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才知道,李家庄子没有指路牌,那是专门为自己设计的啊,多阴损呀!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岗位需求仍易对
“二位,多日不见,易甚是想念。”李易穿着全套的防护设备,站在两个人面前,抱抱拳。
“见过李大夫。”伊辛巴跟伯讹同时还礼。
“二位所住之处,可还暖和?”李易关心地问道。
“暖和暖和!”伯讹接过话,随即叹口气:“可是……唉!”
李易笑眯眯看着,你叹你的,我不问你为何叹息。
我知道你们一直想要整死我,看你们给我送的珠子,带辐射的。
要不我想办法提纯一些辐射物,也回赠给你们?比如说探伤用的工具。
或者我把钻石给磨碎了,放到宴请你们的食物里面,叫三哥请你们吃饭。
然后那些钻石粉就在你们的胃中磨呀磨,磨出胃溃疡、磨到胃出血、磨成胃穿孔。
提纯一下罂粟汁亦可,叫你们吃上瘾。
想让你们死,真是太容易了,凭现在的技术,谁都查不出来。
李易想着呢,伯讹等了几息,见李易不搭话,只好自己说。
“李大夫,实不相瞒,我等使臣,生活快要无以为继了。此一切,皆为误会造成。”伯讹挺无奈的,暗示一下李易。
“可是要回去?正好我有一些特产,带着走吧,我会想你们的。”
李易眼泪汪汪的,一副我不舍得跟你们离别的模样。
伯讹和伊辛巴:“……”
“李大夫,战争是误会,我们受了骗,上了苏禄的当,我们不知道是要打大唐,以为是作个样子。”
伊辛巴先强调战争的事情,要把吐蕃给摘出去。
“就是说你们对大唐发动了战争,没毛病是吧?”李易抓关键点。
“我们属于被蒙骗。”伊辛巴强调。
“大唐损失很大呀!多少将士埋骨他乡?快过年了,他们的家人是想也不敢想。”
李易抬手抹眼睛,即便没有眼泪。
“可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我们损失了大片的土地。”伊辛巴心在流泪,不需要擦。
“哪里损失了?说好的是合作。”李易才不会承认侵占别人的领土。
“既然合作,能不能给我们在长安的人谋一条出路?我们总不能一直帮别人相牲口。”
伊辛巴顺着杆子往上爬,合作吧。
李易作恍然状:“原来是此事,好办!”
“好办?”伯讹二人一同问。
“对,是年前就要安排,还是过了年再说?”
李易问得十分随意,事情解决了,不就是就业嘛。
知道你们没钱了,从吐蕃那里带要来的钱,不是被骗就是被坑。
哦!还有赔偿,你们太难啦!
伯讹与伊辛巴互相看一眼,俱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种情绪,无奈。
他俩现在还想杀李易,不,是更想杀,哪怕同归于尽。
果然,李易还是那个传说中的李易,闲聊中任何问题都能给轻易解决。
大唐外相,拓土开疆。神仙手段,天道苍茫。
旁边跟随的宫女太监始终在传递着双方的对话内容,传回到大车中。
“能说一下吗?”伊辛巴就想知道,突然拦住李易,然后询问事情,怎么可以这么轻松?
“边走边说,先说说你们的情况,有多少人?有什么本事?对工钱的要求几许?”
李易看一下,距离灞桥也就五六分钟的路,走着聊吧,没什么大不了的。
两个人开始说情况,实话实说,不说实话,其实人家也知道。
宫女把情况传到大车中,李隆基蹙眉头,随即看向四个宰辅:“诸卿以为如何施为?”
“唉!”四个宰相竟然同时叹气,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个。
谁能想到对方过来要求的是就业岗位,而且还不是买卖牲畜方面的。
安不安排?若安排,应怎么安排?
反正自己是想不出来,至少现在不行。
不过看传回来的话,李易行,他有办法,就这么随意。
小丫头聪明着呢,会察言观色,她悄悄碰一下永穆公主,小声问:“师娘,这些宰相都比不上师傅啊?”
永穆公主抿嘴一笑,摸摸小丫头的脑袋。
毕构等人:“……”
你声音压得再低,你是孩子,说话的时候声音穿透力也在那放着,偶们都听到了。
张九龄笑了:“青黛呀,你那是神仙师父,不要拿凡人去比。”
“嗯嗯嗯!知道了张爷爷,诸位爷爷你们辛苦了,遇到了我师父。”小丫头还是懂。
于是四个宰辅感觉受到的伤害更大了,什么叫‘辛苦了’?你确定你是在安慰我们?
外面,李易溜达着,冰灯形状各异,还有准备明年开春考科举的学子为了省钱,也在旁边看书。
李易看着,不由得想起了自己。
曾经自己多么不知足啊,有明亮的灯光,有教室,学习的时候还总觉得累。
现在不是莹囊映雪,更非凿壁偷光,光就在那,还有免费的热汤。
李易想着,思维发散了,他觉得最应该表扬的是被凿壁的人。
你家墙被凿那么大一个窟窿你不知道?那你房子还要不要了?
关键是,主角匡衡去凿别人的墙,然后在人家的院落里读书。
因为当时的房子不是紧紧挨着的,有院子。
以为是楼房?把墙凿个窟窿就行。
一户一个院落,农村的房子。
匡衡就跑到人家别人的院落里,然后凿人家墙,看书。
有多少人家点长明灯?一晚上都不吹灯,就那么亮着。
墙被凿个大缝隙,不灌风?
李易觉得,匡衡的事情若为真,邻居就是个好邻居。
从理论分析,邻居是故意让匡衡借光。
为什么邻居那么有钱而不给匡衡买灯油?那叫施舍。
匡衡邻居必须知道自己家的墙怎么回事儿,却不吱声,反而点燃了油灯,叫匡衡借到光。
那么匡衡之才,不及邻居之德。
这就相当于我用你的WIFI免费上网课,你的WIFI密码是你孩子告诉我的。
然后我就用了,我考上了大学、当上了高官。
因为在我学习的时候,我盗用了别人的WIFI,我太伟大了,我为了学习,我想尽了办法。
而那个让孩子说出密码的人,他其实是个网络维护人员。
他要是不知道自己的路由有几个接入,他就是二逼。
他明知道网络被人借用了,甚至是主动借出去的,他也愿意。
这就是凿壁偷光时邻居的德行,真正应该宣传的难道不是匡衡的邻居?
农村的房子,谁家和别人家挨在一起?
楼房你凿个缝隙试试,告诉邻居,我要读书,所以我把凿个缝儿,你应该理解我。
天一黑你就要点灯,我什么时候学完了,你什么时候才能关灯。
咱两家墙上的大缝子,你当作看不到,懂没?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何以有间入无间
“可是叫我等帮着相看牲畜?”伯讹没想过凿壁偷光什么的。
在他的认识中,吐蕃、突厥来的人,基本上都是弄一些皮革,然后帮着看马好不好。
他们已经在做了,不然生活确实不易。
“非也!”李易摆摆手:“虽说世事无贵贱,行行出状元。然,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最适合的位置。”
“放牧?”伊辛巴想着李易是否要让自己这边的人帮着养牲畜。
“不是,上哪放?京兆府没有牧场。”李易摇头。
伯讹与伊辛巴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猜不到的意思。
李易自己说:“当师父,教导别人。”
“师父?夫子?”伯讹诧异,怎么想他都没想到这个职业。
“然!”李易颔首。
“我们的人能教导大唐人?”伊辛巴吃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李易说一句论语中的话。
“教什么?”伊辛巴再问。
“教一切可教之知,高原的环境生活什么样、如何养马和牦牛、当地有啥动物、草木、平时怎般生活、有多少宗方言,等等。”
李易从不故步自封,他希望大唐的百姓有人愿意去学,然后到那边工作赚钱。
他自己就学着,包括大唐大地方的方言和周围部族的语言,他如今学会了四十多种。
没办法,天分好,而且还带着经验。
一时间伯讹二人心情好了许多,自己这些使臣教别人东西,身份自然跟帮着相马的人不一样。
“先要看大家都会为什么,然后分成班,我负责给找学员,赚得钱不是很多,咱们毕竟是教育,一个人一天也就五百到一缗。”
李易给出价钱,一天最少五百钱,说出来的话叫人听着高兴,不多。
两个人已经不知道说啥好了,五百钱,一天?抢钱啊?
同一时间,宰相们也在讨论。
“老夫以为,当专门找千里马。”毕构猜测李易给吐蕃的使臣安排何等工作。
“应在养殖,吐蕃与突厥,养殖厉害。”宋璟觉得市场上不缺其他地方的人帮着看牲畜,那么就是养。
“可能是干力气活儿。”苏颋按照自己的想法说,如果他出主意,就叫那些人丢脸。
在他心中,码头扛活儿的人身份和地位都低。
三个人说完,看张九龄。
“不知道!”张九龄最干脆,琢磨不出来,李易行事他见识过,天马行空、羚羊挂角。
他话音方落,李易说的事情传回来。
“讲课?吐蕃使臣讲课?一天最少五百钱?”
李隆基纳闷,为讲课纳闷、为钱那么多而纳闷。
不长时间,李易送走伯讹跟伊辛巴,回来,大家进庄子。
当队伍一过了桥,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到家啦。
小家伙拉着小丫头姐姐和谦儿逊儿,迈着小短腿儿直接开跑,一路笑声不断。
小家伙对李家庄子的熟悉超过兴庆宫,他最不愿意回的地方就是兴庆宫,不好玩儿,没有小伙伴儿。
而且宫里的人跟他说话和庄子里的人不一样,差太多了。
“易弟,吐蕃使臣能教什么?”李隆基直接问。
算是开小朝会,一个皇帝、四个宰辅,其他人都忙别的去了。
蓝宝的嫂嫂和豆卢贵妃先休息,之后要进行检查,由女护士负责。
“没有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来教,咱们派人旁听,看吐蕃使臣是否用心去教,谍报工作需要。
要是对方确实好好教,还有哪个比他们更了解吐蕃?
咱们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吐蕃能维持这个情况,自然有其优势,哪怕是高原反应。
师夷长技以制夷,日不可恒照,月无法长圆。
与征服中去学习,在学习中待时机,厚积薄发。”
李易给出道理,对方拿着高俸禄,必须体现其价值。
“小易,钱多了吧?”毕构掌握着千万缗的资金,却关心几百钱的支出。
“五百钱和一缗,给伯讹他们,他们要拿来当使团资金。我会额外给教授学识的吐蕃一笔钱。”
李易微微要头,多吗?你知道我要干什么?
“还多给?额外?”宋璟估计是天冷,冻懵了,想不到李易的目的。
“广平,你的天上人间会员卡怎么拿到的?”毕构提醒,当初你是抽奖抽的是不?
宋璟:“……”
他爱惜名声,结果还是入了套儿。
李隆基露出笑容:“要发展成谍报人员,给更多的好处,这钱,花得值!”
随着李隆基的话落地,大家都明白了,李易始终在算计。
其谋划之深,令人畏惧。
无数孩子称呼为大哥哥的李易、难以统计有多少百姓给立长生牌位的李东主。
他在对内的时候和在对外的时候,态度截然不同。
在队伍被拦住,然后知道吐蕃使臣需求的一瞬间,他居然想到了一连串儿的东西。
给钱、安排工作、收买。
感觉好熟练啊,经历过无数次的那种。
他们哪晓得李易以前干什么的,第一次跟相关利益领导见面,必须给对方留下好印象,这是李易的本能。
谁最在乎情报?一个是国家,一个是集团。
李易对情报始终抓得很严,但凡有一点机会,都要利用上。
情报,许多时候无法用价值来评估。
“咱们要进行人物心理侧写与综合考量,在条件满足的时候,随时调整。”
四个宰辅神色复杂,他们真得没有勇气跟李易去争。
李易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全给考虑到了,连情报工作都给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关键是李易专门写了一本书,情报学。
只有特殊地位和专职的人才允许学,似乎天下间的事情,就没有他不会的。
“易弟安排吧。”李隆基不想操心,累。
若是哪个宰相提出来,他会琢磨一下,对方有什么目的。
李易说,不用管,反正对自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