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蛋白质的摄入咱们有肉、蛋、鱼、豆虫。
  钙啊什么的,有海产品支撑,配合着骨头汤,容易吸收。
  干果每天不是已经给你定了嘛!别在乎吃一顿辣的食物。”
  李易打保票,吃吧,出问题算我的。
  武婕妤直接用筷子夹了汤里的半个小米椒,嚼几下,辣得吐舌头,精神状态反而好了。
  她信李易,信李易的品质。
  李易不可能为了保王皇后的儿子就坑她的儿子,她知道李易干不出那种事情。
  那属于弱者,李易是强者,李易想让谁当太子,还需要耍手段吗?
  武婕妤哪怕因为李易对王皇后打的辅助再多,也不相信李易能对孩子下手。
  “好!”有了李易的保证,武婕妤彻底放下心,吃。
  “有新买的羊肝,吃一点,回头我在车里测一下包儿的血液,采耳血。
  奶水我再化验一下,看看缺什么,或者哪一个方面太多,再调整。”
  李易想着包儿,包儿总是睡觉,胖乎乎的,这个胖有属于健康的胖。
  “我来了,我来了。昨夜西风送,路平马蹄纵。垂柳枝渐消,冻莲茎常供。荆山禽兽少,沃土菜苗众。愿作田园客,时把锄篱弄。”
  一群马跑过来了,里面有人大声喊。
  喊出来的是七言律诗,在李易等人看来,还是一般般的顺口溜,哪怕走格律和韵了。
  “孟浩然来了?”王维听风格,跟之前的一样,他能听出来。
  现在他高兴了,天呀,终于遇到一个不总是跟我讲民生的人了。
  是的,孟浩然怕李易。
  李易一出声就是怎么提高百姓生活的办法,直接落实下去的那种。
  孟浩然别看总写田园诗,然后隐居什么的,他对仕途跟很多人一样,有着绝对的追求。
  李易对孟浩然的评价是基础不扎实,一个是背诵的贴经,一个是对时政的把握。
  说白了就是孟浩然是艺术类的,并非行政类的人才。
  但这个艺术与行政,看后续发展,你不能从一个方面就直接否定别人。
  李易愿意给历史上那些个名人一个机会,因为人家确实心存抱负。
  当然,像安史之乱的那几个人,李易就不觉得对方的抱负好。
  抱负是指为民,而不是为己。
  为己的叫自私,打着为民的旗帜,在大势不可为的时候还给下一个接任者挖坑,这样的就是政客。
  政客不是政治家,差远了。
  李易对这等自我的人十分反感,之所以对方能如此,不是对方的意志有多强,只能说明对方的懦弱。
  就是不行事儿,没本事,拿国家的利益为自己办事。
  别国的悲哀,李易知道,所以他不想让大唐也这么二逼。
  现在孟浩然自己骑马被带过来,看他落地后的身体状况,就知道他赶路很辛苦。
  “先安排吃饭吧,现在问他事情属于欺负人。”李易没见到孟浩然,但愿意好对方一个机会。
  孟浩然和王维一样,就是想弄个官当。
  王维人家家族离长安近,钱又多,就方便考试。
  孟浩然是一次次都考不过,说明他在科举的某一个方面有缺陷。


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京畿官职随意推
  李易发现大唐许多学子不会考试,平时就找人吟诗作赋。
  有钱的人组织诗会,或者某个皇室人员找他们喝酒、游玩。
  如王维,以后会遇到岐王李范,跟着一起饮酒作乐。
  孟浩然就遇不到,因为王维乃河东王氏,孟浩然家里没什么大族,就是有钱。
  今年他没遇到张说,看到了报纸,才想着进京瞧瞧。
  他还不晓得自己的命运被改变了,找张说,张说帮不上什么忙。
  被李易知道,当官的事情,看李易的想法。
  李易决定了,给孟浩然一个官,京兆府的地方官。
  王维虚岁十七,比李易小,孟浩然虚岁二十九。
  这样看来两个人都属牛的,差一轮。
  孟浩然刚才在马上喊诗的动静很大,等见到李易,他开始变得局促。
  李易有武散官,武的那个太小,可以不在乎,的从二品。
  散官是本身的地位,像李易那时的高官,属于品级,高官则为职权。
  大唐的散官想当实权官很容易,并且允许弹劾别人。
  从二品的散官弹劾正四品的实权官,一旦开始弹劾,朝廷必然调查。
  孟浩然一心要见皇帝,按照他的想法,从二品的光禄大夫,应该见过陛下。
  若能帮自己引荐一下,自己不就进入仕途了么。
  “李,李大夫。”孟浩然抱拳行礼,抱完拳,想一想,又鞠躬。
  李易坦然受之,受了一躬,就给官儿。
  “浩然此时至,当不曾进餐,随我等吃点涮串儿,喝口热汤暖和暖和。”李易微笑着与孟浩然打招呼。
  带孟浩然过来的羽林飞骑不用他管,自己会去找食儿吃。
  没有正事的时候,羽林飞骑跟李易没大没小的,嘻嘻哈哈。
  遇到正事,羽林飞骑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好,多谢李大夫。”孟浩然还是拘谨。
  王维凑上前,打量孟浩然:“浩然,我是王维,早听闻兄的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王摩诘?”孟浩然眼睛一亮,看王维,露出笑容。
  “走,去吃东西,李家庄子的饭菜好吃。”王维拉起孟浩然的袖子去吃串儿。
  孟浩然先吹着喝半碗汤,再吃一串儿干豆腐卷的金针菇的串儿。
  他一下子喜欢上这个味道,感觉比城南夜市的好吃。
  其实就是汤里没放辣椒,其他的一样。
  王维去找酒,烫了三束子,黄酒,没多少度数,就着喝。
  “浩然你太聪明了,知道写信给李东主,我是跟在后面追,早知道我也写一首诗送李家庄子去。”
  王维夸一夸孟浩然,如他所言,他一路追赶。
  “实是走投无路,长安中某不认识其他人,听闻李大夫好说话,才投帖。”
  孟浩然承认自己就是放下身段走后门。
  干谒不丢人,大家都这么玩儿。
  “对,李东主好说话,李东主此人特别善良,官员犯错,李东主也不多说什么,一般去挖矿就行。”
  王维开了句玩笑,说完自己先笑。
  孟浩然微微一愣,随即跟着大笑。
  他心中有底儿了,李易能够收拾官员,摩诘够意思。
  “李大夫,陛下圣颜如何?”孟浩然壮起胆子问李易,皇帝长啥样?
  “不曾见过。”李易耸肩摇头,一脸抱歉的神色。
  “啊?”孟浩然傻眼,没见过?没见过你的从二品散官咋来的?
  “对,浩然,李东主从未见过陛下,你想见陛下,然后求官?无须如此,找李东主。
  我追上李东主的队伍,李东主给我一个蓝田县的县丞当,我明年开春后再考科举。”
  王维在旁边满脸真诚地保证,李易没见过陛下,也不打算去见。
  “李大夫可为别人安排京兆府的官职?”
  孟浩然肃然起敬,厉害哦,京兆府的县丞离皇帝近。
  “我主要是与老毕、老宋他们熟悉。”李易给自己找个理由。
  “老毕是何人?”孟浩然对此称呼有些懵圈。
  王维解释:“毕构,管着户部,还有苏颋,京兆府及一圈的人都知道,他们总往李家庄子跑。”
  “啊!”孟浩然更吃惊,宰辅去李家庄子?还经常去?
  照此说来,确实能给自己安排个官儿。
  李易点头承认,喝口酒:“浩然,先跟着去弘农,等回长安,看看你愿意去咸阳,还是想去新丰。
  这两个县距离长安近,往来方便,新丰可走漕渠,咸阳走河不划算,绕大远。”
  孟浩然的手哆嗦起来,刚见面,直接给官,还能二选一?
  他有些怀疑,京兆府的县官,你跟别人商量过吗?你说给就给?
  他看王维,王维使劲点头,没毛病。
  王维心说,你要是知道这个队伍里都有谁的话,你估计会认为不弄到长安与万年两县,是瞧不起你。
  孟浩然咽了下口水:“不知是何职务?”
  “与摩诘相同,当县丞,加个名额,你需要看县丞和其他官员如何为百姓做事。”
  李易早想好了,就县丞,不大不小,能接触到县里的行政。
  安排过去属于学习,有自己认为的好想法,也可以提出来,算是考验。
  孟浩然抬头抹额头上被吓出的汗:“一县双县丞,朝廷允许?”
  “你想跟摩诘在一起,去蓝田县,三个县丞也不是问题,多给份俸禄而已。”
  李易颔首,语气十分随意。
  孟浩然在做深呼吸,他受到的刺激太大。
  他想不通,一个从二品的三官,说给安排官位,倒是能理解。
  然!在一个地方额外增加官位,你以为你是陛下?宰辅都不敢。
  “浩然,不如你去蓝田县,你我见面方便,否则当了官,再想出来,李东主必然不高兴。”
  王维看孟浩然顺眼,想在一起探讨学问。
  他认为的学问就是作诗,然后明年考科举。
  如能双双中举,也是个美谈。
  孟浩然还激动着,有官了,陛下没见到,直接一个实权官儿。
  王维劝酒:“浩然,就这样说定了,去蓝田县,那里最富裕,要不渭南咱俩一起去,离我家近。”
  孟浩然喝一大口酒,有点晕,不晓得是酒的原因,还是赶路劳累。
  他略作思忖,回应:“去蓝田,听人说蓝田县有李大夫的买卖。”
  “成!摩诘,一会儿你跟浩然介绍下我三哥他们,记得嗯保密!”
  李易答应,你俩愿意凑在一起,无所谓。


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成员组成果冻料
  李易说完一仰头,一束子黄酒直接当啤酒给灌进肚子,起身去找永穆公主。
  孟浩然犹豫再犹豫,终究没干。
  他抿一口:“摩诘,李大夫的三哥是谁?”
  王维嘿嘿嘿笑起来,笑得孟浩然直发毛,才压低声音说:“李东主的兄长是宋王李成器,大哥。”
  孟浩然一惊:“宋王是兄长,三兄也是个王啊,老大宋王,老二申王,老三啊?”
  孟浩然在那给李旦的儿子排位置,老大和老二说完,轮到老三,他终于知道是谁了。
  “怎会是这样?”孟浩然突然声音变大,没忍住。
  “嘘!队伍里还有太上皇、豆卢贵妃、皇长子李潭、皇嫡子李笺尧、王皇后、武婕妤及儿子包儿、永穆公主、永穆公主的亲娘柳婕妤,宋王也在,他们的称呼是”
  王维耐心讲,别弄错了,武婕妤和柳婕妤直接称呼婕妤。
  其他人各有各的称呼,喊错了会很麻烦。
  孟浩然哗哗流汗啊,内里的衣服全被汗水给打湿了。
  他被吓得简直是不要不要的,这是啥阵容啊!
  “他,他们怎么都都出来、来了?”孟浩然结巴了。
  “出来玩儿啊,平时他们也在李家庄子住,也没时间溜达,正好李易有点小事情要去弘农,大家就跟着。”
  王维又介绍,就是蓝田县有个老太太,她大儿子死了,大儿媳妇改嫁。
  在夫家过得不怎么好,所以李易要去帮忙把蓝宝的大嫂接回来。
  孟浩然恍惚,事情的起因竟然是一个改嫁的女子。
  按照队伍的阵容,女子新的夫家还有活下去的可能没?
  孟浩然呆滞地吃喝着,李易帮永穆公主给孩子们投食儿。
  孩子们爱吃豆皮和干豆腐,李易放进去几捆,转身又去厨房的车。
  他临时熬了一盆糨糊,没发酵,所以不能称为甜面酱。
  糨糊里放了酱油,颜色就变了。
  有弄点芝麻粒、孜然沥,端到孩子们吃串儿的地方。
  把串儿拿到托盘上,刷糨糊、放芝麻和孜然。
  孩子们再吃,瞬间爱上了这种东西。
  “好吃吗?”小兰忙前忙后的,见一群孩子抢着吃,吧嗒下嘴儿。
  李易给她和永穆公主一人刷了一个豆皮的串儿。
  二人一尝,发现果然不一样,口感更好。
  李易拿出来一串儿五花肉,什么都不放,汤里有调料,他直接吃。
  不会吃的人才用额外的调料,汤的调料本身就提鲜。
  放其他东西,鲜味儿被压制住。
  海边的孩子,吃海瓜子,即海锥,也不辣炒,都是用盐水煮。
  煮完了有两种方法吃,一种拿个小铁丝,当牙签挑。
  另一种钥匙后面不是有个小孔么,把海锥放进去一掰,再一吸。
  越是当地的特产,当地人吃的时候处理方法越简单。
  像新疆的红柳穿羊肉烤,正宗的撒点盐,然后一人一串儿,饱了。
  辽宁的柞蚕蛹,并非切开放辣椒丝、香菜等东西炒。
  就是放在锅里加一点油,用铲子压一压,等熟了,水分出去,放点盐。
  广东广西的海鱼,褒汤,也是放点盐,慢慢熬。
  闽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