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些额外的花销,是裴耀卿化缘化来的。
  平康坊的女子们也拿出来一些,原来她们是每一旬去寺庙,给寺庙添香火,寺庙为她们讲经。
  现在看李易庄子帮助很多人,她们愿意拿点钱帮裴耀卿。
  李成器也派人来招人干活,在长安西,划出一片地,先清理雪,再挖掉冻土层。
  接着修地下火道,外面围布墙。
  另外是搭台子,要搭一圈,作为观众席。
  整个长安城给人的感觉热闹多了,冬季里大量施工。
  有人嘲笑说朝廷的人缺心眼,为什么不等着天暖和再弄,非要冬天,所耗物力人力太多。
  裴耀卿听到民间传出来的话,冷笑一声:“愚民,当本官不知道冬天干活不合适?可是冬天干活才能解决冬天没饭吃的人生计。”


第一百一十六章 工坊热闹无闲暇
  北风稠,灞水冰下流。一双棉套承冷受,炉火温汤解千愁。系绳挂筐摇煤球,言欲休,非是无他谋。
  今天北风呼啸,似乎没完没了。
  庄子上的人脖子上缠围巾,嘴上戴口罩,只留一双眼睛在外面。
  呼出来的气向上升,到眼睫毛和眉毛的位置凝霜。
  小孩子们套了一件衣服又一件,再找不到之前那种学子打扮的俏模样。
  但是眼前的孩子却更可爱,穿得衣服多,像个球似的。
  张开小手,如企鹅那么走,不小心摔个跟头,翻好一会儿身才能重新爬起来。
  由于穿得厚,孩子摔倒并不会受伤。
  大人们看到后会笑,有的笑着笑着扭头抹眼泪。
  尤其是今年春天才进到庄子的人,往常的日子里,自家的娃儿哪有穿成这样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钱。
  东主为了给孩子做棉衣和棉手套,自己连床棉被都舍不得。
  还是自己等人强烈要求,才做了十床棉被和褥子。
  一个是东主用,另外那些贵人来也好有个铺盖。
  庄子上的孩子如此,过来找活路的人家孩子则没有棉衣穿,不过会多加几件帛衣。
  而且孩子们不干活了,庄子上的学子们过来教。
  用木棍练了一些日子,眼下同样有了笔墨纸张。
  干活的地方如庄子里一般,每十六户的烧火灶上放一口大陶锅,铁是没有的。
  锅里一早会放进去新的肉骨头,咕嘟咕嘟煮着,再加进去点干菜。
  干活渴了便过来喝碗汤,骨头上有油水,又解馋、又解渴。
  煤坯不打了,改成摇煤球,支个架子,把浅的竹筐挂上,沾了水和煤泥晃啊晃,煤泥就变成煤球了。
  煤球也不错,只是不如煤坯,因为煤坯可以半块放到火上把火压住。
  这样火变小,温度能保持好长时间。
  若是等压的煤坯慢慢烧差不多了用炉钩子透一透,火苗又蹿起来。
  灞水河上已经结冰,冰不厚,操着小船过去把冰给打开,叫水车继续转。
  水车车出来的水流进造纸作坊。
  造纸作坊里一个个大灶子煮着乱七八糟的东西,还要加上草木灰、石灰。
  然后捞出来,运到河边,用水车带动的绞碎机粉碎。
  还有的是用脚踏是粉碎机,把煮出来的东西打得碎碎的。
  不用再放到木桶里用棒子捣来捣去。
  之后把这些浆子用蔑席捞一层,放进屋子里的木头架子上晾,屋子中有火道升温。
  等干了,一张张揭下来就是纸。
  不同的材料做出来的纸也不一样,上厕所的毛边纸是用草做的。
  写字的纸用竹子、麻和树皮做,再加进去一些别的东西,用起来很好,比如明矾、石灰。
  造纸是个技术活,但干活的人发现,到了庄子,是个力气活。
  技术障碍不存在,东主都给安排好了。
  甚至包括了残液的处理和再利用,按照流程干就行,其他的无须考虑。
  造出来的纸除了上厕所,就是给大家写字用。
  另外的墨也自己造,烧窑会出现各种炭灰、碳灰,用这些当原料,制普通的墨和油墨。
  用的毛笔是竹管加毛,找狼的毛费劲、兔子的毛也得弄兔子,其他的毛,有得是,选吧,又不是写书法,能写就行。
  砚台找合适石头,细密的。
  不需要达到墨不易干,又岩墨的速度快那种。
  制墨的时候,液体状态下的直接盛一碗,蘸着就写了,非要做成墨锭,然后再磨一次?
  于是庄子上的文房四宝一条龙,全有,咱不买了,俺们庄子穷,东主没钱,只能自己造。
  加上纺织的人和烧窑的,人手不够了。
  “要不说不能起工坊呢,明府,此事拜托你了。”李易在庄子上请裴耀卿吃饭。
  去长安城里请来的,裴耀卿接到邀请,二话不说便赶过来。
  一个只有一千亩地的人,请长安令去赴宴,显然不现实。
  然,李易请,裴耀卿来得那叫一个痛快。
  午饭前请的,说是明天,结果饭都没吃,裴耀卿便匆匆赶来。
  李易也没吃,正好一起吃,边吃边说。
  吃之前,裴耀卿忍着饿,先去逛一圈作坊。
  他以为是会像其他作坊那样,一群黑瘦的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冻得瑟瑟发抖,在冷风中拼命干活。
  结果看到的是一群穿着好几层衣服,戴帽子、口罩、手套、穿毛靴的人说说笑笑工作。
  此刻他看着李易,重新打量,似未听到李易说的话一般。
  “明府,先吃,我刻意做的鸳鸯火锅,一边是麻辣,一边是单纯的骨头鸡汤。”
  李易劝菜,为了感谢人家县令,他做了麻辣的。
  和上次吃的中间放炭的不同,这个下面用沼气火苗烧。
  “你占了张家村子的地,自己的地不够用?若是张家村子到县里去告,本官定要把作坊判给张家村子。”
  裴耀卿说另一件事情,也算是用权力来威胁李易。
  在李易面前他总是败阵,能找回场子的机会出现,赶紧用一下。
  “明府放心,不会,我答应张家村子,生病随时过来找我看。”李易一句话怼回去。
  裴耀卿低头、夹菜、涮菜,伤心了。
  忘了,李易不但是能赚钱的东主,还是神医。
  有神医在村子旁边坐镇,用下村子的地又如何?
  今天敢坑神医一个作坊,明天生病死在神医面前都不冤。
  而且自己确实不敢判,那么多人因李易而活。
  县令直接把作坊给判到村子,那些人会冲进长安城,一直到县衙门口。
  没看人家邀请,说明天,自己今天就来了么。
  “要多少人?家中有人生病的要不?”
  裴耀卿吃一口辣的油豆腐皮,鼻头上渗着汗问。
  李易筷子停顿一下,想想,点头:“来吧,最近我没什么事情,治病也行。”
  他决定用活人练手了,反正患者实际情况就那样,他如果不能治,凭太医署的人也别想治疗好。
  他有检查设备、有药和手术器械,同时也学中医。
  拿设备检查,如果中医能治,那就用中医治。
  中医药和针灸不行,再想别的办法。
  就是针灸中的针术他水平不够,不过没关系,有视频。
  想着,李易用汤勺舀了红油汤吹着喝下去,汗出来,浑身舒坦。
  “你不辣么?”裴耀卿看得一哆嗦。
  “辣,而且这个辣,不是味道,是伤害的一种痛觉反馈,可是它和别的痛又不一样,有的病人喝口这汤,就能活过来。医这个学科,是很神奇的。”
  李易说着,又放进锅里冻豆腐,同时调小火,汤沸腾了,往外溅。


第一百一十七章 今冬应有灯阑珊
  裴耀卿看着李易加东西调火,然后发现个情况。
  这个少年从第一次接触,便是那边自然,行事、说话,丝毫不刻意。
  他不会对你进行任何暗示,也不侧面提要求,从来都是有什么说什么。
  和他在一起,如果自己不去想太多,便会觉得心很静。
  这是一种养气的功夫,少年怎么练出来的?
  “易弟,为兄在长安令上还有多少不足?”裴耀卿真心求教。
  “长安城物资不足,之前是强行向百姓购买东西,然后又打白条,就是先欠着。
  裴兄到了任上,只向富人家买,同时先给钱。
  没东西的百姓好过了,有东西的富人也好过了。
  这叫物资流通,并且没有形成债务沉积。
  所以家中东西不多的百姓和东西多又换不到钱的富人都感谢你。”
  李易说起裴耀卿做过的事情,之前做,现在一直在做。
  这种关系平衡的本事很厉害,谁都不得罪。
  裴耀卿露出笑容:“原来易弟也知晓,为兄也是无奈之举。”
  他谦虚一下。
  “但这还不够。”李易非常诚实,告诉你了,你不行,做得太少。
  裴耀卿点头,换别人他保证反驳,可李易说出来,他认。
  至少他作的没有李易庄子上作的好。
  “裴兄,喝酒吧,葡萄酒,少喝一点,冬天活血。”李易离开一下,回来拿着酒杯和酒,先给裴耀卿倒酒。
  接着说:“民生问题就是协调问题,协调技术、协调产业、协调干活的位置、协调物资流转。”
  裴耀卿看酒杯,玻璃杯,高脚杯,漂亮、好看、迷人。
  尤其是红色的葡萄酒在里面的时候,感到心神被吸引进去。
  手碰到酒杯了,又停下,看李易:“具体一点呢?”
  “具体一点是,富人手中有钱,不知道做什么事情能赚钱,普通百姓没钱,不知道干什么活能赚到钱。
  你是长安令,你给富人们想办法赚钱,赚钱需要雇工,百姓就能去干活。”
  李易说出他曾经那时最常见的问题,官员们满脑子赚钱的方法,然后琢磨自己的地方用哪个合适。
  “易弟你再具体一下。”裴耀卿表示听明白了,但要一个例子。
  “再具体就是,我种水稻,田里现在灌着水,已经结冰了。
  再过几天,我在几块田的周围砌上围子,里面继续灌水,成为一个冰场。
  我呢有冰上玩的东西,让长安城里的富人过来玩。
  当然,我不需要雇佣额外的人,我庄子上有人负责搭理冰场和制作游玩之物。
  这不就是一个买卖么,我没有庄子,找官府租一冬天某个地方,灌水,雇人浇冰做器具,其他人玩。
  我投进去的钱赚了,玩的人高兴了,被雇佣的人有了活作。”
  李易说具体,冬天他就要这么干,现在不行,只能孩子玩冰车、打尜。
  “好办法,我回去就找地方建冰场。”裴耀卿认为行。
  “裴兄,若如此,我做什么,你就想什么,那你手下那些人都吃白饭的?多想几个呀。”
  李易无奈了,我庄子要干,你就照着学。
  我是无所谓,我还有别的方法,但你一个县令,你自己不找人想?
  裴耀卿没喝酒呢,脸先红,确实,易弟说的是怎么做,而不是易弟做的才能做。
  问题是想不出来呀。
  “易弟你给我说几个,为兄先干为敬。”裴耀卿说着要干杯。
  “别,别全喝了,得慢慢品。”李易阻拦,这么喝,一会儿喝多了怎么办?
  裴耀卿露不出好意思的神色,抿一口,吧嗒吧嗒嘴儿:“好喝,你说几个。”
  李易点头:“行,裴兄既然想要解决民生事,弟这里就出一些赚钱之法吧。”
  听到李易说的,裴耀卿猛然而惊。
  对呀,这些是用来赚钱的好办法,跟易弟问出来,告诉给其他的富户,然后富户赚钱,岂不是
  “易弟,不要说了。”裴耀卿心里难受,拿李易的钱去补别人,自己这个长安令当得还有什么意思?
  李易一愣,随即明白裴耀卿的心思。
  他笑了笑:“无妨,弟这厢,随时有更赚钱的法子,民生为重。”
  “可是可是”裴耀卿说不下去了。
  他深吸口气,郑重道:“只要我还是官,往后哪个敢招惹易弟的庄子,我拼了命也要护住。”
  “多谢裴兄。”李易抱拳。
  接着他说:“我这办法,可求名,亦可求利。长安城中街道横竖往来,尤其是朱雀大街,那么宽。”
  “是宽。承天门横街更宽,有三个朱雀大街那么宽。”裴耀卿顺着说。
  “承天门那个也行。”李易突然想到,可以。
  承天门横街为什么宽?因为那是穿皇宫的,万一有情况,军队要快速进入或者出击。
  有多宽?四百多米。
  横街北面是太极宫,南边是什么太常寺了、太庙了、鸿胪寺、将作监了、尚书省了
  平时一般人根本走不了那条街,进不去,两边有皇城城墙,城中城。
  不过冬天搞了娱乐活动,应该没问题,皇上也不在街上呆着,后面是禁苑,那不是有三千羽林飞骑嘛!
  “怎么干?”裴耀卿动心了。
  “裴兄知道冰不?冬天河里冻的冰。”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