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转而她有低头:“可是有的病,救不回来啦!大人们每当跟他们说准备后事的时候,他们就哭。”
  小丫头眼圈红了,显然她到现在还没习惯别人的生死离别。
  李易摸摸小丫头的头:“咱们要提高医术,尽量多治疗好一些病人,还要培养更多的医学人才。”
  “可是师傅,学医的人多了,没有那么多人生病,学医的人怎么生活啊?”
  小丫头仰头问出来一个供需关系的问题。
  “到那一天的时候再说。”李易没直接回答,说了小丫头也听不懂。
  李隆基始终跟在旁边,眼睛不时地看一下永穆公主和李易拉在一起的手。
  他问:“会有那一天吗?”
  “会!”李易说了:“一个是收入,一个是设备,一个是费用,一个是福利。一个是德行,一个是制度,一个是地位,一个是辅助。”
  “说具体。”李隆基听到一个有一个,一个没听懂。
  “学医的人,收入要等于和高于中产阶级,就是长安城里有自己房子和工作的人,每天至少赚六十钱……”
  李易讲具体,成手的医生,收入要稳定。
  同时还要有相应的东西,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他那时,有的医学院的医生毕业,然后进医院实习,又在医院工作。
  大的医院竞争力也大,竞争不过别人。
  社区医院竞争小,收入却低,同时设备不行。
  百姓整体医疗费用增加,朝廷福利必须跟上,医疗免费。
  收入相对提高,需要医生的医德好,并且用制度限制住医生。
  提高医生社会地位,在其他福利方面给于医生更多辅助。
  这是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一部分,但要及早就给出定位。
  不能出了事情后,再想办法调整。
  走过的弯路不能重复走一次,相信都会好起来的。
  李隆基听着,不时点头,宫女太监们一人一个本子,在那里忍着手冷记录。
  冯氏的一群人听懵了,每个字他们都能听懂,组合在一起,你在说啥呢?
  “好维持?”李隆基想到了会花很多钱。
  “制度重要,要减少管理阶层人员,同时增加医生和患者的限制,以免造成资源浪费。”李易对比曾经的日不落。
  人家的医疗福利就好,但是对财政压力比较大。
  公职人员,像吃大锅饭一样。
  “朝廷将来的税收可支持?”李隆基也想大唐百姓免费看病,然后收税,羊毛出在羊身上。
  他担心税收不够,万一大家频繁找医生,按摩了什么的,怎么算钱?
  李易颔首:“税收本身就够,不过咱们大唐未来的发展不依靠税收,通过技术从别人的手上获得资源。”
  李易脑海中出现了世界地图,一处处好的资源,如今就放在那里。
  当交通便利之后,可以殖民,却不给殖民所在地更好的武器。
  怕他们有人心思太活络,自己发展了,琢磨怎么独立。
  派去的头领可以轮换,中间层的人怎么换?
  时间长了,他们把头领给收拾掉,转头就说自己成立个什么国,要是武器好,打起来费劲。
  日不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不就是独立了?而且之后,通过两次世界大战,日不落居然成了对方的小弟。
  当然,最关键的一点是日不落的人口少,组织不起来太多的人过去打,本国资源也少,只能从其他殖民地调集。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医者如兵有逆行
  “师傅,你在说什么?”小丫头师傅二字叫得十分熟练,像叫过许多年一般。
  估计她在心中喊过无数遍了,这个神仙就是自己的师傅。
  “说怎么使大唐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到那时,没有一个百姓因饥饿而死,没有一个百姓因无钱看病而亡。”
  李易说出一个他觉得不算伟大的目标。
  至少在他那时,他的国度,没钱吃饭而饿死,这个基本上不存在了。
  实在没钱,可以吃霸王餐,然后对方报警,被抓起来,就有饭吃了。
  若是在网上一传播,当地政府还得想办法给安排工作。
  除非其自己不想办法,否则到哪吃不到一口饭啊。
  小丫头清秀的眉头皱着,使劲想,过了十几息:“师傅我知道了,受灾地方的百姓到李家庄子吃饭。”
  周围的人笑起来,李家庄子似乎比朝廷在百姓心中还值得依靠。
  李易点下头:“可以,为师还是有钱能帮灾区的百姓,不过钱最好是朝廷出。
  水灾撤离,等大水过去,再回去,朝廷出钱帮忙建房子。
  旱灾朝廷给打井,开常平仓,直接为百姓送粮食。
  咱们医者,在最关键的时刻,过去稳定民心,有患者的地方就应该有我们。”
  小丫头攥了下小拳头,她就喜欢看别人过好日子。
  “师傅,如果一个地方那些人得了伤寒、瘴气、传尸、疠风、虏疮这样的病,大家都跑,咱们怎么办?”
  小丫头说出五种传染病,传染性感冒、疟疾、肺结核、麻风病、天花。
  “咱们想办法让他们隔离,然后咱们组织一大群医者,过去。”李易说得很平静。
  “啊?那咱们会不会得那些病?”小丫头紧张了,会死人的。
  “有可能会得,但即便会得,也得去,在那个时候,咱们是整个大唐最后的防线。
  边关将士打仗,与敌以命相搏,医者的战场,就在这里。
  将士战斗,听令不前、遇敌退缩者,当斩。
  换到咱们医者的身上,遇疾而逃者,该如何?”
  李易耐心地引导大弟子。
  小丫头又攥一下小拳头:“斩!”
  “所以咱们要研究新的技巧,尽量别让自己得上那些病,这个就是为师以后教给你的一部分。”
  李易又鼓励小丫头,好好学,学会了就不怕了。
  “师傅,你做出来的截疟丸是什么方子?”
  小丫头点点小脑袋,又问医学上的最关键的问题。
  “青黛!”好几个冯氏的人一起出声。
  “你家的一些秘方的药,你会告诉别人吗?”李易反问。
  小丫头摇头:“不会,我知道的,但我不说,哦,师傅也不说是吧?”
  李易蹲下身,拉过小丫头,在其耳边说了几句话。
  “啊?就这么简单?”小丫头睁大眼睛。
  “记得不要说,像保密家你的秘方一样。”李易没藏私,徒弟问了,得教。
  他问小丫头家里的秘方,小丫头说能保密,他就放心了。
  旁边冯氏的人也放心了,丫头拜的师傅直接教,不用先干一大堆的活儿,然后再慢慢透露秘密。
  “知道知道,师傅你放心,我对我爹我娘都不说。我家有徒工,就不直接告诉他们,需要看他们的品质。哎呀!”
  小丫头说着突然想起个事情:“师傅,你的医书,把我们家的许多徒工弄跑了,我家保密的方子,你医书写了。”
  “不怕,咱们再其他方面精益求精,如诊脉、针灸,将来我教你手术。”
  李易当然知道自己坑了不少有秘方的医学世家,人家就依靠秘方活着。
  结果他的医书里写了许多许多,有的甚至比医学世家的秘方还好。
  一个徒弟想要得到方子,难如登天。
  人家传内不传外,传子不传女。
  医书一出,徒弟看到后,哦,原来如此,永别了你呐!
  我给你当了十五年的徒弟,你不传我,现在不用你传。
  “师傅,我五大伯还骂过你呢。说你坏了我家的买卖,不过他又说你写的医书真好,德艺无双。”
  小丫头把她的一个大伯给卖了。
  她所言乃实情,许多医学世家都骂过李易,之后努力学习。
  边骂边夸,两不耽误。
  “那你骂过没?”李易笑着问。
  小丫头使劲摇头:“我不敢,能写出那么多好医书的人,骂了怕被老天爷降罪。”
  “等到了山洞,就奖励你吃红烧肉。”李易拉着大徒弟的小手,继续向上走。
  好在是冬天,没有那么多的植物,路相对好走一点。
  队伍中有一百个羽林飞骑负责照看一口大黑锅和炉灶,整体三百多斤,加上里面的红烧肉。
  他们轮换着抬,前后各两人,像抬滑竿那样。
  一锅肉给冯氏吃,包括永穆公主等皇室成员。
  天微微黑的时候,队伍终于抵达鸡冠洞,
  羽林飞骑开始搭帐篷,帆布的李易那时的军用大帐篷。
  比大唐的军用帐篷好搭,而且布局更合理。
  柴油灯点上,厨师们做饭。
  路上睡着的小家伙沰儿醒了,非要找新认的姐姐冯青黛玩儿。
  “李东主,你三兄家的孩子照看的好啊,身子骨壮着呢,还有那个包儿,他是谁家的?”
  冯老头给两个孩子看过,发现都不错,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包儿的身份。
  “包儿是武婕妤的孩子,武婕妤旁边的是柳婕妤,我三兄是是对外称呼为方渠县公,大兄怀安县公。”
  李易略微犹豫,说出几个人的身份。
  “如此说来,包儿比沰儿金贵?”冯老头得出个结论。
  李易又忧郁一下,微微摇头:“不是,孩子辈儿的,没人能超过沰儿的地位。”
  “怎么可能?除非他是是啊?”
  冯老头对比了一下武婕妤儿子的地位,不敢说了。
  李易笑着点点头,跟聪明人说话就是方便。
  “那,那!哎呀!头疼了,我这是大小就有的病,一头疼,就会忘了一些事情。刚才说什么来着?”
  冯老头用手拍脑门,很懊恼的样子,医者难自医呀。
  “说红烧肉放不放香叶和白芷,我做的就不放,有花椒大料即可,炒得糖色,不放酱油,但料酒必须放。”
  李易一副咱们刚刚在研究吃的问题的样子。


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黄连胆汁苦丁苦
  冯老头觉得自己现在就死掉,也可以瞑目了。
  这个孙女是要招上门女婿的,不可能嫁出去。
  还健在的父亲也是这个意思,从孙女青黛最优秀。
  没想到冬天把孙女带到山上学习药材炮制,竟然遇到了李东主。
  然后被李东主看中,拜李东主为师。
  李东主神仙手段,身边居然他娘的有陛下和皇后,还有太上皇、嫡皇子。
  丫头的命好哇!本事也了得,关键时刻闻一闻,那么多种药材,全给分辨出来。
  是因为天冷鼻子比较灵?之前教的时候可没这么厉害,差一点。
  “老丈,洞里可有其他野兽的痕迹?”李易转换话题。
  “有老虎,公的,其他野兽不敢进,老虎被我药死了。”冯老头轻飘飘地说道。
  让他打老虎,他打不过,叫他套老虎,他也不懂。
  他能用药,医学世家的人想杀个动物,实在是太容易了。
  “用的什么药?”李易想要骨头和虎鞭,看还有没有。
  “巴豆、醉心花。先用巴豆,之后醉心花,老虎因为饥饿,吃得多,麻了。
  虎皮完整,虎鞭干制、虎骨也在,李东主离开时带走。
  虎肉我都腌上了,两年,陆续吃一点,虎骨有两成泡了酒卖掉。”
  冯老头知道李易多问一句是何意思,好东西谁都想要。
  “虎皮不要,你家不要,我能帮你卖出高价。
  虎肉不要,我教你怎么做好吃的。
  虎鞭我要,给别人泡烈酒,切片泡,其实作用不是很大。
  虎骨给我一半,其实这个骨头,它本身是毒性的,主要治疗关节炎,尤其是风湿性的。”
  李易要东西,虎胆他没问,估计已经卖掉了。
  一般需要用动物胆的病,包括熊胆,其实家禽的胆在某些程度上也能替代。
  像鸡胆什么的,不好吃。
  通常是鲜的,鸡胆外面有一层薄膜,连带着鸡油,不可能把鸡油处理得那么干净,不小心会把胆弄破。
  如果不用酒服,一般人喝不下去。
  黄连的苦,比较纯粹,苦就是苦。
  苦丁茶的苦,有点腥。
  胆的苦,融合了黄连和苦丁茶的苦。
  中华用药,有时不焙粉,生吞。
  李易那时的国外有用烈酒制备的,一般是蛇胆,在烈酒里先洗一洗。
  然后换一次烈酒,把胆弄破,胆皮挑出去。
  这样吃蛇胆的少,吃王八胆的多,也是用白酒,一口喝下去。
  还有王八血,喝的时候千万别用鼻子呼吸,憋气儿喝。
  “养蜜蜂,蜂毒也能在风湿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还有水蛭。
  养水蛭需要杀寄生虫,回头我写出来,大河里的水蛭不能随便用。
  单独饲养的就可以,还有癞蛤蟆,含蜜糖,有一点残忍。”
  李易说蟾蜍,一般是快入冬的时候,抓到癞蛤蟆。
  把一块蜜糖塞到其嘴里,然后用线把它的嘴缝上。
  埋起来,冬眠。
  然后等开春的时候,把线拆开,取出小了一大圈的蜜糖,治疗哮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