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印象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国内的真皮的皮鞋,牛皮的,需要四百元以上才能买到。
出口同样的皮鞋,一双七十多美分。
一个是因为对方的皮革材料太多,不值钱;一个就是人家是全球货币。
企业出口这个价格赔不赔?单纯论,赔。
不过有补贴,卖一双鞋,补贴钱,同时还不收税,管理费用也不要了。
国家需要外汇,即便是卖血也要拿到外汇,艰苦的岁月中,打落牙齿和血吞。
既然当初自己的国家能那般,如今的大唐,其他的地方也感受一下,让他们难受去吧。
“一分钱买一只鸡?”小兰算不明白账了。
“前提是咱们愿意买,不愿意,一分钱也多。”李易仰仰下巴。
“好霸道哦!”小兰眼睛里出现小星星。
“更多的药,他们生病得买药吧?咱们的药好,买不买?咱们就要李家庄子的兑换券,命值多少钱,在于其拥有多少钱。”
李易简单讲解下,现在中药中医,压制全球。
其实以后也很好用,主要在于不发展了,吃前人的经验,并且有人使坏。
中医手段好不好用,看打篮球的一些什么ba的就是那个北美国家的。
就发现了,身上咋有一个个的黑色、紫色、红色的圈圈?
哈!拔火罐了是吧?
还有的一大片一大片的,刮痧了对吧?
至于针灸,看不出来,除非灸的时候出现过意外,灸伤了。
要么就是刚刚针灸完,按照传统手法,需要在入针的地方抹艾蒿的灰,封针眼用的。
现在那边连放血疗法都没有呢,也没有鸦片疗法。
李易说着停笔,写完了,两不耽误,说话不影响写字。
旁边的人拿过去看,有四个人看,然后这个封信就让羽林飞骑送回去印刷到报纸上。
四个人各自拿起笔来写,就这么快,过目不忘,等写完,四个人的一起对比。
李易知道根源,读书不易,没有书。
管别人借书,借一次欠一次人情。
世家大族喜欢往外借书,学子们借了,回去有点钱的抄,没钱的背。
当有一天世家需要你的时候,你拒绝,你就绝了自己一生的路。
在找书不易的情况下,大家都会努力去背。
李易有过特殊的记忆经历,小学两节课,两千字的的故事需要背下来,然后‘演讲’。
那两节课别的孩子去山上玩儿,他自己一个人在教室中背,用手捂着耳朵,念。
一节课加上课间二十分钟,六十分钟,两千字全背下来了。
关键是他一边‘演讲’一边把自己感情投入进去了,眼泪都流出来了。
当时他才八岁,就可以做到这等程度,还没接受过专门的训练。
孩子一旦认真起来,珠心算学起来跟玩似的,记忆东西特别快。
此刻能被带来写起居录的人,他们的速记能力差一点都不行。
他们写完,没有多少字,李易只写关键的东西。
互相对比,然后有人认可别人说的,成稿。
接下来用铁笔在钢板蜡纸上写字,准备印刷。
整个队伍中就没有一个是滥竽充数的,必须在某一个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才能跟随队伍。
“东主,家禽和牲畜的肝脏已全部收集完毕。”宋德跑过来,向李易汇报。
“酱了,晚上吃过饭再赶路,腊月二十二,能回去。”李易吩咐。
酱卤肝只有两种用途,下酒菜、零嘴儿。
不属于下饭菜,除非炒和红烧,然后多带汁,就饭吃。
……
太阳终于到了正中,此刻的天气不错,阳光普照,紫外线比较强。
“冬日里的碧空流云,二位不想写个诗?”准备吃饭的时候,李易笑着问孟浩然和王维。
两个人一齐摇头,不,不写,心不在其事,思不存其间,根本写不了。
“不写就对了,等回去,就过年,腊月二十二,我允许你俩走驿站送信。
孟兄到时写家书,用不上几天,至少在过年前送到家里。
你把嫂嫂和仪甫带过来吧,我帮你给母子定个身份。”
李易说着诗的事情,忽然想起孟浩然家里的情况。
有老婆孩子,就是因为老婆的身份不怎么好,出自花柳。
人家不准入祖坟,不给名分。
孟浩然就处在了父母和妻儿的名分中间,郁闷。
真正的压力来自与父母,父母一副我为你好,我把你养大,现在你找的这个媳妇儿不行,生的孩子我们也不认。
我们为你好啊,你要懂得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李易看来,事情明朗了,什么好不好的,无非是话语权。
我让你怎样,你就得怎样,你不服,我就让你难受。
你是我孩子,我说得算,你不听你属于大逆不道。
然后经过一番抗争,孩子如果赢了,父母就开始养狗,当孩子养,一口一个儿子、女儿。
真正的儿子和女儿也养狗,同样喊着儿子、女儿。
很正常,追求话语权的人,通过养牲畜来得到成就感,似乎有了足够的社会地位。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环境转换风格改
孟浩然的儿子孟仪甫今年五岁,跟着母亲住在郢城,郢城是孟浩然妻子韩襄客的家。
有了儿子,加上妻子等着他功成名就。
孟浩然才开始疯狂地找人干谒,他想一举当上大官。
那样他父亲的家庭地位显然比不上他,只能接纳韩襄客。
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李易想看看没有此方面压力的孟浩然能不能变成一个好的官员。
孟浩然的眼睛唰地红了,他扭过身去,用袖子遮住脸,肩膀动着,最后干脆蹲到地上,呜呜哭起来。
几十息之后,他又站起来,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岁末山川宁,东阳曌雪莹。当今为盛世,过往作飘零。自古男儿气,从来豪士情。长安中京兆,星月盖苍穹。啊~~~!”
孟浩然作完一首即兴的五律后开始大喊,使劲发泄。
周围一大片人全愣了,李易使劲眨眼睛。
眨一眨他又揉眼睛,揉完看孟浩然的背影,怎么看都觉得此人应该是李白。
你是孟浩然,写诗必田园。
并非李太白,豪迈在胸怀。
你应该写: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浩然,你变了,变得抛锄持剑了;你变了,变得锋芒闪现了。
这要是等李白哪天过来,两个人不会干起来吧?
“好,好,盛世!”李隆基听了高兴,就喜欢盛世,虽然还未达到,不过可以努力。
李隆基已经学会面对现实,什么盛世?有百姓还吃不饱饭呢。
“李郎,孟浩然怎么了?”永穆公主听诗能听懂,孟浩然感觉在发泄。
“他呀?他曾经县试考第一……”李易介绍孟浩然的情况。
当时朝廷状况一片混乱,十年前韦后专政,感觉像另一个武则天。
他就不考试了,他爹还想让他考。
他在玩耍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妻子,女伎韩襄客。
他爹一看,卧槽,让你考科举你不考,你取了一个风尘之女,还要让我老孟家明媒正娶?你扯呢?
然后才华横溢的孟浩然就开始承受来自家庭的各方面压力,就这样。
“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韩襄客很有诗才哦。”
永穆公主复述一遍两个人的诗作,认为韩襄客这女子有才华。
“曾经名动襄州,放在长安,能进南曲了。”
李易可不敢小瞧名动哪一州的女伎,不仅仅是漂亮,还要有绝对的才华。
“他父亲好不晓事理。”李隆基突然转回身说,显然他在偷听。
“三哥你没说错,换成我家闻恬,她爹就一定会答应我与她的婚事。”李易表示支持。
“那可未必。”李隆基看着两个人又拉在一起的手,眯起眼睛。
“保证的,回头我就给她爹出个赚钱的主意。”李易笃定。
李隆基深吸口气:“能赚多少钱?”
“要看如何卖,卖给谁?大唐内部,一年赚个一百来万没问题,主要是有时不能用来卖钱。
不过卖到外面,价格可以提高,产量由于不使用电解方法,不算高。”
李易报出数字,一年一百来万,万的后面有自动省略的单位缗。
“什么东西?”李隆基满意了。
“三哥你说闻恬她爹会同意我与闻恬的亲事不?”李易重提旧事。
“易弟呀,你狭隘了,闻恬她爹知道你对闻恬好,自然高兴,与钱财无关,你小瞧她爹了。”
李隆基拍拍李易的肩膀,两下,一下比一下重。
李易挺住了:“高锰酸钾,它的作用……”
李易又讲解高锰酸钾在各方面的应用,比如养金鱼什么的都能用到。
包括制作爆炸物,可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
“先在大唐用,给百姓用,还有平康坊。”
李隆基在知道可以消毒、杀菌对那啥的部位有帮助时,居然想到了平康坊。
随后才想着其他地方的消毒作用,这玩意儿原来可以用日常生活中许多有菌的作业中。
“这个对其他地方的人简直属于神药,当然,不能吃,吃多了中毒,当成毒药来用。关键它能当农药用。”
李易说效果,来证明为什么无法赚大钱。
百姓当农药用,贵了买不起。
百姓的算账本事低一点,亩产三石的作物,用了高锰酸钾,产四石。
使用的高锰酸钾转换作物价值,有个两三升就行了。
但百姓还是拒绝,主要是不信任,认为即使不用高锰酸钾,产量也是那些。
真正的斗争就在于此,如何说服百姓。
“李家庄子推广。”李隆基自然能想到一样的地方,朝廷推广,百姓还是不信。
只有灞水李家庄子,说哪个东西好用,写在报纸上,又是由李家庄子提供,百姓便相信。
李家庄子从来不欺骗百姓,百姓都知道。
“一年一百万,单独出个作坊,三哥安排人。”李易说好了给人家一百万利润,就交出去。
“不要,易弟你先操作着,以后给闻恬她爹。为兄不夺人所爱。”李隆基拒绝。
开什么玩笑?我找人,我找人我不放心啊。
能当炸药用的东西,怎可轻予他人?
“李东主,那个……”孟浩然过来,他整个人看上去和现在的太阳一样。
他觉得自己是真正的男人了,能够照顾好媳妇儿和孩子,要名分就给名分。
自己父亲不同意,那么妻子有个诰命之身呢?
哪怕是个敕命身份也行啊,即便七品敕命夫人,外面各县的地方官,就无权抓捕,只能先向州府报告。
州府也要上书,告诉陛下情况。
“浩然是着急与家人相见?不如这样,动用羽林飞骑,用最快的速度赶过去,然后再用马把人带回来,月底之前。”
李易计算一下时间,从这里到湖北的荆州,很远,没有飞机、高铁、铁路、高速公路。
气温都低,湖北比长安有火炕烧的还难受。
羽林飞骑要加急,到地方,带着韩襄客和孟仪甫再乘马回来。
想来韩襄客会骑马,小家伙只能背着。
“啊?”孟浩然过来要表示感谢,未曾想,还能把人带回来?
“浩然答应了?来人,待孟兄写了家书,与家书一同送到郢城,接浩然妻子回来。”
李易对孟浩然点点头,眼下能帮的就这些了。
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所算所谋深如海
“浩然,快写家书。”王维见孟浩然呆楞住,着急呀,恨不能替孟浩然写一封家书。
“啊,写,就写。”孟浩然也急了,快一点写,说不定真能在年前见到妻子和儿子。
旁边的青松等人笔墨纸砚已经准备妥当,桃红还递给孟浩然一个小的暖手炉。
“可是要我为你作诗一首?”孟浩然看着面带微笑的桃红,用暖手炉捂手的时候问。
桃红笑容略微温和:“孟学子当以家中为重,我等宫女对诗赋知之甚浅,赖东主多闻经治世之言。”
孟浩然脸唰地红了,人家宫女看不上他写的诗,人家呆在李易身边,学的是治国策略。
“我也给家人写一封。”王维同样思念家人了,虽然之前就在他家住过。
孟浩然手指头能灵活地动了,提笔蘸蘸墨,却无法落笔,腕未落,泪先滴。
永穆公主看着,转过身,抱住李易,把脑袋埋在李易怀里。
她听了故事,终于知道想跟心上人在一起有多难了。
还好,自己没问题,李郎太厉害了,无人可阻,不,根本不是阻,自己能见李郎还是太上皇安排的呢。
哼!就想把自己嫁给李郎来笼络。
不过自己不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