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为了吃海鲜跑渤海湾捞鱼,显然不划算。
“道济,给你送点海产品,快派人摇船来接,我不靠过去了,耽误时间。”
李易手上拿话筒,站在甲板上向张说摇手。
张说抹把眼泪,不用出声,有人懂事儿,安排小船去河上。
一大包的烤鱼片、大的扇贝柱、大对虾、煮熟的海参、冰镇的带鱼、大的活鲍鱼、一段重半斤的红珊瑚。
交接完,游艇再次起航,逆流而上。
“张尹,东西拿来了,这个血珊瑚,李东主想来捞了不少。”
在张说依旧往着游艇离去的方向发呆时,有官员叫人把东西抬过来。
带鱼和对虾需要用冰镇着,安排人去取冰。
大鲍鱼得养,海参不知道怎么吃,扇贝柱怎么吃都行,烤鱼片看着应该是零嘴,从颜色上分辨,熟的。
“哦!”张说对东西不是很感兴趣,口腹之欲而已。
红珊瑚,些许钱财,他更想看看种子,李易动用了神仙一样的力量去取种子,将来大唐……
张说的家人也看着东西,不敢出声。
倒是张说的孙子们直咽口水,他们吃过,爱吃。
又等了一会儿,张说才出声:“带回去吧,烤鱼片多,给其他人分分,红珊瑚收好。”
说着他拿起一个烤鱼片,撕下一点喂给几个孙子,又自己嚼着往回走,不骑马了。
……
从洛阳到三门峡,水路不到二百公里,直线距离更近。
“照现在的速度,回去的时候是晚上了。”
李易发现自己估算错误,游艇难以全速航行。
河上船多,快了保证撞别人,甚至别人小船划着,在旁边快速路过,波浪能把小船给打翻。
“晚上无所谓。”永穆公主手上拿几个干的熟虾仁,偶尔扔嘴里一个含着,不然她总觉得紧张。
“也罢!”李易想天亮的时候到家,热闹,给别人看看。
晚上回去,只能白天再看,大唐百姓需要一种精神上的支撑。
游艇到三门峡,旁边的运河往来穿梭,没人走原来的路。
向上去的船贴在左边河道,并不是按右侧通行,需要纤夫帮忙。
游艇在左、中、右之间来回蹿,它不用别人拉,各种躲,一会儿逆行、一会儿超船。
岸上的纤夫号子都喊歪了,之前还唱着吆喝,现在一边使劲一边喊:李东主、李东主……
其他船上的人跟着喊,他们同样第一次看到逆流中像鱼一样跑的船。
何况游艇长得漂亮,一层又一层的平台,给人一种特殊的感觉。
“他们会不会走驿站回报告消息?”永穆公主咽下一个虾仁,看岸上人跑。
“来不及,现在的船速和马的速度差不多,他们玩命地跑,最多提前半个时辰,咱们前面的水道得绕。”
李易心中已经确定,保证有马开始跑。
从洛阳就跑,走另一条陆路。
西下的太阳变成个蛋黄的时候,游艇才抵达渭河,果然快不起来。
岸上的人与河上船上的人都看稀奇一样看游艇,指指点点。
李易莫名其妙地想起一首诗,小白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小白也是乘着游艇跑的,不然可能千里一日还?
至于两岸猿声,应该是两岸的人大声喊:看猴,看猴,那猴船速度太快了。
“嘿嘿嘿~~~”李易笑出声。
“李郎?”永穆公主坐在椅子上半眯个眼睛,听到动静睁开眼睛问。
“没事儿,继续眯着吧,大家都睡不着。”
李易不用去看休息的地方,就知道即便躺下的人依旧翻来覆去,无法入睡。
众人处在亢奋状态下,吃不下去东西、胃酸。
李易自己的状态好一些,总出差的人习惯了。
但他一样睡不踏实,他以前一旦出差,就需要跟人谈买卖,包括怎么行贿。
许多情况是你给钱,人家不要,倒不是对方如何清廉,而是不放心你。
此时得考虑清楚,背资料,对方喜欢什么。
爱打羽毛球,自己得提前两个多月找专业教练教,每天刻苦,练十多个小时,还得有按摩的人服务,不然练废咋办?
到地方,先在对方总去的羽毛球场跟其他人打球,业务爱好者们打差不多了,再来次偶遇。
如此行为并不是谈感情,是以实际行动告诉对方,我是你能放心的人。
小丫头和女娃娃倒是睡着了,两个人住一起,女娃娃把小丫头当亲近的人。
游艇进入渭河,速度更慢,天黑了,怕撞到夜间挑灯笼的船。
按照现在的速度,子时之前应该能到李家庄子。
岸上的快马过如众人所想,跑哇!
游艇即便二十节的速度,快马也得跑疯了才行。
夜晚限制马的速度,骑马的人负责挑灯笼,马能看到的视野小,跑快了怕摔。
离着子时还有半个时辰,游艇距离李家庄子还需要四十多分钟。
马终于先冲到地方。
“报~~报~~李东主回来了,报~~”一队骑马的人在桥头扯嗓子喊。
五分钟之后,他们被人抬车上推着跑进去。
整个庄子乱了,休息的人也被喊醒,东主马上回来,赶紧的,现在不知道在哪。
接着第二拨报信的人跑到地方,说李东主的船进漕渠了,很快就转过来。
李隆基等人也不睡了,起来用热毛巾敷脸,再派人去长安城里找宰相们,团儿里的人也来,记得叫上魏知古。
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万众一心值此夜
“无妨无妨,好了,吸两口就行。”
姚崇的府上,姚崇起来,半夜被喊醒,有人给他吸氧。
他着急去见李易,回来了,突然有种莫名的安心感。
一想到安心感,他又觉得丢人,自己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怎会因一人给情绪波动?
然!他又不得不承认,那个小子即便啥都不敢,整天坐镇李家庄子,整个京兆府的人便觉得天塌了也不怕。
长安百姓已经知道李东主出海,多日不归,人心惶惶。
这么说吧,想干坏事儿的人比往常老实,怕一旦干坏事,衙门往死里判。
什么寺里、观中、庙上的香,被偷走更多,百姓拿来给李易用在长生牌位上。
对,庙的也偷,不偷自己家族的祖庙,有人负责的敬鬼神的庙,偷!
鬼神怎么滴?俺们偷了给李东主用,你们鬼神有本身去找李东主,收拾不死你们。
要不是天还不够热,没见到蚊子,就点蚊香了。
毕构家住的远,得到消息时,他比别人着急,催促车夫快一点。
十六卫、羽林飞骑额外增加人手,长安城包括城外,街道上的煤油灯数量增加。
灞水一带,火把都点上了,李家庄子的人跑来跑去,灯火通明。
平康坊刚得到消息,所有姑娘全部中止服务,包括北曲的,爬起来快速洗个澡,穿衣服跟其他姐妹组队去城东。
被服务的人,想有啥怨言,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长安有传言,说李易出海回不来了。
被抓了许多人,查源头,究竟谁在造谣。
鸿胪寺里面造谣的人现在叹息,更心下惴惴。
他们希望李易死在海外,别再出现。
“朕幸地方,归来也不曾有此景象。”李隆基听着飞骑快报,有无限感慨。
他出去和回来时候的排场大,百姓却不在乎。
李易要到家,消息传出去,凡是听到消息的人都像疯了似的。
“我就说吧,最近几日,多亏没去忙旁的事情。”李成器一副我料事如神的模样。
他在李家庄子住六天了,夫人不得以,只好过来陪他。
其他几个王也跑到庄子上住,带着家人。
李易回来,他们不知道该高兴,还是该遗憾,得回去,李家庄子住着舒服。
他们穿常服,不能穿王的服装,那样李易怎么打招呼?
……
“洗个澡,换身新衣服,用不着叫别人看咱们的风尘仆仆。”
游艇的速度更慢,李易招呼大家。
他想把船停在渭河上,不入漕渠,避免打扰旁人。
再一琢磨,停下后,别人会跑过去,更麻烦。
“闻恬,你说一会儿要不要喊两嗓子?”李易洗完澡,问换好衣服的永穆公主。
“喊啥?”永穆公主深呼吸。
“喊……我们回来啦,我们回来啦……”李易想起西游记取经归来的场面。
历尽九九八十一难,见识各种有后台妖怪的黑暗,又被如来观音暗算。
永穆公主哪知道李易的恶趣味,她想一想喊时候的场景,摇头:“喊不出来。”
“我也是,主要是没有背景音乐。”李易认为干喊比较尴尬,加上一背景音乐能好上许多。
“哪个音乐?”永穆公主居然不那么紧张了。
“云宫迅音,我带你飞,然后游艇放音乐,把飞行器的刺耳声音压下去,就像送逊儿回去时的样子。”
李易来了灵感,找西游记的曲子,原版是电声的,当时的电声其实还不够好。
后来大家发现不用电声也行,乐器凑齐了,演奏呗!
永穆公主很长时间没飞过了,她微微低头,算是答应。
于是等众人全收拾利索,李易简单地排练一下,就几分钟。
在毕构紧赶慢赶都没赶在之前到李家庄子的时候,游艇出现。
霓虹闪耀、彩色探照灯来回转动,音乐云宫迅音响起,电脑自动追光。
李易带着永穆公主升空,围绕着游艇旋转。
“我们回来啦~~我们回来啦~~”游艇上的人扯脖子喊,还有话筒帮忙。
果然,不尴尬了,听上去挺缥缈的。
灞水两岸的百姓跟着喊:“李东主回来啦~~~”
“恭迎李东主、恭迎李东主……”平康坊女子同时蹲身,连续娇声喊着。
“恭迎李东主、恭迎李东主……”将士们声音低沉又整齐。
“恭迎东主、恭迎东主……”西南蛮那里隔得远,喊声却依旧传过来。
李家庄子水幕升起,庄户们单膝点地:“东主!”
长安城中也是一片喊声,百姓们不睡了。
本来不想说什么的李易,看到此时的景象,不得不把别在衣服领子上的话筒打开。
“此番出海,取种于外。风急流湍,滔浪澎湃。蛮夷未愚,送食有爱。皇恩浓浓,德行布载。大唐威仪,聚礼成率。凡所耕植,亩产可待。中华之尊,岛陆俱采。今日归来,泪涌感慨。天佑华夏,兴盛不败!”
“天佑华夏,兴盛不败!”
“天佑华夏,兴盛不败!”
有人懂事儿,知道何时接话,又怎样重复。
所有能听到的人都跟着叫唤,即便没听懂的人也先跟着喊,喊完再问其他人呗,反正高兴就对了。
游艇终于靠岸,李隆基带着众王,还有李旦他们,包括自然饿醒又上了次厕所的嘟嘟,她被抱着眨眼睛。
她处在近视状态下,根本看不到远处的东西。
喝饱了想睡觉,又感受到母亲的激动,继续愣神,不想哭闹。
游艇靠码头、搭跳板,李易抱着永穆公主,跳下飞行器,转身去指挥大家搬运种子。
出去一趟,就为了种子,其他的暂时不重要。
种子先安置好,育了苗的进大棚。
明天白天就是种的时候,需要二十四小时有专门的人看守,每一株都是宝贝。
整个过程在水幕上显露出来,给附近的人看,有好东西。
等种子搬完,红珊瑚出现,一株株漂亮的红珊瑚,包括在鱼缸里养的,灯光下,那叫一个迷人。
大多数百姓根本没见过,不知道是啥,只觉得好看。
稍微有点见识的人立即跟周围的人说,李东主带回来宝贝了。
“小拇指头粗的,一寸就得值个百十来缗,那么大的,李东主难道去仙宫拿的?”
“赶紧发行兑换券,李家庄子总是等着同样价值的东西出来,才往外拿兑换券,大家其实根本不在乎。”
“怎么放在玻璃缸里?有水?难道是活的?”
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货币本质在根基
李隆基等人自然知道红珊瑚,那么大?宫里找不到,尤其是如此完整。
“易弟,这些血珊瑚……”
李隆基先看看女儿,发现女儿还是没那啥,有点遗憾,转头问李易。
“超过五千万缗,捞这些东西可把我们给累坏了,捞了一天。”
李易摇摇头,给人的感觉他一天捞五千多万缗的东西不值得。
“呵呵呵!”李隆基想大笑,忍住了。
五千万缗啊,打谁呢?突厥?
“既如此,易弟为何不多捞?”李成器在旁边眼热。
“这东西卖,一次性抛售,不值五千万缗,发行货币倒是能稳住价格。
珊瑚再好,不如国之根本,种子错过了时间就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