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们懂。
这里是京城长安,有多少人投宿无门,只能寄宿于寺观当中。
那些地方可不是一人一屋。
当初就是这个少年东主,在街上溜达。
说:有愿放下脸面给农家做活的吗?可随我来。
然后自己等人实在熬不住了,脸面算什么,便跟少年走。
不曾想,来后便有房子住,并不是每日农桑,只不过帮忙收拾牛棚、猪舍、鸡圈。
少年东主当时冲在前面盖房子,作活。
后又有想来者,已不可得。唯自己等四十二矣。
因为东主说没时间盖房子了,倒不是不想多叫人来住,待明年。
眼下他们见李易过来,纷纷打招呼。
“今日所得颇多,去寻梅兰竹菊量身段,一人一身绢服,往后宴客,也好不失礼。”
李易对学子们说,让他们找四个女婢,量一量,好做新衣服。
至于谁做,当然不是庄里的人,太多,忙不过来。
连着庄子大人的衣服都要找外面的人包工,这个钱不省。
学子们愉快地接受了,不拒绝。
他们想得明白,李易贤弟非不通文墨之人。
文人之间互相帮衬,读书人的事情。
当然,该收拾牛棚还得收拾牛棚,该教孩子也不能停。
十七个孩子在练字,用毛笔沾了水写木板上。
纸实在是太贵了,哪怕是草纸,草纸
李易现在上厕所就用草纸,他实在受不了那个竹片什么的刮。
厕筹这个东西,李易表示接受不能。
练字的五个女娃娃最刻苦,她们知道这是她们最后的机会。
要么学习好,要么去干活。
然后像别的人家女子那样,随便找个人嫁了。
生娃、养娃、挨打。
如以前爹打娘那样,娘只能哭。
现在倒是不打了,家里日子好过,爹顺心。
还有东主哥哥说不准打,打就赶出庄子。
而要是学习好,找的人家自然不一样。
男娃就调皮多了,总有孩子走神。
李易看到了也不管,反正到时候考试成绩垫底,回家自然有人收拾。
我不让你爹打你娘,但我没说不让你爹和你娘一起打你。
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宫里来人。
一个大高个子的人领头,看这人特别帅气。
来人一见到李易就非常亲热:“李易东主,从今日起,你庄上酱油便成土贡,这是行文。”
说话间,他给李易一个文书。
证明李易庄子上的酱油是贡品,别人想要冲进庄子抢,先想好后果。
李易开心接过,大哥办事稳妥,关键是速度快。
“李东主,往后宫中采买酱油,由我前来。”这人说出将来的事情。
“不知这位大哥是从”李易询问。
“内侍省监事。”来人依旧笑容亲切。
李易:“”
不是说好了光禄寺珍羞署的人么?咋还是太监?
大哥,你这事办得不对呀。
“李东主是不是觉得欣喜?”对方见李易发呆,声音大点问。
“啊,喜,那个,不知大哥如何称呼?”李易觉得手脚发凉。
“高力士。”对方说。
李易:“”
哎呀吗呀,我草,怎么是他?
对,现在的内侍省监事就是高力士。
“竟然是高大夫当面。”李易抱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
“我比较喜武事。”高力士小声说。
“原来是高将军,失礼失礼。”李易连忙再抱拳,右手在前,左手在后。
李易放心了,这位根本就不是什么监事,而是管着整个内侍省,两个监事都在。
然后还有高力士还有一文一武两个散官,一正三品,一从三品。
关键他是皇上身边的人,今天看着,一点不像太监。
第九章 贫贱之知不可忘 糟糠之妻不下堂
“李东主也是个妙人啊。”高力士看李易的动作,笑着拍拍李易肩膀。
“同妙,高将军稍待。”李易收起文书,跑回自己宅子。
回来手上有个很小的小罐子,他递给高力士。
言道:“辣肉酱,所剩不多,家中留一半。待日后再做。”
高力士呵呵笑着接到手里,开心。
这个辣酱他吃过,可惜吃没了。
“李东主如此,高不能白取,可愿留几个小斯打理庄子?”高力士说着回头。
他带来好多人呢,里面有宫女和太监。
“能不留吗?”李易很直白地问。
“然!”高力士点头。
“那就留吧,男女各二人。”李易答应。
他还以为高力士要安插人手,见对方说可以不留,那就不是,留下吧,主动让人安插。
高力士点了两个太监和宫女出来,四个被点的人神色复杂。
李易一见,对高力士说:“高将军,不若轮换着来,每旬另派四人,也好有个比照。”
高力士瞬间明白,这个小东主生气了。
四个被留下的人不想留下,所以小东主的意思是轮换。
等以后知道留下的好处,想留都留不下,必须换。
他觉得最有趣的是,小东主讨价还价,还给作决定。
“可!”高力士颔首答应,没办法,人家小东主是陛下看上的人。
然后被留下的四个人,神色还是复杂。
他们也想通了,这个李易似乎要给好处。
事情办完,高力士一行人离去。
李易对四个人说:“女的呢,叫桃红和翠柳,男的叫青松和褐岩,把名字写在胸前,以后轮换,依旧是同样四个名字。”
两个宫女和两个小太监点头应是。
四个庄子里的男仆和四个女婢,加上管事都很紧张。
这可是宫里来的四个人,宫里的斗争有多残酷,没见过难道没听过吗?
能在那等环境下活下来的人,以后跟自己在一起,斗得过吗?
“阿大阿二阿三阿四,还有梅兰竹菊,你们和他们说一下庄子里的事情,酱油制法不准告诉他们。”
李易又对自己人吩咐。
“是,东主。”八个人同时应声。
一句话,代表整个庄子自己八个人比后来的四个轮换的人权力大。
四个人无可无不可,反正就十天,一旬而已,又不是回不去了。
然后当天晚上吃火锅,庄子里的人,不带上十个佃户。
佃户们在别处单独吃一个牛腱子,就是酱的那个。
李易十四个涮火锅,羊肉的,有野菜。
然后牛的内脏,毛肚什么的李易处理好了也端上来,蘸最后的那点辣椒酱和蒜酱吃。
主食是面条,哦,现在叫汤饼。
切好的皮带面,准备火锅吃到最后的时候放进去煮。
两个宫女和两个太监,一顿饭就吃傻了。
怎么这么好吃?庄子上每天都吃这个?
当天晚上,后来的四个人挤在一个小房间里熬了一夜,没多余的地方。
等天亮,管事带他们收拾柴房和一个已经没有煤炭的煤房。
其他人赶着牛车去城里买东西,买丝绸,买首饰。
李易决定再给自己人做一套衣服,漂亮的。
有给皇家进贡的身份,寒酸能行嘛?
牛也得买,还有马。
把鸭子和大鹅买回来,天暖和,在河里放养。
钱如流水般花出去。
李易不愁,因为明天再卖酱油,一天只卖二百斤,涨价了。
涨多少,要看扑卖竞价。
就是拍卖。
十斤一坛子拍一次,谁价高谁得。
不满意也得憋着,有本事你抢我?我给皇上进贡,高力士跟我对接。
李易觉得已经到了人生颠峰,下一步是继续弄寿命。
不能颠着颠着就把自己给颠没了。
等晌午去城里的人回来,先杀一只羊,晚上吃,现在吃来不及做。
中午饭是主食蛋炒饭,里面还加里胡萝卜丁呢,就这么豪气,有钱。
配上小咸菜,喝野菜汤,汤里漂着豆油油花。
连着四十二个学子们都有。
庄子里的所有人,大大小小,男男女女,那叫一个开心啊。
居然有蛋炒饭,放了好多油呢。
大家感动,李易更感动。
多好的员工啊,一个蛋炒饭就满足了。
想当初不,不想,都是眼泪。
宫女和太监把新的被褥拿到屋子里,吃饭的时候再次被震撼。
这是什么庄子啊?东主简直不把钱当钱看。
说是春夏交接,应该补身子。
于是就买好多羊,挑出来一只杀,现在还在锅里煮着呢。
自己四个在宫里,算是活得不错。
也不敢说随便一顿饭,就拿么多的油和鸡蛋炒白米饭。
而学子们什么都没说,但吃完了饭,回去读书。
轮换着教孩子的学子手上多了戒尺,以前并没有。
因为李易说了,青黄不接的时候到了,诸位仁兄买粮贵,就在庄上吃。
所以一直只管讲课、其他事情不顾的学子找来细木板当戒尺,要打孩子了。
“大哥,三哥,你俩来了,正好,马上喝羊汤。”
晚上的时候,李易看到了两个哥赶来,高兴地打招呼。
“易弟庄子的羊汤一定好喝,三弟你说是不是?”李成器笑着对李隆基说。
李隆基看到了宫女和太监,眼睛眯一下,道:“易弟,我俩帮你弄了个土贡,你必须给我俩做好吃的。”
“大哥三哥且瞧好吧,我给你们做水爆肚。”李易答应着,决定再换一点辣椒面。
因为寿命又增长了,想来是两个哥哥帮忙推广石灰水泡种子、积肥和用磷石的结果。
这个可不是涨一次,以后用的人越多,涨的也就越多。
一下子增加了五百三十个时辰呢。
四个女婢知道这两个东主认的哥哥厉害,去端茶水、送干果。
从宫里来的两个太监两个宫女,此刻的心是嘭嘭跳啊,老后悔了。
原来是这样?怎么可以是这样?
可不可以再回到重前,不要轮换了。
回内侍省,想冒头有多难?
现在在个庄子上,就这么几个人,太简单了。
为什么?陛下和宋王为什么跟一个庄子的少年称兄道弟?
四个人心中无限懊悔,却极力装着不认识皇上和荣王的样子。
他们懂,敢说出来,不但自己死,家人也要跟着死。
李易进厨房,又兑换了一斤辣椒面,不能种植的那种。
三分之一变成辣椒油,三分之一制作辣的椒盐,另外三分之一留着。
他架起炒锅,葱爆羊肉、扒羊脸、炒羊杂、手扒羊肉、小葱拌豆腐、水爆肚。
一样三大盘子,扒羊脸就一份,其他的给换成了炒羊肝。
每样三大盘,分给庄子里的人。
其他人凑合着吃,李易和李隆基、李成器单独一小桌。
椒盐、辣椒油、胡椒粉、芝麻酱、酱油、醋都摆好了。
好几个炒菜,让李隆基兄弟两个看得目瞪口呆,这菜怎么做的?
两个人互相看一眼,面面相觑。
那意思是,羊我们吃过不少,为何从未吃过这样的?
咋这么香,闻着就有食欲。
尚食局御膳房的都该死,看看你们做的菜,比起眼前桌子上的能叫菜吗?
管家宋德和八个奴婢倒是习惯了,东主有空就给做好吃的,还指点大家做。
不过今天的这个没吃过,羊肉啊。
上次吃羊没这么弄啊,都是炖和涮火锅,虽然也挺好吃。
宫里来的四个人想哭,感觉错过了人生、蹉跎了年华、失去了整个天下。
东主可以亲自下厨,做的菜还这样好吃?讲不讲道理了?
两个宫女对眼,意思是鼓励对方出声。
比如说一句:东主,我们不轮换行不行?
但谁都不吱声,这个时候说,皇上会生气,宫女有什么资格说话?
最可怕的是,万一皇上问为什么。
东主再一说,皇上保证琢磨呀。
啊,我来这里都非常开心,你们却不高兴?行,朕让你们高兴。
“这个好吃,易弟。”李成器夹水爆肚最好的部位,蘸酱油、芝麻酱和辣椒油的调料嘎吱嘎吱叫,称赞。
李隆基看看宫里来的四个人,对李易说:“易弟,尊卑有别,一起吃饭”
旁边管事和四男四女停下筷子,准备换个地方,人家说的对。
李易也放下筷子,认真道:“三哥,当初我来时,买他们后,他们拼命干活。更不曾欺主。”
“现如今日子好了,我庄子缓过来了,我一个人单独吃饭,空荡荡的。”
“今日我叫他们出去容易,但大哥和三哥就不怕小弟我有一天富贵了,看不上你们?”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啊。”
李易话音落,周遭一片寂静。
“东主。”管事宋德离席跪下,
“东主。”其他八个人跟着跪下,以头触地。
李隆基手上的筷子颤抖着,心嘭嘭跳。
李易朝着九个人说:“以后有客人来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