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就想把自己嫁给李郎来笼络。
不过自己不生气,李郎可有意思了,每天都快乐。
李隆基此时看女儿抱别的男人,不吃味儿了,他觉得孟浩然的父亲缺心眼。
人家孩子都有了,不好好培养,反而刁难,目的是什么?
很简单嘛!争夺家庭地位。
就像自己的父亲、太平公主,最后只能靠武力来解决。
还好兄长让了,否则又得继续杀。
血不凝的玄武门,了不尽的宫斗命。
而自己的这个易弟,简直是典范,人不风流自风流。
女儿跟自己吃了不少的苦,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归宿。
抱就抱吧,天这么冷,抱着还能暖和一些。
那边的孟浩然和王维都写了家书,没有诗,不是不会,是认为写诗是种亵渎。
孟浩然说一下自己的情况,让妻子带孩子跟羽林飞骑过来,今年在李家庄子过。
羽林飞骑一人四骑出动,去接孟浩然妻、子的在马上装了座位。
给橡子脱壳的简单的脚踏、手摇机器也打造完毕。
被取来的带壳的橡子,扔进去,哗啦哗啦摇动,壳就掉了。
都是没有壳斗的,因为壳斗必须先去掉,否则它与橡子一起的时候会腐烂。
拿出家中下蛋母鸡的孩子再没有不舍的神色表露,以后他们能够上山采更多的野生橡子。
然后制作粉条和凉粉,还有栲胶,每一样,皆为赚钱之法。
这东西就是去壳费劲,除非没有什么粮食了,才会用橡子当食物。
石老六家的核桃也被拿过来,李易用手捏,不需要两个核桃放在一起互相挤。
他用指头就能够给抠开,有劲。
“东西不在于你产出多少,而在于销售方式和渠道,核桃树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李易找到机会就开始科普,他恨不能把基础的一些东西全部传授给大唐百姓。
只是大唐百姓,别处的没用,不增加寿命,除非把其他地方变成大唐领土。
李易现在最想的是:世界上只有一个大唐。
李易强调核桃的重要性,属于干果类,确实好吃。
饭菜陆续好了,准备随时吃饭。
百姓围着脚踏和手摇的脱壳机看热闹,有橡子倒进去,伴随着旋转,橡子壳被打掉。
脱壳机的原理都很简单,一个是挤压,一个是研磨,一个是切削。
然,就是如此一个简单的原理,除了李家庄子的工匠,外面的工匠只是通过经验来琢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百姓们不知道原理,也不想知道,他们看着橡子壳啪啦啪啦掉,便觉得美好的日子在向他们招手。
只要脱掉壳,里面的仁,他们会处理。
最简单的方法是泡,一般泡上五天,就不苦了。
“用泡仁的水再去泡壳,最后得到的是栲胶,可以自己处理鞣制皮革,亦能去卖。”
李潭拉着弟弟,也就是小家伙的手,给百姓介绍。
他脸上的两道瘢痕都没了,就是仔细看的话,最后一道瘢痕有一点点印记,随着处理和年岁增长,这个也要消失。
明年吧,没什么大问题。
他长得就是小李隆基,就是神态不行,他没那个帝王气质,偏科。
小家伙被哥哥领着,小手还拽着绳子,绳子另一端连婴儿车,包儿在里面睡觉呢。
此一幕十分和谐,没有斗争,更不存在你死我活。
即便一直想上位的武婕妤,也不得不承认,现在很舒服。
她聪明,不敢吹枕边风,李易实在是太厉害了。
吹枕边风攻讦李易,先不说陛下怎么想,哪怕陛下被说动心了,又能奈李易如何?
对付李易只有一次机会,一瞬间干掉他,在他没反应过来之前。
随后就是面临李家庄子的庄户疯狂反扑,一个个忠心耿耿。
要是一瞬间的刺杀失败了呢?简直不敢想。
“李东主,我与摩诘到蓝田县当县丞,应知晓多少事情?”
孟浩然现在恨不能抱着李易亲上一个时辰,所有的压力,在李易一句话说出来后就消散了。
蓝田县的县丞如今跟别的地方不一样,正七品。
据说要变成正六品下了,自己的妻子,就是敕命正六品下的夫人。
这便是母凭子贵,妻以夫荣。
到时自己的父母就高兴了,同样能弄到身份。
孟浩然对李易是投诚,就是抱大腿了。
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他总是想找一个能提携自己的人,然后在其手下努力做事。
“蓝田县那里,其实一直被我控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你们过去在行政方面,萧规曹随即可。
不过你们必须学习,将来放到其他重要的位置上。
蓝田县属于李家庄子完全控制的县,不过里面有斗争。”
李易为开春后的蓝田县新增加的两个县丞作安排,叫人家安稳上任。
至于任上出问题,那就查,时间久了就好办了。
李易始终认为,官宦出问题的根源在于执法力度、违法成本、法律依据。
官僚主义属于根源,他自己那时,不但不抵制,他还会去利用。
直到倒追二十年运动兴起,他才放下心,少花钱了,在某些方面。
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橡子产物新用途
县令杜辛站在脱壳机近前观看,壳仁分离,有时也有壳进到仁那边。
他蹲身捏起个橡子仁,用舌头舔一下,嘴角一咧,又苦又瑟。
纯野生的就是如此,拿水长时间浸泡,就可把单宁给泡出去。
百姓家家有大量的橡子,怕粮食不够,然后好吃。
杜辛没过来当县令时,当地超过百分之九十的百姓每年都有大量时间吃橡子面。
吃得比较苦,没有工夫泡,加上用舂剥壳费劲,耽误干活时间。
“要想快速去掉里面的苦涩,最好在河流中用竹子、树枝编织的篓子扔里冲,冬天……咱们这边的河不冰封,尽量主意安全。”
李易拉着永穆公主走过来一起看。
如果用一个大池子来泡仁,捞出去,池水中的单宁浓度就大,再泡壳。
最笨的方法,也最省钱、省力。
“现在主要用来鞣制皮革,当地生产,放到长安城卖。
李家庄子的报纸可为咱们本地在小地方打免费的广告,算是扶贫。
价钱呢,你们自己考虑,觉得划算即可。
另一个用途在于打井,转啊转的,用上栲胶,更容易。”
李易说出扶贫二字时,突然想到,洛南曾经还是贫困县。
当时的交通比现在强几百倍,依旧贫困,可想此时的百姓日子过得多么艰难。
“李东主,我们不知道价钱,你说怎么做,我们听你的,然后卖给你。”
有百姓接过李易的话,把难题推给李易。
“石大头你疯了?你这是管李东主要钱,不行,咱们自己卖。”有人立即不干,指责说话的人。
“可不是么,李东主给多了自己赔,给少了,咱们会不会想着钱都叫李东主赚了。”
“李东主,你给个大概的价格,我们照着上下改。”
“别为难李东主,李东主给的好处还不够?”
旁边的百姓摸着良心说话,不想叫李易承受损失。
李易笑了,点点头:“行!我收亦可,我还能赚钱,收购价和销售价不一样,等你们看着销售的价钱高了,再自己卖。”
李易同样不清楚行情,别人有其他的方法制革,栲胶的价格不好确定。
他需要看当地百姓制作栲胶的成本,主要是原材料获取难易度、时间成本。
接着再计算使用栲胶鞣制皮革的效率和其他方法制作皮革的效率,得出一个对比。
这样才能知道卖多少钱合理,自己庄子也有皮革鞣制。
另一个在于钻井,看加了栲胶后的钻井平台是否节省工时。
还有一种,用来净化水,水不干净,撒进去点栲胶,水里的脏东西就随着栲胶结成絮。
九十年代那时自来水污染,就会发栲胶,用纸包一包,给居民用。
“净化水……海水?单宁?远航!”李易突然知道栲胶怎么才能卖高价了。
用单宁净化海水加在锅炉里,太阳能蒸发制水的给人喝。
“栲胶用途……”李易开始说,像作报告一样。
太监宫女们不顾天冷,抓着笔刷刷记。
他们一听什么用途,立即懂得属于技术。
百姓们心有灵犀般地停止说话,听李易说,甭管是否听懂,听就对了。
他们感觉李易学问大,李易曾经扔出去一大堆的抄袭的诗词,县里百姓还能背上几首。
“只因大海碧波阔,将来多有种橡人。”李易说完应用,感慨一句。
“易弟,用栲胶可以把海水变成能喝的水?”李成器负责海洋,他对此最为重视。
“反正比直接喝海水强多了,直接喝会死的,海水中不止有盐,还有其他的东西。
往后出海的人,就卖给他们栲胶,现在……
从今天开始,烧热水泡橡子壳,然后按照方法提取、哄干,大价钱收。”
李易说着,对周围的百姓喊,赶紧的,干活。
他想到了广州市舶司,自己庄子的人在那里当官,包括羽林飞骑。
“愿意制作栲胶的人家,一家先发五缗用着,之后看数量结算。”
李易又看一眼穿麻衣塞草的人,决定先给钱。
他要把栲胶送去广州卖给夷商,告诉夷商这玩意儿关键时刻能够把不能喝的海水变成能喝的水。
“李东主,你给大家透个底儿,五缗钱太多,要多少东西?”杜辛站出来帮自己的百姓问。
“一斤处理好的粉,五十钱。”李易报价。
一百斤就五缗,他转过头去,能卖出来一斤五缗的价,不,五十缗,看看有人买没?
最初卖的时候价钱要说得更高,一斤一百缗,海上没有淡水时保命的东西。
“好,干了,吃完饭,都回去找橡子,没有脱壳的东西,就用手,有钱赚了,李东主给钱了。”
石老六大声嚷嚷,其他百姓攥拳头,恨不能把李易留在县里。
小孩子最为高兴,大人一开心,他们觉得整个世界都美丽了。
阳光是那么明媚,天儿一天不冷。
李易回去坐下吃饭,李成器询问:“与毕构说吗?”
“交税,走海关必须交税,百分之三十,不额外给老毕钱。”李易舍得,从不主动去规避税。
他告诉毕构和李隆基要收税,他若自己想办法逃税,会扣寿命吧?
武婕妤知道情况后,露出懊恼之色:“保密不可了,不然应该自己制作,以后大量种,会传出去。”
王皇后看看高兴的百姓:“百姓得到好处了,咱们是为了帮百姓。叔叔今天能说栲胶处理海水赚钱,明天还有别的赚大钱。”
“是呢!”柳婕妤认可,她对女婿观感好,女婿主意多,出来溜达一圈,出了多少利民的好办法?
“不管如何多,夷商只要学不去,出口的时候,市舶司卡着,咱们就能赚到钱。
而且其用途广泛,不能为了出口而保密,更应该在大唐帮助百姓提高生活水平。”
李易没想过偷摸自己弄,然后换钱。
橡树在大唐分布很广,百姓都拿着吃,制作凉粉最方便。
王维此时走过来,看一眼李隆基等人,见对方未露出厌恶的神色,站在李易身后侧面。
“李东主可是知道这边的橡子虫子多?有应对之法?”王维还想再确定一下李易的神奇。
“闻恬,虫子多怎么办?”李易没回答王维的话,扭头问永穆公主。
“能吃吗?”永穆公主反问。
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蛋白为主又一出
永穆公主如今一听到虫子,绝对先想到豆虫。
队伍中带着豆虫,用沙子埋好,油炸给她当零嘴吃。
小家伙每天能吃到两只,天天提醒李易给他炸。
豆天蛾因此比较招人待见,霜天蛾的虫子不能吃,令人反感。
今年养豆虫的百姓都赚翻了,损失的那点黄豆产量,无所谓。
“能吃吗?”跟过来的孟浩然问王维。
王维:“……”
“没吃过,豆虫吃了。”王维心累,自己过来问李易,怎么问题回到自己身上。
李易喝口炖肉的汤:“能吃,橡树上的虫子叫木花虫。
当橡子开花的时候,柞象鼻虫把卵产在橡子花上。
等橡子花结成橡子,虫子就包裹在里面,从里面向外吃。
所以很多橡子上有孔,但是使用栲胶,进行加工后,还能杀柞象鼻虫的幼虫。
幼虫身体中含蛋白质多,栲胶能与蛋白质发生沉淀反应。
这虫子能吃,不比豆虫便宜,当本地橡子成熟时,打下来在阳光下晒,虫子就钻出来了。”
李易不但告诉众人能不能吃,还介绍虫子叫啥名字,生长过程、处理方法、价值。
王维抱拳深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