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人甚至开始高价求购二手东西,比购买时候的价钱高出一截。
  “那需要动用其他手段,利用上我的名望,没有普遍性,不作推广。”
  李易承认,自己的身份,夏天的时候在自己不投入钱的情况下,百姓收入就是这个程度。
  不以自己名声来操作,到秋天才行。
  “李东主教我。”杜辛急了,即便李隆基露出不高兴的神色,打扰我吃饭了。
  “我说洛南能赚大钱,今年投入,三年内回本,以后都是赚的,要求有人过来投资修路和打造产业,几百万缗的投资还是有的。”
  李易道明自己的价值,一句话的事儿。
  有钱的人得抢着跑过来,来晚了没机会。
  “哦~”杜辛蔫了,学不来。
  同样的话他喊出来,没人搭理他。
  何况他不敢喊,不知道怎么能让别人三年回本儿。
  蓝田县的事情他了解,一群商人投资,赚了好多钱,还交税,李家庄子拿大头。
  据说有人想花三倍的价钱把蓝田县某个商人所占的份子拿到手,对方根本不卖。
  与钱无关,在那个份子里,可以进李家庄子。
  属于李易的合作伙伴,想跟李易吃饭,进庄子即可。
  其他人只有宰辅能随时去,侍郎都得提前申请。
  哦,还有人能去,平康坊南曲的‘大家’,与李易有过合作的。
  ……
  一顿饭吃完,队伍不走,今天住这,羽林飞骑跟着百姓回家找虫子。
  先送来一批,进行结算,如此百姓才放心。
  “这种石头不要烧,本地的白玉石,没有对人体存在伤害的放射性物质,就是不会叫人生病。”
  李易手上拿一块大理石为送来有虫子的橡子的百姓说,六个大麻袋。
  此时麻袋放在帐篷里,点燃了炉子烘烤,虫子会自己钻出来。
  三十七户附近住的百姓不要回礼,李易只能给别的东西。
  洛南的大理石,在一定程度上与单独提出来的汉白玉差不多,他知道分布地点。
  现在大理石的称呼还没有,只有汉白玉的叫法。
  汉白玉可以说是大理石,大理石不是汉白玉。
  就跟黄金属于金属,金属不都是黄金一样。
  按照实际应用和现在的研磨加工技术,汉白玉在李易的眼中还不如麦饭石。
  麦饭石能用来种田和饮水,属于药物。
  汉白玉也算药物,因为它可以补钙,胃酸溶解碳酸钙。
  添加其他的东西,能够在工业上起到显著作用,不过技术跟不上。
  但不管哪一种,需要先检测成分,以便知晓其所含成分含量是否对人体有害。
  “要联合开采,主要在于开采技术,开采过程中,好的……我回头派人来盯着,给你们指导。”
  李易说着不想提技术的事情,回庄子找庄户来,百姓大字不识一个,跟人家讲技术,难为人啊。
  王皇后几个人吃着餐后凉粉,在那听,学习一下。
  她们都不在乎吃凉粉是否会吃出问题,一群医者在,什么能吃,什么不可食,包括吃着的小丫头都知道。
  孟浩然与王维跟着停,两个人状态不一样。
  王维家中有官员,在回忆李易对杜辛说的话,还有一路上对停留地官员的指点。
  孟浩然有点自卑,曾经他以为他是姜子牙,考科举县试第一,觉得朝堂乌烟瘴气的,不原入仕。
  等想入的时候偏偏入不了,不停地干谒。
  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弱项,又曾经拒考过,县试之后是州试,他未参加。
  他更愿意一步登天,直接见到皇帝,然后出谋划策。
  他觉得自己才华满腹,能解天下之忧。
  按照历史的情况,他其实属于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在李易看来,他没因为压力大而得抑郁症自杀就是本事。
  现在他终于知道自己当不了姜子牙了,自己懂得东西实在是太少。
  机会有,就在眼前,面对陛下,自己一个主意都给不出来。
  不管是现在洛南的百姓所面临的问题,还是大唐周边情况,自己想使力气,却无从言说。
  “浩然、摩诘对黄河源头战事有何看法?”
  李隆基对于李易随时给出主意的情况已经习惯了。
  他想看看两个李易给机会的、文采出众的人的能力。
  王维:“……”
  孟浩然:“……”
  没准备呀,陛下,你应该提前说,现在就问,我哪知道?
  李隆基看看两个人,又扭头瞅李易,纳闷,你给两个人机会,他俩啥都不会。
  李易在那里给人讲石头呢,未感受到李隆基的目光。
  永穆公主急了:“就是策问题,换个说法,军民事于新得之地,唐土相较几何。”
  你俩咋那么笨呢?我爹问你俩宰相策,你俩不是都想当宰辅么?
  孟浩然跟王维汗出来了,懂,懂得眼下的境况,可是……不晓得边关事啊。
  李隆基面色平静:“闻恬说说。”
  “好啊。”永穆公主回应。“从三个方面出发,安宁、向往、压制。
  一为后勤连绵不绝,使边关将士及新纳之民生存无忧。
  二为士气鼓舞不竭,令苦寒高原及离乡之士月照有华。
  三为本质消国存情,命吐蕃贵族及部落之心附唐自卑。”
  王维、孟浩然:“!!!”
  李隆基诧异地盯着自己的大女儿看,难道又一个太平公主出现了么?


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圈圈才子最强兵
  得到新赚钱方法的百姓回家继续找有虫子的橡子,橡子在本地多。
  每年一到秋天,百姓自会纷纷采集,晒掉壳斗,装进麻袋中。
  主食多的情况下,尽量少吃橡子,处理起来耽误时间,味道不好。
  等冬天没有过多的活计,开始加工橡子,当主食吃,以节省其他粮食。
  目前百姓等更多的脱壳设备制造好,再浸泡,制作粉条。
  粉条保存期长,只要之前泡的时间多,粉条吃起来便不苦涩。
  李易也休息,孟浩然和王维跑到犄角旮旯呆着,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讨论什么。
  看上去十分低调,或者说是有如受气的小媳妇儿。
  “摩诘与浩然哪去了?”李易没看到两个人,正常时候,两个人应该在自己身边才对。
  “唉!”李隆基叹口气,看自己的大女儿,摇摇头:“跑角落处商议如何当好县丞。”
  “何必躲起来?我对当县丞,略有心得。”李易还是纳闷。
  大唐的县丞属于常务副县长,县令则是县高官兼县长。
  “易弟你的心得是不是总与闻恬言说?”李隆基对自己的大闺女有一点畏惧了。
  大唐每一次女子参与朝政,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我恨不能把自己所会的所有本事都传授给闻恬。”
  李易承认,他没有为了专门教而教,日常生活中总要说话,说着说着,各方面的事情就都说。
  “闻恬方才……”李隆基把永穆公主对答的内容复述一遍。
  “不错,我家闻恬有长进,至于摩诘和浩然未答上来,正常。”
  李易终于知道那两个人怎么回事儿了,估计是遭遇的打击过大,承受不住,蹲墙角画圈圈呢。
  “易弟觉得女子这般可好?”李隆基把话题转回来,说正经的。
  “得问当今陛下,是谁在背后支持他,玄武门的血还未寒呢。”李易笑眯眯地对李隆基说。
  “嗯!”李隆基突然语塞。
  他郁闷,没人敢在他面前提玄武门,属于禁忌。
  偏偏李易说起来如此自然,听着都觉得没毛病。
  别人说玄武门,算是攻讦和抱怨。
  李隆基知晓,李易说玄武门,告诉其他人,以后不可能发生。
  因为玄武门没用,从玄武门打进皇城,跟我李隆基有什么关系?我住兴庆宫。
  想打兴庆宫,从哪里入手?东边的城门不可能,军队从城门连到李家庄子,数量多、密度大。
  从别的地方打,我转身就跑到李家庄子。
  有本事你们把李家庄子打下来,不,我何须跑?只要消息传到李家庄子,易弟飞过来。
  然后易弟换出重机枪,把坏人全给突突掉。
  李隆基想着,入神了,等回过魂儿,发现李易正拉着永穆公主的手在距离自己五十多步远的地方溜达。
  “媛淑会的东西多点好,不挨欺负。”李隆基想开了。
  凭李易的性格,怎会把媛淑推到皇位上?
  “闻恬啊,以后要懂得藏拙,看把两个才子给打击的,你说可怜不可怜?”李易在教导永穆公主。
  “咯咯咯~~”永穆公主笑出声:“是呢是呢,不过他俩好笨哦。”
  李易另一只手捂一下额头:“是哈!哈哈哈哈~~~”
  他忍不住大笑,两个人怪倒霉的,没准备。
  多亏自己给机会,一次未回答出来,不能被淘汰。
  换个角度看,孟浩然与王维被李隆基看不上,丝毫不冤枉。
  自己提过各方面的事情,二人竟然不好好琢磨,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
  是不是觉得在陛下身边,啥都不用管,只等着飞黄腾达?
  “李郎,也就是你还护着他俩,不然就应该驱逐出队伍,咱们的队伍里没有闲人。”
  永穆公主倒是严肃起来,看不上王维与孟浩然。
  两个人在她眼中简直是一无是处,吃啥啥没够,干啥啥不行。
  队伍中哪个人本事差?包括端茶送水的小太监和宫女。
  还有始终能够用最快速度修好车的工匠,羽林飞骑更不用说。
  哪怕是小家伙和包儿,人家还能提供给大人快乐。
  小丫头冯青黛,年岁小,医术却不差。
  ……
  一天的时间过去,第二天早上,队伍带着很多有孔的橡子出发。
  百姓们没要钱,说是送李东主,五缗钱算借的,等来年日子好过,还给李东主。
  李易就见不得这个,百姓太淳朴了,他让人给百姓一人发十个大蜜丸,治疗疟疾的。
  按人头发放,如果百姓拿出去卖,价钱可不是长虫子的橡子能比的。
  百姓们知道李家庄子有治疗疟疾的药,如今拿到手里,不打算卖,留着,外面有蜡封。
  万一不小心得了疟疾,救命的东西啊。
  “百姓所图,无非温饱。”李隆基感慨,百姓太好了,讲道理,你对他们好,他们就对你好。
  “温饱达到后就不是这么想了,他们会想着小康,人的欲望无止境。”
  李易可不认为百姓淳朴,百姓只是需要一个信仰,谁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信谁。
  当然,要是会忽悠,百姓也相信,许多国家的领导人就是靠忽悠上去的。
  李易想着,突然想起自己那时的上面的人,确实办实事儿。
  那么多官员连续落马,绝对不是运气不够好,也不是站队的问题。
  总感觉背后不是纪委的功劳,因为纪委内部也出问题,包括巡视组中的人被抓。
  估计总参里面有专门的队伍在执行命令,如东厂一般。
  “会造反?”李隆基不由得担忧。
  “造不了,报纸现在被咱们控制,南曲和宫里的人努力写歌颂陛下的歌曲,加上陛下有绝对的军事实力。”
  李易说着叫李隆基安心的话,确实无法造反。
  造反有两种目的,一个是夺得大唐正统皇位,一个让地方分离出去。
  哪一种都不可能,敢冒头,过去就一顿打。
  ……
  山路难行,队伍速度相对慢,羽林飞骑最为辛苦,不管周围地形如何陡峭,必须掌控周围二十里范围的情况。
  羽林飞骑当成演习,他们知道不可能有人敢过来袭击,却按照随时会被袭击的状态来侦察。
  羽林飞骑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和荣耀,自己所在,就是大唐最强军团。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算计苦短在冥冥
  “易弟,为羽林飞骑家人送去东西了?”李隆基看到斥候往来奏报,心下满意,问李易。
  羽林飞骑是他的私军,他自己不管,就让郭子仪带。
  真正管着的人乃李易,李易负责一切训练科目和后勤,包括羽林飞骑的家人照顾。
  “送了,每家一百多缗的东西,成本价一百多缗。明年再扩两万,维持五万,够用。”
  李易当初设想十万羽林飞骑,养着养着,发现十万养不起。
  何况十六卫已经不错了,如今人数二十万,加上三万募兵。
  “再增加两万,现在的羽林飞骑挑选一批,到地方上执导训练与作战,要挑政治素养过关的人。”
  李易规划,增加人手,再派到地方当教官。
  他心目中的人选是最初经历过愉快玩耍的三千人,他比较放心。
  大家一起捉迷藏、一起吃狗粮、一起爬泥浆、一起泪成行、一起满身伤、一起骂过娘、一起扛过桩、一起意志刚。
  那三千人,家中得到的待遇高出别人好几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