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工匠技术好,最多给个流官,不可能当上七品流内官。
  商人的地位更低,商人不想个办法把孩子弄到别人的名下,孩子不允许考科举。
  商人有钱,能够进行技术研发投资,在商品流通环节中起到绝对作用。
  “李大夫,我老家夏州,如今养殖家禽人数多,又配合他们养猪,这个属于社会资源?”
  一个官员等李易停顿的时候,赶紧询问。
  他家乡在夏州,长安北面,万里长城的外面,属于准军事州。
  突厥要是打过安北都护府,朝廷组织兵员,保证抽调夏州。
  夏州在长城外面,没有长城帮忙,以前当地的百姓日子苦。
  之后打井、种绿洲,同时种植与养殖业利用当地的资源在发展。
  “嗯!”李易颔首:“社会资源,认为因素改变。挖井的钱没有回本,是个长期过程。
  余怀德余掌柜他们养猪发放的子猪也没回本,今年就可以了。
  百姓拿到一部分钱,养自己的猪,家禽的养殖困难在哪里呢?”
  李易说着突然抛出个问题,看六个官员。
  “鸡吃食儿,鸡不能总吃草。”一个官员回答。
  “鸭子下水后丢了,不回家,被野兽吃掉。”另一个官员跟着说。
  “粪便气味大,收拾费劲。”
  “冬天冷,要不盖好圈,大雪一下,冻死了。”
  “耽误种田,养多了得有人照料。”
  “天热不下蛋、生病。”
  六个官员一人说一句,把家禽养殖中的问题说出来,至少他们认为是个麻烦。
  “是销售,卖不出去,都自己吃?”
  双手托着脸的小丫头突然出声,清脆的声音中竟然有种鄙视的意味。
  官员互相看看,忍了。
  “怎么解决?”李易又问官员。
  这次六个人一同摇头,表示不知道,怎么解决?能解决吗?
  “这个时候考虑两点,一个物流,修路,包括航运,在无法短时间内解决时,考虑加工保存技术,比如风干。
  而蛋的长时间保存,只有两种,变蛋和咸蛋,平时百姓自己可以多吃点蛋,对身体好。”
  李易给出办法,强调技术的重要性。
  六个官员开始称赞,表示支持,好像都学会了,之后去地方当官能用上。
  “风干的家禽难道就有人买?有活的,为什么要买风干的?”李易还有问题。
  六个人:“……”
  咋那么多事儿呢?风干的莫非不是肉?有肉吃就行呗!
  李易根本不指望他们回答,自己说:“所以咱们要研究关于风干的家禽怎么吃才好吃的技术,让风干的变成美味,大家才愿意买。”
  “哦~!”官员发出同样的声音,他们没人问怎么做才好吃,这点对李家庄子不属于问题。
  “游艇上就有风干的鸡,我要发开,然后做成菜,大家尝尝。”李易不玩虚的,上干货。
  有现成的东西,吃一吃就知道好不好。
  ……
  长安的科举考试进行中,今天第三天,中午。
  考生们吃饭,大部分愁眉苦脸的,很想找个人交流一下。
  贴经题、计算题等常规的都答了。
  诗跟赋也写了,各自觉得不错。
  到了时务策,麻烦喽。
  说什么逻辑自洽,这个好办,就怕答的内容不符合大唐的要求。
  参加考试的同窗那么多,竞争压力大。
  李隆基在搭建的高台上吃火锅,春天的风透骨,吃鸳鸯锅合适。
  透过玻璃窗户看考场,看每一个考生,他的眼中都带着期许。
  有的考生已经考了好几年了,大部分败在了时务策上。
  往日考生接触不到国家大事,没有太多的信息渠道。
  找当官的吃饭,通常写诗论赋,互相吹捧。
  谁没事儿敢妄议朝政?被抓住把柄,会丢官。
  “从此百姓可多知朝廷要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晓国事,才能为国忧,懂得捐钱。”
  李隆基不愁,考生答不上来,明年再考,问题都差不多,摸清楚规律便可。
  毕构等人脸上带着丝倦容,太累。
  开春之后,各种事情出现,尤其地方州府,疯狂上书。
  有要钱的,有想要种子的,还有北面及山南东道官员们想训练要武器,修城,军队前移。
  这不是朝廷有钱了嘛!地方将领带着兄弟们吃好的,有肉,粮食管饱。
  胆子变大,要主动往前推,突厥求和大唐没答应,将领有小心思,欲立军功。
  宋璟最反对将领不听话,一打仗就是钱,万一打输了,又得抽调别处的兵填补。
  “陛下,箱子中可有关乎山南东道兵力部署之信?”
  宋璟辣得喝口啤酒,把为难的事情问出来。
  李隆基看他一眼:“没有,具体的没有,就之前的,派兵在外面游弋,但不可能深入突厥过深。”


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事有不可人口少
  宋璟等人露出遗憾的神色,他们以为李易能够把所有具体事务全安排好。
  “陛下,又有更多铁勒部族,臣已造李大夫安置办法寻地安排,有人愿意学李大夫买地养民。”
  张九龄说另外一件事情,草原民族,越来越多,全跑到大唐,说是归降。
  显然去年冬天的日子不好过,又有渠道打听到了之前来的两拨人的生活。
  头前的两拨人为李易带来了巨大的财富,集中起来管理,种田、养殖、手工。
  关键是地,李易买,价钱便宜,实际亩数超过文书上的亩数。
  有人动心,想要几千人,再以低廉的价格圈地。
  “不可。”李隆基筷子摆一摆:“易弟有写信,若降民新至,不许旁人接手。”
  “为何?”四个宰辅加上几个团儿里的非常默契。
  “剥削,降户给了别人,他们定会极力盘剥,到时降户心生怨怼,埋下隐患。”
  李隆基用自己的话说信的内容,李易不相信别人。
  李易为大唐养降户,其他人追求利润。
  员工都会克扣,何况身份几同于奴隶的降户。
  “易弟还说,不得私招流民签卖身契。”李隆基又补充一句。
  群臣面面相觑,李易一大群属于卖身的人,包括西南蛮的奴隶,他居然不让别人有。
  “臣恐有人弹劾。”宋璟找个理由,一副要保护李易不被弹劾的关心模样。
  “哪个人?”李隆基把眼睛一瞪,弹劾?凡弹劾易弟之人,必然心怀不轨,别叫朕知道。
  “我发现这个火锅呀,主要在于底料和蘸料,羊肉补。”卢怀慎出声岔开话题。
  “主要是猪骨头和鸡熬的汤。”魏知古帮下忙。
  众人纷纷不提弹劾之事,宋璟满脸无奈,李易难道弹劾一下都不行?
  自己都有人弹劾呢,找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告诉别人,自己这个宰辅依旧受到节制。
  不过确实无人弹劾李易,甚至平日中说话,刻意避开关于李易的话题。
  御史台一个个的眼瞎,看不到李易势力多大?
  弹劾他一下,显示你们的风骨啊,无非弹劾完就拿不到李家庄子的福利而已。
  哦,陛下的福利估计也不会再给。
  李隆基不说火锅,等大家吃几口,他又说:“如今大唐不缺少工作岗位,凡流民者,皆能有活儿做,
  长安人市的大唐卖身之奴,官府买了,提供生计,给个价钱,允许自赎,赚钱干活,除奴籍。”
  “臣附议。”张九龄最先支持。
  “臣等附议。”其他人晚了一步。
  把大唐自己人的奴隶买了,花多少钱买的,奴隶通过工作赚钱,凑够数,就自由。
  其他地方的奴隶还是奴隶,不作理会。
  比如昆仑奴、新罗婢。
  他们眼下大唐照顾不过来。不,其实照顾了。
  大唐自己人的奴隶被官方买走,安置工作,人市上的奴隶整体数量下降。
  被买走的奴隶价钱高,主人舍不得伤害。
  奴隶多的时候,一个干力气活儿的奴隶远远比不上一头牛的价格。
  少了的话,学一点技术,比牛值钱。
  尤其是牛马很快要大量繁殖好的后代,采取先进人工技术。
  顺便还能利用母驴和公马,多出现驴骡。
  用母马和公驴配的马骡不好,耽误母马,而且寿命不如驴骡长,脾气有一点大。
  ……
  “咱们所去的地方没有马匹,以后考虑带过去,现在的岛子是一处战略要地。”
  海滩上,李易搭起遮阳伞,穿着泳裤喝冰镇啤酒,还有盐水海鲜。
  别看京兆府的气温还不高,夏威夷群岛热呀。
  其他人在盖房子,原著民帮忙。
  “大岛子,人太少了。”永穆公主也穿连体泳衣。
  她原以为这么多的大岛子,人口会超过三万。
  结果除以一百,超过三百人,准确地说是三百九十个人。
  原著民们占据的就是最大的岛子,夏威夷主岛。
  按照李易查的资料,夏威夷这个词是一个通用词,不是指一个岛。
  所有这个族群到达并生活的岛,都叫夏威夷。
  说是所有的那个族群来自同一个地方,他们怀念着家乡。
  像……唐人街。
  “人少好治理,人多了,比如周围的岛子有不同族群,他们互相战争,咱们相处起来就费劲了。”
  李易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三万多人的话,人家未必配合你。
  “椰子汁喝腻味了。”永穆公主没喝啤酒,她喝椰子汁,一路上没少喝。
  还吃了用椰子制作的菜,包括椰蓉面包。
  “等到了目的地,有番茄,那个好吃,可以炒鸡蛋,也能蘸白糖,熬汤同样不错。”
  李易说着馋了,他估计现在的西红柿好吃。
  不会皮跟塑料似的,吃到胃里,别的东西都消化了,就它的皮还顽强地存在着。
  还有目的地的芸豆,不清楚是菜豆还是饭豆,或许两个品种都有。
  架豆王绝对没有,那个需要用豇豆来培育。
  永穆公主咽了下口水,她一样想吃新的东西。
  她转回头看看,发现确实人少好治理。
  过来后,原著民们显得十分高兴,向他们提供了椰子。
  经过简单地沟通交流,原著民一听要帮他们盖房子,那叫一个积极呀。
  饭点儿都过了,原著民们吃几口椰子肉、喝点椰子汁,继续干活,紧怕房子盖不出来。
  “晚上吃什么?天热。”永穆公主转回身子,发现没食欲。
  “盐水豆子,高粱米水饭。”李易有吃的。
  “等咱们有了土豆,就制作成土豆拌茄子,放鸡蛋酱,吃过水的高粱米饭。”李易补充一句,揉肚子。
  “这次就直接过去了是吧?”永穆公主迫不及待了。
  “差不多,到地方,那里气温也高,纬度相对低,能吃到仙人掌。”李易一闭眼睛,地图出现。
  先去墨西哥,当地的自己需要的作物最多,黄金啥的不重要。
  唯一可惜的是墨西哥的仙人掌不适合在大唐进行大量种植,哦,还有非洲的饭蕉。
  ‘哦~~哦~~’身后又一次传来欢呼声,说明有一个房子盖好。
  原著民们喜欢上了新的房子,比他们自己盖的大,而且布局也好。


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改岛长路蒸汽震
  “走喽!走喽!搬家喽!”早上的旭日升起,大家吃过鱼肉粥,小丫头兴奋地招呼着。
  三百九十人带着‘家具’,一同登上游艇,游艇吃水线明显改变。
  原著民们不敢随便动,尽量挤在上下的甲板上。
  这个岛子不住人了,换一个地方,原著民的船被拖着。
  李易告诉他们这个岛别看大,不怎么合适,有好地方。
  平时种地,过来种,有的休息的房子,之后再回去,那边平原多,港口还能避风。
  对于小船来讲,风大风小无所谓,都拖到岸上,还能扛着走。
  以后大唐的船队过来,必须找个好地方。
  夏威夷群岛中第三大的岛,瓦胡岛。
  那里有珍珠港与从珍珠港出来向东北方向沿岸走的火奴鲁鲁港,两个港口对李易有用。
  只要船大,都喜欢这两个港。
  夏天的时候珍珠港风大,怕风吹,可以跑到火奴鲁鲁港。
  大唐的船队需要一个最后冲刺的地方,补给好了,状态调整完毕,一口气冲到墨西哥。
  从此出发,往东南,不直接朝东,因为有信风,从东北方向吹过来,就这个纬度范围。
  带着帆的船需要切角迎风,就斜着向东南,回来的时候,从麦哲伦海峡那里鼓满帆,一路被吹着回家。
  再往下一点,叫德雷克海峡,看需不需要再走一段,走的话,会顶风跑一段海路。
  中午之间,游艇冲进火奴鲁鲁港,船上的原著民们始终兴奋着,速度太快了。
  在他们看来,简直不可思议,船不见人划,还没帆,咋呼呼呼就到地方?
  不等他们缓过劲儿,李易催促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