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子换到下一个位置,踩动,片刻后,又一个冰窟窿出现。
还有小的架子放着,中间固定钎子,轮锤子的人在一声声口号下照着砸,没有人扶钎子。
裴耀卿没心思嘲笑同僚,他已经看懵了。
同样是枣、取冰,为什么庄子八水的另外地方和城里跟庄子差就这么大呢?
别处五倍的人手都赶不上这边的速度,庄子这里实在是太快了。
是因为庄子有钱?不,衙门莫非没钱?
他看到管事宋德在那里拿个喇叭喊。
“注意安全,别急,打鱼别往前面探身子,你掉下去了谁救你?河水在冰下还流着呢,你进冰层下就完了。
你身上的绳子哪去了?给我系上,不然现在就上来,带家人离开这里。
那边的,你要脱衣服啊?你热你也给我挺着,脱了你马上过来结工钱,给我走人。
干完活了泡热水大池子,里面的衣服给你换,别得了伤寒,还要劳烦我家东主治。”
裴耀卿按照声音说的位置去看,果然有人抡大锤热了想要把外面的衣服给脱了。
听到喊声,还朝宋德的位置咧嘴笑、摆手。
另一处有一群人站在冰与水的交界位置系绳子撒旋网,一网网抛出去,拉回来,一条条鱼在冰上蹦啊蹦的就不动了。
撒网的人身上同样系着绳子,鱼被扔到冰上不动了后,后面有人用耙子给收走。
捕鱼没问题,正常,别处凿冰的却不捕,因为乱,容易出事。
反观庄子,有条不紊,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取冰、拿鱼两不误。
鱼被运到岸上,张家村子的人现场刮鱼鳞、初内脏。
另有一部分鱼被放到木头的水槽子里,能活过来的捞出来放到别的槽子中运走,活不过来的继续处理。
一阵风吹来,浓浓的骨头汤味道进入鼻子。
裴耀卿摸摸肚子,感觉饿了。
范艾带着满脑子的震惊跑到一个棚子里,看锅。
锅里煮着肉骨头,煮碎了的肉随着沸水而翻滚,一起翻滚的还有酸菜。
旁边摆着干葱花和干香菜,一个妇人在那洗着用过的碗,看洗碗的水,冒着气,明显是热的。
他忍不住问:“为什么碗这么多?”
“碗少了不够用。”妇人头都未抬。
“有个碗不就够了?”范艾还是不解。
“你在家中吃饭,一个饭所有人一起用?”妇人反问。
“自然不是。”范艾明白了。
只是他更想不通,给干活的人肉骨头汤喝,还得像招待客人那般?
喝一碗之后这碗便要洗?
你洗你洗碗你用的是啥?
想到洗碗,范艾再一看,妇人似乎拿着平康坊女子们用的香皂在洗。
“香皂?”范艾他惊呼。
“肥皂,洗碗用不着加香,洗干净后,什么味道都没有了。”
妇人说着把一个木盆里的碗捞出来,放到旁边另一个盆里洗。
“你你们怎有那么多好器物使唤?”范艾不想说洗碗用皂的事情了,换个话题。
“原本不是,我张家村子自己雇人藏冰,与其他地方凿冰一样。
前日东主过来,见有人摔在冰上,就叫庄子的人做了拿绳子系的铁鞋。
后来又想在庄子上做冰雕,我张家村子跟着要一起。
东主便拿出很多东西,咱们还说呢,往后有事先问问东主,东主加起来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妇人丝毫不隐瞒,把情况说出来。
范艾想了想,道:“李易不参与,一切照旧,李易参与,情况立即改变?”
“对呢,正是这个理儿。呦!当官的,你想吃饭,去庄子食堂,我这里的汤怕污了你的嘴。”
妇人说着一扭头,看到范艾身穿官服,也不怕,说出来的话给范艾的感觉带着刺儿。
这是裴耀卿过来听到,问:“李易会喝吗?”
“哎呀,竟然是明府,东主自是会喝,咱们村子做的骨头汤干净,东主溜达来就会喝一碗暖暖身子。”
妇人露出笑容,她认识裴耀卿,知道对方是长安令。
范艾:“”
他觉得自己被排斥了,被一个村妇给排斥了,好受伤,喝两碗骨头汤都治不好的那种。
第一百三十七章 肉汤浓淡在人间
“来碗汤喝,这一身汗出的,还不许脱衣服。”门口随着声音挤进来一个抡大锤的人。
说着他拿起一个碗,自己在那舀汤,装作未看到两个人。
“吴家大伯,这个是长安令,与东主交好。”妇人笑着说一句。
“哦,我还以为当官的过来要欺负人呢。”抡大锤的不好意思地朝裴耀卿笑笑。
“无妨,能相互关照,某欣慰。”裴耀卿摆下手,也拿起一个碗,盛一勺汤,带一些碎肉和十几根酸菜。
范艾再次:“”
他想不明白,自己一个长安县丞,从七品上的官,你们过分了吧?
越想越难受,于是他也拿碗,要喝汤安抚受伤的心灵。
一口汤下肚,他吃惊了。
“焕之,这汤好喝。”他对裴耀卿说。
裴耀卿已经又抢过勺子舀一下:“好喝。”
“前几日还不是。”抡大锤的说:“骨头上的肉没有现在的多,不放大料和姜,张家村子比不得东主有钱。”
妇人接过话:“是呢,前日东主来,说酸菜炖的时候短,村里拿出来两口锅轮换。
等东主想要冰,骨头汤就由庄子出,当然不一样了。
里面有鸡汤、大骨头汤、化成水的肥肉、大料、姜、橘子皮。”
“易弟出手,必然不同。”裴耀卿认同,李易行事,思虑周全。
“有钱。”范艾附和两个字,正好吃到了一小片姜,顿时浑身舒服得汗毛孔都张开了。
随即他问:“煮了多久?”
“一天一换,煮没了肉的骨头敲开看看有没有髓,有就给娃娃吃,没有拿去磨成粉喂家禽。”
妇人说骨头汤的轮换问题。
转而又小声道:“你们不知道吧?鸡吃了骨头,下的蛋就不软。咱们吃鱼的鱼骨头都不扔,东主说叫补钙。”
“原来如此。”范艾触动最大,他家里也养了几只鸡,为了下蛋吃蛋。
结果一下就是软壳蛋,原因在于没有骨头。
“你说出来,不怕李易生气?”范艾怀疑了,妇人不会是骗人吧。
妇人瞪他一眼:“东主说了,越是小道的消息传得越快,像秘密一样与别人说,不长时间,所有人都知道,东主叫传的。”
范艾两眼发直,他表示服了,琢磨着,往后衙门要想推广什么利民的事情,是不是也能照着作?
正经发公告,百姓不听、不信。
传小道消息,无须着急,民间很快便传遍了,省事、省心。
裴耀卿露出笑容,符合易弟一贯做法。
“这碗汤暖心,不知某家易弟在哪?”裴耀卿放下碗,一语双关说道。
“确实暖心。”范艾承认。
他喝的不是汤,是一派祥和民生。
“没到午时,应是在院子里吧,我一妇人不晓得呢。”妇人想了想说道。
“走,找易弟去。”裴耀卿弯腰把喝完的汤碗放到有肥皂水的槽子里。
范艾赶紧跟着喝掉,也放进。
两个人也不再乘车,带着衙役去庄子主家院子。
衙役门把刀和棍子收好,一副我们没想拿出来的样子。
他们怕,庄子上有弩,万一被人误会了,叫人给射死可咋办。
衙役们庆幸,明府跟庄子的东主好,而不是想要收拾少年东主。
不然派他们来拿人,庄户反抗,他们顶不住哇!
据说庄子有好战马,而且还有盔甲。
也就是说,关键时刻,庄子有顶盔掼甲的骑兵,各条主路修得又那么平,骑兵冲锋
等到了主院外面的空地周围画的线附近,大家停下。
院子边冷风中站着一个身穿棉战袄的人,手持短弩,一动不动。
裴耀卿知道了,今天陛下没来,不然这人会躲开。
现在那线不能轻易进去。
其实自己进去没事,对方认识。
“你家东主在吗?就说裴焕之来访。”裴耀卿对老兵说。
“东主,长安令裴明府来了。”护卫没动,大声喊。
“还有某,长安县丞范艾范幽兰。”范艾紧跟着说一句。
老兵沉默,没有要喊的意思。
范艾深呼吸,七品官,在外面就是县令,怎么到了庄子如此没有存在感?
正想着,里面出来个太监,太监胳膊上夹着一个很细的小长棍,手上还有两个,然后有个似乎没织完的布?
太监两只手动着,指头动一动绕一下线。
“咱家东主忙着,等半柱香。”太监边说指头边动,腰间的那团子线穿在一个棍子里,转来转去的。
里面这时跑出来一个宫女,手上没拿东西,看一看。
“褐岩你快进去,别为东主招惹麻烦,人家可是县丞。”宫女说。
“七品下的县丞,长安县有两个呢。桃红也就是你总怕事。”太监说一句,转身回去。
范艾发现自己又被针对了,是,长安县的县丞有两个,可是天下有几个长安县啊?
你们宫里出来的就这么横?
裴耀卿笑着叹口气;“幽兰,他们是说给我听呢,怪我不该总带官员过来。”
“官员来怎了?”范艾一肚子委屈,官员还不能到地方看看?
“此庄子不同,莫跟宫中人置气。”裴耀卿劝。
“我知道了,一个太监叫褐岩,一个宫女叫桃红。”范艾忿忿道。
“并非如此,唉!反正你别想着去找人家麻烦,你得想想一个庄子的少年东主为何有宫女太监在旁边侍侯。”
裴耀卿最后说一次,他觉得自己的同僚想找死,他得考虑把自己摘出去,这可不是讲义气的时候。
桃红在那听着,一言不发。
等两个人说完,才微笑着道:“明府和少府入院等待吧,外面天寒。”
“多谢!”裴耀卿抱拳,当先走进去。
范艾闷闷不乐地跟着,他知道李易厉害,却不曾想到牛逼如斯。
二人进去,织毛衣的两个太监和一个宫女没动,桃红给端来两杯热橙汁。
言道:“眼见晌午,明府和少府定然不曾饱腹,便不上茶水。若是茶水配点心,一会儿该吃不下去饭菜。”
桃红的一句话,就让范艾正视起来了,饿着肚子喝茶水是欺客。
但想到换成果汁,而不给点心,这个就厉害了。
里面的李易此时也忙完了,刚才他在缝合大体老师后进行按压止血。
一般活人要按十五分钟左右,他照着流程在那按,虽然大体老师不流血。
听到铃铛声,他未理会。
若此时是个刚动完手术的患者,自己还能扔下出去?
一直到了时间,他才松开手,把大体老师放回去。
脱衣服洗手出来,觉得此次学习收获满满。
第一百三十八章 分工合作有余闲
看到裴耀卿,李易丝毫不吃惊,笑着问:“明府?”
“易弟别来无恙。”裴耀卿给出一个回答。
李易懂了,不用公事公办,说道:“裴兄今日有闲暇,正好临近晌午,咱们边吃边聊。”
“善!”裴耀卿笑着点头,侧身介绍起同僚:“这位是范县丞。”
“竟是范少府上门,多有怠慢。”李易抱拳。
范艾还想着一系列刚刚发生的事情,愣了下才有所反应“果真是少年了得。”
“少府谬赞了。”李易谦虚。
他不知道裴耀卿带着一个县丞来是几个意思。
倒是听说过范艾的名字,余掌柜那天就是找的范艾去平康坊玩,然后一群人扔下余掌柜跑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余掌柜倒下,被送到庄子上抢救。
范艾则是头一次见到这个传说中的少年东主真人,想着一个个故事,不免仔细打量。
看上去这个少年清秀一些,但并不给人以柔弱感。
清澈的眼眸中带着一种淡然,丝毫没有什么事情会叫其困惑。
“易弟,今日吃什么?”裴耀卿不想一直站着。
“杀猪菜!”李易说出三个字。
确实是杀猪菜,招待干活的人,额外杀了几口猪。
然后血肠就多了,正好叫衙门的人一起帮着吃。
一群人到食堂,衙役们熟悉,听说有杀猪菜吃,闻着味道就找到地方。
几个人一个小锅,到一点蒜酱,放松着吃。
“易弟,若不是为兄今日过来,还不晓得你又做出了新物件,以后有这等好用的东西,可要主动拿出来。”裴耀卿一副抱怨的模样说。
李易想了下,点头道:“防止鞋滑的确实应叫更多人知晓,不过钻冰的工具所用的铁比较好,怕是不能推广。”
“不怕,明年还要弄冰灯,何况今年富户们也储了许多冰,明年夏天舒服了,到冬天定然还要多储。”
裴耀卿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旁边的范艾有些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