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庭光持不同的想法,他认为留一艘船不一定出事儿后可以找到此处。
阮津用嘴撕下一点硬硬的烤鱼片,低头嚼,抬头:“也罢,出事儿了,人若活着到此,当地也有船,跟当地人说。”
岛子上的人不会有太多烦恼,他们只需要过日子。
他们比较守信用,答应李易把房子保存好,里面的鱼片他们都没吃。
还给准备了干菜、鱼干等东西,淡水更不缺。
他们收获的时候到了,大唐的船队给他们绢帛,一共就六百多人,给了五十匹绢帛。
大唐的人还帮着捕鱼,一部分给他们吃,一部分等回程的时候大唐船队吃。
在没有敌意的情况下,双方比划着交流,还挺流畅呢。
官员们带领当地一部分人在煮海,就是用罐子煮海水制盐。
鱼多了,不好保存,他们自己带的盐又不可能给土著。
煮吧,反正有足够多的柴火,还有泥土。
先在大陶管里放泥土煮,煮到饱和的时候,把罐子拿下来,换新的罐子煮。
之前的罐子清澄之后,上面的盐水倒在下一个罐子里。
如果还是杂质多,继续放泥土。
几次之后,煮出来的盐相对干净,拿来制作咸鱼和虾仁。
原著民们一个个喜笑颜开,他们感受到了现在人多的效率没有之前那个船的高。
别看那船的人少,捕鱼快呀,而且说捕大的就捕大的,网网不落空。
后来的有时候一网下去没多少鱼,好在他们网多。
高兴与效率无关,当地人感受到了大唐人的善意。
那么多人,说把自己给屠杀干净,绝对跑不掉一个。
没有杀戮,连凶狠的表情都未露一下。
自己这边有一个生孩子的要死了,他们的人用最快的速度制作了一个东西,躺坐上去,双手有抓的地方。
还有个钳子,把孩子给拿出来了。
都活了,女人和孩子没死,孩子给收拾得干干净净。
还喂了什么汁,孩子吐,吐掉脏东西。
实际上就是一个斜的助产椅和产钳,工匠在不到五分钟内现做的。
看婴儿口鼻进了东西,赶紧把带来的药草紧急熬制,边清理边喂、催吐,再换一种药喂。
至于说女人生孩子一堆男人帮忙,双方都没有异议。
大唐人想着我在救你们命,本地人从不认为大唐人看了能如何?
“李东主连这个都考虑到了,算无遗策呀!”
柳庭光看着李家庄子的工匠给当地刚生产夫人手动催乳,孩子喝上奶后,表示一万个服。
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石像所向何成迷
“我也会,接生和催奶。”阮津认真地对柳庭光说。
“啊?”柳庭光迷茫了。
“是不是不明白我为什么学?羽林飞骑都学,羽林飞骑是大唐百姓的子弟兵。”
阮津说话间挺起胸膛,神色庄重。
李易若看到,保证高兴,洗脑成功。
这个洗脑不属于贬义,他自己也被洗。
他与朋友说过,知道自己国家有多少差的地方,却依旧支持自己的国家。
不支持自己的国家支持谁?支持别人?别人把你当人看吗?
柳庭光满眼羡慕,他也想进羽林飞骑。
他的水军在登州等地,百姓总是持怀疑态度,哪怕相互之间做买卖都得利。
羽林飞骑一过去,百姓立即给予绝对信任。
正如眼前原著民对自己队伍的信任一般,不作防备。
新出生的孩子是女娃儿,土著们那叫一个高兴,他们母系氏族社会模式。
女人的好处就是能够去其他的地方跟对方的男人在一起,然后回来生孩子。
或者是别的地方男人过来,找这边的女人,同样是孩子留在这边。
他们不觉得自己一方的女人到别人的地方那啥,后回来生孩子并抚养是吃亏。
女人可以一次次出去,要么等对方的男人一回回到此。
生一个就是给自己的部族增加一个人口,人数越多越强大。
一个男人不小心漂过来,一群女人……
“没钱找老婆的应该出海。”柳庭光十分感慨。
“出海有什么用?孩子又不跟你走,女人更不跟着,你去勾栏之地不是一样?”
阮津想得透彻,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老婆孩子好。
能够跟着过日子,照顾家里的爹娘,他赚钱多,媳妇儿娘家那里也给好处。
属于家庭,有温馨。
在外面跟这些女人,孩子都不属于自己,何苦呢?
男人不应该是顶天立地的家庭支柱嘛!啥时候变成工具了?
“长安的平康坊你去过没?”柳庭光闲着无聊,打听他无法涉足的地方。
“在外面呆过,保护孩子。”阮津想一想,给出个答案。
“那里的女人漂亮不?”柳庭光继续问。
“好看,尤其是南曲的。”阮津点头承认。
“是不是不敢拿正眼看?”柳庭光打探。
“不,南曲的‘大家’,跟你说话的时候,给你的感觉就是她们很普通,不用避讳。
像与一个非常熟悉的人接触,没有压力,十分随和。
当你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她们居然知道你会什么,就跟你说你会的东西。”
阮津回想着,他发现到庄子的南曲‘大家’们,特别好。
柳庭光向往:“我以为她们孤傲、冷艳呢。一个个跟天上的仙女一般,只可仰望。”
“没有,她们可好了,就是有时候东主生气,警告她们别耍手段,我也没看出来什么手段。”
阮津在回忆,挑不出什么毛病。
“你就没什么想法?”柳庭光可算是逮到话题了,他上哪接触过平康坊南曲的‘大家’。
“刚开始吧,就是第一年,看到她们,有时做梦……都是梦,不说了。
后来再看,跟邻家的小妹妹似的,我与她们接触,没有其他想法。
她们都是好妹妹,有一点不该有的想法就是亵渎。”
阮津又回忆,给出个答案。
“行了,你俩什么都不知道,经历得太少,那是因为东主生气了。
南曲的‘大家’,是你们能看透的?东主立规矩了,在李家庄子,不准她们搞事儿。
还邻家妹妹?好妹妹?阮津你忘了东主怎么变身邻家弟弟带你玩儿了?”
李家庄子的工匠突然出现在两个人身边,一点不客气地给予万吨打击。
阮津的脸色瞬间白了,额头上见汗。
“不,不,东主不是邻家弟弟。”阮津发现后背衣服湿了。
“南曲‘大家’就是邻家妹妹?你俩太闲了,干活去。”
工匠扔下一句话,又去指挥抬石头。
工匠在帮忙筑海堤,用石头先堆出来,贴着潮水冲刷最厉害的岸。
之后把藤壶类的海鲜放到适合的地方进行培养,以它们来稳固,别吃。
随潮起潮落,捡到海草,拿草绳和石头塞在石头的缝隙中,喂养藤壶。
一年用不上,那里的墙就会稳固,多建几道,减缓台风到来时的海浪冲击力度。
……
“咱们又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比去的时候轻松,李郎,跟来的时候不一样吧?”
永穆公主发现顺风比逆风好,逆风时候的海浪,简直不是人应该承受的。
“那里有个岛子,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人,以后……唉!”李易说着突然叹息一声。
游艇回来了,速度飞快,他要去复活节岛,他那时属于智利,风在游艇后面推着。
他叹息是因为他觉得复活节岛上的石像代表了思念。
石像朝着哪?东方,也就是智利海岸这边。
然后石像身上有雕刻,很多图形是几何图形,在如此时代,能弄出来几何图形的文明很少。
显然那应该是玛雅文明,或类似的差不多的文明,若是玛雅文明,为什么跑到那里去建石像呢?
这不得看风怎么吹么?洋流如何运动?为什么不想让后面的队伍过合恩角?
合恩角包含了三个海峡,最下面的德雷克海峡,中间的比格尔海峡,和北面的麦哲伦海峡。
风都是从东向西吹,帆船想要过来,必须走出来特殊的线路。
看一下南美大陆上其他地方的石像和复活节岛石像,会发现特别相似。
那么就是玛雅人乘船到了复活节岛,然后发现风向不对,回不去了。
所以他们建造大的雕像,望着自己的故乡。
而雕像上的其他几何图案,就是证明他们身份的存在。
一代又一代,派出去的人,得不到故乡的消息。
家就在那里,仰望,却回不去的地方。
也或许那些族人继续探索,然后又一次到了复活节岛,大家面面相觑,你也来了?建个雕像吧。
说不定有人回去了,然后更多的当地人过来帮忙。
还有可能是东边并非指美洲大陆,岛上的人从欧洲、非洲那里漂过来的,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就以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故乡。
至于文明的记录……问问欧洲的那边,那些个毁灭了一个又一个文明的野蛮族群。
“理论上来说,咱们过去,不晓得能否看到人,如果有人,他们……”
得不到答案的李易想了许多,最后居然想到了一首诗。
他嘟囔着:“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通信为首海物丰
“走,去看看。”李易晃晃脑袋,觉得自己多愁善感了,猜那许多作甚,到地方瞅瞅。
“哦!”永穆公主无可无不可,反正李易说去哪就去哪。
她转过身,嘟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那个男的是留在别处不回去了,还是永远回不去了?”
“有钱人家想的事情,没有钱女子会写诗?”李易看着窗外单调的海面说道。
“倒是对,可男的干啥去了呢?”永穆公主开始纠结另一个问题。
“游子,自然是出游,跟孟浩然、王维差不多。当时天下安定,百业繁荣。”李易继续看着外面的海。
“啊?”永穆公主和小兰同时惊讶出声,随后二人一起伸手去摸李易额头。
“干啥?”李易顶着脑门上的两只手,十分不解。
“没事儿。”两个人又默契摇头,目光中带着狐疑。
“李郎,你可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时的情形?”过了十几息,永穆公主忍不住问。
“当时天下动荡,朝堂不稳,男的准备出去碰碰机会,说不定会得到谁的重用。”
李易看到了几只海鸟,顺便明白永穆公主问话的意思。
“是李郎。”小兰拍拍胸脯,放下心。
“嗯!”永穆公主笑了。
“咱们大唐的队伍必须要去夏威夷群岛,不管在下面怎么走,从那里无法直接到最开始拿玉米的地方。”
李易估算自己人的航线,除非遇到特殊的事情,不然整体的线路无法更改。
永穆公主轻轻点头:“知道,所以咱们要去那个什么姨的岛子。”
“不,咱们从下面走,他们的速度提不起来,随便找个问问。
船队那么大,只要咱们经过的岛子他们跟着路过,岛上的人会提供信息。
等不及他们,可惜,没有卫星与定位系统,不然随时知道他们的具体所在。”
李易遗憾,大海里寻找一支船队,若不是有固定航线,简直要人命。
卫星与定位,他说说而已。
“慢慢来,能够传递信号很远的电报也行啊。”李易退而求其次,电报。
只要功率够大,跨太平洋不是问题,还需要努力。
“咱们带好的作物种子回去,到时候其他地方怎么阻止?”
永穆公主不想让李易考虑暂时做不到的事情,她换个话题。
李易摇摇头:“无法阻止,也不用阻止,他们拿去种,或许培育出新的品种,增产、抗病虫害。”
“对,咱们再拿回来,像新的籼稻,味道差一点,一年种好几次。”
小兰吃过籼米,不好吃,没有筋,日照时间太短。
李易给制作成米粉,比直接蒸米饭吃好,再放一点醋、辣椒油、油炸的豆子、几片青菜。
“李郎,还有多长时间才能到?”永穆公主去盛了茶水,回来询问。
游艇上带了红茶与绿茶,应对各种情况,补充维生素和抗病。
药材李易不带,用不上,他有别的药,游艇上又不缺少水果、蔬菜、肉类。
“三十多个小时,顺风,危险小。”李易对此没有好办法,游艇速度已经很快了。
他那时百分之九十九的船速赶不上现在的游艇,也没有几个疯子驾驶他这种游艇冲太平洋。
“我想吃虾丸的砂锅,喝冰镇啤酒。虾丸豆腐锅吧,放一点油菜。”
永穆公主无聊,情绪不怎么好,主要是月事来了。
“不能喝冰镇啤酒,喝常温的黄酒吧。有现成的冻虾,给你打虾滑,跟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