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很自责,后勤没打好,应该想到所有可能突发的情况。
两个羽林飞骑接受治疗,他俩并不逞强,把自己的冻伤治好了,才能有战斗力。
手肿成这样,拉弓和打枪,皆受影响。
至于补偿,他俩也要,东主说了,再下水,抓到鱼拿回家。
一条大黑鱼,即便家人不吃,卖掉,也是不少钱呢。
黑鱼最适合做鱼脍,刺儿少。
“下次在深度不到五十米的情况下,不加氮气,尽量给氧气留出位置,续航时间更久,能够携带的应急物品更全。”
李易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
道歉他不道歉,没意义,补偿最重要,然后杜绝同类事情发生为根本。
“水中凉吗?”李成器有点要比较的意思,他最近都用冷水洗澡。
“比在灞水里打水球暖和多了。”羽林飞骑回答。
他们现在打水球,喜欢往水里钻。
冰水化合物的温度才是零度,那么水中的温度绝对高于零度。
打水球现在最怕的是脚下踩水,上半身在水面之上,那个要是刮个风,感觉像刀子割一样。
水知道在正常的气压状态下,不结冰,保证大于零度。
李易笑着点头,对,没毛病。
他那时冬泳的人,最怕的不是水中,而是下水之前和出水之后。
水里温度高于零度,一出水,外面的温暖是零下三十度。
皮肤感受到的不是冷,是疼,针扎一样的疼。
这么说吧,二十分钟之内,一小部分东北的人脱光了,在冰雪的地上能够咬牙坚持。
必须运动,不运动就运到太平间了。
已经不是冷的问题,是受伤,寒冷会让皮肤气泡、红肿。
李易小时候的脚、手、脸,都经历过,为了玩儿。
他那个时代的东北零下三十度很正常,没有空调和暖气,就是土炕。
“今天晚上在这住,允许三分之二的人喝酒。”李易拿出来大罐子的甘油时,有了决定。
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都不反对。
有资格反对的人不反对,没资格反对的人反对有什么用?
百姓是过来吃饭,不是游行。
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养鱼不食吐蕃喜
天黑,水下失去光亮。
百姓们吃鱼,不止是黑鱼,其他的大鱼也吃。
胖头鱼、鲤鱼,皆捉。
它们个头大,也吃小鱼小虾,不利于地下湖养鱼。
洞口被扩大,下大孔的拖兜网,灯一点亮,鱼群游过来,用绞盘绑粗绳子收网。
这就是冬捕,只不过未曾穿竿,穿竿的那种用挂网。
每收上来一网,百姓便高兴地把大鱼捡出来扔到一边。
有人收拾,鱼内脏和鱼鳞都不扔。
光线进入的位置确定,湖的出水口也知道了。
剩下的事情属于养殖方面的,李易要在池塘旁边建鱼塘。
鱼塘养殖小鱼苗,冬天之前放到池塘中,天一冷,进地下湖。
“需要大量饲养红虫,用粪便养,再投进去喂鱼,水中含有矿物质,不用额外施其他的肥。”
李易在权衡人的饮用和鱼的饲养,最终选择后者。
百姓可以喝别的水,烧开了的河水和井水都行。
鱼肉和其他的肉有相同的地方及不同之处,同样含蛋白质与脂肪。
红虫指得是摇蚊幼虫,摇蚊对植物有伤害,却不吸血。
李成器在吃生鱼片,切得薄薄的。
他看李易不吃,很不礼貌地吧嗒下嘴儿:“往后当地百姓就有许多鱼吃了。”
李易在吃红烧鲤鱼,放了新的东西,啤酒。
啤酒花,即蛇麻草从安西节度使那里拿过来种植,现在数量够了,开始用以制作啤酒。
蛇麻草的苦味可以把鱼的腥味给压制下去,比黄酒好。
咽下嘴里的鱼肉,李易出声:“当地寻常百姓吃不到,当地百姓可以制作大量的运输工具,比如”
李易说他的安排,泉水养鱼,宣传一下,专门给有钱的人吃。
长安都能运过去,大木通,放上鱼食,再人工往里打气儿。
一条三斤的鲤鱼卖一百钱贵不贵?要维护好品牌。
“赚了钱,就回来为当地百姓提供基础设施建设。池塘归属弘农县,我打算与弘农籍贯的百姓合作。”
李易讲另一种模式,他不与弘农县衙门合作。
改成百姓,百姓有分红,平时百姓帮忙维护和出工。
鱼虾卖了钱,一部分利润归李家庄子,一部分在公共账上用来进行公共工程。
剩下的钱,分给百姓,按照人头分,哪怕是婴儿也有。
“李郎,上门女婿和愿意嫁到弘农的女人一定会变多。”永穆公主从养鱼卖鱼合作想到了对地方的影响。
她相信用不上几年,当地百姓即可分到许多钱。
然后大家使劲生孩子,孩子算人头。
生一个孩子拿一分红利,若一次能生六七个,发财了。
李易颔首:“本身生孩子的补贴,应该属于大唐的福利范畴,大唐眼下还穷,我先把模式弄出来。”
李易需要人口,大唐目前几千万人,男人少、女人多。
受战争影响,稍微富裕点的家庭,都会有妻有妾。
一想到生孩子,李易微微皱下眉头:“过了年,十六岁的女孩子才可以成亲生子,我会在报纸上继续强调如何进行生育前的锻炼与怀孕中的注意事项。”
大唐由于战争,急需人口,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就得出嫁,然后生孩子。
本身还没发育好,生孩子的风险太大。
李易想要让所有成亲后的女子能够进行横叉、竖叉训练。
这个其实在他那时就使用着,一般从小学开始,男女小学生要求仰卧起坐,锻炼腹肌。
之后男同学要进行俯卧撑,女同学进行肩肘倒立训练和考试。
到初中,女孩子单杠练习单腿挂腿,男孩子是引体向上和腹肌要求高的垂直腿上翻。
说明女孩子始终在训练柔韧性,男孩子在练习肌肉强度。
自己一想,即可明白这些体育课的目的,为了以后生孩子。
男女的姿态和体育训练要领的姿态正好是配合的,李易认为国家不会明着说。
像王皇后,为啥生小家伙那么容易,她平时太活跃了。
“目前战争不是问题,咱们大唐要提高生育的质量,尽量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死亡概率。”
李易要更改生育年龄,十三四岁的孩子,李易心中就是孩子。
金城公主不就是十三岁出嫁的么,为了大唐。
从没去过高原的她就得出去,所以有将军帮她要黄河九曲之地,大唐就给。
可惜吐蕃太不讲究了,拿了九曲之地,就以此为跳板攻打大唐。
一打不过了,就叫金城公主写信求和,还是以国家对国家的名义。
历史上,吐蕃明年依旧求和,以敌国之礼,李隆基不答应。
到了冬天,又求和,说甥舅的事情,但要求签宰相书。
签了宰相书,与甥舅还有关系吗?李隆基拒绝。
到七一九年,仍然要求签立誓的国书,李隆基继续否决。
“给金城公主送些啤酒,我先灭活一下,不然保质期不够。”李易的心已经飘向了吐蕃。
吐蕃,金城公主在照镜子,天还没黑呢。
赞普尺带珠丹帮金城公主梳头发,金城公主怀孕了。
李易给送的药起了作用,上个月就没有红事,这个月还没有。
随金城公主李奴奴一起到吐蕃的太医把脉,得出来是喜脉。
金城公主的地位瞬间拔高,得到了比王后还好的待遇。
其他的尺带珠丹女人还没怀孕,按照历史资料记载,尺带珠丹三十九岁才有了一个儿子。
但是这个儿子是谁生的,又有许多争议。
说金城公主,死亡时间不对,当地的重要献却记载是金城公主所生。
理论上来讲,那个儿子并非尺带珠丹的亲儿子。
三十九岁之前,那么多的女人就没有一个能怀孕的。
金城公主说是提前几年就死了,不是她的儿子。
为什么记载成她的?可以掩饰一下尺带珠丹不育的真实情况?
历史上的谁是谁的谁都不重要了,现在金城公主通过药物,怀上了孩子。
她希望是个男孩儿,尺带珠丹也是这么期盼的。
于是在大唐十五万多将士夺取黄河源头并且虎视眈眈的情况下,整个吐蕃都觉得金城公主的地位应该更高一点才对。
她现在吃饭都是自己的人做,什么补药,一概不要。
她要守住自己的孩子,一旦是个儿子,哼!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身在偏远心无距
金城公主享受着被丈夫服务待遇,她按照李易给出的主意和用的药,成功获得了绝对地位。
九曲之地的嫁妆没了,她一点不伤心。
姊妹湖丢了,她还是不难过。
今天大唐咣咣打,什么白衣大食、突骑施、吐蕃,全干趴。
大唐打得越狠,她的位置越高。
煤油灯、暖水瓶、镜子、自行车、钟、辣椒面、药材、纯棉的服装、玻璃的饰品,她都有。
她还有李家庄子的兑换券呢,在吐蕃就可以用。
李易给她送来十万缗各种面值的兑换券,她花的时候价值翻倍,兑换券一钱的面值可以买至少两钱的东西。
她没花过,就留着,看钱上的图案,感受大唐的强大。
另外许多好的块煤被送来,包括焦碳和汽油,取暖、做菜,终于能吃到蒸的饭了,有高压锅。
曾经她为大唐远嫁奉献,此刻她得到了大唐的辅助。
现在她就坐在千工拔步床里,对着镜子看丈夫为自己梳头。
她的千工拔步床体现出的是大唐李家庄子的顶尖技术,有弹簧和减震板。
能制造出这样的弹簧和减震板,就能做火枪。
包括瓷砖、原木地板、有无数个三通、四通接头的钢管,整个她的宫中房子有地热。
烧锅炉,李家庄子焊的锅炉,带压力表。
尺带珠丹自己的宫殿都没有,李易不给,他总能抢金城公主的。
金城公主的东西工匠们研究过,大唐被带来的工匠一律摇头,表示造不出来。
吐蕃自己的工匠看得两眼星星,一个焊接技术就把他们给看傻了,压力表更不用说。
“今晚我还在这里住。”尺带珠丹帮着金城公主梳好头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让风儿和枝儿陪你。”金城公主高兴地答应,风儿和枝儿是她带来的宫女。
名取自胡马依北风,越鸟巢难枝。
她怀孕了,不能跟尺带珠丹同房,就安排宫女。
宫女若也怀上孩子就更好了,都是自己人。
曾经她觉得大唐离自己很远,无法回去,她就是牺牲品,还要坚强地活着。
她是李显的养女,跟其他的派出去的公主不同,她一小就在宫里长大。
等出嫁的时候,李显送了很远。
送到哪呢?送到了四川,就是蜀地。
从长安一路送,到蜀地停,停在了始平县。
史料记载:帐饮,引群臣及虏使者宴,酒所,帝悲啼嘘欷,为赦始平县,罪死皆免,赐民徭赋一年,改县为金城,乡曰凤池,里曰怆别。
李显舍不得,在帐篷里喝酒,边喝边哭。
当地的死刑犯都赦免,百姓一年不用交任何租子。
把县改名叫金城,县里的乡叫凤池,乡中的‘里’,称呼怆别。
怆别就是悲怆之别,这个地方就叫金城县凤池乡怆别里。
抛开爱情,正符合了行行重行行,与君生离别。相去万余离,各在天一涯的诗中含义。
那时的金城公主是孤独的,哪怕她带了很多人。
现在不哇!她觉得自己离大唐很近,大唐的军队直接挺到了黄河发源地。
隔上几天,就有东西送过来,包括海产品。
大前天居然给送来了活着的海螃蟹,活的。
送来一千只,到地方活着的不足百只,但它就是活的。
金城公主不知道有一个词汇叫意志,她感受到的是家的温暖。
这真是万里之遥,从大唐的海边送螃蟹到吐蕃。
死得也能吃,都冻硬了,赏赐给其他位高权重的人,他们死的海螃蟹都没吃过。
然后自己带的厨师着着之前就送来的饭菜制作方法,给辣炒、红烧、清蒸。
高压锅太好用了,还能煮小米粥呢。
金城公主懂,送活螃蟹不是送螃蟹,是展现大唐的实力。
金钱不可以去衡量,是技术。
告诉吐蕃人,我大唐多么重视金城公主,她要是受了委屈,大唐可以动用更多的后勤资源来报复。
“公主,公主,又来东西了,是黄瓜、茄子、樱桃、寒瓜、毛豆、豆虫,很多,他们……他们连秧子和大棚一起送来的。”
枝儿匆匆跑进来,双手攥成小拳头,激动地喊。
金城公主温柔地看看尺带珠丹:“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