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鲨鱼的捕获没有百姓什么事情,牙齿、骨头,一样不给。
除了内脏需要额外处理,鱼肉和软骨可以大胆放心地吃,没有那么多的有毒元素,大海还未遭受人类的污染。
“鲨鱼的牙有什么用处?”老者看羽林飞骑耐心地处理着牙齿,一肚子疑问。
“制作成饰品,辟邪,要么磨碎了喂牲口或家禽,当骨粉用。”樊凡知道鲨鱼的牙可以卖高价。
找个工匠制作,然后放到闻恬兰香阁,一颗牙怎么不得卖上几十缗。
一条鲨鱼至少上千颗牙,几万缗出来了。
值钱与否在于获取的便利性,谁要有本事提供大量的鲨鱼牙,那就卖不上价。
如海州,多少年估计才能遇到一次超过百条鲨鱼同时出现的情况。
寻常人看到鲨鱼,躲还来不及呢,有几个去抓的?
跟用海军的大船下大网捞虾一样,一网上来许多大虾,应该不值钱,普通渔民却无法捕捞。
长安城中卖海干货的,价钱从来不是一般百姓可以承受的。
用船养着运回去的海鲜,吃的是身份。
“兄弟们,能吃就多吃点,回长安后,再吃可不容易。”
樊凡一想到于李家庄子偶尔吃一点,赶紧告诉其他人,别客气。
“知道了,回去不吃,吃一口许多钱,叫东主卖掉,给边关将士送辎重。”
“觉得也不怎么好吃,吃腻味了。”
“说这边记载有鲸鱼,没指望鲸鱼搁浅,在海中遇到也成,咱们杀一头,东主说油好。”
“海里的鱼比河中的鱼大,关键好捕捞,一网下去一大堆。”
“快点把火车和铁轨修上吧,到时从海州到京兆府路上的百姓不缺肉。”
“棉麻混纺的网比单独的麻线网结实、轻便。”
“在水里泡时间长了也不行,最怕挂到礁石。”
羽林飞骑们边忙碌边就着此话题延伸开来,不一会儿的工夫,楼歪到天涯海角去。
老人、妇女、孩子,听羽林飞骑聊天,觉得又意思,偶尔还能被逗笑。
他们用竹竿帮忙顶住鲨鱼,管它活的还是死的呢,不让动就对了。
百姓与羽林飞骑的关系特别亲近,丝毫不害怕对方是兵。
都说匪过如梳、兵过似箅、官过若刮,在羽林飞骑身上根本见不到。
当兵的帮忙干活,偶尔烤鱼、制作竹鼠,孩子们过去,都能分到许多肉。
还会用贝壳、竹子给孩子们制作玩具。
关键孩子过去玩耍,并不是学一身子气,反而学识字、文章、算术、做人的道理、简单的搏杀动作、射箭。
这哪里是大头兵,分明是一个能打好几个的儒雅书生。
“活着,咬我竹竿,快,打死它。”
一个小孩子手上的竹竿被鲨鱼给咔嚓咬住,差一点断掉。
他吓一哆嗦,抓紧竹竿大喊。
旁边的羽林飞骑突然跳起来,对着鲨鱼的脑袋就是一巴掌,嘭的动静响起,鲨鱼不动了。
“哇!大哥哥厉害!”孩子开心不已。
他看见过大哥哥们用巴掌拍海边的石头,一拍石头就坏,看着都疼,手疼。
但大哥哥们不砸礁石,只砸大的鹅卵石,太厚的也不砸。
“冰,快送冰来,好运到长安。”老者猛然想起件事情,吩咐自己族中的人。
海州本地冬天无法储存冰,有的河流能结一层薄薄的冰,然后就冻不住了。
只能用硝石来制冰,由于可循环使用,材料成本不高。
他们挖了窖,制作出来一些冰进就放进去,冰不好,却总比没有强。
羽林飞骑准备好了马和桶,鱼肝和冰放进去,快马往北跑,不直接走洛阳的线回长安。
到北面,有冬天冰窖存的冰,这个冰足够冷,装上再去洛阳。
等抵达洛阳,洛阳出马车,用冰桶装了送去长安。
鱼皮可以不吃,鱼骨头不怕天气热,鱼肉拿盐腌制,鱼鳍同样能干制,到时候再泡发。
“凡在这里的人,一家拿个一两斤肉回去。”樊凡看看周围,送鲨鱼肉。
大家没吃过,尝一尝,不然那些渴望的眼神,怎么拒绝?
……
“吃鲤鱼脍,冬天庄子中养的鲤鱼,易弟挑选的鱼,又照着方法养,不怕吃到寄生虫。”
二月十五,李隆基在李家庄子请大臣们吃鱼脍。
什么侍郎、郎中,都来了,五品及以上的官儿。
庄户们负责处理鱼,御膳房的没过来,不放心他们。
御厨们可能被收买,庄主不存在这个问题。
庄户的家就在庄子,有亲人的亲人也在。
鱼肉被切成规整的透明的片,放在碎冰上。
旁边有辣椒油、麻油、芝麻酱、芥末、酱油、陈醋、葱、姜、蒜、香菜、盐、青丝玫瑰丝、蒸好的大小黄米等东西。
除了辣椒油以外,都是大唐吃鱼脍的标配,几十种东西供选择。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不是说着玩儿的。
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武强国尊廉官心
今日属于望日,晚上月亮会很圆。
在含元殿开的早朝,一开就是一上午,五品的官员都可以参加。
御史台的不用五品,另外蕃邦使臣同样不受限制。
今天早朝,蕃邦使臣们主动带着礼物,不,叫贡品上朝,表现得十分温顺。
因为之前李家庄子有一艘蒸汽机船坏了,无法出海。
昨天下午,修好了,来不及去追,决定留在大唐,黄河跑一跑、长江转一转。
蕃邦的使臣们比较害怕,尤其是挨着海的、有大河能连通的。
按照他们估算,这艘船可以追上前面的队伍。
前面的队伍会跟登州的大唐海军汇合,从那里离开。
后出发的不去登州,到大运河连接的地方,顺流往苏州跑,从苏州那里的长江口入海,能赶上。
咋不去了?一艘船,你在大唐溜达啥呀?
那年有烟花的时候,大家看热闹,之后出现了窜天猴和炸药包。
那年热气球升空了,大家瞧稀奇,后有了配合热气球的滑翔翼。
那年轮船第在蹬动,大家瞅着好,然后与螺旋桨船一同打吐蕃。
那年……大家……后来……
现在……
明天终归会成为昨天,大唐几个意思?又要打谁?
正巧遇到大朝会,别犹豫,送东西,东西不白送。
几年前进贡,进贡价值一千缗的东西,大唐皇帝给一万缗的赏赐。
现在进贡一千缗的东西,不让进去,必须加,太少了。
得加到三千缗,黄金、珠宝、马匹等东西。
大唐皇帝也不小气,赏赐李家庄子三维画、李家庄子墨锭、李家庄子纸张、李家庄子煤油灯、李家庄子打火机、李家庄子……
没有丝绸、好茶砖、好茶叶、镜子。
拿了煤油灯和打火机,还得去李家庄子买煤油。
看上去,赏赐的东西价值更高,然,总觉得哪里不对。
李隆基不管别人咋考虑,反正自己没占便宜,维护了大唐的脸面。
一高兴,朝会散了的时候,他叫上众臣到李家庄子吃饭。
在庄子吃饭,想吃凉的吃凉的、想吃热的吃热的。
在皇城或兴庆宫,热乎的很难见到,吃口饭那叫一个费劲啊。
由于人来的多,故此先安排洗澡,里面有人帮着搓背、剪指甲、掏耳朵、梳头,再穿上李家庄子提供的舒适衣服、鞋子。
看着很照顾官员,实则怕有人身上带毒。
全收拾妥当,大家在一个临时餐厅聚餐,郭子仪站在李隆基身边。
分餐制,李隆基跟其他臣子不可能在一起吃什么东西。
菜一律用小的碟子装,看上去可精致了,其实除了鲤鱼生鱼片,菜俱从食堂取。
宋德负责,都五品的官,庄户们安排礼物,保证让每一个官员都高兴。
他和庄主站在旁边,听坐在主位上的三郎跟朝廷的命官们说话。
“陛下,臣今日十分高兴,昨天下午蒸汽机船修好,各蕃邦使臣便愈发恭顺。”
礼部郎中起身端黄酒,激动地说道。
“嗯!在李家庄子,称朕为方渠县公,众卿可知否?”
李隆基一样心情舒畅,却不忘了强调一下。
不可以暴露身份,大家有点觉悟啊。
“臣知错,不,本官知错。”郎中赶紧道罪。
“我等知晓。”其他人附和,包括毕构他们。
宋德指挥着庄户们继续忙碌,给官员小桌子上送东西。
这一幕非常自然,大家和谐相处,没毛病。
就跟李易那时一货车侧翻,把桥墩给压坏了一样。
网友们在等结果,考虑修桥的时候谁从中贪污了,不然质量怎么会那么差?
结果当地官方给出的回答是,已经把司机控制住。
网友们瞬间瞪眼,卧槽,你是自己傻逼,还是把我们当傻逼?
我们以为这种瞪眼说瞎话、推卸责任、耍无赖是西方的专利。
没想到啊,在偶们华夏官场也能看到。
这难道就是皇帝的新装?而偶们活在炎黄子孙伟大的复兴之梦中?
李隆基不晓得啥桥不桥的,他觉得自己完成了最伟大的事情。
主要是安心,曾经总害怕身份出问题,到时候怎么相处?
不曾想,易弟帮着想出了办法,而且还那么的管用。
怎么形容来着?哦,易弟说过,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本身是贬义的,不过用在此时,感觉很好,大家都不尴尬,还能愉快地玩耍。
如是一想,李隆基决定给大家更多的好处,不容易呀,高兴嘛!
“宋德!”李隆基向站在那里的宋德喊。
“陛下,哦不,三郎,宋德在。”
宋德喊错了,刚才听好几次陛下,顺口了,还好及时纠正。
“看看庄子里有什么好东西,今天来了不少大臣,一人准备一份儿,为易弟结个善缘。”李隆基给好处了。
“是,我知道了,胡萝卜、辣椒油、机织细棉布、玻璃瓶装的香水、辣白菜桔梗紫苏叶等制作的咸菜,小镜子送不?”
宋德赶紧说要送什么,反正成本都不高,五品以上的官员他负责。
群臣紧张了,镜子,陛下答不答应?
“善!”李隆基颔首。
“我这便去安排。”宋德微微躬身,转身去找人制作礼盒。
礼盒一定要漂亮、华丽、看着尊贵,官员们也须脸面。
到李家庄子吃顿饭,回家带一套精美的东西,家中的妻妾必然会更温柔,夫君有本事呢。
若娘家来人,招待的时候把礼盒拿出来,告诉娘家人,自己找了个好郎君。
官员们露出感激的神色,宰辅们、尚书和团儿里的人除外,他们自己就能到庄子拿东西。
李隆基夹起片鲤鱼肉,什么都没蘸,直接扔嘴里咀嚼,吃得就是一点土腥味和清凉的口感。
待咽下去,他出声:“易弟说过,高薪养廉,凡能立国之大事者,不应为小家所累;凡温饱万千苍生者,不可承饥寒之苦。
故易弟官与不官,不关其关;事与不事,不是其是;行与不行,不行其行。
诸位亦如此,若觉收之甚少而不足填沟壑,可言明。”
李隆基再次强调规矩,谁认为自己赚钱少,付出得多,不成正比,说出来,别给朕搞事情。
“老夫觉得够用了,什么都不缺,陛下给,小易也给,若老夫再不知足,当去排哑炮。”
毕构见大家发呆,他出声,该有的都有了,甚至是自己没想到的,小易都给了。
再不好好干活,就是死刑,想活可以去排哑炮,要么当医学练手的东西。
比如现在就有死囚被护士们带着新的徒弟练习扎针,肌肉注射了、静脉注射了什么的。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不作煽情话如今
“这个叫葵花籽?吃着怎么不催?不是说干果么?他们倒是很好打交道。”
游艇已经到了目的地,李易时候的墨西哥。
遇到了当地人,李易专门在半岛的地方修了一个大的木头‘塔’,里面没有空间,就是一堆木头搭建。
最上面插着大唐的国旗,然后他的游艇继续向东,到达墨西哥这边的位置。
距离就六百多里地,不远,不过李易还是在半岛上升旗。
六百里,有时候可以击垮一支军队的意志,不,不用六百,六十里甚至都用不上。
到地方,马上就遇到了当地人。
当地人站在海边,抓鱼呢,看到一艘游艇,瞪大眼睛。
他们不知道这叫游艇,在他们眼中,属于一艘船,他们也有,无非小……小一点吧。
那么大的船,好几层,真漂亮。
船上下来的人,哎呀,怎么穿那么多的衣服?上面也包上?我们上面都露着。
什么麻和树叶子做的衣服?一动起来颜色都在改变,跟水中的彩虹似的。
这些人脸上没有纹上道道啊,拿的是武器不?不是长矛、不是吹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