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速度不那么快了,而且更准,一嘴咬住面包,煽动翅膀飞远,飞行过程中面包进肚。
当李易举起第二块面包时,其他的海鸟懂了。
它们纷纷争抢着飞过来,速度快的得到。
无须李易提醒,其他拿了面包的人有样学样,揪一块,举起来。
海鸟往来翻飞,吃得过瘾,头一次吃到,活这么些日子,以前咋不知道还有这种食物?
“师父,它们太傻了,想抓它们,一网能兜住好几只。”小丫头喂得开心。
“对,有时候好处可能意味着陷阱,所以百姓并不是对所有人给出的东西都愿意接受。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获得别人的信任,非常不容易,必须维护。
从国家的角度,叫公信力。官员的所作所为,对朝廷的影响巨大。
作为夫子和医者,面临同样的问题,许多时候他们代表了一个群体。”
李易顺着话题给大弟子进行讲解,得到一些支持很难,毁掉却非常容易。
小丫头又揪一块面包,向天上扔,一只反应速度快的海鸟直接在空中叼走。
“师父,若医者中有人害人怎么办?”她连续揪几下面包,一同扔上去。
“抓住了处理,咱们大唐的医者,还懂得廉耻和信念。
并没有到那种为了高收入而抱团对抗的地步,这就很好。
比如说有医者害人,结果被人杀了。
此时考验的是良知与利益,有良知的医者,告诫自己别做同样的错事。
而已经做了错事却没有受到伤害的医者,他们害怕,他们就会集体罢医。”
李易继续教,涉及到了人性,不仅仅是医者,所有的行业都一样。
小丫头再聪明,还是有不懂:“为何呢?”
“少了道德和传统文化各行规矩的教育,一味追究金钱发展的结果。
本应该是笑破不笑补,人勤劳才最宝贵,结果却成了笑贫不笑娼。
文明的本身其实是信仰,谁毁掉了这个信仰,谁就是千古罪人。”
以前没少干坏事儿的李易,现在一张嘴就是满口仁义道德。
他自己其实有一点脸红,不过他把责任都推给了曾经的过往。
不然能怎么办?至少他现在能控制整个大唐宣传教育,干了坏事的他,也有过纯洁的心。
小丫头哪知道自己的师父是什么样的人啊,现在她就是崇拜。
“师父,我知道啦,你把你的面包给我呗!我的没有了。”
小丫头张开双手,有海鸟还飞过来看看呢。
海鸟们都记住了,就她,她给的多,她的小手一揪一大把。
李易顺手把大半个面包给徒弟:“你慢慢喂,我再去拿两个。”
“谢谢师父,不如我抓几只烤了吃吧,回个本儿。”
小丫头接过面包,眼睛看向海鸟的时候变成了一只只的浑身冒油的香喷喷的烤海鸟。
“不行,刚刚建立的善良模式,不可以毁了。”李易坚决拒绝。
一刻钟,仅仅一刻钟,船上留下的烤面包全喂鸟了。
永穆公主遗憾不已:“李郎,大米饼它们吃不?”
“红烧肉都吃。”李易看向永穆公主。
“算了。”永穆公主一听坏鸟们会跟自己抢食儿,顿时打消继续喂的念头。
“捞一网兜贝,看看怎么定价的,到时候……”
李易开始考虑正经事儿,喂鸟儿开心一会儿就行了。
“是要叫他们接受兑换券吗?”永穆公主一下子想到关键的问题。
“兑换券不好流通,纸币。下雨海浪海岛潮湿,纸币不易保存。
我需要调整配方,金属的,然后拿冲压机来压,电镀,难度有一点高。
好处是独一无二,别人造不出来,关键在于减缓氧化。”
李易排除了纸币,想到硬币,需要技术提高,上电镀。
其实化学镀也行,比如镜子。
然!不管那一种,截需要核算成本。
他那时的一毛钱硬币基本上很少了,而且越做越小。
还有最开始的五毛钱硬币,材料替换,因为本身的价值比面值高。
就跟铜钱一样,当同等重量铜器的价钱远远高过铜钱面值时,百姓就不花了,私下里熔了。
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青出于蓝应师说
如资料所载,瑙鲁这个岛子果然有人。
游艇上的人习惯了,就穿着差不多的衣服,而且是女人说得算。
六个官员每每看到人家岛民穿的衣服,都想进一步深入交流。
女人长得不错,穿贝壳装,上面一点,下面一串儿,随着走路啥的那些贝壳晃动。
他们总是希望李易能够开个头,比如说为了大唐的利益啥的,跟人家搞好关系。
可惜,李易无动于衷,羽林飞骑也满脸麻木,护士中的男人只是想知道对方是否生病。
工匠都有家庭,他们可不敢。
没有了,太监能算吗?
“李东主,按照礼节,就是草原了、河西节度使那里了、吐蕃的地区了,有女子亲自要……”
一个官员终于知道大海上航行的困难了,这些天,根本就解决不了一些男人的问题。
“有想法?”李易一副我理解你的样子问。
官员信了,使劲点头。
“克制不住?”李易又给了对方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官员咧嘴笑,感觉李东主好亲切。
“青松,你们知道怎么处理一下欲望吧?”李易拍拍官员的肩膀,扭头看四个太监。
“东主你放心,我们下刀有分寸,保证不死人,即便差一点,这不是还有你呢么。”青松也使劲点头。
“李东主,不,我行的,我的意思是说睡觉,睡安稳觉,别,别过来,青松,你要是敢,不,我说错了,啊,救命呀……”
官员叫喊着跑了,其他五个官员冷眼旁观,跟咱没关系哦。
“这就是闲的,从明天开始,你们跟羽林飞骑一同训练,放心,有我在,死不了。”
李易对站在旁边的五个官员说,那个跑就跑了吧。
五个官员:“……”
他觉得委屈、冤枉,与自己无关好不好?
小兰抿嘴儿笑,她熟悉这个节奏,知道跑的官员等回来后,会受到五个官员的联合打击。
宫里这等事情见得多了,还好,自己努力地打败了所有的对手,坚持到现在,不怕了。
永穆公主也掩嘴儿笑:“小兰,李郎有时候挺坏的呢。”
“闹着玩儿,不会真把那个官员如何了。”
小兰不笑了,她想起了斗争中那些死去的‘姐妹’。
“今年宫里听说没死人。”永穆公主了解,从她得到的信息上看,后宫稳定。
“王皇后有了孩子,大力整顿,哪个敢不服?任何手段大家都看得明白,只是以前不能说。”
小兰情绪有好了,后宫不出事儿。
井都变成压力井了,池塘旁边放着救生衣和救生圈。
王皇后说好了的,谁意外死掉,保证严查,叫李易查,看能不能瞒过去?
后宫的人听说阎王、判官什么的都被李易打了,怕呀,万一害死谁,李易直接去找阎王问……
“准备一下,要去跟当地人接触,李郎说此岛很重要。”永穆公主拉着小兰的手进船舱。
游艇打了一网鱼,还有一网贝类,靠岸。
海鸟们叫唤着,似乎在问:还有面包没?
瑙鲁这个岛子,在当初人口就不多,现在更少,加起来没有三百人。
皮划艇放下,一部分人先下去按照之前的套路操作。
把鱼扔向岸边,岛子上的人本能性配合,过来捡鱼。
当李易带人到岛子,不等拿平板电脑的李易开口,小丫头开始哇啦哇啦与对方交流起来。
对方的女首领也哇啦哇啦,两个人看上去聊得很愉快。
李易:“……”
他自认为自己的语言天赋已经很厉害了,到了大唐好,能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学了好多语言。
现在他才明悟,为什么老天爷想收走自己的大弟子。
必须救回来,无非一个手术,强得不讲道理了。
“师父,指纹。”小丫头交流一会儿,跑到李易面前拿平板电脑,打不开。
她知道需要指纹,就是签文契的时候按手印,因为很多次师父都是把大拇指按在上面。
李易操作一番:“给,不用指纹了,你拿着。”
“那师父我跟他们说去了哦,放心,不会吃亏的。”小丫头抱起平板跑向女首领。
“闻恬,看青黛有感觉?”李易就想啊,自己这么大的时候咋那么笨呢?
果然是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李郎厉害呢,青黛没少接触过人,别人怎就不收她为徒?
有人看不出来,有人看出来了青黛自己都不同意,何况她的家人。
还是李郎值得信任,一暗示要收徒,青黛的家人便答应,青黛头都磕了。”
永穆公主知晓李易的意思,她故意歪曲,她不希望自己的男人认为天赋不如别人。
李易笑了,道:“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如师皆强于弟子,岂非一代不如一代?要师何用?”
“李郎所言极是。”永穆公主跟着笑:“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李易拉住永穆公主的小手,这小媳妇儿,太贴心了。
“那么多人看着呢!”永穆公主害羞。
“谁看了?”李易目光扫视周遭,所有人都没往这边看,忙啊,哪有工夫理会旁的事情?
包括就站在旁边的小兰,她不知道啥时候蹲下的,用指头抠沙子,似乎想从里面抠出个螃蟹什么的。
李易又笑了:“小兰,你找到什么了?”
“啊?啥?李郎问我,我就是……哎呀!有东西,蛏子,这么大的蛏子。”
小兰正在想办法辩解,结果真的让她给抠出来一个比巴掌还大的蛏子。
这蛏子不晓得是缺心眼儿,还是运气不好,没跑掉。
“赶紧的,拿木锨,这里应该有一大片,回头给你们煮着吃。”
李易先是傻眼,随后明白了,太过密集,蛏子有自己的领地。
之所以被小兰给抠出来,说明左近有其他的大蛏子。
以前他吃点蛏子,又叫小人仙儿,一般都是一寸长的,到海边,价钱高了,能吃到两寸的。
现在这个太大了,吃着过瘾,不管是煮的,还是辣炒的。
永穆公主不舍地松开李易的手,招呼:“桃红,你们快过来挖,带木锨。”
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初心坚持往事深
岛子上的原著民捡完鱼,看一大网贝类,不敢上手。
他们有人喊一嗓子,跑去帮忙挖蛏子,蛏子的壳不值钱,肉倒是好吃。
在李易等人眼中,贝类属于食物。
原著民看贝壳,是钱。
哪一种平时最不好捞的贝,它的壳就值钱,还有大小的区别。
想捞到稀少的贝类,运气算一种,却不长久。
只有水性好,能够潜到更深的地方,才可以。
水性好的人,不管乘船去贸易,还是捕捞,都比别人强。
大的贝壳能装水,结实的可以当成刀或铲子。
李易拿过来清水,把挖出来的蛏子放水里养,不给原著民吃。
鱼和贝才是礼物,大竹节蛏子回去煮了就能吃,最好是辣炒。
其他的贝,辣炒也好吃。
“请他们吃一点辣椒酱。”李易想到辣炒,馋了。
“李郎,是等到了地方有更多的辣椒,所有的地方都能种了?吃起来不心疼。”
永穆公主考虑要到的位置有辣椒,多了不值钱。
李易微微摇头:“凡是过去的人都不准把辣椒带回来种,下船的时候要搜查,逮到就杀。”
李易拒绝,多难道就种?辣椒又不是生存必须品。
不像玉米、地瓜、土豆。
西红柿他其实都不想直接给大唐人种,包括葵花籽、芸豆等作物。
不过芸豆好吃,百姓需要多一样蔬菜,西红柿能当水果,夏天百姓从别的地方买水果不容易。
葵花籽属于干果类,还能榨油。
花生更不用说,油料作物,还是零嘴和菜。
而南瓜,它可以长很大,当菜跟粮食。
唯独辣椒,吃不吃都行。
继续自己种,卖很多钱。
“回头我多制作蒜蓉辣酱,咱们拌饭吃。”李易又馋了。
他想起以前,吃过蒜蓉辣酱,辣呀,味道香。
后来变味儿了,不够辣,而且蒜蓉感觉也不对。
当时不理解,就是不爱吃了。
之后才明白,辣椒变了,之前的那种辣椒贵,蒜蓉也变了,因为曾经有一段时间大蒜价格被炒高。
自从那个辣酱的味道一变,销量顿时下降,如那个什么牛肉辣椒酱一样。
总有管理者耍小聪明,忘记了以什么为根基发展起来的,非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