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李易让人把猪抬到干净的屋子里,不给水喝,更不用说吃东西,好不容易才把肠子给清理干净。
这样杀的话,收拾大肠就方便了。
在旁边观看给猪洗澡的李隆基似乎没听到刚才的对话,他神态自然。
等李易带着猪离开,他才抿了下嘴儿,对看猪看成很多红烧肉的永穆公主说:“往后你治家也应如此。”
“是犯了错就使劲罚?”永穆公主同样不怜悯那些人,她跟着生气。
“是主动犯错必须罚,不小心犯错,宽容。秦失其鹿,正是因律法过于苛刻,虽说本质是百姓生活艰难。”
李隆基可不想让自己的女儿留下个坏名声,有的错误属于意外,这为什么要罚?
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尺度把握桥边迎
李隆基说出此话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自己皇后有容,皇后的宫中似乎就很好。
宫女太监犯点小错误,皇后从来不使劲惩罚。
不过等着皇后有了孩子,整个后宫,就没有一个妃子和婕妤什么的不怕她的。
她只是对下面的人好一点,其他的可不行。
如是想,李隆基又对永穆公主说:“将来你要多学学你母后,以便帮小易治理庄子。”
“嗯!”永穆公主表面上答应,心中却根本没想过参与庄子治理。
她发现李家庄子的发展根本用不着她,管事们搭理得很好,又没出现欺主的现象。
不长时间李易送完猪回来,永穆公主招招手,把李易喊到身边:“李郎,我以后要像王皇后那样管理庄子吗?”
李易看李隆基,李隆基背个手把头扭向别处,一副我不想知道的样子。
李易拉永穆公主的手:“走,咱俩去那边说。”
“易弟,为兄欲知你如何其家。”李隆基只好又把头转过来。
“嘿嘿嘿嘿~~”永穆公主痴痴地笑。
“这个事情吧,首先要树立威信,不能对每一个人都整天关怀,关怀多了,没有威严。
又不能对自己的人手太过冷漠,冷漠了,失去情感,难以长久维护……”
李易开始讲用人之道,他相信李隆基更懂。
对下属过于随意,下属不尊重;对下属太苛刻,下属心怀怨气。
工作中架子要端起来,私下时给予下属一点点温暖,其实最主要的是福利,包括工钱。
驾驭人是最容易的,因为可以交流,比指挥畜生干活方便。
驾驭人是最费劲的,因为想法太多,比指挥牲畜干活闹心。
“最常用的手法是在下面形成派别,最好是三支,让他们互相争,你来当裁判。
如果说重用一人,只有两种目的,一种为培养接班人,一种是利用完了就扔掉。
最简单的例子,姚崇,陛下重用姚崇,甚至为了姚崇而收拾魏知古。
卢怀慎又是大事皆听姚崇的,陛下难道不清楚?所以姚崇下去了,陛下不可能把位置让给姚崇。
姚崇野心太大,不像我,我这个人你给我当皇帝我都不当,累!
我要权是为民,不是为自己生活好。是不三哥?”
李易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换个人绝对不敢这么说话。
永穆公主吃惊地看自己的父亲:真的吗?你在算计姚崇?
“想来陛下是如此思量,包括张说被撤相。”李隆基承认了,对,咋滴?
“哦!”永穆公主接受了,还是有点想不开。
“闻恬啊,你是好日子过久了,忘了曾经吃不上肉的时候。
等我想办法把大唐发展的事情理顺了,这些俘虏就全部变成大唐寻常百姓。
家中有点羽林飞骑帮忙守着即可,叫陛下放心,遇到危险咱就向羽林飞骑求救。”
李易表态,我不要那么多的军事力量,俘虏最后都是百姓。
李隆基用那样的眼神看李易,意思是说:我在乎的是兵权?你难道不清楚你……
永穆公主出声:“对呢李郎,往后咱们有危险不变出来重机枪,你也不带着我飞,咱们找陛下。”
李隆基满意了,亲闺女,说出朕要说的话。
你李易厉害的是权力?你是先进的武器,你想当皇帝,我难道能阻止?
“去张家村子看看?”李易今天不能练习,先休息休息,调整好状态,等猪再饿一饿的。
他很长时间未去张家村子了,想溜达溜达。
“可!”李隆基同意,下大雪,百姓受灾他知道,该办的都办了,其他的听天由命。
不如换个好心情,去瞧瞧过上好日子的百姓。
郭子仪被喊来,挎着突击步枪。
李易把两把手枪放在腰间,手就搭在枪柄处。
其他羽林飞骑先一步冲出去,拿着火枪和弩,抢占制高点。
李成器凑热闹,李旦非要跟着。
女眷们留下,王皇后和柳婕妤有孕。
武婕妤还得照看孩子,即便包儿当不上皇帝,那也是个母凭子贵。
等孩子慢慢长大,自己弄个贵妃什么的。
权利争不过王皇后,享受方面能够提高,大唐有钱了。
故此,当一行人去张家村子的时候,武婕妤对柳婕妤说:“宫中的人应该感谢李易。”
“为何?”柳婕妤知道自己应该感谢,这当上丈母娘了。
宫里的地位比不上王皇后,却母凭女贵。
这女婿,看对自己女儿的样子,上哪找去?
换一个男人有此本事,保证找很多外面的女人,女人一多,自己女儿就难过了,像陛下。
“已往没有玻璃镜子,铜镜子倒是能磨出来玻璃镜子一样的,大玻璃镜子,用铜和水银就不好磨了。”
武婕妤举了个例子,她的东西多了,全是从李家庄子拿,没给过钱。
“啊!”柳婕妤反应过来:“妹妹,圆圆的闻恬兰香阁中还有许多东西,哪天去看看。”
她不缺东西,她是永穆公主的亲娘,李易保证得给。
其实都不用李易,宋德就安排好了,该给谁什么东西,有单子,宫里的和宫外的,五品以上由他负责。
五品之下,另外的管事们来管。
只要宫中的太监宫女和外面的官员智商、情商不是负数,就不会认为李家庄子怕他们才给他们东西。
包括家属,都是主动到李家庄子领东西,李家庄子很少去送。
一个官员的妻子来领,丢人。
所有官员的妻子都来领,还能聊会儿天呢。
“多谢姐姐!”武婕妤高兴了。
她还有的东西没有,又不好意思自己开口要,除非管陛下要。
“眼见着过年,小易还须送出不少东西,只盼着官员家中无忧,为大唐多努力。”
柳婕妤开始悲天悯人,心疼自己的女婿,逢年过节的,包括每个月,都要送。
“如此犯错处罚,无人敢有怨言。”武婕妤展现出了冷漠的一面,估计是基因中自带。
另一边,李易等人过了桥。
张家村子不少人在桥头等着了,之前看到大量羽林飞骑进村,就晓得有人要来。
用最快的速度换新衣服、新鞋子、帽子,迎接!
“东主!”“东主来啦!”“东主咱们今年又赚很多钱。”“东主我家……”
走在桥上的时候大家就喊,过了桥立即围上来。
“你们把账簿交给我,我自然要尽心。”李易扫一眼,全是见过的,便放下心。
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生活改变追求多
李家庄子的新衣服一律为军大衣,甭管大人孩子,全穿这个。
军大衣本不对外销售,奈何人家捐的钱多。
平均每一个人二百缗的捐款,支援边关。
一户人家要是有六口,就捐一千二缗,一百二十万钱。
没办法,村子有钱,家家大院子,青石铺地,黄沙填缝。
雇人养家禽和牲畜、雇人照看大棚。
他们自己搞旅游,第三产业,长安的富户们愿意在村子玩儿,尤其是把孩子扔到村子。
他们的产业发展,始终由李易管。
只要不带外人,他们自己可以进李家庄子。
好长时间没见到李易,村民们怪想的。
被簇拥着,李易等人进村。
雪依旧在下,村子的路面上只有薄薄的一层,旁边放着清理雪的工具,清理雪的人没见到。
看村民们的鞋和军大衣没遮挡住的一截裤子,现在他们没清理雪。
“找人扫的雪?”李易随意地问道。
“是雇的人,我们在家学习,要不就去大棚那里看看,有游客过来,我们照看。”村正张肖回答。
村民们太累的活儿,自己不干,请人。
曾经脑袋转不过这个弯儿,总觉得把钱给别人,不如自己来。
等到活儿实在太多,要么就自己干,少赚很多钱,要么雇人,收入增加。
于是下定决心,找人,把钱给别人一点。
富余的时间多了,他们就学习,在报纸上学,也到李家庄子借书看。
只有游客过来的时候,才由村子里的人招待,怕别人不够尽心。
比如给游客使脸子,游客心情不好,以后不来了。
还有游客的孩子,没照顾稳妥,磕了碰了的,谁还放心把孩子扔村子?
带一个孩子半个月,赚的钱比以前一年的收入还多。
何况不是一个人就带一个孩子,有时候十多个孩子在一家里住。
“都学什么了?”李隆基从未打听过张家村子的具体情况。
“现在学儿童心理学。”一个村民给出答案。
“对,学一学,方便带孩子。闻恬有时间也看看,挺有意思。”李易自己抄的书。
“学着呢。”永穆公主露出两个酒窝,长睫毛的大眼睛呼扇几下,眯起来。
“这才像个百姓的样子。”李旦背个手,看村子的布局,心情好。
他希望整个大唐的百姓都如此,并且觉得自己能够看到那一天。
他的志向很宏大,至少李易都不敢说这个话,因为李易那时没达到。
“东主,我在学作诗。”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年轻人激动地跟李易说。
“诗?”李易顿住,他不知该如何评价对方的行为。
他所知道的是,这个人以前不识字,穷啊,没钱读书。
现在居然要写诗了,是否得鼓励一下呢?
“可有诗作?”李易决定忍一忍。
“有,写鸭子。”对方自信地点点头。
“一只鸭子不温暖,两个鸭子共御寒?”
李易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这两句,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
年轻人脸红了:“我写不出来这等好句子。”
李易:“……”
“说说!”李成器唯恐天下不乱。
“好!小鸭孵化时不多,摇动脚底磨,随同母鸭子学,游进河。某天小鸭长大了,母鸭入汤锅。一窝再一窝,死去又有活。”
年轻人低着头,声音颤抖地把自己作的诗背出来。
周围一圈人蹙眉头,这……这叫诗?屎吧?
“好,押韵了,而且……能够触动人心,比一些狗屁的玩意儿韵都不押一下的强多了。
换个说法,就是:老死新命活,物竞天有择。但爱身边事,莫叹岁月琢。”
李易说着,把胳膊微微抬起,永穆公主心有灵犀般地伸手挽住。
李易对对方的行文,实在是不知道怎么批评了。
但内涵不错,而且人家行文的时候在努力押韵。
真说不好吧,看词和曲,大多数不是七言和五言到底,中间还有四六骈俪、二三短句。
只不过这个更像现代诗,差别就在于用字方面。
人家从一个文盲,努力向着新的高度拼搏,应该支持。
人家二十多岁,总写总学,十年之后,就是另一番情况了。
年轻人受到了鼓励,却摘了帽子挠头:“东主,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桃红一号在后面说一句,说完吐下舌头,多嘴了,赶紧低头。
“歌词?”年轻人感觉熟悉,随后想起东主流传出来的。
“是,真情像草原广阔,继续走吧。”李易哼哼一句,同时没被挽住的手打个手势。
众人向前,后面的宫女和太监轻声哼哼:“层层风雨不能阻隔,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
这就是背景音乐,一定要小,不要盖过说话的声音,尽量烘托气氛,而不是咣咣咣喧宾夺主。
李易听着舒服,不像他那时的一些视频,非要加上什么‘嗯?咄!哈哈哈’等千篇一律的衬托的声音,没完没了。
还有一开头就背景音乐很大,似乎不加背景音乐就不是一个好视频。
他不允许,宫女和太监懂得掌握火候。
其他人很自然,郭子仪倒是认真听和琢磨。
他发现宫女太监的配合太默契了,比自己的羽林飞骑还默契。
如此背景音乐,配合着飘雪,另人心中荡起微波。
“我家现在的大棚住要种大豆,豆虫都埋起来了,主要是过年时吃毛豆,价格比黄豆贵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