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7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干活的人看报纸,懂,营养要均衡,只吃肉不行。
  打完一轮,果然锅中还有很多肉,旁边的锅依旧炖着菜。
  另外有人在换药,不小心受伤,皮肉伤,有李家庄子的五个护士带学徒练手,错了,是负责治疗。
  清理伤口、上药、包扎。
  三天了,一个人没死,大家都十分高兴。
  以前干活总死人,有因伤死的,有累死的,还有吃不干净的食物死的。
  包括睡眠不足、天气寒冷或炎热。
  自从李易要求干工程,只要不挖隧道,基本上没危险,有危险的是排哑炮的人。
  他们在大家眼中本就是死人,死不死的无所谓。
  排哑炮的人也学会了一些生存技巧,去排的时候带上头盔,穿厚厚的衣服。
  并且带个水囊,到地方之后,含水往里喷。
  因为有的火药捻子燃烧慢,一遇到风就快速燃烧,接着轰隆。
  他们先喷水,管你因为什么哑的呢,弄湿了,我再取出来。
  主意是李家庄子工匠所出,工匠珍惜排哑炮的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都炸死了,以后谁排?
  “再有两天,科举,本应该提前几日,太忙。”水部的官员跟李家庄子的人聊天。
  庄户下班了,换新的庄户。
  他也喝酒,抿一口:“东主新说的节日,二月初二,龙抬头。”
  庄户说得随意,加个节日,东主加的,今年京兆府过完,以后大唐都过。
  科举考试,最后一天放榜,正好就是二月初二。
  考四天,时务策十道,要求非常严。
  还有诗赋,以前要么作诗,要么写赋,今天一样一个。
  贴经最简单,提前给出来小范围,背诵的东西而已。
  不过考进士科,额外加了算术,明算科。
  要求进士科的人会计算、懂一点唐律、背一些内容,同时对国家大事有所掌握。
  “太难了,我当初考两回进士没考上,差在时务策。当时才几道啊?现在居然十道。”
  水部的人感慨,他两次没过进士科,第三次考明算,过了,于是被安排到工部里面干活。
  庄户笑一下:“陛下和宰辅是按照我家东主的本事进行减少,用来给考核别人,总不能以我家东主的本事来评定吧?”
  “李东主啊?李东主考试应该一次考所有的科,有一个字写得不好看都不给过的那种。”
  水部官员给李易定位,全科,内容必须对。
  然后字别说写错,即便笔画看着不舒服都不行。
  追求完美,不然凭啥四个宰辅整天给你干活?还要不要面子了?
  “那样写时务策,容易出问题,公布内容不?一公布”庄户使个眼色,你懂得。
  “对呀,李东主写完,时务策立即成国策,不能考,小心算计别人时叫别人知道了。”
  水部官员反应迅速,李易不能去答题。
  庄户又抿一口酒,夹起个鸡头,不是炖的,是卤的:“东主可以用考科举的时务策骗人。”
  “诶?”官员一愣神,随即使劲点头:“没错没错,不不,不叫骗,兵者,诡道也!”
  “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庄户接着说。
  “你现在学这么多东西了?你是庄户,原来是”官员挺诧异的。
  “其实不想提以前,现在大家都学,我本是奴隶。
  在上一家时总挨打,吃不饱、穿不暖。
  主家不会教我识字,后来主家倒霉,我被卖,东主买了我。
  我没有亲人了,李家庄子就是我的家,不好好学,我会给这个家拖后腿。”
  庄户平静地说,不在乎自己的身份。
  “那你想过脱奴籍吗?”官员从奴隶的角度考虑。
  “有区别?不是奴籍我可以离开庄子?会死的。”庄户同样诧异。
  “我是说你以后有了孩子,孩子要是因你的籍贯”官员从子女方面讲。
  不等他说完,庄户又道:有区别?”
  “没有!”官员摇头。


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生活多彩人成尊
  水部官员猛然间悟了,在李家庄子当庄户,比在朝廷当官员还舒服。
  官员的子女想进朝廷的一些书院,得看品级。
  李家庄子不用,外人想把孩子送进去,难如登天。
  书院教授的内容跟李家庄子讲的课,差别就更大了。
  “唉!某官小位卑,家中娃娃不得荫,当爹的没当好。”官员如是一想,难过不已。
  “东主在编教材,今年等东主回来,发到京兆府先试行一年,若可,再推广。”
  庄户说出秘密,让官员高兴高兴。
  水部官员的家住在城南,那一片后来专门建的官员居住区。
  不少官员买不起长安及左近的房子,租房子又贵,便宜的地方太远。
  已往每日上班,要早早起来,等下班,很晚才能到家。
  甚至买牲畜买不起,只能自己走。
  妻子于家中看孩子,同时织补、刺绣,以补贴家用。
  品级低,需要早上出来的时候带上食盒,到工部下辖的水部吃。
  现在搬到城南,免费住房子,还有额外补贴,上班有专门的有轨马车当班车。
  有孩子自然在长安的官学上课,吃饭也由陛下管,别带饭了。
  他们又开始操心孩子所学,自己回家要教,却总觉得比不上李家庄子的娃娃们。
  “李东主出了许多书,用来教育,还要再出?”
  官员刚把一块鸡肉放到嘴里,连忙吐出来,发问。
  “东主不在乎别人学得更好,东主所会之博大深邃,岂会在乎些许皮毛?
  东主眼下所传之术,乃沧海一粟,学会了,也仅仅知道天高地厚罢了。”
  庄户一副我没装逼的样子跟官员说。
  官员:“……”
  他头一次发现天高地厚是这样用的。
  “真如此?不敢想,一想就激动,等我去方便一下。”官员一激动就要尿尿。
  庄户看着起身的官员:“你就是胆子小,怕啥?使劲想,不然就是胆小肾微,总尿尿。”
  官员刚迈步就是一个踉跄,他听懂了,不懂的是这个词怎么就改了?
  ……
  “天上一个月亮,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
  天上没有月亮,游艇大厅中却唱着关于月亮的歌。
  小丫头手上未拿叶子,她只负责听和看。
  小兰在唱,李易拉小提琴,唱的话下巴疼。
  李易决定今天不讲课,教大弟子学音乐,有时患者,听音乐也是一种治疗方法。
  比如‘咚咚咚咚’的架子鼓的地鼓一顿踩,有的人心情就好了,有的人就犯病了。
  管弦乐也是一样,能叫人开心,亦可令人难过。
  比如说二泉映月,名字多好听啊,结果一听内容,有的人沉迷进去,有人的恨不能找到放音乐或演奏的人捶一顿。
  音乐都有两面性呢,何况医道。
  所以李易教大弟子音乐,他的目的跟医疗……没有一点关系。
  他只是想让小丫头接触更多的非医疗事情的东西,快乐起来。
  别整天以为自己是医者,看病患死去而难过。
  负面情绪积累多了,反过来会影响到技术提高,更带给患者负面观感官。
  李易自己接疹的时候,从来都是温和的,
  哪怕他刚刚生过气,而且还没吃饭,饿得难受,他一样展现出他的职业素养。
  自己学医的时候宣过誓、懂得规矩、清楚理念。
  患者是人,自己也是人,人与人的接触。
  如果在这个接触的过程中带着偏见、金钱概念、自以为是的身份等级、冷漠无视。
  那是否违背初衷?违背誓言?违背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规矩?
  李易都懂,社会性问题。
  他从自身角度出发,教大弟子感受更多的美好,音乐就是其一。
  音乐能够激励将士冲锋,亦可安抚人心。
  “师父,这个是思乡曲吧?感觉像你写,哦,你抄的那个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小丫头听过两遍,想一想,问师父。
  李易左手攥了下拳头,放下小提琴,揉揉大弟子的脑袋:“为师会努力地把所学所会教给你。”
  李易都嫉妒了,这天赋,怪不得老天爷要收走。
  他再次坚定信念,找更多死囚练手。
  按照唐律,死囚可杀不可虐;按照皇权,天下之罪借可赦;按照社会,千百死尽唯一个;按照意愿,必死之人愿求活。
  故此,没毛病,就找死囚。
  大家都开心,受害者的家属,在拿到大量补偿,并且知道那个杀害自己家人的罪犯会接受一次次地实验,也舒心。
  受害者家属会认为直接杀你不解恨,就看着你面临死亡,这次活了,还有下一次。
  “师父,你是因为我天赋好才救我的对不?”小丫头仰头看李易。
  “天赋好的人多了,这世上就不缺天才。缺少的是一个心中怀着治愈苍生的而又是天才的人。
  当你明知道自己活不了几年的时候,你想的是利用这几年多救治别人。
  野马千万,独狼可虐,只怪无马同搏;为人一户,狼心存怯,盖因生死相托。
  为师所救,非救你一人,乃表大唐医德。”
  李易说完,把大弟子抱起来,扛在肩膀上,转圈。
  小丫头开心地笑起来,一点都不怕。
  “李郎,科举之后,能通过多少?”
  等李易快把自己给转晕停住来放下小丫头的时候,永穆公主轻声询问。
  她也知道,今年的科举不一样,要求太高了。
  “通过多少都无所谓,还有明年呢,给大唐的学子们一个思路,考科举,别光被东西,还有写诗赋。
  诗赋不过小道,沉下去,把心思沉下去。
  不会种地不怕,只要懂得选拔会种地的人才加以培养。
  官员可以不会种田地、不会治水利、不会房舍葺、不会蚕棉技。
  你总得引导吧?让会的人处在需要的位置上。
  如果这个都不会,要你有何用?听你写诗作赋?那有位置,别当实权官儿。”
  李易对今年的科举没指望过多少能中的,没中无所谓。
  到了京兆府,朝廷白养你一年,明年你再考,在这个阶段中,你看报纸,多学学。
  “李郎,我发现了,许多岛子的人以贝壳当货币,咱能不能利用?”
  永穆公主听李易说朝堂上的事情,思维发散,想别的。
  “能,但不是贝壳,而是咱们的货币。哎呀,闻恬,你咋那么聪明呢?来亲一个。”
  李易闭上眼睛耍流氓,嘟起嘴去亲。


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 信仰不改道方真
  一大群鸟飞来飞去,抓着船舷上的围栏休息。
  游艇的甲板上落了斑斑点点的鸟粪,今天风和日丽。
  透过玻璃窗户看外面的李易就看到了玻璃上的鸟屎和扑腾着翅膀与他对视的海鸟。
  “看,鸟多,鸟粪则多,粪便乃是肥料,这个岛子上的肥料不少,虽说不是磷肥最多的。”
  李易没拿喇叭驱赶海鸟,一声声的,鸟哗啦散去,又飞回来,人听着也闹心。
  他趁机讲课,反正甲板就那样了,等走的时候洗一遍。
  “当地人定然种出来丰收的粮食?”一个跟来的官员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粮食不够鸟吃的。”李易丝毫情面不留,太直接了。
  “海鸟吃谷子和麦子?”官员显然不懂。
  “有的话就吃,没有会自己吃鱼虾。它们比较爱吃馒头,或者面包。”
  李易说着去找面包,软面包,给大家当零嘴儿吃的。
  “师父,原来海鸟爱吃熟食,我以为它们就吃生的。”
  小丫头跟在李易身边,她猜出来师父要作甚了。
  羽林飞骑和工匠不动,其他人全随李易来到外面,一人手上一个面包,看李易。
  李易拿两块面包,把其中的一块揪啊揪的揪成小块,一把撒到甲板上。
  哗啦,鸟儿吓一跳,飞远。
  不长时间,有鸟落下来,歪脑袋看看面包屑,蹦跳着上前,犹豫一下,张嘴吃掉。
  第一口吃完,上瘾了,连续吃。
  其他的海鸟一看,能吃,赶紧的。
  更多的海鸟加入进来,片刻后,那点面包渣被吃光。
  李易揪一小块面包,捏在大拇指和食指上,举在半空。
  吃过了面包的海鸟再次犹豫,有的站在甲板上看,有的干脆飞起来,在空中盘旋。
  或许是面包确实好吃,终于有海鸟忍不住诱惑,飞向李易,在达到李易近前的时候又突然飞高。
  如是几次,一只海鸟估计是想玩个出其不意,它猛地加速,没飞高,唰……快了,刚才嘴还未张开。
  无所谓的,它又一次调整方向,冲,为了面包。
  这回速度不那么快了,而且更准,一嘴咬住面包,煽动翅膀飞远,飞行过程中面包进肚。
  当李易举起第二块面包时,其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