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那个辣酱的味道一变,销量顿时下降,如那个什么牛肉辣椒酱一样。
  总有管理者耍小聪明,忘记了以什么为根基发展起来的,非玩创新,把自己给玩废。
  李易决定做出来曾经的味道,好怀念,然后可以研究新的口味,却不能把原有的口味给弄没。
  就跟酱油、腐乳、臭豆腐一样,新的品种加其他的料,一直卖的这种不变。
  说话的时候,一大片的蛏子被挖出来。
  岛民们脸上带着笑容,他们看出来送鱼的人想吃这个,那他们就不吃。
  女首领这个时候喊了几句,指一指李易。
  岛民先是一愣,看那么多的贝,再看李易,紧跟着爆发出欢呼声。
  涉水跑过去,从网中向外取贝。
  先找大的,拿上来放在一个位置上,再找稍微小点的,放一个位置。
  最小的也归类到一起,并且挑选花纹。
  哪一种值钱,单独摆放。
  当然,这些东西不直接归他们,需要等女首领分配。
  即便如此,他们依旧高兴,多了,首领保证给。
  现在他们应该处于母系氏族公社的社会制度下,却有一点区别,与关岛差不多。
  他们采取跟其他地方的人生孩子的办法,所以一看到有外来的男人,他们就高兴。
  像羽林飞骑,岛上的女人瞅着,一个个两眼放光。
  倒是看李易的时候不是太在意,李易没光膀子干活,长得清秀。
  岛上的女人不喜欢,还是强壮的男人好。
  当四个工匠开始干活,她们又觉得会制作东西的男人也挺好。
  至于六个官员……靠边站。
  岛子上的男人同样打量李易一行中的女人,略微有点失望,不强壮,总感觉干不了什么活儿。
  不过瞧着有种另样的冲动,反正生孩子也不留下,要是……
  女首领察言观色,哇啦哇啦又喊。
  一瞬间,岛上的男人和女人同时露出失望的神色,原来不行啊。
  今天李易请岛民们吃烤鱼,往上刷一点酱和油,蘸的干料,孜然粉、花椒面、辣椒面、盐。
  贝也烤,贝壳不烤,烤多了会碎,人家还拿着当工具用呢。
  “师父,他们会烧陶?为什么不多烧?”
  小丫头看到岛民拿出来不到五十件各种奇形怪状的陶器,不明白。
  “换,他们不会烧,与会烧的交换。
  之前去的岛子,他们的陶器由他们自己烧,数量也不多。
  他们的烧陶器用木头,小陶窑,温度不够,烧不出瓷器。
  有时候一窑全烧废,成品率低,技术问题。”
  李易松口气,终于有大弟子不懂的事情了。
  小丫头点点头:“我家周围几个县,有的人家就只有一两个陶器,有的坏了也不舍得扔,锯不上的就用大的片煎东西吃。”
  李易一听,神色黯然。
  “不过呢,师父,那是以前,自从你教了许多好法子,大家又有点钱,家家都买了新的陶器。”
  小丫头瞬间转折,笑嘻嘻看着师父。
  “调皮!”李易知道被算计了,点点大弟子的额头。
  他很有成就感,他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轨迹。
  “师父,开始修铁路了吧?你不在,他们会好好修吗?”小丫头想起另一件事。
  “我不在,他们更要努力,否则能掉脑袋。
  就是开春耽误耕种,好在月份还没到,种籼稻的多。
  河南府应该在以水泡田,顺便育秧,我留下了两种种植方式,一同施为。”
  李易不担心有人不好好干,整个朝廷投入大量的钱财,指望快点回本。
  哪个敢在此事上搞事儿,直接砍。
  “两种?”小丫头眨眨大眼睛。
  “插秧与抛秧,不清楚二者优劣,试试。”李易对此有一丝纠结。
  他无法确定应该怎样操作,好在容易调整,两者即便产量有差距,到下一茬改过来即可。
  “师父,我跟她说说,我看她想要过来。”
  小丫头同样不清楚哪个好,她看见女首领总朝这里望。
  她端起自己的东西,跑过去跟对方说话。
  “这天赋,唉!学医吧!别当宰相,累!”李易看着大弟子在那里熟练地交流,心情复杂。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表象快乐缺淡水
  永穆公主挑着贝肉吃,吃几个停下来,看周围的岛民开心的样子,歪头问李易。
  “李郎,直接给他们钱,告诉他们用这个钱买咱们的东西?”
  “不,那属于自欺欺人,他们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才可拿到咱们的钱。”李易摆一下手。
  “是用钱买他们的贝壳?然后他们就习惯使用咱们的钱,跟长安百姓习惯用兑换券一样?”
  永穆公主认为可以采取同样的模式。
  李易还是摆手:“让他们种地,种蔬菜,他们眼下只种稻子,其他谷物少,菜都是挖野菜,然后吃海里的东西。
  咱们划出来一片地,给他们钱,雇佣他们干活。
  小豆、黄豆、白菜、菠菜,等等,咱们的人过来好吃。
  越是在海上,越需要新鲜的蔬菜,再教他们怎么做豆制品。”
  李易早有打算,把周围有人的岛子,变成蔬菜种植基地。
  紧跟着他补充:“到那时,有海员愿意跟他们那啥的话,我不阻止,有了孩子,慢慢教大唐的文字和语言。”
  李易想得开,人家母系氏族社会,不需要男的帮忙养孩子。
  等人口增加,交流变多,直接把地方划进大唐领土。
  随着物质丰富,人的劳动力差别体现出来,阶级化严重。
  慢慢的,当地变成封建社会模式。
  不用太久,有着军事、经济、文化、技术优势的大唐,便是所有人的向往。
  这些地方的人还以部落群居模式生活,哪里有什么爱国主义思想。
  只要别人足够强,而且保证自身可以得到利益,他们就愿意依附。
  别说大唐的时代,李易想到了另一个时空。
  还不是一样?谁强就听谁的,甚至拖家带口往那里跑。
  小国,看着主权归自己,实际上得听别人的。
  永穆公主夹一个贝肉,喂给李易:“到时候岛子人太多,住不下了怎么办?”
  “早着呢,想要人口翻几十上百倍,很多年,暂时不操心。”李易不去想太过遥远的问题。
  他要在短时间内叫大唐国力是以前的许多倍,其他的就好办了。
  永穆公主想了想,说道:“天下太大了,我想去看看。”
  “简单,等大唐稍微稳定一下,咱们想去哪就去哪。”李易记着呢,别的地方有资源。
  “其他的地方,有不少咱没吃过的果子,可好吃了,大部分要在琼州种植。”
  李易想起非洲的水果,非洲有地方的环境得天独厚,沙漠的位置不算。
  “运输定然不方便,运到长安全烂了。”永穆公主吧嗒下嘴儿,她想吃水果了。
  以前吃饭都有果盘,出海只能吃罐头。
  除了山楂罐头,别的似乎都没有新鲜的水果好吃,山楂算不算水果?
  “游艇,驾驶游艇过去吃,吃完打包,再开回长安,给别人品尝。”李易指指停在海上的游艇。
  游艇速度快,还可以弄个气库,装上水果,能保存很长时间。
  只要控制温度,只要有气库,什么水果都能保存下来,至少吃到相对新鲜的没问题。
  什么樱桃、山竹、杨梅、荔枝……
  凡是想保存的,李易只要愿意,一律没问题,成本高低而已。
  “今年夏天,哈密地区的甜瓜,我飞过去带回来给你吃。”
  李易想起了哈密瓜,这个在长安吃不到。
  永穆公主使劲摇头:“不吃,我吃甜的牙疼。”
  “要不我弄个保鲜水,加上装冰降温的箱子,等哈密地区的甜瓜将要成熟,拿保鲜水泡一下,放在箱子里,快马送过来。”
  李易想到个节省寿命的办法,一套方法上去,保存一个月都没问题。
  路上冰化了,在驿站补冰,钱的事情。
  “我想吃,牙不怕,李郎你会治牙。”永穆公主一听不用寿命了,赶紧答应。
  “咱得跟有钱人说好,问他们吃不吃?他们吃,正好多派人取瓜,把路费赚回来。”
  李易连马钱、人工费、冰钱都不想自己出。
  永穆公主把眼睛笑成弯月:“在闻恬兰香阁我说……我说吃这个养颜美容。”
  “你没说错,它确实是药,籽也不错,制作成果脯,新鲜的更好。”李易先给永穆公主点个赞。
  女人的美容、男人的功能、老人的寿命、孩童的聪明,都是销售要点。
  永穆公主更开心了,突然看到岛民,感慨道:“还是他们活得简单,有鱼吃就很开心。”
  “那你是没见过他们没粮食吃的时候,还有生病的时候。
  台风一来,海浪把人卷进去,岛上潮湿、炎热。
  当地人的寿命短,比大唐的短一大截。”
  李易可不想过如此简单的生活,他还得享受。
  被两个人说的原著民,果然十分快乐。
  一下子获得大量的贝壳,美味的蘸料,鱼随便吃。
  还有盐,把鱼腌制起来晒干,等天气不好的时候没有吃的了,再吃。
  最关键的则是从那个孩子的嘴里说出今后会有更多的大唐的船过来,用东西交换需要的东西。
  他们换一次东西不容易,尤其是换人,女人去别的地方,或者别的男人、女人过来。
  自己弄船出去,风险太大,一般情况下等待,等其他人来。
  有了大贝壳,又可以等下雨的时候接水用。
  女首领的心思没放在贝壳和鱼上,她不时看一眼游艇。
  看完游艇再看李易,冯青黛跟她介绍了。
  大船是李易的,她的师父,教导她的人。
  正支队伍,必须停她师父的话,她师傅在大唐厉害着呢。
  女首领聊着、听着,突然跟小丫头说了几句话。
  “师父,她问我,咱们船上怎么弄水?她说岛子上的水太少了,有人会因为到林子里取叶子上的水,遇到危险死去。”
  小丫头站起来,向李易喊。
  “告诉她,我们会为他们制作大量的木头大桶,帮他们接雨水。”
  李易不准备兑换东西给岛子上的人,储水设备,他能兑换出非常好用的。
  浪费寿命不值得,造木头的器皿。
  有破木头的工具,制作木桶简单,用浸了桐油的麻绳箍便可。
  游艇上也有铁丝,拉丝拉出来的,另外有胶。
  都不用工匠,羽林飞骑就能做。
  淡水不仅仅是为了本地人用,以后的船只过来,需要补充淡水的时候,无须发愁了。


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技术关键称长谓
  ‘嗡嗡嗡’‘嘎嘎嘎’‘咚咚咚’
  吃过饭,灯光照耀下,各种声音响起来。
  李易上了全套的木工工具,他实在是没时间多等。
  破板机、台刨、压刨、修边机、圆磨机、榫卯机、固定器组……
  好多工匠没用过,看一眼就知道怎么用,尤其是榫卯机,这个方便啊,不用自己又凿又抠。
  岛子上有木头,干木头,做船的,烧火他们不用,拿树枝烧。
  大树在没有斧子和锯子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给弄倒,费劲分解烧掉,岛民显然并未傻到那个程度。
  李易看大木头断掉的痕迹,工匠直接说出如何给砍断的。
  先剥皮,等,等大树死了,慢慢干枯,用石头斧子凿啊凿。
  “看,这种生活好吗?”李易与永穆公主说。
  吃饭时永穆公主还羡慕一下岛上的人,容易满足。
  永穆公主瞅着羽林飞骑帮忙砍伐大树,留着晒。
  粗木头变成了木板,木板又变成了木头条,打榫卯,拼接,外面上混合了桐油的绳子箍。
  岛子上的人感觉自己的眼睛不够用,哪一处都想看,包括在林子里用油锯伐树的。
  他们其实被吓到了,头一次知道木头还能用那什么东西来破开。
  自己岛子造一艘船很费劲,得慢慢凿。
  现在木头能拼出来桶?不应该掏空中间直接当桶吗?
  “东主,加工完能还回去吗?”庄子里的工匠大声喊。
  他觉得工具太好了,怕用去大量的东主寿命。
  活儿可以慢慢干,有没有这样的工具都能做,东主没了可咋办?
  “只此一套,没多少费用。到下一个地方,那里面积大,搭大的房子,希望当地人有更多的干木头。”
  李易不在乎,下一个大的岛子是夏威夷群岛。
  资料上写,七五零年什么人从别的岛子过来。
  李易不信,你说的那么准?好像你们专门回到过去看过一样。
  瑙鲁都有人呢,那么大的岛子会没有人?
  工匠放下心:“以后的人过来会方便,咱们给打了前站。这条海路,要不是东主你,谁能走出来?”
  工匠骄傲,以主为荣。
  李易转身去远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