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有一些人专门养孩子,之前是不慢十六周岁的孩子,打人。
不慢十四周岁的,杀人。
所以国家才修改法律,并不是针对几起个别的孩子杀人事件。
真正的目标指在两广,然后才是全国。
十二周岁就开始入刑,由于两广地区的人身材相对不那么高大,十二岁入刑,除非用枪,不然对其他成年人的伤害就小了。
同时又强调自卫方面的律法,完善了许多方面,不再是小偷偷东西你打死了就判你。
两个一结合,就明白。
哪怕是十几岁的孩子侵犯你,你直接干死对方没问题。
检方公诉对你进行诉讼程序,检方需要提供证据。
比李易那时的东北都厉害,现在大唐,人家属于山民,更厉害。
换成前几年,覃水很可能会抓官,现在她学聪明了。
关键是她能直接联系到李家庄子,既然可以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为什么要杀人?
“还是得修路,陆路的速度快过海路,从其他地方过来的船只就会停靠在这里的港口。”
李丰知道一些情况,他不晓得李易初二就要走,却知道直线距离和划弧的距离哪个更便捷。
“那边有鸽子过来吗?”覃水对李易依旧念念不忘。
“没有,倒是带过去许多这边的鸽子,或许过完年就能飞回来。”李丰同样想鸽子。
他现在属于带着李家庄子的几个人在此地拼搏,怕行事方面不够周全。
“哦!”覃水低头,她想去长安了。
以前她觉得有很多优秀的男儿,她能找一个好的。
等遇到李易后,她对那些优秀的男儿的定义就是不够优秀。
做梦的时候她都梦到过跟李易成亲的情节,按照她的寨子的规格来举办的婚礼。
要说好看,她知道有比李易更好看的。
不过那些好看的,文采不行、财也不行,挺纠结。
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团队协作方正途
覃水纠结的仅仅是找男人的事情,有人纠结的是家族里的事情。
广州黄氏,黄岸他们,眼见着过年了,准备东西。
主要是家禽和牲畜,水牛不吃,留着干活,猪就不错。
另外吃荸荠,年糕也有,以前拿香油煎着吃。
再想吃的话就是海产品,没有饺子,汤圆同样没有。
另外会制作腊肠,有钱的人家能做,没钱的继续吃鱼。
现在整个广州的百姓都有钱,李家庄子派来的人到各县当官,并且把州府给架起来。
一道道行政命令送出去,在羽林飞骑温柔地呵护下,别人都听。
百姓主要赚钱在于路修通了,好走。
然后一批东西送往长安,李家庄子购买,给的价钱不低。
就是扣除路费,李易的利润都不到百分之百了。
夷商过来的多,针对夷商,凡是能停泊船的码头,都修建了新的漂亮大酒店,夷商们可以花一点点钱享受到超值服务。
比如说一碗有着辣椒酱的面条,一勺辣椒酱,大概五克左右,仅仅卖五百钱。
有着弹簧的床,睡一晚上,才五缗,还管一顿早餐的油条和豆浆呢。
然后服务人员工钱便高,以前的收入比不了。
小孩子还能弄点野果子榨汁卖,拿硝石制冰,冰镇果汁。
当然不是冻硬,硝石制冰,就是冰泥,冻硬得多少硝石?
在广州这个气温下,一大杯大概二百毫升的冰果汁,只要三缗,便宜。
一般情况下,一个夷商到大广州买卖一次,需要停留半个月。
这半个月一个人基本上能花掉一百缗,一艘船不是一个人。
就这,还没算他们找女人的钱。
广州本地的人找勾栏之地的女人,一次十到一百钱左右,想多花的也有。
到了夷商,平时收本地人十钱的女子,就一缗起,要不你别找,大家都是这个规矩,夷商,长的那个样儿!
从事送温情服务行业的女子们赚了钱,会拿出来一部分给悲田坊、县学。
顺便自己把闺阁加点饰品,下次好提价。
广州如此繁荣起来,比如东莞县的县令黄纶,就发现财政收入增加了,挺好。
悲田坊的钱多了,能够养更多的老人和残疾人。
孩子们的教育费用充足,要感谢小姐姐们。
“要说人家李家庄子的人,真不一样,居然能想到咱大唐女官。
穿着看上去跟女官差不多的衣服,居然能涨好几倍价钱,夷商们还就好这口。
果然啊,李东主赚钱有本事。”
黄纶在跟黄岸聊经济发展,两个人喝着酒,等过年。
“不要总盯着女子,要想别处。”黄岸觉得黄纶的格局小了。
“是是是,不说女子,夷商居然有好男风的,听说……”
“换一个话题,不说男的也不说女的。”黄岸打断黄纶的话,没完没了了是吧?
“哦,懂!我发现有的夷商还愿意在李东主设计的小船上那啥,说是一动起来,水波荡漾,一圈圈……”
“脑袋掉了,血水不知道能不能荡漾。”黄岸准备抽刀拔剑。
“我是说李东主厉害,他怎能想到……”
“他还能把你架空,这个更厉害。”黄岸喘着说的,气坏了。
他发现自己这个族人应该换掉,整天想的都是什么?
“财帛动人心啊,我不想这些,就怕忍不住伸手。”黄纶说出自己的情况。
好多钱,以前从来没见过的,如流水一般进到衙门账上。
即便知道有人盯着,还是动心。
“要多想想驶远县的晏氏,一想到他们,你就悟了。”黄岸就不想那些钱。
他指望着升官,升官才能光宗耀祖。
“李家庄子培养出来的官员,着实了得,官儿,还能那样当。我的额外俸禄高,居然能卖字。”
黄纶说起卖字,脸红。
李家庄子的人登门求字,随便写点啥,十缗,多写几个字,五十缗。
关键香皂、花露水不要钱,都给准备妥当。
加上棉花和丝混纺的袜子,穿上洗汗。
黄岸端起杯子喝酒,冰镇的葡萄酒,抿一口:“给你的是你的,不给你的你不可以自己去拿。”
他算是想明白了,与宋璟通信,宋璟说过京兆府的官员过什么样的日子。
李家庄子给一些福利,陛下又给一部分福利,随便一个福利都比俸禄多好几倍。
拿了东西和钱,就不能再伸手了,伸手剁的不是手。
眼下落实到了广州,官员们被养起来,不添乱即可。
人家团队过来,哦,叫灞水军团,整个广州的各项事务给处理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
自己若是有同样的一批人……
黄岸羡慕、嫉妒,又无奈。
……
“培养团队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团队,就是最刀尖。”
阳光照耀在雪地上,离着三十儿还有两天,李易已经作了三个死囚的手术。
介入手术,按照步骤操作,护士们配合。
三个死囚都活了,激动得不停地流泪,活了,真的活了,不用去死。
李易高兴,跟一起吃早餐的李隆基强调团队。
“开酒楼用团队?”李隆基突然想抬杠。
“一样,好的团队能够让酒楼快速发展,好比李家庄子出人经营酒楼……”
李易开始介绍饭店,他选火锅店来介绍。
有一批人手,女的漂亮、男的帅气,工资可高了。
到一个地方盘下来一个经营不善的饭店,一般是二层楼。
装修一下,开业优惠,然后服务人员能够不厌其烦地微笑服务。
吃饭的用料都没有任何问题,包括赠送菜。
一般情况下,这个饭店会火,半年或一年,有的人就愿意享受这个。
火了后,有的人就想要这个店,看出来赚钱啊。
火锅店给出价格,同时帮忙培养接手人的服务员。
盘店与装修,花六百万,别人想买,就得一千万。
服务员一对一带一个月,整个团队撤,因为另一个新买的地方已经装修好了,他们过去继续打样。
接手的人刚开始两个月还不错,后来就发现生意越来越差,究竟哪里不对呢?
其实就是获取利润的手段不一样,差多了。
人家带团队经营的人,这半年或一年,赚到的利润并不多,就指望卖出去赚一笔。
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一字当前必呼稳
李隆基听愣了,李易说那个接手的人,服务员工资一个月三百钱到五百之间。
而之前打样的服务员,工资最少最少两千钱,如果效益好,还有额外奖金。
人家服务起来当然尽心,始终微笑。
这个经营上面赚不了多少钱,依靠这个工资,想收回投入的本钱,每个十年八年不可能。
然,人家卖饭店,连着之前的利润,一下子赚一倍。
其实哪怕百分之五十都行,若半年时间能卖出去,百分之三十亦可。
半年一换,十年可就是一百九十倍。
只要人手不停地培养,给高工资,从银行贷款,利息才多少?
经营起来的回报率又是几许?非常划算。
“还有一种模式,属于长期回报,不卖,而是租,同样一批好服务员……”
李易又讲起另一种操作方法。
买饭店,服务员厉害,一年就能把成本的百分之二十赚回来。
之后换地方,这个房子出租,贷款买的,加上之前赚的,后期的租赁费用正好能够抵得上还款。
要是钱多的话,可以长贷短还。
之后再用这个房子贷款,去别的地方继续买饭店。
越干房产越多,一般看情况,生意特别好,可以干两年。
新鲜劲儿过去了,就一年。
凡是接手继续干的,就会发现,自己不赚钱啊。
那对呗!一个是服务员不行,工资少,一个是周围消费的群体不爱吃了。
“既如此,易弟怎不去做?”李隆基学会了,还有这等操作?
“我方才说的是牌子不够硬的,我李家庄子开店,不卖也不租,像醉仙居。
我都不开连锁,我要保证我李家庄子的店,只要开一个,就是一个地方的牌面。
这叫品牌价值,加盟费模式的连锁开出去,最后的结局都是完了。
别人圈到了钱可以破产,李家庄子行吗?李家庄子若是倒了……”
李易说着作数钱的样子,指头互相搓。
李隆基汗在一瞬间出来了:“对,易弟,你稳住。”
他反应过来,李家庄子倒了,兑换券怎么办?
“稳着呢,看城南我庄子的买卖,多红火?利润并不少,百姓还高兴。”
李易笑着点头,他不敢浪,每一步必须踏踏实实。
李家庄子不是庄子,是连绵山峦、是无垠大海。
李成器喝口酒,一大早就喝,低头沉吟一下:“易弟,城南的买卖,冲击了东西两市。”
“东西两市黄了?城南的低价销售,冲击的是外来商人的利润。
我城南压着价,东西两市的价格抬不起来,他们只能去压外来供货商的价格。
外来供应商的单价低了,只要数量多,还是有足够的利润。
不在长安卖,你卖到别的地方,那里的货物吞吐量能够支撑这种大规模销售和采购吗?
若不加限制,两极分化严重,大唐必然埋下隐患。”
李易继续给别人上政治经济课,想要多赚钱,就得研究新的技术,降低成本,提高商品品质。
包括奢侈品,谁能把奢侈品的牌子立起来,谁有本事。
日常生活用品,不可以超出平均消费水平。
“李郎,是说粮食和油?别的可以不吃,这两个不吃不行。”永穆公主在努力学习。
她活得自在开心,不像李易那时的一些女子,要买包、买跑车,最好是还有游艇。
她们需要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没毛病。
从古至今,凡是在其他方面不能为自己获取地位的,都用脸和身材说话。
南曲的价格为啥那么高?人家‘大家’有才又有财。
永穆公主不用,她是公主,她追求什么社会地位?
当太平公主?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等嫁给李易,要什么地位?李易夫人这个称呼的地位够用不?
以永穆公主的身份来做事,有人会盯着,一旦有点什么问题,御史台的人敢弹劾。
以李易媳妇儿的身份行事,别人选择性眼盲,啥都没听到、啥也看不见,御史台的人忙着呢,哪有工夫去找她的麻烦。
万一有人缺心眼,真就弹劾了,到中书省,宰相们一看,卧槽,留中吧,完事儿。
留在中书省不发布出去,叫留中不发。
顺便有人赶紧跑到李家庄子,告诉宋德,有人弹劾你家夫人啦,老谁家那个小谁。
跑着来的,回去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自行车的车把上挂了许多东西,还有后坐也堆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