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主好,公主多可爱呀,看永穆公主就可爱,能让李易给做饭,一般人家的女子哪个行?
  “陛下,要大赦天下否?”宋璟趁着高兴的时刻提议。
  “赦……什么?不赦,还指望死囚干活呢。死囚之外亦不能赦,过些日子又有皇子出声,赦不过来。”
  李隆基刚要答应,突然改口,为什么要大赦?犯罪的人遇到朕家里有点事情就不接受惩罚了?
  公主需要的福分无须犯罪的人来给,等易弟回来的,大名还没起呢,乳名叫嘟嘟,易弟走时说的。
  嘟嘟不知道自己的出生牵挂了多少人的心,她现在反正是不愁吃的,闭着眼睛喝奶。
  喝着喝着,褯子就湿了,她停顿一下,显然不舒服。
  旁边的桃红始终盯着,一看情况,立即一个新的换上去,换的时候翠柳用湿巾帮忙擦擦。
  嘟嘟重新恢复享受的表情,继续喝。
  院子外面,小家伙拿着个棉花糖给守院门的郭子仪:“妹妹不能吃,给你吃,你教我射击。”
  “你想学射击?”郭子仪手放在腰间的飞刀上,这个速度比手枪快,而且真能飞出来弧线。
  “嗯!以后谁欺负嘟嘟,我用枪打,狙击枪。”小家伙一脸认真。
  “有人欺负嘟嘟,也用不找你出手哇!你指的欺负包括瞪眼不?”
  郭子仪不可能让小家伙现在练枪,还狙击枪?
  “瞪眼睛倒是不用拿狙打,挖眼睛便可。”小家伙表现出自己不是滥杀无辜的人。
  “这话等李易回来,你与他说。”郭子仪不想教,他知道小家伙故意的。
  “我就是想用威力小的玩具枪,带嘟嘟玩儿。”小家伙说实话了。
  同时抬头看天:“姐夫什么时候回来呀?我想他了。”
  “东主去找种子,回来给咱大唐的百姓种,百姓吃饱饭,民安则社稷稳。”郭子仪其实也有点想。
  他担心陛下箱子里的信不够用,最近一有点事情,陛下马上翻箱子,从中哪出来对应的信。
  涉及外交、地方政治、经济运作、铁轨铺救、教育新策、外来新至人口安排……
  可谓事无巨细,当朝那么多官员,想出来的策略跟信上的一比,完了,烧掉吧。


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利民之策无稀奇
  小家伙看呆在院子里的一群大臣,摇摇头:“以后会好起来的,等姐夫把新的官员培养好。”
  他声音脆脆的,童声,穿透力强。
  院子中或坐或站或背手溜达的大臣们听到了,互相看看,露出无奈的神情。
  被嫌弃了,自己等人居然被未来的皇帝给嫌弃了。
  没啥,等小家伙上位,自己能活着的就全进团儿喽!
  “太子立,再上位,当要不少年吧?”
  柳冲压低声音,他负责各大家族的事情,最明白斗争。
  “得看当今陛下何时累了,太上皇每日里就很高兴。”卢怀慎坐在那里吃馄饨,发表看法。
  他不认为李隆基会始终在位置上不退,直到死了再传位。
  估计年岁大了会退下去,享受生活。
  不存在内部斗争,李易不允许,谁想斗,他会杀人的。
  “变了,一切都变了。皇位交替,再不是那般血雨腥风。”
  姚崇吃豆腐脑,卤里面放了一堆青菜,卤还不咸,清淡的。
  其他人沉默,各自吃着,早他们上早朝,都没吃饭,等下朝再吃。
  正好公主出生,干脆来李家庄子吃,两不耽误。
  “何止皇位交接,朝堂哪有过如此和睦之时啊。”
  魏知古抱着个煎饼果子,面前放一碗冷面汤,也不晓得他是如何搭配的,一冷一热。
  他说话的时候看姚崇,就说你呢,你扭头作甚?
  你继续让你儿子找我徇私枉法呀!你再跟陛下进谗言啊!
  姚崇理亏,不接茬儿,不对视。你还能过来打老夫?老夫都退了。
  “诸位,大喜的日子,陛下不愿大赦天下,我等是否行些利民之策?”
  刘幽求打圆场,咱们换个话题呗?
  “对对对,利民之策。”尹思贞附和,别吵起来。
  “想想,利民,要叫百姓高兴。”李日知表示支持。
  “如何利民呢?这个……啊!”苏颋接了一半,接不下去了。
  利民并非指大的政策,大的政策他们根本想不出来,不然早拿来了,怎会等到现在。
  只能落实到具体,比如给京兆府的百姓提供好处。
  “若老夫一下子回到五年前,自有许多好主意。”毕构捋着自己的胡须,怅然道。
  “什么主意?”李旦的声音响起,他又多了一个孙女,嘟嘟随着慢慢长大,一定很可爱。
  毕构看到人,听声音有点耳熟,并不在意,自己说。
  “先制作谷物脱壳工具,再拿出来脱粒的工具,把长曲犁变成短曲犁,教百姓用火炕孵化家禽,还有……”
  “还有堆肥,研究出制新茶的方法收购茶叶,收购蒿子。”
  李旦见毕构一时间没想起来,帮忙补充。
  “正是!”毕构颔首。
  周围一圈人用那样的眼神鄙视他,原来你说你回到五年前就为了抄袭呀?
  还用你?谁回不去是这个套路?呸!
  “朕的乖孙子呢?”李旦不想搭理毕构了,他去找小家伙。
  毕构:“……”
  怪不得耳熟呢,你咋不站我面前说话?
  李隆基与宋璟说完话出来,见大家似乎针对某一个人,诧异道:“众卿少吃点,晌午做好的。卿等是……”
  “为嘟嘟庆贺,在思忖利民之策。”姚崇离魏知古十多步远出声,实在不愿意凑太近。
  “有良策否?”李隆基说着从袖子中掏出一个信封,别人看着眼熟的信封。
  “臣愿听陛下圣言。”见到信封,苏颋反应迅速。
  “臣等附议。”大家可熟练了。
  “倒是没什么心意,无非叫百姓采集东西换钱。易弟留信说,竹叶、柳枝、柳絮为破之时,可采集,是药。”
  李隆基晃一晃手中的信,现在大家采茶叶,过几天采蒿子。
  众人一听,简单,又不是什么难采的东西。
  李隆基再次出声:“蝎子、蜈蚣、潮虫,该捉就捉,拿小木头夹子,一下一个,还不伤手。
  蚰蜒不要,虽说同为药,用处却不大,拿苍蝇拍打死,收集多了,装在纸筒中卖给李家庄子,喂蜈蚣。”
  蚰蜒见到的多,由于速度过快,不怎么好捉,打死。
  群臣面面相觑,就这点小事情?专门写封信?
  “陛下,若如此,柳树树枝遭殃了。”张九龄能够想到,大家一起去拽柳树枝。
  竹子叶他没管,竹子生长速度太快,每一个竹笋都是一根竹子。
  长得地方不合适的竹笋,不应该让其成为竹子,挖了吃。
  柳树一说要柳枝与柳絮包,揪没了,大家送别的时候,上哪折柳去啊?
  “既然如此,只要柳絮包,五日为限。”
  李隆基琢磨一下,要是在报纸上写,不让折太多,估计效果不大。
  凡能赚钱的东西,百姓一拥而上,能多拿就多拿。
  众臣对此没什么兴趣,利民策他们继续想。
  李隆基命人印刷告示,送到京兆府及周边州府,报纸来不及了。
  不等到晌午,距离近的百姓带着东西兴匆匆赶来,在桥头等,遇到李家庄子的人先祝贺,祝贺陛下跟王皇后又喜得一公主。
  告示上写了,公主出现,所以李家庄子额外收购东西。
  在大官儿们认为小事情的事情上,百姓们当成大事来看待,一次赚好几十钱。
  家在竹林旁边的人,勤劳几天,一个月的整个家庭收入赚到手。
  “民生无小事。”天热,晌午李隆基吃……火锅。
  听到汇报的消息,他与众人说。
  大家还考虑什么利民之策呢,李易的办法正在帮助京兆府的百姓赚钱,顺便给药房储备药物。
  李隆基继续说:“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京兆府百姓每户多得百钱,每户多消费十钱。
  朝廷所收之税,便够许多日悲田坊支出,另有学堂文具所耗。
  铁轨火车事大,却也以路边百姓收获点滴汇聚,凡利民者,怎可因小而不为?”
  李隆基教育臣子,看,百姓多高兴啊,你们现在想出啥来了?
  “陛下,臣有一好办法。”姚崇突然来了灵感。
  “哦?元崇说来。”李隆基感兴趣。
  “命饲养家禽之户,驱赶家禽至水网河边,可吃两岸野草,鸭鹅喜水,一举多得。”
  姚崇找回自信,看,自己想得多周全。
  李隆基仔细盯着姚崇看,又看门口。
  “陛下寻找什么?”青松在旁察言观色后询问。
  “护士、太医,给姚卿看看,朕的巡查团儿离不得姚卿。”李隆基满脸担忧与关切之色。
  姚崇:“……”


第一千五百零三章 臣真无病思虑全
  “且慢。”姚崇感觉到自己被侮辱了。
  “陛下,臣身子骨硬朗着呢,何出此言?”姚崇委屈,我哪说错了?得检查身体?
  “鸡掉水里怎么办?人工水网没有浅滩,大斜度。养鹅倒是可以,鸭子养在水里,把小鱼吃没了,大家还等着在里面网鱼。往来船只呢?”
  李隆基依旧想找太医进来,可惜易弟出海未归,不然上磁共振,设备太先进,护士看不懂。
  “李易说的在水网养鸭鹅。”姚崇回忆,笃定。
  “易弟说在水网沟渠养,不是在水网养,水网连沟渠,沟渠通田地,水网直连田地,田地冲没了。”
  李隆基说着又一次扭头看门。
  “臣谢陛下,臣无事。”姚崇怕看到陛下瞅门瞅多了,自己都怀疑自己是不是有病。
  姚崇败退,宋璟眼珠子转一转:“陛下,臣以为不可,鸭子和鹅进到沟渠中,顺沟渠进入水田,吃稻苗。”
  “水田自古便有,可见鸭鹅进去?”
  李隆基才不相信有人会允许鸭子和鹅跑到菜地里和田里吃东西。
  “不曾,即便马牛羊也不许。”宋璟忘了还有人在看管。
  “牺牲蝌蚪,倒是能在稻田中养鸭子,鸭雏放进去,等稻苗长大一点,小鸭子吃不动稻苗,易弟之前有提过。”
  李隆基全记着,在他看来,民间寻常的事情,俱为知识。
  他相信整个天下的皇帝,没有一个比自己更懂,寂寞!
  “陛下,臣发现以笼养兔,所获不菲。应以笼养鸡,密集饲养。”
  苏颋跟宋璟、姚崇有同仇敌忾的状态。
  “易弟说他没有药,密集饲养,鸡保证生病,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死死一片。”
  李隆基不生气,臣子愿意动脑,很好!
  你们加油,超过易弟,朕期盼着。
  “陛下,李家庄子的地准备妥当?只等李易归来?”
  张九龄无奈,换个话题,你说你们跟李易较什么劲?人家都能飞呀。
  “皇庄亦翻好土地,土肥同翻,过两日晒过,再加一遍湿肥。”
  李隆基颔首,等着呢,地可以有剩,不能不够。
  连禁苑跟芳林园都选出来大片的地用来种新物种,把花挖出来换到别处分散种植。
  宫里还有人偷偷卖花,眼看着没地方种,扔那死掉的花,全被卖了,最便宜的一株带根的花,二百钱。
  真以为朕不知道?反正那花都是死,你们有本事、有渠道,卖吧。
  “陛下,若是种子过多,可叫其他地拔秧。”
  张九龄又出主意,他的意思是得补偿其他地方被征用的百姓。
  “怎会有那许多?”李隆基摇摇头,能把地种满,明年可以推广京兆府与河南府。
  “李东主定然想不到我等速度会这般快,我等这才叫厉害。”
  船队里的柳庭光看着大家在换新的淡水,有点贼贼的感觉。
  他们又一次绕开很多岛子,从关岛直接到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帕利基尔岛。
  风向好,斜着跑。
  阮津看岛子上的土著热情的样子,摇下头:“真正厉害的是东主,我们随便到一个岛子,东主已经帮忙联系好了。
  新的海图当地人交上来,跟咱们拆密匣子中的海图一样。
  野菜、淡水、咸鱼干、草席子,他们送过来。
  给你一年时间叫你打前站,你能不能做到?”
  “我才不与李东主比,咱们节省了东西,不用放弃船只。”柳庭光想得开。
  由于始终在抄近路,蒸汽机船上挂帆,本身的水洗煤消耗少,装煤的船还有许多煤。
  阮津拿起一片吊在屋子中间的烤鱼片:“我想留下一艘帆船,怕遇到危险,到时候有人侥幸到达此地,用船把消息传回大唐。”
  “多一艘船能多带东西回去,咱们真回不去了,报信的船只估计没等到大唐,李东主会再次过来寻找我们。”
  柳庭光持不同的想法,他认为留一艘船不一定出事儿后可以找到此处。
  阮津用嘴撕下一点硬硬的烤鱼片,低头嚼,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