家在放牧。新加入大唐的前吐蕃部族安稳,兵器上缴。
  郭刺史想种油菜、青稞、大豆,缺少农具与种子。”
  军士知道众人想了解什么,简单地介绍一番。
  “我这就叫人去打造农具。”宋璟知道事大,要传令。
  “有,易弟走时留的信中让制造,工盟早造好了。”
  一直没出声的李成器往锅里下着面条开口,表情认真,似乎对下个面条有着特殊的要求。
  苏颋瞅瞅李易:“如此说来,种子同样准备妥当?”
  “给河西和安西节度使的胡萝卜种子都打完包了。”李隆基说话。
  “如此便好。”苏颋像犯了错误的幼儿园小朋友一样,满脸委屈。
  “后续的辎重,臣这里没问题。”毕构赶紧说,这个他确实管了,因为他一直在负责。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兵强在心糟糠重
  王大木小心地低头吃面,不敢吸溜。
  明明就是黄河源头驻军要种子与农具的简单事情,在他心中则属于了不得的大事。
  他激动得两手微微颤抖,原来那边没报信,大唐朝廷东西已全准备妥当。
  这就是自己的大唐啊,厉害!
  “羽林飞骑和其他将士该进行轮换,三分之一,秦离回来。”李易不征求别人的意见。
  “太白山的募兵也上?”宋璟不反对轮换,他想到额外一支军队。
  “叫他们过来顶替部分十六卫的岗位,十六卫过去,之前的十六卫回来。”
  李易摇摇头,给出另一个答案。
  “为什么?”张九龄、姚崇、卢怀慎三人表现默契。
  “说是募兵,实则当陛下亲兵来用。往日多在太白山驻守训练,只抓兔子时才与百姓略有接触。
  比之羽林飞骑、十六卫,募兵缺少跟百姓更多的互动,心中无爱。
  接替十六卫工作,增加和百姓交流的机会,才能知道为何而战,绝对不是钱。”
  李易从军心上考虑,三万募兵的战斗力并不弱。
  因钱去打仗,不够顽强。
  毛子军队厉害,在于骨子里的倔强,战斗民族。
  兔子军牛逼,属于灵魂中的坚守,为祖国人民而战。
  三万募兵整体素质差羽林飞骑,打不过。
  战斗力比十六卫厉害,但打十六卫,还是打不过。
  十六卫近几年深入百姓当中,军民鱼水,他们会拼命。
  “善!”李隆基支持,调募兵到长安。
  “子仪家中还有子弟能派往边关?”李易对站在李隆基旁边的郭子仪问。
  “有!”郭子仪高兴了。
  “安排一下,先从小兵干起。”李易给机会,却不给好职位。
  他相信郭子仪家里的人即使当小兵,很快也能出头。
  关键郭子仪家的人忠心,家学渊源。
  “还有什么?”毕构等了一会儿,见李易不出声,追问。
  “没我事情了,你们是宰辅,我只有散诶?我有实权?”
  李易想说他只有散官,突然回忆,有个官儿,天策上将。
  天策上将能够开府,自己任命官员,历史上终唐一朝,只李世民当过。
  “没事儿了,你们处理,我还得忙着种地,新种子。”
  李易摇摇手,我不开府,我任命官员还需要以天策上将的名义给自己找幕僚?
  “李家庄子还有许多干木耳吧?补充维生素什么的。”宋璟惦记起李易的东西。
  “有,包括能种植的蘑菇干,庄子捐九千斤。”李易答应,给前方将士们吃,不心疼。
  他估算一下庄子存量,给出数据。
  “皇庄捐一半。”李隆基更不心疼,木耳一种一大片,蘑菇一筐筐的。
  这就叫生产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干木耳就是湿木耳变成的,多少湿木耳晒成的干木耳就能泡出来同样的湿木耳,甚至更多。
  因为采摘的时候,木耳并非全湿状态。
  “带鱼不错,怎样给将士们吃?”宋璟又提要求。
  他知道之前海产品送去一堆,不包括带鱼,都是虾皮子、海米、海带、石花菜、咸鱼干、卤虾酱。
  李易身出两个指头:“带鱼罐头,一般油炸油浸为主,另一方法为风干带鱼。我想想办法,弄几万斤送过去。”
  苏颋跟着说:“又有新来的人,高压锅与搪瓷制品,应当送一批?”
  “都有,高压锅按户给,搪瓷东西应以奖励形式方法。”李易答应,又提一个办法。
  “不以税收抵吧?”毕构惦记李家庄子的税呢。
  李易摊手:“无所谓。”
  “你们咋那么欺负人呢?宰辅有什么了不起?信不信我用万民书拍你们?”
  王大木听明白了,一群人管李东主要东西,李东主全同意。
  “宰辅就可以欺负老实人?李东主自己赚钱容易吗?你们自己家里掏多少钱?
  李东主,你别怕他们,我拼了命也要护住你,我现在就回去找其他人。”
  王大木瞪眼睛、攥拳头,要玩命的架势,准备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别别别,没事儿,大木啊,你坐着吃。我钱多,宰辅们钱少,挨欺负就挨欺负吧!”李易阻拦。
  “小易,不带这样的啊!你的话传出去,我们还能当宰辅了吗?”
  毕构急了,你想害死我们?
  “刚柔,解释清楚。我也怕!”张九龄快想哭,谁欺负谁呀?
  “我想辞官,我想回家。”苏颋看向李隆基。
  “易弟,不可开此等玩笑。”李隆基无奈。
  李易点点头:“大木,我与宰辅们,跟闹着玩儿一样,东西我会给。不然我赚那许多钱,我干什么用?”
  “你有钱吃好吃的,哦,你不缺吃的,你穿好衣服,也不缺,你找女人嗯”
  “大木你有钱会找女人?”永穆公主刷存在感了。
  “不不不,我有婆娘,我怎么敢找别的女人,我”
  “哦”李易表示明白。
  “不是的,李东主,我不是怕我婆娘,我是”
  “哦”更多人出声。
  “哦啥呀?”王大木愤怒了:“我婆娘过门后,我一直没给她好日子过。
  后来东主收茶叶和蒿子,我照顾地,婆娘带着孩子去摘茶叶和割耗子。
  攒下钱起大棚,日子才开始好过,你们哦哦的,是说我婆娘不好?”
  “大木,抱歉!”李易起身作揖。
  “抱歉!”众人一同作揖。
  “别,没,我我会好好干活,给婆娘买新衣服穿,现在用肥皂,以后买香皂,还有香水,香喷喷的,搂着睡觉我不跟你们说了。”
  王大木一时间手足无措,一群大官给自己道歉,天啊!
  “李郎,庄子里有一批香皂受潮了,你说要扔掉,不如便宜点卖给别人,咱还能回点本钱。”
  永穆公主不方便道歉,她想到个办法。
  “李郎,二十块香皂,怎么也得要十钱。”小兰跟着说。
  王大木看看两个人:“说给我就行了,我知道,你们就想给我,什么受潮?我又不傻。”
  “那再给你一套护肤品和女人用的东西。别客气,有缘见当朝重臣们一面,给婆娘带东西回去,也好证明你确实见过。”
  小兰顺着话说,这人确实挺有意思的。
  “成!”王大木开心地答应,确实想给婆娘弄一套,旁人给的不要,李东主给,收了就是。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边关后方齐心共
  雨声未歇,风逐渐变小。
  王大木身边放了一堆东西,给他媳妇儿的,给他两个孩子的。
  他自己也有,一套木工工具、石匠工具、农具。
  他慢慢吃着面条,不时看一眼礼物,憨厚地嘿嘿笑两声。
  众人瞅着他,心情都不错,属于大唐好百姓。
  勤劳、朴实、义气、敦厚、坦然。
  李易拿着新式的木工工具讲解用途,旁边摆着木头,他亲自上手操作。
  一套木工活儿,被他做得有模有样的。
  “大木啊,我手把不够好,新的工具,我只能给你演示到这个程度,你看好了回去自己琢磨。
  术业有专攻,我本不是木匠出身,所学太浅。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鸣其一处。
  世上无全才,够用即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李易用工具制作出来一套鲁班锁,咔嚓咔嚓组合起来,又哗啦哗啦给拆了。
  这便是他的木工活儿,榫卯结构没用过任何尺矩,全凭眼睛和手感。
  永穆公主拉着小兰的手一脸幸福,感谢老天爷为自己选了这样一个男人。
  哦!老天爷都怕自己的男人,还有阎王什么的。
  群臣看李易的操作、听李易说的话,感觉李易是在骂人。
  按照李易那时,简单点、具体点,就是一个院士,保持了很多年一百一十米栏跨栏的国家纪录。
  看李易,行政、政治斗争、军事训练、军械设计制造、战略部署、战术安排、农业、渔业、牧业、水利、陆路交通工具、水路交通工具、外贸、文化、艺术、医疗、教育、化工、经济……
  一直在看着你往外扔新东西,你跟我们说什么学也有崖、知也无涯?
  李易自己知道,自己木匠活确实比不得大唐木匠,随便拿出来一个叫木匠的,保证比他厉害。
  他对大唐工匠行业最大的贡献乃是提供很多标准工具,以最精准的木床,制作出一代工具。
  再用一代工具加工二代工具,好的工匠使用的是二代工具,差一点的用三代、四代,精度越来越低。
  以前好的工匠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测量工具、木尺、绳尺、规矩。
  盖木头楼,都找他们。
  一般的木匠弄一个标准工具很难,跟文人抄书,越抄错别字越多一样,工具精度逐渐改变。
  李易通过工盟,把一代工具放着作标杆,二代工具比照一番,差不多便可以。
  工盟的工匠以标配一整套测量工具标准,傲气着呢。
  加上石墨的铅笔、天然滑石笔、黏土染色剂石蜡制造的混合型红蓝铅笔,相当于文房四宝齐备。
  还有更方便携带的玻璃水平尺,否则需要使用浮木法、垂绳吊线法。
  配合上吊锥、墨斗,家什就差不多了。
  王大木几口吃光面,手在衣服上使劲擦擦,小心地抚摸整套工具。
  他嘴里嘟囔:“这下好了,这下好了,家中的活儿不用花钱找人干,不会的学学,肯下功夫就行。”
  李易嘴角露出笑意,满满的回忆。
  爷爷及更远的辈分的人,都是自己干活,木工活儿、砖瓦活儿。
  捆栅栏、垒石墙、砌砖房、找人帮忙上大梁、北方盘火炕、上瓦、打家具……
  跟人工费用高的国家人一样,自己得会干活,雇不起人。
  现在看王大木的样子,估计打算把工具传家。
  “走时用苫布包上,派人驾车送,东西过多。”李易见王大木手足无措的样子,轻声说。
  “李东主,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我,我回去就叫人一起写万民……”
  “不用写,想打老夫,直接来打,看老夫的身子骨能挨几下?”
  毕构愤怒了,你从哪听说万民书能打宰辅的?
  你不是种地嘛!你整天想着打我?
  谁传扬的?宰辅欺负李东主,李东主需要万民书反抗?
  “不,不是,我,你,李东主,还有一碗面条,八零粉的。”
  王大木吓一跳,赶紧转移话题。
  “哈哈哈~~~”李隆基大笑,其他人忍不住跟着笑出声。
  “嘿嘿嘿!”王大木低头揉着左腿膝盖。
  “李东主,我们边关要一百套。”报信的兵手端面碗提要求。
  “好!”李易问都不问,直接答应。
  军队中有工匠,工匠的工具想来不够好,送去的好工具不够分。
  毕构张张嘴,又忍住,他想问李易送一百套工具算不算税里抵扣,却害怕王大木听了又回去弄万民书。
  不知从何时起,明明用来夸赞官员的万民书,变身成帮李东主打宰相的工具。
  长此以往,宰相还能留下好名声?
  地方官回长安述职,还敢要万民书?要了是不是对宰相有啥不满?
  “李东主,字典,不要高深的辞典,只最寻常长安百姓所用的那样。”
  军士面对李易时丝毫不客气,要东西。
  “好,还有铅笔,纸张。”李易依旧痛快答应。
  军士脸上有了笑容:“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