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国旗迎飘信仰重
  ‘咔咔咔……吱吱吱……’
  机械运转起来,李易兑换的设备又一次发挥作用。
  印第安人如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瞪大眼睛看,看神奇的房屋如何建起来。
  “东主,他们不留粗木头。”工匠眼看着新伐的木头被破成板子,直皱眉头。
  他去当地人的‘家’看了一圈,用木头斜着堆在一起,变成一个锥形,上面捆一捆。
  有的人的是皮毛围,有的则是树叶。
  这等房子下雨天的雨水顺着建筑旁边流下,每一个房子旁边还挖了排水沟。
  没有储备的粗木头,耽误事儿。
  “先凑合着用,木板房中放炭火烤,裂缝的话,用钉子补板子,无须非用榫卯结构。”
  李易对此没啥好办法,木头要是想找好的,得进雨林,有苏木,即巴西红木。
  能当染料用,被一群根本不在乎是否会毁了一个物种的人给弄得成了保护物种。
  大唐猎人都知道什么时候不应该进山,樵夫懂得养一片林子。
  有的人则就知道破坏、掠夺。
  “唉!”李易叹口气:“这个据点特别重要,关乎咱们的人过来时的精神状态。”
  李易指从夏威夷到此地的长途航行,帆船和蒸汽机船可没有游艇的速度。
  好不容易靠岸,是最疲劳的时候,精神和身体两方便全疲劳。
  若是有个温馨的‘家’,有利于激励士气。
  故此李易要用大木头盖一个三层的楼,不指望住人,把旗杆立在上面,大唐的旗帜升起。
  土著们力气大的帮忙拽砍伐的木头,在帮着抬到破木台上。
  羽林飞骑分出来十五个人,戴上平面镜、呼吸管,穿脚蹼,拽橡皮艇去海里捞海螺。
  他们当作训练,没有污染的海水,只要不是太深,阳光照射的时候,从上面能够看到十多米深度的情况。
  海螺捞上来,看着就喜人,让人……想吃。
  “李郎,我换上泳衣去捞?”永穆公主一副跃跃欲试样子。
  “不行。”李易想都不想,你捞,把你捞没了咋整?
  你在游艇上的泳池里游游就行了,要么等回庄子,你可以随便下水,一群人在旁边保护。
  “我带氧气瓶下去,换水肺。”永穆公主自己想到个好办法。
  “水下礁石多,容易划伤。”李易还是拒绝,海里的礁石划一下,疼好几天。
  “海螺怎么吃?”永穆公主见下不去水,研究起海螺。
  “用最简单的方法做。”李易一副神秘的样子。
  “煮和烤哇?”永穆公主瞬间明白,除了生吃,就这两种简单。
  “大的蒸着吃,蘸料。”李易拿起个大海螺:“交通便利,内地山区的人也能尝尝。”
  “只能吃干的,鲜的太贵,山区人不会吃,其实海虹、蛤蜊、海米这些干货,已经不错了。我小时候就吃不到。”
  永穆公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并不快乐。
  “是呀!”李易目光有些空洞,他想起了被毁掉的天枢。
  他当时无力阻止,即便能阻止,他也不会阻止,必须毁了。
  那个是颂扬武则天周朝的信仰的东西,大唐本就不稳,再留一个贬唐正统的标志物……
  打仗的时候,打吐蕃打输了、打后突厥打输了、打白衣大食打输了、打契丹打输了……
  必然会让有心人利用起来,说周朝的时候如何如何,而现在的大唐又怎般怎般。
  李易估计,正是因为这个东西,才让韦氏等有想法,既然武则天能行,我们为什么不行?
  毒死李显,然后被收拾了。
  紧跟着太平公主也认为自己可以,那个天枢立着呢。
  “等回头咱们选个地方,立一个三十多丈高的天枢,为国征战牺牲的英雄们放在一起,钱的问题。”
  李易觉得倒一个无所谓,再弄一个,花钱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把周围的蕃邦欺负的,不就是钱多嘛!
  “是劳民伤财?”永穆公主一想到工程,秀眉轻抬。
  “干活的人给工钱,劳民,钱在百姓手中,会流通。
  朝廷的钱会一部分耗费在此方面,用财政来辅助信仰。
  到时候每天咱们升个大唐的国旗,写一首国歌,百姓都要会唱。”
  李易喜欢看升国旗,不管是在哪个地方,即便小学周一升国旗,他遇到了,也会站着等升完。
  天安门广场最好,有仪仗队,唯一的缺点是人多,挤。
  “嗯嗯!”永穆公主露出甜甜的笑容,对呀,花点钱的事情,朝廷财政够用。
  “咱们在找其他地方的人比赛,射箭、马球、足球、羽毛球,还有什么游泳、划船、跑步、飞标枪……”
  李易介绍比赛项目,不叫奥运会,叫万国大唐运动会。
  从太白山上拿镜子取火,再传递火炬。
  永穆公主眼睛眯起来:“是呢,足球已经赚了不少,京兆府的足球队都很拼,有的州府还说让他们也参加。
  到时候咱们找其他的夷国的人来踢,我相信大唐的足球队最厉害,敢输了比赛……就砍脑袋。”
  李易:“……”
  “不必吧?”李易觉得胜败不要跟性命挂勾。
  “去年夏天栎阳县的左后卫拿了外面赌球人的钱,故意放了好几个球,腿打折了,现在瘸着。
  给钱的人被宋王给带走,不知道哪去了,想来宋王可从对方身上捞一笔,不给就打死。”
  永穆公主说得轻描淡写,腿折了、人没了,就因为参与了一个足球。
  李易咽了下口水,动一动自己的腿:“倒是个好办法,走,看看青黛。”
  说着他往昨天被蝮蛇咬的孩子的房子走去,走路的时候,腿有一点不自然。
  小丫头在观察患者,她亲自给换的药,孩子的小腿被咬的地方及周围,终究是肿了起来。
  冷敷不能一直用,该出现冻伤了,好在肿胀的幅度不大。
  孩子没下地,吃饭他自己吃,方便是由小丫头给处理的,小男孩显然有些害羞。
  他看向小丫头的目光不同,这个跟自己年岁差不多的漂亮女孩子,对自己好,是不是……
  “哇啦哇啦……”小男孩不管周围有什么人,他盯着小丫头看,眼中带着期待。
  小丫头听听,又琢磨一下:“别想了,你凭什么娶我?我会被你拖累死,你这么笨。”
  “上次那谁一家会寻金矿的生病,是不是就想找咱们的护士?”
  李易没听明白小男孩的话,却听懂大弟子的意思。
  于是他想起来一个人,就是他用来练手的一个大体老师的弟弟,看上护士了。


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职业素养钱有增
  李易检查一番,没问题,过两天就好了,抗蛇毒血清起作用了。
  接下来他需要把当地的蛇进行归类,画出图。
  以免大唐的队伍过来,有人不认识,被蛇咬死。
  永穆公主来回看看,笑了:“咱家的青黛有人喜欢啦。”
  “喜欢我的人太多啦,以前我一给别人家的男孩子看病,他们就总是呆着不走。
  还有一些有钱和有点官的别人长辈,想要跟我给他们孩子说亲事。”
  小丫头情商也高,知道怎么回事儿。
  李易在旁说:“看吧,咱家的青黛眼中,患者皆为过客,可被医治的人偏偏有其他想法。”
  永穆公主不考虑过客,她对青黛的经历好奇:“后来怎么解决的?”
  “实话实说呗,活不过十五岁,就都走了。”小丫头面色平静,似乎已习惯。
  小兰把手搭在小丫头肩膀上:“你师父厉害,不怕!”
  “知道啊,我也想活着,回去拿多多的死囚练手,我比他们有价值,我可以救更多的人。”
  小丫头一点不虚伪,非常直白。
  被毒蛇咬的小男孩不懂得两个人之间的鸿沟究竟有多大,他还充满着梦想。
  “哇啦哇啦……”他眼中没有其他人,只对小丫头说。
  青黛倒是十分有耐心,慢慢跟小男孩解释自己的工作。
  不是照顾你就要嫁给你,每一个生病的人都会如此照顾。
  但咱们可以成为好朋友,你学习大唐的话,有一天到大唐玩儿。
  小丫头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以后再出来,带上聪明的男孩子,庄子里不是有声音好的、耳朵好的谁家的逃难的人么?”
  李易挺无奈,少带人了。
  外交有头领外交、夫人外交,同样有儿童外交。
  “哇啦哇啦……”帐篷外面传来声音,紧跟着头领钻进来,他拉住李易的胳膊就往外走。
  李易到外面,看见一堆被树枝编制的笼子中的毒蛇。
  除了笼子里活着的,还有不少脑袋被砸烂死的。
  他看周围的土著,有人被咬没?
  这一刻他的动作被人读懂,众人摇头,脸上是开心的笑容。
  “看样子得把马带过来,让当地有马可用,别人操作,灭活暂时不考虑,减毒试试。”
  李易想要在本地制作抗蛇毒血清,费劲啊。
  换成他那时,他曾经的想法,不认为制作抗蛇毒血清有什么意义。
  每年出各种事情死的人多,被蛇咬死的更少。
  维持一定数量的抗蛇毒血清,费用过高,不值得。
  为了一个可能被毒蛇咬的人,付出上千万的资金,何必呢。
  等到了大唐,他的想法变了,大唐可能被咬的人多,而且上千万救一个人并不是救一个人。
  代表了医学的高度、代表了朝廷的恩泽。
  就像吐蕃的后勤,不给那么多的好东西不行吗?
  罐头、海鲜干货往里送,还有搪瓷的军用水壶、高压锅。
  粮食给足了就够用,之所以不计代价送东西,是告诉自己人和吐蕃人,大唐的意志不可动摇。
  抗蛇毒血清亦如此,其实不减毒、不灭活,一样可以用。
  一百个被毒蛇咬了的人,不用血清,死九十九个,用上正常蛇药,死八十个。
  用血清,死五个,总归比死九十九个和八十个强。
  永穆公主知道李易怎么制作的抗蛇毒血清,庄子里有许多马,平时照顾得不错。
  她盯着死了的蛇看:“天热,现在不处理,到下午不能吃了吧?”
  “对,处理,脑袋剁下去,不知道毒腺破成什么样了,蛇胆取出来,我晒干。”
  李易抽出身上的刀,蹲下处理死蛇。
  剥皮、取胆、切段,反正要熟制,不怕有寄生虫。
  “红烧。”永穆公主找来个碗放蛇胆,她什么都想红烧。
  ……
  “红烧,我们都吃红烧的林蛙。”李家庄子,王皇后摸着自己的肚子提要求。
  去年冬天干制了一批林蛙,开春了,蛤蟆渐渐苏醒。
  看到了蛤蟆,王皇后想要吃林蛙,不为自己,为孩子。
  柳婕妤也有孕,王皇后不愿意去抓准备繁殖的林蛙,干制的就泡发好红烧。
  李隆基今天没去上朝,没有大的事情,其他的宰相们处理。
  哪个地方的官员任命与调职、教化跟边关军事安排。
  以前还有受灾开常平仓、地方修水利允许征召人员和后续财政拨款,尤其是征调。
  现在一律不是问题,宰辅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四个宰辅,还有团儿里的人监督。
  至于钱,那是最不操心的。
  李隆基睡了个懒觉,起来就听到皇后要吃红烧林蛙。
  “什么时辰了?”李隆基知道早上起来不可能说吃红烧啥的。
  “陛下,十点了。”高力士精神状态也不错,显然昨天他也睡了个好觉。
  “朕去洗个澡,看有黄瓜拌的猪耳朵没?送来,朕喝点黄酒,春困啊,要养生。”
  李隆基伸个懒腰,去洗澡。
  高力士安排,不可能一个菜,他更未说什么刚起来不能喝酒的事情。
  等李隆基收拾完,十一点了,他泡澡的时候喝了一杯凉白开,又眯了一会儿。
  他没跟王皇后等人一起吃,别人少食多餐,跟他吃,还受规矩影响,累。
  李隆基到餐厅坐好,十一点二十。
  然后一群大臣过来了,一个个脸色疲惫。
  “诸卿,何以这般憔悴?”李隆基自己睡舒服了,他十分诧异。
  “陛下,钱拨的多了,地方贪腐亦多。”
  姚崇先开口,看来他所在的团儿最近一直在抓人。
  “钱多了,什么地方都要钱。”毕构跟着说。
  其他人点头,表示附和,都是钱惹得祸。
  “钱又多了?”李隆基算一算,没到日子,大棚蔬菜,现在该撤的已经撤了,哪来的收入?
  “之前所剩无多,然,广州昨晚新送来的税,我等又不知道怎么花了,二百多万缗。”
  张九龄从那里回来的,他出声。
  “才三月,怎……”李隆基根据自己的所学,没想明白。
  “去岁时,李家庄子安排的学子、庄户、羽林飞骑接手整个广州都督府一应事宜。”
  张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