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长安晚上并不冷清,街道上有路灯。
城南还有夜市,小吃比较多。
糖葫芦、芝麻麦芽糖、涮串儿、烤肉、煎的东西
唯一让摆摊的人不开心的是有免费的热汤,卖汤,别人不买。
逛街的人冷了、渴了,就喝半碗汤,然后继续四下里转。
孟浩然先去金银铺子,他手里有一点兑换券,数量不够,他在家的时候用铜钱跟别人哈了黄金。
现在要把黄金换成兑换券,带着黄金沉,铜钱更沉,出门游玩挺不容易的。
城南的金银铺子由李家庄子开办。
别人的金银铺子负责制作首饰和其他的东西。
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只负责兑换,铜钱、银子、金子拿过来,直接换成兑换券。
有商人专门把别处的铜钱收来到此交换,再拿着兑换券去其他地方卖高价。
通常可从中获利一成,这个买卖没风险。
投入一万缗,带着队伍跑一趟,得一千缗,扣除费用,能七百缗。
再从京兆府买东西运回去卖,如此做的目的,除了赚钱,还能方便自己在当地的经营。
孟浩然头一次来京兆府,下午的时候在别的县,看到了当地的繁华。
长安天黑,但依旧能见到人来人往。
他摸了摸身上装金子的地方,硬,还在,没丢,又看其他人,总觉得人挤人会有小偷。
其他的百姓倒是不在乎,掏钱买东西的时候从内怀里往外拿钱,有的拿出来一摞。
大面值的外面,小面值的被卷在里面。
“这位仁兄请了,你如此拿钱,不怕别人惦记?”
孟浩然看到那人拿的钱多,好心提醒一句。
“不怕,在京兆府没有小偷,反而有以前当小偷的人走在人群中帮着盯梢。”掏钱的人笑了。
他打量一下孟浩然:“初到长安?”
“正是!”孟浩然点点头。
“现在的京兆府把小偷集中起来,给工钱,他们负责看着其他人,遇到从外地来的行窃者,他们就抓。”
掏钱的人笑着介绍,没有小偷。
孟浩然微微一愣,随即也笑:“可有拐小孩儿的人?”
“没有,一个地方又一个地方的人负责,再哪个地方孩子被拐,这个地方的那些人负责。”
掏钱的人说着的时候,神情中带着一丝骄傲。
京兆府安全,感觉像梦里的一样。
孟浩然四下里看看,没发现哪个人负责什么事情。
“别看了,他们藏得深。有时你掉了东西和钱,他们还会帮你捡起来。”掏钱的人就不看别处。
“竟然是这样?”孟浩然一时间羡慕了,他所在的襄阳可不曾有此等事情。
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所见所闻盛世繁
孟浩然道过谢,找到金银铺子,进去把自己带的黄金换成兑换券。
数一遍钱,他看到兑换表,好奇:“兑换的多少每日一换?”
“定死了的,什么时候来都是这个比例。”负责人把黄金收好,回答。
“有差价,其他地方的人过来岂不是能赚钱?”孟浩然知道价格浮动。
在襄阳黄金就贵,在京兆府,价钱低,他换一次,损失好多。
“对于李家庄子来讲,那点差价忽略不计。眼下还没有人拿兑换券来换铜钱和金银。”
负责人知道孟浩然的意思,有差价就能从中获利。
然!整个京兆府,包括周边州府,价格以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为准。
李家庄子说多少就是多少,稳定,别人炒不起来。
想要炒,需要动用上百万缗的资金。
比如先有一百万缗的兑换券,然后大量高价收购铜钱、银子、金子,抬高市场价格。
能有这么多钱的不多,拥有的人都聪明,不敢。
他们明白,一旦自己要抬高价格,李家庄子保证放出来大量的铜钱,卖个高价,把一百万全给吃进去。
自己再拿着那些铜钱,买东西?买东西需要按照兑换券的定价买。
想往低压价,别人根本不卖,有的话,拿到李家庄子的金银铺子不是更好?
孟浩然又看看钱,借着灯光看图案,有一张五十缗的,纸币大,同时图案也漂亮。
“把钱放在你这里保管,你们怎么收费?”
孟浩然想着要留下来发展,家里那边得带钱过来。
他担心很多钱放在手上不安全,想寄存在金银铺子里。
“不收钱。”负责人回答。
“岂不是赔钱?”孟浩然写田园诗厉害,这种金融的事情他就不够专业了。
“不赔!”负责人摇头。
“为何?别处都收钱。”孟浩然还想了解更多。
“我们放贷,通常百姓购买东西,分期还钱。
凡是走李家庄子借贷方式买的东西,俱为东西的现在价格。
李家庄子真正拿出来的钱要低,所有人都愿意这样操作,包括”
负责人见没有别人进来,便耐心地向孟浩然讲解经济和金融的问题。
别人看到一个东西值一百钱,就找李家庄子买,李家庄子以九十钱,或者更低的价格从商家手上买来给需要的人。
这个人可以分成一年的期,一个月还八点三三三钱。
买的人没吃亏,李家庄子赚到了差价利息钱。
卖的人也不吃亏,他们销售额提高了。
“我家东主说,借贷赚到的利润,要拿出来做公益。否则总是利滚利,会使兑换券贬值。”
负责人又总结一句,东主控制着兑换券的购买力。
只能针对某一种商品贬值,那是因为此商品的数量少了,属于市场经济行为。
在整体上贬不下去,反而在增值,越偏远的地方兑换券价格越高。
孟浩然学到了,道谢出去,站在门口,往星空。
一时间他想见见李易,在长江周围转悠的时候就有许多李易的诗作传过去。
洞庭湖上的花船,每每唱着李易写的曲子、作的诗。
问题是,李易写诗的风格怎么那么多变?感觉不是一个人写的。
听人趣言,诗乃李易所抄,被抄者已杀了埋掉。
照数量来看,需要埋多少人?
孟浩然想不通,低下望天的头,去找小吃。
小吃的价钱都不高,鸡汤涮的豆皮,一钱能买四串儿,干豆腐卷也是如此。
孟浩然选了一个涮串儿的地方坐下,旁边摆着醋、酱油、花椒油、蒜泥、姜粉、甜面酱、豆豉酱。
调料随便吃,但不准浪费,倒一大堆,最后剩一大堆,不行。
孟浩然看价钱,穿肉的是一钱一串儿,签子不同,吃完了数签子,旁边有小竹筒,吃完一个把签子扔里。
孟浩然看看周围,发现没人看着,就一个负责把串儿补上的人,同时也是最后收钱的人。
他给自己的碟子里拿几串儿,倒上调料,问旁边一个八九岁的小丫头:“你吃完了不把签子放进去,藏起来,是不是可以少花钱?”
小丫头抬头看看他,抿嘴一笑,继续吃。
孟浩然:“”
啥意思?我问你话,你对笑?
见人家不与自己说话,他开始吃,吃完一串儿,他察觉到有异样,抬头一看,好几个人盯着他。
他把签子放在竹筒里,那些人又扭回头继续吃。
孟浩然瞬间悟了,原来如此,百姓帮忙盯,谁都别想偷奸耍滑。
同时他也想明白小丫头为什么对自己笑,就等着自己把签子藏起来后举报,太坏了。
“你这么帮李家庄子,李易给你钱啊?”孟浩然气不过,对小丫头说。
小丫头看他,眼珠子转转,放下签子,小手进兜里掏,掏出来几张兑换券,摆在桌子上。
她拿出来的兑换券和正常的兑换券不一样,上面有个奖字,很大。
另外上面还有一行小字: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孟浩然看看小丫头,伸手把兑换券拿起来,两张十钱的,一张五十钱的,还有一张一缗的。
“这是什么钱?一缗!你一个孩子拿一缗钱出来?”孟浩然从未见过这样的兑换券。
“我还有一张十缗的,给爹娘买东西。你吃豆皮,一钱四串儿,我用这钱,五串儿算一钱。”
小丫头大眼睛眨动两下,微微抬下巴。
她话音一落,周围吃饭的人都看向她。
随即有人开始鼓掌,其他人跟着拍巴掌。
他们非常清楚,一个孩子能够拿到十缗的奖励,意味着什么。
“你学到哪了?”另一个坐在对面的十三四岁的男孩子忽然问。
“大学、尚书。”小丫头笑容灿烂。
孟浩然扭头仔细打量这个坏孩子,这么大点,在学大学和尚书?
你
全懂了,给的奖励,十缗,然后这些一缗的、几十钱的是平时的奖励。
“这钱是李家庄子给的?”他想到了李易,更期待见面。
“是陛下给的。”好几个孩子此时一起喊。
“好,陛下给的,厉害,确实厉害。”
孟浩然才不相信陛下出钱,他说厉害是指李易,好名声主动给陛下。
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眼前见闻不敢信
孟浩然吃惊时,想一想,说:“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这张桌子上的所有孩子几乎同时出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孟浩然懵了,他站起来瞧瞧,确定自己所在乃小吃的摊子,不是进了太学。
一群小崽子,自己问一句论语里的东西,他们全会?
“你们……你们怎么学的?”孟浩然知道差距了,自己的襄阳孩子比不上长安孩子。
“学好了有奖励,拿不到奖励的人抬不起头。”
刚才问小丫头的男孩儿给出答案,同时把自己获奖的兑换券拿出来。
另一个孩子说:“有钱人家的孩子,学习不好拿不到这样的兑换券,我们看不起他们。”
“有时候拿奖励的兑换券在李家庄子的摊位上吃东西,他们给的优惠很大,昨天我吃了二十串儿,他们就收我一钱。”
“冬天在冰上学滑冰和玩冰车,一钱什么都算上了,包括吃。”
“我们得到的奖励多,就能给家里买东西。”
“爹娘现在都会写字了,我家订了报纸。”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说起来,带他们一起出来的家长有着骄傲的样子。
孟浩然点点头,又吃起来,沉默了。
他看到的是京兆府的百姓的情况,觉得自己的家乡襄阳比不上,有所伤感。
他格局不大,换上毕构等人,他们会知道,从京兆府开始,将来大唐所有的地方都能人人识字。
现在的他就适合写田园诗,他总想干谒,不想考科举。
他的好朋友张子容就考的科举,中了进士,然后去当县尉,江南道那边。
等着干谒总失败,他才想着考科举,结果一考就没考上,又考还没考上。
他估计就是知道自己考不上,所以才想着干谒。
“来来来,今天鸡腿剩了,一人一个鸡腿。”后面卤味店的人过来,拿着七个大鸡腿。
一个孩子给一个,这鸡腿可不是几十天就出栏的鸡的那个小腿,它大。
“谢谢八指叔叔。”
“谢谢八指叔叔。”
孩子们起身感谢,送东西的人笑着摆摆手,他的左手少了两根指头,大拇指和食指。
所以他告诉孩子叫他八指叔叔,好记。
“你手干什么活儿伤的。”孟浩然见孩子能喊,才敢问。
“与突厥人干仗,他们扔套子把我左手套上了,骑马拖着我跑,有人在中间要扎我。
我挣脱着,两个指头却无法脱出来,我自己给削掉,把要扎我的人给砍死。
命大,发了半个月的热,活过来了,这伤口是用烙铁烫合的。”
卤味店的人语气平淡,像说别人的事情一样,满不在乎。
孟浩然眼神凝重,他能想到那个拼杀时候的样子。
一只手被套住,叫敌人马拖着跑,然后有敌人要趁机下手。
一刹那间,这位把自己的指头给削掉,然后砍死敌人。
冷静、狠辣,对自己狠,对敌人更狠。
“你这样没有抚恤?为何还要出来卖东西?”孟浩然心疼。
“我是李家庄子的人,有羽林飞骑在那,我闲得无聊,申请出来玩儿。”卖卤味的人说完,转身回去。
他就是李成器给找来的护院,一家人全来了。
羽林飞骑和十六卫的人对他们这些人保持着绝对的恭敬,别看少两根指头,生死搏杀,人家照样干掉你。
负责涮串儿的人拿着毛边纸过来给孩子们包鸡腿,让孩子们带回家。
孟浩然看着八指的背后,担忧道:“他随便送东西,怎么入账?”
包鸡腿的妇人开口:“说一声就行,给了就是给了,其实坏不了,明天也能卖,今天过来的全是拿奖励券的孩子,就多给点吃的。”
“你